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随记:《离骚》、美学培育、灵商与进化

赵渤 原创 | 2021-08-21 18:00 | 收藏 | 投票

             一、孩子的美学体验与艺术美学中的灵商

    近些年,灵性被人文艺术及宗教研究学者界定为灵商。当然,天赋带来的灵商并不能独立决定孩子未来人生的广度与高度。后天灵商的培育本质上亦是一个基于“美学“体悟下的人文艺术与科学知识体系复杂的结合,它是辅助孩子推动世界进步的一项精神资本。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无论孩子的天赋源于艺术美学的感知,还是启发于动植物生灵间沟通的自然灵性美的过程,对孩子灵商培育都具有根本提升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成长中缺乏这方面的激发与体悟,直接错过了成长中精神对美学体悟升华的最好时期,会影响到其心灵的成长高度。因而,基于美学理解的灵商的欠缺,无论服装多么华贵,居所多么富丽堂皇,也很难散发或传递出精神气质的高贵。因为人文精神世界是一个以提升美的体验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世界。事实上,人对自我的认识中,有形的世界只占据不到一到两成,而决定人生中的九成由无形世界的美学体验、人性特质或精神体验所占据。因而,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体验或许是极其不同的。因为,总有部分人能够体会高端能量传递出的打美的境界,能够与自然宇宙共鸣,与世界的共情。这即是一个人真实的生活。

 

      二、中国的传统美学《离骚》:从源于天地的灵感到正信厚德感化苍生万物

有人说,中国美学的暗喻、自然内敛、深刻、婉约与清雅,不同于西方美学中所凸显表现力感染力的张扬、夸张形式,以及符号化明确的指喻形式来烘托观感的冲击与打击力。

   中国美学体现为,借物达意,融道传神及启神升华等方式,从而达到道我一体的体验,即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讲究的天人合一

西方美学无论是基于800年前期的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还是中世纪的伦理学,神学院经院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古典主义,经验主义,还是结构主义与后现代,法兰克福学派,疑惑是逻各斯科学主义、符号主义,现象学等,在这方面终究还是走向物我两分了。因而,在观者的体验上形成了歧路。

对于什么是“美“,有学者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至多只想把《福尔摩斯探案》这类小说重读三遍,可是在我们一生中,却可以把贝多芬的《命运》重聆一百遍,把李商隐的《乐游原》也吟诵一百遍。因为前者属于情节类作品,而后者属于情态类的艺术,具有恒听恒新的性质;或者说,它的永久生命力,并不在于自身的情节,而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不断可以把新的人生体验放进去的“空筐”。现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兼美学家桑塔亚那的话是对的:“音乐……像数学一样,它自身差不多就是一个世界;它能容纳全部的经历,从感觉成分到最终的精神和谐。”

理解中国美学文化必读中国美学哲学的诗歌源流经典《诗经》与《楚辞》。

如《诗经》,为后世男女广为引用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郑风·野有蔓草》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

    对于中国美学哲学思想来说,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诸多评论中,《离骚》对于中国美学哲学思考的意义,高于《诗经》。

在《汉文学史纲要》中,鲁迅先生更是给了它连《诗经》都不能比的赞誉。

如《离骚》中: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飘落的花瓣。饮露是表示自己不与世同污,化用了凤凰非露水不饮,非炼食不食的典故。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备之不立。

——屈原《离骚》

人渐渐要老了,恐怕良好的名声还没有俱备起来(古代讲功成名就,三十而立就有立名的含义)

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对美学哲学的影响极大。魏晋时,“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盛唐时有:“绝句千万,不能出此范围。”

两宋时,“千古离骚文物,芳至今,犹未歇。”“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离骚》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的名句流传千古,与世间万物形成共鸣,往往碎人肺腑,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

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即使我被肢解也不变我的思想,又怎能挫败我远大志向。

可以看出,《离骚》的大美已经承载了世间万物的悲喜,体现屈原悲悯苍生胸怀家国的胸怀,可谓厚德载物尔。这种大美体现出信念的光芒,正是这种能够感化天地的 “灵性资本”打动苍生,传递大美情怀,融入感化苍生的信仰。,正是佛家所言的 “正信”之德。大德于天地共鸣,同苍生互感,正映衬出世间的大美。

因而,中国历史传统“美学”,不为物质时空阻隔的正信正念,感天动地,引导历史进步的进程。

 

      三、“美学”教育:开启孩子大美的灵性感知力,驱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把钥匙

   近期阅读文章,有篇文章提出灵性资本概念。作者认为:一个人的“灵性资本”减少,生命就变得脆弱。如果这个资本没有了、清空了,甚至变成负数,在这种情况下,人活着就等于行尸走肉,有的人甚至就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物质资本仅仅是外在的表象,“灵性资本”才是决定一个人内在生命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物质资本破产了,人不足以死亡;而“灵性资本”透支了,幸运之神就会远离。这种看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而美学的感知力正是开启孩子灵性资本的钥匙,指导人类大美追求的与文明进步道路的重要的指针。

富有美学内涵的东西,都是有助力灵性升华的东西。因而,从小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艺术感知力,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巴菲特说,人永远得不到他认知以外的财富。同样,人永远进入不到他认知高度以外的世界。

    天赋是上天赋予孩子的独特礼物,比如,一首诗、一支歌,一幅美景,或者一种情景,一种意寓,,对于有灵性的孩子往往在言传之外体会到一个世界,一种意义。它通过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种气质,就能传达一种喜乐,。这种孩子多会获得周围人的喜欢。所散发出的磁场能激荡或共振于环境,自我创造或构建一种魅力。佛道学者说,它会散发一种空灵而令人心生喜乐的光,赢得一种美丽,进入喜乐世界

    这是缺乏灵性特质所不能体会的。原始野蛮通常与机械化物质相关联,因而,佛家的解释(精神)的世界时,它是物质机械性的以外的一种灵性的磁场存在的空间。因而,经常看,具有一定灵性的人之间的享受,往往毋须依赖物质机械动物肢体诉求,因为,这个阶段生产力的捆绑于狩猎阶段的生存诉求。当然有了,扩展到了利益诉求。这仍然与灵性歧路而行。灵性即是精神世界建立在高能磁场沟通基础上,对大美的感悟与体悟,它建构了共同共振于自然宇宙大美的灵性的

     艺术气质与感受力同灵性密切相关,它们无疑提供了高能磁场对破除人性的低级阶段的心灵界线提供通道与支持。

    也许你会问:难道生来没有体现出这种天赋的孩子,就不具备精神升华的能力吗?非也。世间万事万物皆具灵性,如,建立在动物植物间的沟通,基于善德会有共鸣与彼此理解。因而,孩子间的天赋并无差别,而是启发各类孩子灵性的方式不同尔。

 

个人简介
赵渤:止观,经济学者,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特华站金融学博士后。出版著作《人为价值论纲》《中国金融监管》《知识经济与我国对外经贸研究》《中国海运蓝海战略》《管理学流派思想评注》《西方经济…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