读《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何谓“弱之胜强”?

钟茂初 原创 | 2021-04-05 13:17 | 收藏 | 投票

 读《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何谓“弱之胜强”?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也,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的含义是:水,遇到坚固之物,如果有可前行之径,即使蜿蜒崎岖,也会绕坚物而行;如果并无可前行之径,那么就必然攻之坚强且必破之胜之,因为它无路可行而不得不行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的含义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个现象,谁都知道,但很少有人通晓其机理。“行”字亦有“通晓”之释义,如,《吕氏春秋》之中有“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之句。

受国不祥”的含义是什么?对于什么是“不祥”,第三十一章有“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之论述,《汉字源流字典》对“祥”的释义是“神所示的征兆”,所以,“受国不祥”是指,在遭受兵事之类的困厄之时,或者似流水一般绕坚物而行,或者似流水般攻坚而胜。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的含义,可参照《易经》之“明夷”卦。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大意是:当外在大难降临之时,理性的做法是内心保持明哲智慧,而外在则表现为柔和顺从,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羑里之时就采取了这种因应方式;当内在灾祸不可避免之时,即使隐忍、隐避,也要坚持自己的志向和原则而不同流合污,箕子就是这样做的。其意涵是:面对内外之乱,一国之主理性的作为,必须有像水那样的“柔弱”及“胜强”特质。以现代学术思想来理解的话,该句的意涵是:即使在短期预期后果不好(短期风险损失大于风险收益)的情形下,也要坚守一定的原则,以期获得长期的预期收益。

正言若反”的含义是:虽然论述的是“弱之胜强”的机理,但作为社会系统的统治者而言,更应反向认识到:强势者要为弱势者留有必要空间,如果完全堵塞弱势者的空间,就必然导致弱势者“以弱胜强”的反作用。

本章的哲学意涵:在一个系统内部,有处于主动、强势地位的构成部分,也有处于被动、弱势地位的构成部分。处于强势地位的主导者,应当把握这样的原则:要为弱势者的存在和运行留有必要的空间,一旦完全堵塞了弱势者的生存运行空间,那么,就必然导致弱势者“以弱胜强”的反作用。这对于强势者、对于整个系统都是不利的。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个人简介
钟茂初 (Zhong Maochu,1965——),江西省铜鼓县人。 南开大学 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 主要著作(主要思想均体现在其中):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庞氏经济学与全球经…
每日关注 更多
钟茂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