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的原始来源

陈鞍山 原创 | 2021-08-21 13:10 | 收藏 | 投票

         世界观是建立人生价值观的基础,人生观指导人在有情世界中折腾,直至一生了结,人生本质上是哲学式的存在,但许多人浑然不知。

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受佛教影响很重,但又不知何为佛教,或者迷信神学的佛教,而不知哲学的佛教,以致生存混乱或迷失。

佛教哲学的原始来源,即原人论、原素论、种识论。

原人论就是人是怎么来的;原素论就是世界是怎么构成的;种识论就是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它首先第一个要回答的就是“本体论”问题——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

哲学“本体论”要回答是:人,这个种从哪里来。在佛教的世界的构成中,人从二禅天的光音天里来的。《世记经》上记载,人类始祖身上是闪光的,这种光有两种,一种叫显色,一种叫形色。显色就是光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形色就是光的弱大小,人和人之间是用光来交流,传递信息就是用光来传递的。最早的人不是神造的,是十二因缘的流变的结果,而世界同样是相依生起的刹那。

第二个问题是“认识论”,就是人如何认识世界,以及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还包括人如何认识自己。

“认识论”上,佛教认为,人与世界都是依着人的意识而起,是虚幻并非真实的。

人是空,世界是空,人和世界的关系也是空,都是意识的造作,甚至意识可能也是空,全都是空,唯有业力不失,故说,万物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建立“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目的,对于佛教哲学来说,都是为了推出它的神学目的,就是它的“方法论”。

佛教的“方法论”就是“人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涉及的都是宗教实践,就是成佛的修行方法与路径。

修行干什么?修的就是业,修善业,积善德,追求成佛的功德。

哲学三大根本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世界是什么?佛教哲学用了同一个答案回答这三个问题,其根本答案就是四个字:相依缘起。

2021年2月15日

个人简介
从业逾三十年,从1992年到2023年,从重庆歌乐山福座到重庆莲界,从塔陵到地墓,从营销到建造,从产品市场到资本市场,从市场新创到突围再造,从行业理论到实战经验合一。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