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川吕寨石窟南侧发现与乐山大佛类似的大佛

翟智高 原创 | 2021-05-22 01:30 | 收藏 | 投票

 洛阳伊川吕寨石窟南侧发现与乐山大佛类似的大佛

   伊川吕寨石窟属于北魏时期刻凿的石窟,位于洛阳市伊川县酒后镇吕寨村,距洛阳龙门石窟约40余公里,2007年列入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近日到吕寨石窟游览,在石窟南侧,赫然发现,一尊极其类似四川乐山大佛的吕寨大佛就在眼前,但这尊大佛并为载于文献,也没有列为文物保护对象,于是就没有像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那样得到必要的修复。
    或许当年这尊大佛正在雕凿过程中,尚未雕凿完成就暂停了。但吕寨大佛与四川乐山大佛或有一比,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依山而建,正襟端坐的形像还极为有气势。吕寨大佛开凿于北魏,在露天里经历了一千六百多年的风霜雨雪的风化,现在看到的仅仅是个大致的大佛轮廓。如果不是杂树挡住了大佛的双手和端坐状态的双腿双漆,吕寨大佛会更清楚。更为神奇的是,吕寨大佛好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世事沧桑如演戏,你唱罢来我登场。
 
    吕寨石窟的开凿时间,参考附近伊川白元镇鸾浴沟同时期建成的净土寺在北魏天赐元年(404年),当时后秦姚兴围攻洛阳,东晋洛阳守将辛恭靖向本国朝廷求救竟然请不来救兵,就改向黄河北的北魏求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立即派骑兵驰援洛阳,又派大军击败后秦姚兴。后秦自此不再出潼关犯河洛。东晋无力保洛阳,退出河洛,北魏兵不血刃版图扩展到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道武帝认为是天赐河洛净土予本国,就改元“天赐”。伊川新城官员为北魏迁都洛阳营造佛文化氛围,于天赐元年首先建了净土寺,然后在伊河两岸,在几十年间分别开凿了吕寨石窟、鸦岭石佛寺石窟、田湖铺沟石窟、新安西沃石窟、万安山水泉石窟、宜阳虎头寺石窟。北魏新城郡府还组织二百多人,由新城功曹孙秋生、刘起祖带领,在伊阙龍门雕凿出古阳洞第一尊佛像,开营建龍门石窟的先河。于是孝文帝将北魏都城由平城(大同)迁到洛阳,对白马寺、净土寺进行修葺,洛阳城里城外开始大建佛寺,嵩山少林寺、伊川永庆寺、巩义石佛寺等都是那时创建的。
     在当时所开凿的石窟中,龍门伊阙南伊水东岸边的吕寨石窟,传说是由北魏洛阳酿酒名人刘白堕组织刻凿,选择伊河东岸火山岩浆形成的金字塔形的惠明山,在山的正中间雕刻了一尊大佛,大佛北侧开凿了大小三个石窟,刘白堕又继承炎帝神农帝明所创“伊粱黄”美酒,北魏孝文帝感刘白堕开凿吕寨石窟有功,命人取来刘白堕所酿美酒,品尝后称赞其酒味纯正,入口甘美醇香,龙颜大悦。闻知一樽伊粱黄酒价值一两黄金,特赐封刘白堕酿酒坊为“一两黄御酒坊”。
    四川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之初(713年),比吕寨大佛晚刻了300多年,由此看来,洛阳吕寨大佛还是四川乐山大佛的“模特”。
 
 
       
 
 
 
 
    吕寨石窟所在的山,看起来是金字塔形状,属于玄武岩石质,是远古时期东边汝阳大安一带的火山口喷发的火山岩浆,向西流到伊河五洋江大湖过程中凝固而成。这种石质很耐腐蚀但易碎裂,所以大佛的雕凿很不容易,或许这是吕寨大佛没有完工就不再继续雕凿了。或许当时已把大佛雕凿成了,甚至可能是罕见的群雕大佛像。由于是露天无遮挡,被漫长历史岁月的烈日暴晒、严寒冰冻、风霜雨雪侵蚀磨砺而变得模糊了。
 
    从现场目视吕寨大佛,胸腹部位有几处孔洞,人还可以钻进去。根据四川乐山大佛胸部有密室的情况,吕寨大佛胸腹部位这些孔洞,原来应该是看不到的,后来某个历史时期,大佛胸部密室塌陷,产生孔隙和孔洞,好奇者或寻宝者就攀爬钻洞探索,在现存的洞口上方看似有烟熏的痕迹,说明当时的这尊大佛胸部密室不小,有人在其中烧火或者焚烧过什么。
 
 
 
    为了保护文物,有关部门应该对此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与清理,其中是否遗留有关于吕寨石窟的更多信息。
    目前吕寨石窟前狭窄的乡道正在扩修为宽阔的公路,不久的将来,从G208国道(洛栾快道)经平等莘营过伊河双莘桥或者鸣皋桥到吕寨石窟游览就很方便了。(文图:翟智高)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长期在科研部门工作,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攻关研究项目,成果记在史册里。哲人有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爱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
每日关注 更多
翟智高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