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之旅(17):五台县·佛光寺

赵峰 原创 | 2021-08-15 07:14 | 收藏 | 投票

 山西古建之旅(17):五台县·佛光寺

2021-07-06

今天的计划是先去佛光寺,再去南禅寺。如果时间允许而且司机愿意的话,去南禅寺返回的途中绕道十公里去定襄的阎锡山故居。我昨晚下班车之后坐出租车到宾馆,跟司机聊了聊去佛光寺的事情。司机说可以按照里程计费,到佛光寺要八十元,还说可以商量。留了电话。我晚上给他电话,说包他的车,佛光寺,南禅寺跑一趟,二百块。司机算了一下里程,接受了。

我四点多醒来再没睡着,补记昨天的日记。

我住的这家小宾馆,是五台县网评最好的,比一般小宾馆贵50%。位置不错,设施不错,卫生而安全,老板很客气。可是没有早餐。出门右转沿上坡的街道找吃早餐的地方,只有两三家开门,卖的都是一样的东西,麻元(一种油炸食品,类似油饼)和豆腐脑。我在不是那么热闹的那家坐下,要了一块麻元,一碗豆腐脑,加一个鸡蛋,总共才六元。这一带人的食量真的很小,这点东西远远不够充饥。不过我也不想多吃,这东西不怎么对我的胃口。

八点前司机来接我。上车后,司机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说话吞吞吐吐的。他说昨晚算错了,只算了单边路程,而且还要等,二百块不合算。他是新手,开出租车还不久。这司机是老实人,确实是没算清楚。我说,那就按DD里程计费只送我到佛光寺,九十元。他说可以。其实,昨天晚上他报价才八十,还说可以商量。走了一段,我又想,这样的话他还是不合算。要是在佛光寺拉不到人,他不就得空车回来吗?再说,我找车回来也不方便。于是我说,就按昨天晚上说好的,送我到佛光寺和南禅寺,每个地方呆上个把两个小时,我给你加一百块。司机高兴地答应了。

出县城,一路向东。路两边是整整齐齐高大挺拔的杨树,两边地里是绿油油的玉米。道路平坦,新铺的沥青;路边的农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于是我们你应我和地歌颂党的惠民政策。现在农民的日子是普遍好过多了,有粮吃有房住有衣穿,看病有医保,上学有补助,出门有车坐。社会治安也好多了,可以说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阳光灿烂,清风拂面,心情舒畅,眼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司机姓张,四十岁,有两个孩子,女儿十几岁,儿子才五岁。以前给别人打工,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都干过,在王老吉干的时间最长。在外边不比在家多挣多少钱,很辛苦,又顾不上家,于是回到老家,开起出租车。张师傅说,开出租很辛苦,每天六七点出门,下午三点回家休息;五点左右再出车,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一天只吃两顿饭,只上两次厕所。他不抽烟,不喝酒,不交朋友,一门心思挣钱。他老婆在家带孩子,他一个人干活要养活四口人。张师傅说话有些慢,有时候说了前半句,会忘了后半句,比如说“我们五台县的资源……”停下几秒,就接不下去了。有时候我会给他接一下,有时候会问他“怎么啦”。不过,张师傅倒是很好的倾听者,我说话的时候,他会哼哼哈哈地应和。因此一路上主要是我在讲,他在听。我给他讲了讲我这些天在山西看古建筑的经历,收获,感想。免不了对山西深厚的文化积淀,对山西人的热情友善一番夸赞。

过豆村镇,北转进入山区。路况还是很好,车也不多。路边树木茂密,绿草茵茵。出豆村五六公里,右转进入小路,我看到了多次在视频中看到的佛光寺前起伏的山峦。

佛光寺坐东朝西,坐落在半山坳,掩映在高大茂密的松林中。山门前,有几辆小车随意停放着,还有一辆旅游大巴。看起来,佛光寺已经快成为旅游景区了。不过,还没有停车场,游客中心等专门设施。路侧有一排货架,有当地老乡在卖山货。小张师傅下车后跟老乡聊起了生意。

山门前有照壁。朝向山门是素面,它的正面是有红底白字的“佛光寺”三个大字的,被货架挡住,看不到。

山门坐落在两米高的台基上,有十级台阶。山门是单檐硬山顶建筑,面阔三间。正面是砖墙,明间设砖券拱门,门头上有“大佛光寺”金字招牌;门右手挂着“佛光寺管理所”的招牌,左手墙上嵌着“国保碑”;佛光寺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阶一侧有告示牌,说从20214月份开始收费,每人十五元。小张看看告示,说不想进去了。我问了值守的男士,说只要出示身份证就可以进入,不用交费,不用登记,不戴口罩,不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

山门内,东西墙还有佛教题材壁画,南面墙壁因为漏雨被刷白了。

出山门。下台阶进入院子。东边,一米左右的石基上,是红墙灰瓦的伽蓝殿。明崇祯时始建,清康熙时重建,里面供奉着十八尊伽蓝塑像。

山门往北甬道中间立着一石经幢,用铁栏杆围护着。边上有说明牌,这是“唐乾符四年经幢”,记录佛光寺修建事宜(PS:我八月初看视频,说甘肃天水修高速,挖出一座古墓,有壁画,有乾符四年的题字。)。

对着伽蓝殿,是坐北朝南的豪迈大气雄伟壮观的文殊殿。

文殊殿高大,雄伟,是我迄今(不过,过一会儿,佛光寺就会打破这一记录)见过的仅次于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的古代巨构(不算故宫的太和殿)。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是我国现存数量极少的金代大型建筑。文殊殿属于单檐悬山顶建筑,顶覆板瓦,不施琉璃;坡面巨大,坡度和缓,正脊有鸱吻,有脊刹。正脊两侧无花草神兽装饰。脊刹是元代的遗物。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明间和次间设板门,稍间设槛窗。木柱粗大。柱头斗拱比较简单,但用料巨大,粗壮有力。补间铺作斜拱宽大,造型奇特,犹如怒放的花朵,这是辽金建筑的特点。善化寺三圣殿次间的补间铺作就是这样花朵般的美丽。转角斗拱不是很复杂,但却用料巨大,将屋檐深深挑出。山面可见明显的悬山构造,木构部分缩进去,墙体部分与瓦沿平齐。北面中间开木板门,门头有“佛光古刹”牌匾。次间和稍间有黑色的假窗。后面屋檐下的斗拱大小比较均匀,形态稍有差异。

一着白衣的小姑娘坐在门口草墩上,专心致志玩着手机。应该是文殊殿的管理员。

进入殿内。佛坛上供奉着文殊菩萨,两侧是胁侍菩萨,前面有佛陀波利、善财童子和牵狮子的于阗王。这些彩塑佛像形象生动,神态饱满,是金代遗物,异常珍贵。整个佛坛用铁栏框保护着。殿内两山墙和后墙上,有明宣德年间(1430)绘制的五百罗汉壁画。

大殿构建使用减柱法。偌大的殿内空间,本该使用十二根金柱的,只使用了四根。前后槽都使用了跨三间的距离达十三米的大内额,内额粗大雄奇。后槽在内额与内额之间用斜材传递负荷,构成人字柁架,是古建中罕见的范例。

为这巨大的殿宇,精巧的设计而兴奋,于是举起手机,拍佛像,拍壁画,拍架构。那个小女孩一直在门口专心玩手机,都没探头朝殿内看一看。后来,来了大群的游客,她才开始行使自己作为管理员的职责。

之前做功课的过程中,我一直没有注意到佛光寺文殊殿。在殿前,在殿内,我真的是为文殊殿倾倒了。这样美丽又雄俊,豪迈又淳朴的建筑,真是古今绝品。

走出文殊殿,该去看东大殿了。

东大殿坐落在东边的高台之上,高台脚下是一排单层的窑洞砖房。中间一间置板门,又厚又重,巨大的门墩。跨过门槛,前面就是陡峭的阶梯,得有七十五度吧,三十七级。阶梯尽头,眼前是白色石经幢,记录东大殿建造事宜。就是利用经幢文字与大殿梁上记载的吻合,当年梁思成和林薇因才确定东大殿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经幢两侧有两株古松,比东大殿还年长一百岁。1260多岁的两株古松,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居然枯枝都没有,树皮还有水分有弹性,看起来像是人生的二三十岁。张师傅摩挲这古松,连连感叹。

我不急于走近大殿,不急于走进大门。先到大殿的西北角,半跪在地上拍照。半跪着不仅是为了取得好的视角,也是为了表达崇敬。这样一座伟岸的大殿,神奇地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其强健而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敬仰。

我在家时看清华大学拍摄沿着梁林二先生的足迹寻访山西古建的节目,其中一期介绍的就是佛光寺,主持专家张先生是梁思成先生的徒孙,现营造学社的负责人。他就是在大殿的西北一角介绍斗拱和结构的。抬头看,这个转角斗拱据说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庞大,出挑最远的,它将屋角挑出4.5米之远,迄今还是世界之最。实在是非常了不起。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真是难以想象。前方两个转角斗拱还强健有力,后面的两个斗拱已经用木柱支撑了。

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明间,次间和稍间均置板门,尽间砖墙封闭,上置槛窗。檐柱巨粗。柱头斗拱巨大,一层一层往上堆,将屋面一节一节往外延展;柱间斗拱相对简单,规模较小。很奇怪的是,柱间斗拱并不是支撑在阑额之上,而是支撑在柱间斗拱托起的额枋上。我看视频知道东大殿是单檐庑殿顶结构。这座大殿实在太大,退到台基最远处还是看不到屋顶,看不到正脊。这时我才想起要是有个无人机该多好。

在檐下转了一圈,类似于泛读。

门口,进门右手躺椅上坐着一位着黑色西服的年轻人,聚精会神玩着手机,头也不抬。对面,檐柱之下,人字椅上坐着一位着黄色僧袍的老者,慈祥地笑着,解答游客提出的问题,还主动介绍一些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我猜想和尚也是一位古建爱好者。

一位年轻人手持大相机,前后左右拍照,也是满脸崇敬的神色。

一对讲四川话的中年夫妇,以特别虔诚的态度观察着东大殿的每一根檐柱,每一朵斗拱,每一扇板门。丈夫伸手摸了摸木柱,被妻子阻止,说不要将手上的油抹到前千年木构上。我看着感觉很有意思。在清华大学拍摄的那个介绍佛光寺东大殿的视频中,主讲嘉宾张先生有些滑稽,他在推开大门的时候特意带上白手套,说的就是不让自己身上的油污染了千年木构。我想这女子一定看过那个节目。

夫妇俩问老和尚中国现在还有多少唐代建筑,老和尚想了想说,“听说还有三座半,一是佛光寺东大殿,二是南禅寺大殿,三是芮城的广仁王庙。另外半个嘛,我想想。”我正好在边上听到,就插嘴说,“最后半个是河北正定开元寺的钟楼。它的下半部是唐构,上半部唐构被毁了。现在的上半部是复建的。”中年夫妇很有兴趣,又问我是什么城市,什么寺院。

我上次看清华拍摄的那个节目,讲到柱础,发现与开元寺钟楼的柱础是一模一样的,都是莲花瓣的形式。我跟老和尚说,“您座位后面这个柱础的图案,跟正定开元寺钟楼的柱础图案一模一样。”我打开手机给老和尚看,他也说果然一模一样,一点不差。我说,这大概也可以佐证开元寺钟楼的唐构性质。

我又绕着东大殿转了一圈,仔细观察每一个斗拱,每一面墙;在四角换不同视角拍照。东大殿实在太庞大,像一艘航空母舰,手机镜头很难将其装下。

回到门口又问老和尚,“为什么叫东大殿?是不是还曾经有更加宏伟的大雄宝殿?”老和尚说,东大殿其实就是大雄宝殿,只是梁思成当初这样叫它,就成了他的正式名字了。

那对中年夫妇问老和尚,寺院里有没有茶室,想喝一喝茶,感受一下气氛。

老和尚很热心,善解人意,说可以叫服务员将茶沏好,送到东大殿廊下,他们可以在廊下喝。在东大殿的廊下喝茶,是难以想象的美好的事情,那中年夫妇兴奋得不能抑制。要是够安静的话,这也是我所向往的。一会儿,老和尚叫服务员送来了茶壶,茶杯,坐垫,中年夫妇就悠哉乐哉喝起来。我看着有些羡慕。

又转到大门口,里面没人,就进入参观。

佛坛正中供奉的是三世佛,分成了三组;每尊主佛两边,分别有胁侍菩萨及弟子围着。围着佛坛有通道,原来是可以环绕的,现在为了保护文物,用铁栏杆拦住。这些塑像都是唐代的,佛像的面容及塑造的技艺,都体现唐代的风格。泥塑的彩绘有些俗艳和浮夸,这是后代添加的。中国人讲究“重塑金身”,一代又一代的重塑,使佛像身上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四周墙下的罗汉是后世添加的,因为最初的墙体不在现在这个位置,而是在里面一圈檐柱的位置。最初围廊更宽,为的是给膜拜者留下更大空间。

屋顶的结构非常复杂,据说也非常科学,可以用现代技术解释其中的很多技巧。我感到奇怪的是,山墙内侧的斗拱,是丁字锤样子,外形有些怪异,而且绘了青绿的色彩。这种结构和色彩,似乎是清朝的风格。可是我以前看清华大学的那个节目,没说到大点结构有清代的修改。我希望以后能得到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

大殿管理员在殿外,我在殿内就能放手拍点图片。拍了佛像,罗汉,梁架。后来游客成群到来,管理员就站到门口,告诫大家不要拍照。

我出来到门口,又与老和尚聊了一会儿。老和尚原先在河北一些寺院,到处转,最近才来到佛光寺。

那对四川夫妇还在廊下喝茶,不过现在估计不是很惬意了。游人多起来,廊下挤满了人。坐在那里已经很不舒服了。

我想请老和尚跟我合个影,他愉快地答应了。

我后来看照片,大殿顶上都有一圈白色的佛光。其实我知道,那是逆光的效果。还是有些遗憾,要是将时间安排在下午五六点钟,人可能不会这么多,光线也会好些。

游人越来越多,殿内及廊下都挤满了人。有些不舒服了,于是离开。

走到下面的院子却又舍不得走,又到南边的套院转了转,换个角度看东大殿。忍不住又回到东大殿,围着转了一圈,各个角度拍照,然后才依依不舍离开。

好几年前看过梁林先生寻访佛光寺的故事,就对佛光寺充满向往;这些年陆陆续续看过一些介绍佛光寺的资料,理解了很多信息。看到东大殿,其实没有多少欣喜。整个东大殿,早就被我放在心里了。可是,现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宏大,雄奇,伟岸,庄严;这种感觉是坐在电脑前体会不到的。

五台山佛光寺旅游体验价值:AAAAA

图一,文殊殿

 

图二,文殊殿

图三,文殊殿

图四,文殊殿(内景)

图五,文殊殿(内景)

图六,东大殿

图七,东大殿西北角侧影

图八,转角斗拱

图九,柱头斗拱

图十,大门

图十一,“佛光真容禅寺”匾

图十二,殿内佛像

图十三,殿内佛像

图十四,殿内佛像

图十五,内檐下奇怪的斗拱装饰

图十六,东大殿南侧掠影

图十七,东大殿南侧掠影

图十八,檐下斗拱

图十九,檐下斗拱

图二十,殿前石经幢(远处为独行天涯的湖南常德小伙)

图二十一,看见佛光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