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之栋梁千古名相狄仁杰传

李文武 原创 | 2022-01-24 17:12 | 收藏 | 投票

 

 

狄仁杰,字怀英,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他的祖父狄孝绪,在隋朝时任职新丰县县长,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年间任职行军总管、大将军、尚书左丞、散骑常侍、沣州刺史、汴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等官职。封爵位临颍男爵。尚书左丞是尚书省的尚书令的属官,辅佐尚书令,总领纲纪;尚书右丞是尚书省的尚书仆射的属官,辅佐尚书仆射,掌钱谷等事。尚书左丞与尚书右丞在隋朝、唐朝时为正四品官,在以后的朝代,品级逐渐提高,为正二品官,并且与参知政事同为执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他的父亲狄知逊,贞观年间任职夔州长史,死后赠官为使持节邛州诸军事、邛州刺史。

狄仁杰少年时,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家的一个守门的仆人被害,县政府办案的吏员来调查案情,询问狄家的人,众人对办案人员的问题是有问必答,积极配合破案。只有狄仁杰一个人坐在书桌旁专心读书,不闻不问、不理不睬,县里的办案人员批评狄仁杰不配合调查。狄仁杰说:“我正在与书中的圣贤对话,哪有时间理睬你这样的俗吏,你怎么能指责我?”狄仁杰发奋读书,通过明经科的考试及格,成为唐朝公务员,初任职为汴州参军。当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八年时,派李靖、萧瑀等13人为“黜陟大使”;贞观二十年,又派孙伏伽等大臣20人以六条巡察全国各地,考查官吏,进行奖惩,并了解各地情况。唐初分十三道,“道”既是地理区域,又是行政监察区域,有这些“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准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岭南道。阎立本,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是唐朝的宰相、著名画家。他官至检校右相、中书令,封爵位博陵县男爵。死后追赠司空。阎立本为河南道的“黜陟大使”这样的监察官,黜陟使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吏进行考察、并将其政绩情况上报更高一级的部门,并提出推荐或贬黜的建议,以便朝廷对官吏的职务升迁或贬黜。黜陟使的权力很大,可以不上报直接处置一些违法犯忌的官员,可以罢官、可以入狱甚至可以直接处决。河南道管理着这些府州:东都、河南府、孟州、郑州、陕州大都督府、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陈州、毫州、颍州、宋州、曹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都督府、徐州、宿州、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淄州、棣州、莱州、登州。狄仁杰被下属诬告陷害,时任监察官的阎立本通过调查了解实情后,并且惊叹狄参军的大才,当面表扬狄仁杰说:“孔子说过‘观过而知仁’,你可以说是沧海遗漏下的明珠,东南方向未被人发现的宝物。”阎立本慧眼独具识真才,就像伯乐发现了千里马一个样,对狄仁杰评价非常高。于是阎立本向朝廷举荐狄仁杰任职并州都督府法曹官职。狄仁杰父母亲远在河阳,他赴并州任职,登太行山,向南方向望着白云孤飞,他对左右同游的人说:“我有亲人居住在这朵云的下面的陆地上。他一直瞻望着云朵站立了很久,直到云朵移开消散后他才离开太行山。

并州法曹狄仁杰的孝顺父母、友爱朋友是出了名的。并州都督府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又体弱多病,受上级派遣要出差到很远的西域。狄仁杰主动对同僚郑崇质说:“你家有老母亲并且身患重疾,你却要出远门到西域去,怎么能够让你的亲人为远在万里之外的你而担心呢?”他去找上司并州长史蔺仁基,要求自己代替郑崇质出差到西域,让郑崇质留在并州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以尽孝道。蔺仁基了解真实情况后,非常感动,立即答应的狄仁杰的请求。当时,并州长史蔺仁基与并州司马李孝廉关系不好,经常意见不一。看到狄仁杰这么高尚地帮助同事郑崇质,蔺仁基感到很羞愧,他主动找上李孝廉表示歉意,并且把狄仁杰替代郑崇质出使西域的事情经过讲了。他对李孝廉说:“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自此,两人和好如初。蔺仁基经常在他人面前称赞狄仁杰说:“狄公之贤,北斗以南,就他一人而已。”

并州大都督府,设都督1人,从二品官;设长史1人,从三品官;设司马2人,从四品下官;设录事参军事2人,正七品上官;录事2人,从九品上官。设功曹1人、仓曹2人、户曹2人、兵曹2人、法曹2人、士曹1人这“六曹”参军事,为正七品下官,相当于现在副处级干部。

仪凤年间,狄仁杰调到唐朝中央大理寺任职大理寺寺丞。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兼最高人民法院这样的政府机构,汉朝时取名为廷尉,魏国改名为大理,后梁改名为秋卿,唐高宗李治龙朔年间改名为详刑寺,唐睿宗李旦光宅年间改名为司刑。大理寺设大理寺卿1人,从三品官。“大理寺卿”官职改过几个名字,古时名廷尉,唐时改为“详刑正卿”、“司刑卿”。“大理寺卿”为大理寺政府机构正职,副职是大理寺少卿,从四品上官。设大理寺寺正2人,从五品下官;设大理寺寺丞6人,从六品上官;大理寺主簿2人,从七品上官;设大理寺录事2人,从九品上官。还设有大理司直6人,从六品上官;大理评事12人,从八品下官。另外,设有大理狱丞4人,设大理狱史6人,设大理亭长4人,设大理掌固8人,设大理问事148人,设大理寺寺府28人,设大理寺寺史56人。一般从九品以下的唐朝公务员是没有品级的,不是官而是吏,相当于现在的科员、办事员。狄仁杰官职从正七品下官晋升为从六品上官。大理寺寺丞的职责是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其断罪不当,则由大理寺寺正纠正之。也就是大理寺寺丞分管中央各部门有地方各州的司法案件的复审。狄仁杰的审判效率极高,在一年内审判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达一万七千人,而且没有冤假错案。比现在久拖不决的审判案件高效得多。

仪凤元年九月,狄仁杰向皇帝上告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内的古柏树。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臣子敢砍前皇帝与皇后的昭陵的柏树,这可是以下犯上的罪行。按照当时唐朝法律犯砍伐帝王陵墓树的罪行,给予开除处分。而唐高宗李治命令重惩权善才、范怀义,处他们以死刑。大理寺寺丞狄仁杰上奏说:“这两人不能判死刑。”唐高宗李治很不高兴地说:“权善才、范怀义砍伐了昭陵的柏树,我不杀他们就是个不孝之子。”李治身边的官员嘱咐狄仁杰判权善才、范怀义死刑。狄仁杰固执己见不同意,皇帝脸色变了,要他离开。狄仁杰上奏说:“我听说逆龙鳞、忤逆皇帝,自古都是难事,我的愚见认为这是错的。遇夏桀王、商纣王则难,遇尧帝、舜帝则易。现在法律条文规定罪不至死而陛下特别下命令杀了他们,这是法律失信于人,人们就会手足无措!我今天幸逢尧帝、舜帝,所以不害怕有比干同样的下场。过去汉文帝时有盗贼偷高庙的玉环,张释之在朝堂与汉文帝争辩,使得盗贼免于死刑。魏文帝曹丕想从冀州迁徙士家十万户到洛阳。辛毗拉住他的衣襟不放,据理力争要求不要迁徙,曹丕最后采纳了辛毗的谏言。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慑。今天陛下不采纳我的忠言,我死后都羞于在九泉之下见到张释之、辛毗。陛下制定法律,悬于朝廷,告之天下,规定了各种罪行徒、流、死等处罚。怎么可以让没有犯死罪的人就要杀他的头?如果法律无常,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无从适从。陛下想要变更法律,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古人说过:‘假如盗贼偷盗长陵一杯土,陛下又能在死刑之上加什么样更重的刑法?’现在陛下因昭陵的一株柏树被砍而杀了一个将军,千百年之后,后世会认为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敢听从陛下的命令而杀权善才、范怀义陷陛下于不道的真实原因。”

唐高宗李治听了狄仁杰的谏言,气消了很多。最后,权善才、范怀义得以免死,受到了开除、流放岭南的处分。过了几天,唐高宗李治嘉奖狄仁杰,晋升他为侍御史。唐朝官制:御史台设御史大夫1人,正三品官;设御史中丞,正四品下官;设侍御史6人,正六品下官;设主簿1人,从七品上官;设殿中侍御史9人,从七品下官;设监察御史15人,正八品下官;设录事2人,从九品下官;设主事2人。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是正职,御史中丞是副职。御史台下属三院:侍御史隶属于台院,殿中侍御史隶属于殿院,监察御史隶属于察院。台院有令史78人,书令史25人,亭长6人,掌固12人。殿院有令史8人,书令史18人。察院有计史34人,令史10人,掌固12人。主事、令史、书令史、亭长、计史、掌固这些职位都是唐朝普通公务员,非领导职务,是吏不是官,相当于现在科员、办事员。

当时,司农卿韦机兼任将作监、少府监。韦机一个人兼三个政府部门一把手,算是一个重量级官员。唐朝官制:司农寺设司农卿1人,从三品官;设司农少卿2人,从四品上官;设司农寺丞6人,从六品上官;设主簿2人,从七品上官;设录事2人。司农寺下属机构有上林署、太仓署、钩盾署、䆃官署;有太原仓、永丰仓、龙门仓等仓;有司竹;有庆善监、石门监、温泉汤监等监;有京都诸宫苑总监;有京都诸园苑监、苑四面监;有九成宫总监;有诸盐池监;有诸屯监。上林署设上林令2人,从七品下官;设上林丞4人,从八品下官。太仓署设太仓令3人,从从七品下官;太仓丞4人,从八品下官。钩盾署设钩盾令2人,正八品上官;钩盾丞4人,正九品上官。䆃官署设䆃官令2人,正八品下官;设䆃官丞4人,正九品上官。太原仓、永丰仓、龙门仓等仓每仓设仓监1人,正七品下官;设仓丞2人,从八品上官。司竹设司竹监1人,从六品下官;司竹副监1人,正七品下官;司竹丞2人,正八品上官。庆善监、石门监、温泉汤监等监每监设监1人,从六品下官;设丞1人,正七品下官。京都诸宫苑总监每个宫苑设宫苑监各1人,从五品下官;设宫苑副监各1人,从六品下官;设宫苑丞各2人,从七品下官;主簿各2人,从九品上官。京都诸园苑监、苑四面监设园苑监、苑四面监各1人,从六品下官;园苑副监、苑四面副监各1人,从七品下官;园苑丞、苑四面丞各2人,正八品下官。九成宫总监设九成宫监1人,从五品下官;设九成宫副监1人,从六品下官;九成宫丞1人,从七品下官;主簿1人,从九品上官。诸盐池监设盐池监1人,正七品下官。诸屯监设屯监1人,从七品下官;设屯丞1人,从八品下官。

将作监设将作监2人,从三品官;将作少监2人,从四品下官;将作丞4人,从六品下官;主簿2人,从七品下官;录事2人,从九品下官。将作监的下属机构有左校署、右校署、中校署、甄官署,有百工监、就谷监、库谷监、斜谷监、太阴监、伊阳监。少府设少府监1人,从三品官;设少府少监2人,从四品下官;设少府丞6人,从六品下官;设主簿2人,从七品下官;设录事2人,从九品上官。少府的下属机构有中尚署、左尚署、右尚署、织染署、掌治署,有诸冶监,有诸铸钱监,有互市监。

唐高宗李治认为恭陵玄宫面积空间太小,不适宜作英年早逝的儿子李弘的住所,于是派遣身兼司农卿、将作监、少府监三职的韦机去办理扩建玄宫的事情。恭陵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位置在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公里的滹沱岭上。李治痛心儿子早逝,想要修一个好点的陵墓给儿子,情有可原,但是韦机想乘机向皇帝献媚,大兴土木,超豪华、超规格地在墓道左右修建了便房四所,又建筑了宿羽宫、高山宫、上阳宫等宫,非常壮丽。侍御史狄仁杰上奏弹劾韦机修建恭陵太过华丽,超标准、超预算、超规格。这一弹劾,韦机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韦机受到了免职的处分。左司郎中王立本倚仗皇帝的恩宠肆意妄为,干了不少坏事,竟引起朝廷官员们的害怕,狄仁杰弹劾王立本,请求把王立本送大理寺法办,唐高宗李治下诏书赦免了王立本的罪行。狄仁杰上奏说:“国家虽然缺少英才,难道会少像王立本这类的人?陛下怎么能可惜这种罪人而破坏国家法律呢?如果陛下真要赦免王立本,请求把我贬斥到无人之地,为群臣做警示教育。”于是,王立本受到了应有的惩处,朝廷肃然。狄仁杰出使歧州,有逃兵几百人在路上抢劫过路的百姓,于是没有人敢走这样的道路。唐朝地方政府派出捕盗的队伍抓捕这些人的同党,严惩这群沦为盗贼的逃兵。但结果是地方政府仍然制止不到余下逃兵导致的混乱。狄仁杰说:“打仗当逃兵是要杀头的。这些逃兵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可想,才成为祸患的。”狄仁杰公开了宽免这些逃兵的条例,释放了被关押的人,并给他们发放了粮食,让他们相互传话,于是这些人都自己捆绑着自己来衙门自首,请求宽大处理。唐高宗李治称赞狄仁杰通晓变通之策。

狄仁杰由于受到唐高宗李治的赏识,平步青云,官职从侍御史晋升为朝散大夫。朝散大夫一职是隋朝开始设置的官职,唐朝沿袭隋朝官制,官阶为从第五品下阶官。随后,又晋升到户部度支郎中,唐朝官制:尚书省设尚书令1人,正二品官;设尚书左仆射与尚书右仆射各1人,从二品官;设尚书左丞1人,正四品上官;设尚书右丞1人,正四品下官;设郎中各1人,从五品上官;设员外郎各1人,从六品上官;设都事各6人,从七品上官;设主事各6人,从八品下官;设诸司主事,从九品上官;另有令史各18人,书令史各36人,亭长各6人,掌固14人。尚书令主管百官,管理着六尚书,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兵部、吏部为前行,刑部、户部为中行,工部、礼部为后行,每行总管四司,以本行为头司,其余为子司。如户部属于中行,管理四个部门如户部、度支、金部、仓部,户部为头司,度支、金部、仓部为子司。尚书左丞统管吏部、户部、礼部;尚书右丞统管兵部、刑部、工部。作为尚书省的下属机构户部设户部尚书1人,正三品官;设侍郎2人,正四品下官。户部头司设户部郎中2人,从五品上官;设户部员外郎2人,从六品上官;主事4人,从九品上官,另有令史15人,书令史34人,亭长6人,掌固10人。度支子司设度支郎中1人,从五品上官;设度支员外郎1人,从六品上官;设主事2人,从九品上官;另外有令史16人,书令史33人,计史1人,掌固4人。金部子司设金部郎中1人,从五品上官;设金部员外郎1人,从六品上官;主事3人,从九品上官,另有令史8人,书令史21人,计史1人,掌固4人。仓部子司设仓部郎中1人,从五品上官;设仓部员外郎1人,从六品上官;设主事3人,从九品上官;令史9人,书令史20人,计史1人,掌固4人。

唐高宗李治驾临行宫汾阳宫,安排狄仁杰为知顿使。汾阳宫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而且该皇帝行宫规模壮观,殿宇楼阁,水榭歌台,栈道回廊,应有皆有。知顿使也称为置顿使,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出行时沿途食宿事务。并州长史李冲玄是唐皇室宗亲,汉阳郡王李瓌的儿子,他听说唐高宗要亲临汾阳宫,因为皇帝经过的道路有一座妬女祠,当地传说如果有人盛装经过此路时,会有风雨雷电之灾难,于是听信迷信的李冲玄征发并州的老百姓当民工另建一条新的皇帝车队可以行走的道路。狄仁杰说:“天子出行,千乘万骑,有管风的神仙风伯清理道路上的灰尘,有管雨的神仙雨师用水洒洗道路,妬女怎么敢加害我们呢?”于是下命令停止了新建道路的工作,不劳民伤财。唐高宗听了汇报后,称赞狄仁杰说:“爱卿真是大丈夫。”

他后来离京调任为宁州刺史。唐朝把州划分为上州、中州、下州,上州刺史为从三品官,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下官,下州刺史为正四品下官。他政务工作很出色,让少数民族与汉族和谐相处,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宁州彭原郡的百姓们为狄仁杰立功德碑称赞他的德行与官绩。御史郭翰负责巡视陇右道监察地方政府官员,他执法严格,所到之处弹劾了不少官员的违法违纪行为。陇右道有这些地区:秦州都督府、成州、渭州、鄯州都督府、兰州、临州都督府、河州、武州、洮州、岷州、廓州、叠州、宕州。郭翰路过宁州地界,当地老百姓对宁州刺史狄仁杰那是赞不绝口,他在当地宾馆住下,把宁州官吏召过来对他们说:“我到了宁州后,这个州的政绩就知道了,我愿意成全使君的美意,不会在此久留的。”宁州的官民听到御史郭翰的表态很高兴都散了。郭翰向唐朝朝廷举荐狄仁杰的治理才能,于是,狄仁杰因治理政绩突出晋升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抚使。光宅元年,唐朝官制改制,改工部名称为冬官,所以,狄仁杰的官阶是正四品下官的原工部侍郎。他任冬官侍郎巡抚江南期间,了解到吴地与楚地有很多淫祠,他上奏打击封建迷信活动,毁掉了1700多座非法的祠堂,只留下祭祀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这四个人的祠堂。夏禹,姒姓,名文命,今山西省夏县人,夏朝第一位开君主。吴太伯,姬姓,名泰,今山西省岐山人,吴国第一代君主。季札,姬姓,名札,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吴太伯十九世孙,吴王姬寿梦第四子。伍员,字子胥,楚国人,吴国军事家、谋略家,官至相国。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这四人是历史名人,所以狄仁杰保留了祭祀他们的祠堂,以示敬贤之意。

狄仁杰转任为文昌右丞,光宅元年改官制,把尚书省改名为文昌台,垂拱元年改名为都台,长安三年改名为中台。文昌右丞就是原尚书右丞,为正四品下官。接着,狄仁杰又离京担任豫州刺史。唐高宗李治驾崩,唐中宗李显即位,皇太后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幕后皇帝。李贞是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八子,唐高宗李治的哥哥,唐中宗李显的伯伯,封为越王,李显任命李贞为太子太傅。嗣圣元年,武则天废掉唐中宗李显,立中宗之弟豫王李旦为皇帝。当时,李贞为豫州刺史,因为怀疑武则天要取代李唐江山,并屠杀李氏皇族,于是与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夔、李元嘉的儿子黄国公李撰、李元轨的儿子江都王李绪、李灵夔的儿子范阳王李蔼、虢王李凤的儿子东莞郡公李融、李贞的儿子琅琊王李冲一同密谋起兵反对武则天。其他皇室宗亲没有准备充分,犹豫不决,只有李贞起兵反武,武则天任命左豹韬卫大将军麴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领兵十万人讨伐他,命张光辅为诸军节度,李贞在汝南郡上蔡县兵败服毒自杀。李贞的儿子李规缢杀了母亲后自杀,李规的妻子自杀,李贞的女儿良乡县主与女婿裴守德也一同自杀。党羽有2000人要处以死刑,受李贞案牵连的人有500600人,没收财产的达5000多人。豫州司刑官逼迫尽快执行对李贞案受牵连人的判决,而狄仁杰同情这些受连累的人,于是暂缓执行判决,他秘密向武则天上奏说:“我想向您陈述,好似给叛逆的人与受冤屈的人昭雪;我不说,且连累陛下理狱量刑要慎重不滥,心存矜恤的圣意,在写此奏章时,我多次毁掉文稿,自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些人都不是首恶元凶,是受李贞连累才被关押的。”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意见颁布了从轻处分这些人的诏书,让这些受连累的人发配丰州去戍边。狄仁杰的秘密奏章救了这些人的性命。这些关押的人从豫州监狱释放出来后,经过宁州,宁州有父老乡亲对他们说:“是狄仁杰使君让你们活着的。”他们听说后,在狄仁杰的碑石下痛哭,接着斋戒三日离开宁州,到达丰州流放的住所后,相约为狄仁杰立碑纪念。

武则天委任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并为平定李贞叛军的唐军诸军队的节度。在这里的节度的意思是拥有着唐军平叛军队的指挥权、管理权、调度权、决策权。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官制,“三省”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设中书令2人,正二品官;设中书侍郎2人,正三品官;设中书舍人6人,正五品上官;设起居舍人2人,从六品上官;设通事舍人16人,从六品上官;设中书主书4人,从七品上官;设主事4人,从八品下官。另外设有右散骑常侍2人,右谏议大夫4人,右补阙6人,右拾遗6人。中书主书下属还有令史25人,书令史50人,蕃书译语10人,乘驿20人,传制10人,亭长18人,掌固24人,装制敕匠1人,修补制敕匠50人,掌函20人,掌案20人。起居舍人下属还有楷书手4人,典2人。通事舍人下属还有令史10人,典谒10人,亭长18人,掌固24人。令史、令史、蕃书译语、乘驿、传制、掌固、装制敕匠、修补制敕匠、掌函、掌案、楷书手、典、典谒这些人都不官员,是唐朝的吏,也就是普通公务员。中书省随着官制改革改名多次,如武德三年,改内书省为中书省,内书令为中书令;龙朔元年,改中书省为西台,中书令为右相;光宅元年,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为内史;开元元年,改中书省紫徽省,中书令为紫徽令;天宝元年改紫徽令为右相;大历五年,改紫徽侍郎为中书侍郎。张光辅所处年代是中书省改为凤阁的年代,因此,他担任了正三品的凤阁侍郎一职。由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所以,刚开始是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事。唐太宗曾经任职过尚书令,所以,大臣避讳不敢居尚书令一职,就由尚书省左仆射、右仆射为尚书省正职长官,同侍中、中书令同为宰相。唐高宗李治以后,唐朝宰相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成为官衔,自郭待举开始。张光辅的凤阁侍郎官职是正三品的原中书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原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事实上的宰相。张光辅,今陕西省西安人,官至侍中、中书令。

宰相张光辅领导的平叛军队自恃有军功,多向战争地区的地方政府索取钱物等物。身为豫州刺史的狄仁杰拒绝平叛军队无理要求。张光辅知道了大怒说:“州将轻视我这个元帅吗?”狄仁杰回答张光辅说:“在河南叛乱的人,就一个越王李贞而已,今天一个李贞死了,将有万个李贞生出来。”张光辅不明白狄仁杰话中的意思,狄仁杰解释说:“现在明公您领导30万人军队平定一个叛乱的臣子,不约束军队纪律,包庇、纵容军队士兵对老百姓烧杀抢掠,没有犯叛乱罪行的人,生灵涂炭,难道这不是让一个李贞死了,而万个李贞出生吗?并且这些受威胁而协从的人们,难以自保,我朝天兵降临,乘城归顺的百姓与士兵有万多人,由绳子从城中坠落在地已经成了投降人们的小路,明公您怎么能够放纵那些邀功请赏的人,任意杀害归降的人?难道不害怕这些被冤死的人冤声沸腾,惊动上天。如果我能得到一把皇帝御赐的尚方斩马剑加在明公的颈上,哪怕就是我死了也不会有恨意的。”张光辅理屈不能反驳狄仁杰,但内心衔恨狄仁杰。张光辅还师首都长安,向武则天上奏说狄仁杰对宰相无礼。于是,唐朝廷贬狄仁杰的职务为复州刺史,后来又任职为洛州司马。复州属于唐朝山南道。山南道管理着这些地区:江陵府、峡州、归州、夔州、朗州、忠州、涪州、万州、襄州、泌州、隋州、邓州、均州、房州、复州、郢州、金州、兴元府、洋州、利州、凤州、兴州、成州、文州、扶州、集州、壁州、巴州、蓬州、通州、开州、阆州、果州、渠州。另右东道采访使,治襄州;右西道采访使,治梁州。洛州是唐朝河南道的河南府。

天授二年九月,狄仁杰晋升为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时的狄仁杰因受到武则天赏识成为当朝宰相。光宅元年,唐朝官制改制,户部改名地官,地官侍郎即户部侍郎。判尚书的意思是暂时代理尚书职务。武则天成为太后,曾生育有四子:太子李弘、潞王李贤、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太子李弘久病猝死,潞王李贤废为庶人后被酷吏丘神绩逼令自尽,唐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唐睿宗李旦成为傀儡皇帝后让位给武则天自己成为皇嗣。侍御史傅游艺等人请求改唐朝为周朝,百官、宗戚、百姓、各族君长、僧道等6万余人上书“劝进”。皇帝李旦也请求武则天赐改姓武氏。太后武则天登上则天门楼,宣布改唐朝为周朝,称圣神皇帝。接着,武则天降唐睿宗李旦为皇嗣,改李旦姓名为武旦,太子李成器降为皇孙。圣历二年,武则天复封李旦为相王,囚禁在宫中。武则天为了皇位,杀害了潞王李贤,鞭杀李贤二个儿子,杀死了诸多李唐宗室与大臣。武则天当皇帝后非常赏识狄仁杰任命他为宰相。武则天对狄仁杰说:“爱卿在汝南当官时,很有善政,你想知道谁进谗言说你的坏话不?”狄仁杰表示感谢说道:“陛下认为我有过错,我就应当改正错误;认为我没有过错的,那就是我的大幸。我不知道谁是进谗言的人,我把上司、同事、下属当成自己的善友,我不想知道谁是进谗言讲我坏话的人。”武则天叹服狄仁杰的人品。

当时,国子监的太学生紧急求见,武则天听说后认为可以让太学生觐见皇帝。国子监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这样的教学机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向武则天进谏言说:“君主有生杀的权柄不能借给他人,至于签署文书、上奏请见这样的琐事应当责成有关部门去办理,尚书决断事务,左丞、右丞不管拘捕。左丞相、右丞相不管判决囚犯,何况是皇帝呢?太学生想要告见,这是丞、簿官员的职责,如果报告允许太学生们谒见,那么这些贵胄弟子多达数千人,那陛下得下多少诏令?只要将明文规定告诉这些太学生就行了,陛下没有必要、没有精力一一去批准他们的谒见。”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意见。

过了不久,狄仁杰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下狱。当时的政策是只要讯问时立即承认自己谋反,按惯例可以减免刑责,不然,酷吏发明的各种刑讯逼供的酷刑会要人命的。来俊臣逼迫狄仁杰自己承认谋反,狄仁杰叹息说道:“大周革命,万物唯新,我是唐朝旧臣,反属实。”来俊臣看到狄仁杰自己认罪了,就对他宽待了,没有用酷刑对付他。来俊臣的属下判官王德寿对狄仁杰说:“我想要晋升官职,你可把地官尚书杨执柔牵连进来承认他是你的同党,这样你可以免去死罪,怎么样?。”狄仁杰问道:“怎么样把杨执柔牵连进来?”王德寿回答说:“你可说自己为春官时,杨执柔任你司员外郎,你要牵连到他很容易的。”狄仁杰听后说:“皇天后土,竟然让我狄仁杰做这等诬陷他人的事!”于是狄仁杰以头触牢房的柱子,血流满面。王德寿害怕,向狄仁杰表示歉意。狄仁杰既然已经承认自己谋反,来俊臣掌控的部门只是等待时间执行死刑,对狄仁杰防范松懈了。杨执柔是观国公杨恭仁弟续孙,弘农华阴人,武则天时为杨执柔为地官尚书,武则天以外氏近属,甚优宠之。

狄仁杰求监狱看守得了笔与砚,把被头拆了在布帛上面写了自己受冤枉的信,然后藏于棉衣之中。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炎热,请把这棉衣给我家人拆洗。”王德寿没有仔细检查棉衣,就把棉衣送到狄府了。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看到棉衣中的书信,连忙进宫求见武则天。武则天召见了狄光远,看了狄仁杰的诉冤书,她询问来俊臣是怎么一回事。来俊臣回答说:“狄仁杰头巾衣带都没有去掉,坐卧休息很安稳,这样的人哪肯伏罪?”武则天派了通事舍人周琳去监狱视察狄仁杰。来俊臣命令狄仁杰衣冠整齐见武则天派来的使者。又命令王德寿代替狄仁杰写了一份谢死表交给使者,要使者呈交给武则天。武则天召见狄仁杰问道:“你为什么要承认自己谋反?”狄仁杰回答说:“如果我不承认自己谋反,早就死在来俊臣酷刑之下。”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要写谢死表?”狄仁杰回答说:“臣没有写过此表。”武则天把谢死表给狄仁杰看,因不是狄仁杰的字迹,武则天明白是别人代写的。狄仁杰得以免死。武承嗣多次上奏请诛杀狄仁杰,武则天说:“我的命令已下,不得更改。”当时被来俊臣诬陷的大臣有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侍郎裴行本、司礼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等七族都因狄仁杰的诉冤书而免死。御史霍献以头叩殿陛向武则天苦争,要治狄仁杰、裴行本、任知古、崔宣礼、卢献、魏元忠、李嗣真的死罪。武则天无奈之下,只好贬狄仁杰的官为彭泽县县令,其他人被流放。狄仁杰的同乡人为他建立了生祠。来俊臣的目的是把武则天重用与信任的朝廷大臣诬陷处死,他好独揽大权,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任知古,武周官员,他由凤阁侍郎被武则天晋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实质上的宰相,但为相时间较短晢。裴行本,武周官员,他由冬官侍郎被武则天晋升为凤阁鸾台平章事,为实质上的宰相。崔宣礼是司礼卿,他的外甥霍献知道舅舅是被冤枉的,他不为舅舅鸣冤,而是自保,霍献不断上奏,要求武则天处死崔宣礼。卢献,唐幽州范阳人,官至鸾台侍郎、文昌左丞,受来俊臣诬陷贬官为西乡县县令,在任上去世。魏元忠,原名魏真宰,字元忠,宋州宋城县人,历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两度出任宰相,官至左仆射、中书令、侍中,爵位为齐国公,死后追赠尚书左仆射,齐国公、本州刺史。李嗣真,字承胄,邢州柏人,唐朝书画家,官至御史中丞,受来俊臣诬陷,流放岭南,后来征还,在桂阳因病去世。

武则天改朝换代后的第八年,改年号为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攻陷翼州,河北地区为之震动。武则天提拔狄仁杰为魏州刺史防御契丹。前魏州刺史独孤思庄害怕契丹人侵犯魏州,把魏州老百姓都赶入城内,采取防备措施防范契丹人入侵。新上任的魏州刺史狄仁杰对独孤思庄说:“契丹贼离我们魏州还很远,何必让老百姓疲惫防贼?万一贼人侵至,我自有办法退敌。不需要惊扰老百姓。”于是,狄仁杰下命令,让守城的老百姓都回家种田务农。契丹人听说此事,都退兵不敢进犯魏州。魏州老百姓都爱戴狄仁杰,为他在当地立生祠纪念。唐朝河北道下辖这些州:孟州、怀州、魏州大都督府、博州、相州、卫州、贝州、澶州、邢州、惠州、镇州大都督府、翼州、深州、赵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易州、幽州大都督府、涿州、瀛州、莫州、平州、妫州、檀州、蓟州、营州上都督府、安东上都护府、右河北采访使。

后来,狄仁杰转调为幽州都督。武则天赏赐狄仁杰紫袍、龟带,还自制金字十二於袍赠送给他,用以表彰狄仁杰对国家的忠诚。

神功元年,狄仁杰复职为宰相,官职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官银青光禄大夫,兼职纳言。唐朝官制有职官、文散官、武散官、爵位、勋的区别。银青光禄大夫属于文散官。唐朝文散官从一品是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是特进,从二品是光禄大夫,正三品是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是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上是正议大夫,正四品下是通议大夫,从四品上是太中大夫,从四品下是中大夫,正五品上是中散大夫,正五品下是朝议大夫,从五品上是朝请大夫,从五品下是朝散大夫,正六品上是朝议郎,正六品下是承议郎,从六品上是奉议郎,从六品下是通直郎,正七品上是朝请郎,正七品下是宣德郎,从七品上是朝散郎,从七品下是宣义郎,正八品上是给事郎,正八品下是征事郎,从八品上是承奉郎,从八品下是承务郎,正九品上是儒林郎,正九品下是登仕郎,从九品上是文林郎,从九品下是将仕郎。唐朝的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这三省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是事实中的宰相,中书令、侍中官职品级为正三品,因尚书省的尚书令由皇帝李世民担任过此职务,所以,唐朝一般情况下为了避讳不设尚书令,而以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为尚书省的正职,官职品级为从二品。唐朝官制改制,把侍中改名为纳言,设纳言2人。

狄仁杰认为由唐朝百姓戍边疏勒四镇,有很多弊端,于是向皇帝武则天上书。为保原汁原味,奏疏内容不作翻译,全文如下:

“臣闻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域之外,故东距沧海,西隔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自典籍所纪,声教所及,三代不能至者,国家尽兼之矣。此则今日之四境,已逾於夏殷者也。诗人矜薄伐於太原,美化行乎江汉,是则前代之远裔,而国家之域中。至前汉时,匈奴无岁不犯边,杀略吏人。後汉则西羌侵轶汉中,东寇三辅,入河东上党,几至洛阳。由此言之,则陛下今日之土宇,过於汉朝远矣。若其用武荒外,邀功绝域,竭府库之实,以争硗确不毛之地,得其人不足以增赋,获其土不足以耕织,苟求冠带远夷之称,不务固本安人之术,此秦皇、汉武之所行,非二帝三王之事业也。若使越荒外以为限,穷绝域以骋欲,非但不爱人力,亦所以失天下之心也。昔始皇穷兵极武,以求广地,男子不得耕於野,女子不得蚕於室,长城之下,死者如乱麻,於是天下溃叛。汉武追高皇之宿愤,藉四帝之储实,於是定朝鲜,讨西域,平南越,击匈奴。府库空虚,资贼蜂起,百姓嫁妻卖子,流离於道路者万计。末年觉悟,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民侯,故能为天所佑也。昔人有言曰:‘与覆车同轨者未尝安。’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近者国家频岁出师,所费滋广。西戍四镇,东戍安东,调发日加,百姓虚弊。开守西域,事等石田,费用不支,有损无益。转输靡绝,杼轴殆空。越碛逾海,分兵防守,行役既久,怨旷益多。昔诗人云:‘王事靡监,不能艺稷黍。’‘岂不怀归?畏此罪罟,念彼共人,涕零如雨。’此则前代怨思之词也。上不是恤,则政不行而邪气作。邪气作,则虫螟生而水旱起。若此,虽祷祀百神,不能调阴阳矣。方今关东饥馑,蜀汉逃亡,江淮已南,徵求不息。人不复业,则相率为盗,本根一摇,忧患不浅。其所以然者,皆为远戍方外,以竭中国,争蛮貊不毛之地,乖子育苍生之道也。

昔汉元纳贾捐之谋而罢朱崖郡,宣帝用魏相之策而弃车师之田,岂不欲慕尚虚名?盖惮劳人力也。近贞观年中,克平九姓,册李思摩为可汗,使统诸部者,盖以夷狄,叛则伐之,降则抚之。得推亡固存之义,无远戍劳人之役。此则近日之令典,实绥边之故事。窃见阿史那斛瑟罗,阴山贵种,代雄沙漠。若委之四镇,使统诸蕃,封为可汗遣御寇患,则国家有继绝之美,荒外无转输之劳。如臣所见,请捐四镇以肥中国,罢安东以实辽西,省军费於远方,并甲兵於塞上,则恒代之镇重,而边州之备实矣。况抚绥夷狄,盖防其越逸,苟无侵侮之患则已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计较长短哉?

且王者外宁必有内忧,盖为不勤修政故也。伏惟陛下弃之度外,无以绝域未平为念,但当敕边兵,谨守备,蓄锐以待敌,待其自至,然後击之,此李牧所以制匈奴也。当今所要者,莫若令边城警守备,远斥堠,聚军实,蓄威武。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寇无所得。自然贼深入必有颠踬之虑,浅入必无虏获之益。如此数年,可使二虏不击而服矣。”

这道奏疏是狄仁杰请求撤销四镇百姓戍边疏勒的,以免边疆百姓受战火之苦。过了不久,狄仁杰又上书请求朝廷废了安东都护府,复立高句丽的王室后裔为国王。因为在唐高宗时期,唐朝联合朝鲜半岛的新罗国灭亡了高句丽,在当地设立的安东都护府进行管理。当时,唐朝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少数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六大都护府。狄仁杰想通过扶持听话的高句丽政权,撤销安东都护府,来减少江南之地的军需供应,让河北等地的长途粮草运输都停下来,让唐朝百姓休养生息,等过了几年后,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虽说狄仁杰的这个提议没有被武则天采纳,但是有见识的人都认为狄仁杰说得对。武则天把狄仁杰提拔为检校纳言。纳言前加“检校”两字,意思是加"检校"官职虽非正式拜授,但有权行使该是事职,相当于"代理"官职。并且让狄仁杰兼职唐朝中央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御史台,掌管监察、纠察问题、弹劾官员的职责。一般御史台的“一把手”是御史大夫,但因有时不设御史大夫,“二把手”御史中丞就成为理所当然替代御史大夫的“一把手”。 御史台一般设御史大夫1人,御史中丞1人,治书侍御史2人,侍御史8人,殿内侍御史12人,监察御史12人,录事4人。不设监察御史时,设检校御史12人。并且御史台还管理着符节署,设符节令1人,符玺郎中4人。当时,狄仁杰是位高权重,不但身为宰相,还是右肃政台的御史大夫。武则天喜欢改官制,改御史台为肃政台。

张易之、张昌宗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向她推荐的“面首”。张昌宗是张易之的弟弟,这两兄弟长得肤白貌美,是非常英俊的“帅哥”,武则天虽然侍奉过两任丈夫(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但那对父子已经去世,现在自己身边缺少男人,感到寂寞难耐。武则天认为,男性皇帝可以拥有三宫六院、妻妾嫔妃,自己也是皇帝,那么有几个“男性妃子”应该不过分。武则天笑纳了太平公主赠送的男人,并且非常宠爱这两兄弟。张易之,小字五郎,今河北省安国市人,雍州司户张希臧之子,历任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监,封恒国公爵位。张昌宗,小字六郎,历任云麾将军、右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春官侍郎、秘书监,封为邺国公爵位。张易之由于给武则天陪睡的关系而获得高官厚爵,受到群臣、武氏诸王的非议与嫉恨,他非常担心武则天去世之后,没有人庇护他而导致灾祸。他知道狄仁杰是武则天非常信任的宰相,于是向狄仁杰请求如何避祸,永保自己的荣华富贵。狄仁杰给张易之出了个主意说:“只有劝说皇帝迎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方可免祸。”

当时,武则天想巩固武周政权,想要立侄儿武三思为太子,作为武周政权的皇位继承人。武则天向宰相们询问立太子的意见,很多大臣不敢回答,因为答错了会得罪人的,如果同意武则天的主张立武三思为太子,那么就会得罪武则天两个在世的儿子、女儿太平公主、李氏皇亲国戚;如果反对武则天的主张,那么就会得罪武则天、武三思、武氏诸王。只有狄仁杰敢于进谏讲真话,他支持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他帮李显说话:“我观天下人并不厌恶李唐的德行,例如匈奴突厥侵犯我边境地区,陛下安排梁王武三思去招募士兵,个多月了招募千人不到,陛下安排庐陵王李显代替梁王武三思去招募士兵,不过几日工夫,就招募了五万士兵,现在继任大统,非庐陵王李显不可。”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谏言,大怒,取消了立太子的朝议。过了一段时间,武则天召狄仁杰问话:“我多次梦到下双陆棋不胜,这个梦怎么解?”狄仁杰与王方庆都在宫里。王方庆,本名王綝,字方庆,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官至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封石泉县公爵位。两位宰相同时说道:“梦到双陆棋不胜,解梦为无子。这是上帝警醒陛下不要犯错。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动摇,天下就会有危险了。文皇帝亲自冒着箭矢、刀枪的伤害领兵打仗,不辞劳苦才取得这天下,并且传之子孙。先帝有严重疾病,所以下诏书让陛下监国,而陛下利用这机会登上皇帝宝座有十多年了,现在想要立侄儿武三思为太子,姑侄关系与母子关系谁更亲些?陛下立儿子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则陛下百年之后宗庙有后嗣供奉与祭祀您;立侄儿武三思为太子,陛下百年之后侄儿怎么会在宗庙供奉与祭祀姑姑?

武则天感悟到两位宰相说得很有道理,立即下诏书命令徐彦伯去房州迎接庐陵王李显来首都做皇位继承人。徐彦伯,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人,当时徐彦伯任宗正卿,宗正卿主管皇室与皇亲国戚事务,所以,武则天派遣徐彦伯去干迎接太子回京的工作。武则天秘密把李显接回京后,藏在宫里,要儿子躲在宫帐后面,然后,再召狄仁杰觐见。武则天与狄仁杰谈论庐陵王李显的事情,狄仁杰一直劝说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边说边眼泪鼻涕一直流个不停。武则天把躲在宫帐后面的李显叫了出来与狄仁杰相见,还说:“还你的太子。”狄仁杰跪拜磕头说:“太子归京,没有几个知情的,人言纷纷,让群臣百姓如何相信太子回来了?”武则天领会到狄仁杰的意思,于是武则天安排重大的迎立李显为太子的礼仪来庆贺,并且公告天下,中外都感到非常高兴。

当初,武周王朝的另外两位宰相吉顼、李昭德数次进谏言要求武则天召回太子,但武则天没有理睬他们。唯有狄仁杰以母子天性亲情说服武则天,武则天才采纳了他的建议,重新用李唐的后裔、自己的儿子为武周王朝的继承人。狄仁杰、吉顼、李昭德等人为了李唐的后人接皇帝的班,得罪了武氏诸王。武则天称帝后,大封武氏宗族为王。武氏诸王有:梁王武三思、魏王武承嗣、陈王武承业、建昌王武攸宁、定王武攸暨、建安王武攸宜、恒安郡王武攸止、安平王武攸绪、河内郡王武懿宗、临川王武嗣宗、颍川王武载德、高平王武重规、河间王武仁范、九江王武攸归、会稽王武攸望。武三思有四个儿子封王:南阳郡王武延基、高阳郡王武崇训、准阳王武延秀、新安王武崇烈,还有一子武崇谦封梁国公,其余儿子未封爵位。定王武攸暨与太平公主结婚有二子:信阳郡王武崇敏、高阳郡王武崇行。武承嗣被封王的子嗣有魏王武延义,封公爵的儿子是邢国公武延安、燕国公武延寿。武承业被封王的子嗣有陈王武延晖、咸安王武延祚。在武周时代,李氏诸王与武氏诸王为了皇位继承权的争夺是很激烈的。宰相吉顼被武氏诸王揭发其弟冒官一事,被贬为琰川县尉。宰相狄仁杰被魏王武承嗣多次请求武则天诛杀,被武则天拒绝。宰相李昭德被酷吏来俊臣、秋官侍郎皇甫文备诬告谋反处斩。

圣历初,游牧民族突厥人侵犯唐朝赵州、定州等州,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大元帅,允许狄仁杰便宜从事。便宜从事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采取恰当的办法进行处理,不需请示,实际上是武则天授权狄仁杰在河北道管辖区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不必向她汇报。河北道管理这些地区:突厥州(顺州、瑞州)、奚州(鲜州、崇州、顺化州、归义州归德郡、奉城都督府、弱水州、祁黎州、洛瓌州、太鲁州、渴野州)、契丹州(玄州、咸州、昌州、师州、带州、归顺州归化郡、沃州、信州、青山州、松漠都督府、峭落州、无逢州、羽陵州、白连州、徒何州、万丹州、疋黎州、赤山州)、归诚州(慎州、夷宾州、黎州、黑水州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安静都督府)、降胡州(凛州)、诸北州(识利州、拂涅州、拜汉州、新城州都督府、辽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卫乐州都督府、舍利州都督府、居素州都督府、超喜州都督府、去旦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右隶安东都护府)。当时,军队职位最高的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设1人。其余副元帅、都统、副都统、行军长史、行军司马、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判官、掌书记、行军参谋、前军兵马使、中军兵马使、后军兵马使、中军都虞侯,都是设1人。元帅、都统、招讨使,主要管理军事战争,战争结束后就停止职务了。突厥屠杀了在赵州、定州等所虏获的万多武周朝百姓,然后由五回道撤退,狄仁杰亲率十万大军追击突厥不及,让突厥逃跑了。武则天下命令任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处理河北道居民的安置安抚工作。被突厥侵犯的州县百姓有部分受到突厥人的胁迫与其同流合污,现在突厥撤退了,这些人担心害怕狄仁杰大军会诛杀他们,躲藏起来了。

狄仁杰向朝廷上书说:“朝议的人议论突厥入侵,应该知道人在面对这种情况下是顺从还是违逆的,有些人是被胁迫的,有些人是自愿追随突厥的,有些人被突厥授予伪官职,有些人是招安投降的。诚以山东地区的人重义气,哪怕死也不会后悔。现在我朝兴大军平乱,调发烦重,伤破家产,拆屋卖田,百姓甚至于卖儿卖女来应付苛捐杂税。再加上官吏鱼肉百姓,政府的徭役、兵役,没有完成任务的百姓受到政府的处罚与制裁,事情危急,不遵循礼义投靠突厥,以图赊死,这是君子所羞愧,而小人常做的事情。人民如同水一样,堵塞为深渊,疏导为川流,通塞随流,是没有常性的。昔日董卓之乱,国家动荡,后董卓被诛杀,但他的属下军队没有被赦免,这些军队为了保命为乱京城,祸害汉室。这是由于恩不溥洽,失去机失的缘故。现在这些胁迫而投靠突厥的人,潜逃在山泽之中,赦免他们就会出来,不赦免他们就会继续作乱。山东群盗,就会因此而聚集叛乱对我朝就是一大威胁。所以,我认为突厥侵犯我边境州地,暂时不能侵扰,现在可以不担忧。但是我国境内的投靠过突厥的人会造成国内不宁这是需要考虑的。持大国者不可以小治,事广者不可以细分。请陛下根据情势作出决策,宽宏大量,赦免河北道跟随过突厥的百姓,不治他们的罪。”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意见。

狄仁杰大军凯旋,路过州县从无侵扰百姓。十万大军还朝,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内史。内史又叫内史令,是由中书省的中书令改名而来的,内史就是宰相职务。圣历三年,武则天巡幸三阳宫,王公百官陪同这个女皇帝来到三阳宫。三阳宫是武则天在嵩山余脉石淙山所修建的行宫,武则天先后数十次君临嵩山,在郑州登封石淙河畔修建的行宫休息,在三阳宫时,尽管有王公百官随从,但武则天只赏赐狄仁杰府邸一套,对狄仁杰非常宠信。这年六月,左玉钤卫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讨伐契丹获得胜利,并且俘虏了部分契丹官民,在含枢殿献俘。武则天非常高兴,特别赐李楷固为武姓,李楷固从此叫武楷固。李楷固、骆务整本来是契丹首领李尽忠的属下。初,李尽忠作乱,李楷固多次战胜武周平乱军队。后来,李楷固兵败投降,武周朝司法部门想治李楷固的死罪,狄仁杰认为李楷固是个难得的将才,如果宽恕他的死罪,可让他感恩为朝廷效力。狄仁杰上奏为李楷固求情,并且授予李楷固官职,领军对付契丹。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意见。等到李楷固等征讨契丹凯旋归来,武则天宴请狄仁杰等,还向狄仁杰敬酒,把这胜利的功劳归功于狄仁杰,因为狄仁杰为国荐才有功。武则天委任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封燕国公爵位,委任骆务整为右武威卫将军。

唐朝军队设有十六卫:左卫、右卫、左骁卫、右骁卫、左武卫、右武卫、左威卫、右威卫、左领军卫、右领军卫、左金吾卫、右金吾卫、左监门卫、右监门卫、左千牛卫、右千牛卫。每卫设上将军1人,大将军1人,将军2人。每卫上将军是从二品官,大将军是正三品官,将军是从三品官。武则天改官制把左右领军卫改为左右玉钤卫。左玉钤卫除了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外,还设有:长史1人,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1人,正八品上;仓曹参军事2人,正八品下;兵曹参军事2人,正九品上;骑曹参军事1人,胄曹参军事1人;左司阶2人,正六品上;左中侯3人,正七品下;左司戈5人,正八品下;执戟5人,正九品下;长上25人,正九品下。左玉钤卫还有左翊中郎将府官,每府中郎将1人,正四品下;左郎将1人,正五品上;亲卫,正七品上;勋卫,从七品上;翊卫,正八品上;校尉5人,正六品上;每校尉有旅帅2人,从六品上;每旅帅有队正20人,正七品上;副队正20人,正七品下。另有属吏录事1人,史2人,亭长2人,掌固4人。仓曹:府2人,史4人。兵曹:府3人,史5人。骑曹:府2人,史4人。胄曹:府3人,史3人。右武威卫的军队结构与左玉钤卫的军队结构大同小异。另有中央军队六军:左羽林军、右羽林军、左龙武军、右龙武军、左神策军、右神策军。唐朝的爵位制度分为九个等级:第一等国王爵位、第二等郡王爵位、第三等国公爵位、第四等郡公爵位、第五等县公爵位、第六等侯爵位、第七等伯爵位、第八等子爵位、第九等男爵位。封爵位的可以子孙后代世袭,有些是有领地的,并且有工资领,不用交税与不用服徭役。有些有食邑的爵爷,纳税户口把税交给这有爵位的人享用。所以,封爵既是一种贵族身份,又是一种让有爵位的人享有实际利益的制度。当时,狄仁杰虽贵为宰相,但实际上的爵位并不高,只是汝阳县男爵爵位。

武则天为了显示自己的“君权神授”,为了彰显自己的治国功勋,在首都建造巨大佛像。费工用料几百万钱。武则天下命令要求全国僧人、尼姑每人每天出一文铜钱来支持建造大佛像。

狄仁杰上奏说:“我听说为政之本,必先处理好人事工作。陛下体恤民众迷茫,精神无所归依,所以想大兴佛教,让民众膜拜佛像,看到佛像就心生善念。不是因为塔庙的原因而崇尚奢华,怎么能让全国僧尼都捐钱来建造佛像?得筏尚舍,何况其余。现在的佛寺佛像的建造胜过皇宫的建造,穷奢极其壮丽,雕刻画工精致精美,宝珠殚于缀饰,瑰材竭于轮奂。这些修建寺庙佛像的事情并不是在奴役鬼,而是役使人在做事。物产不会从天下掉下来,只能从地里长出来,不损害百姓的利益,这些物产从哪里来?生之有时,用之无度,编户所供奉的,经常使自己没有充饥的,痛切肌肤,个人的苦水说不出来,而游僧的嘴巴一张口,便以祸福来恐吓百姓,他们剃着光头解下衣服,仍惭其少。也有离间骨肉之情,把事情均给其他人做,自己却娶妻纳妾,还说不分彼我。他们皆假借佛法名义,诖误众生,里陌有念佛的经坊,一些重要场所也有供奉佛的精舍,化缘、引诱人们信佛紧急逼迫,比官府征用都厉害,法事所需事物,比朝廷的命令都严格。膏腴美业,他们不知巧取豪夺了多少倍,水碾庄园,数量不在少数。逃避赋税徭役与逃避罪行的人,并集在佛教法门,没有正式注册的僧侣,就有几万人之众。进行清查,就查出了几千没有合法身份的僧尼。一夫不耕田,农业生产就会有损失,何况这些不务农不从事生产的,又劫持人信佛和劫财的众多僧人?我每想这此,就感到特别悲痛。

 过去在江表,佛教盛行,梁武帝、简文帝,对佛教布施没有节制,到了三淮沸浪,五岭腾烟的国家危难时候,寺庙遍布,却没有能救危亡之祸的神佛;僧人众多,哪有勤王之师?      比年已来,风尘屡扰,水旱不节,征役稍繁,家业先空,疮痍未复。这个时候,大兴大建,人力财力承受不起。期待我圣朝,功德无量,没有必要营造大佛像,劳民伤财。虽说只征敛僧人的金钱,百未支一。尊容既广,不可露居,覆以百层,尚忧未遍,自余廓庑,不得全无。又说不损国家财政,不损伤百姓,以此事主,可谓尽忠?我每想到此,兼采众议,都以为如来开创佛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生,应是本心,难道想劳民伤财,用作虚饰?如今国有外患,边境未安宁,应该宽免征镇之徭役,省不急之费用。设令雇作,皆以利趋,既失田时,自然弃务农之根本。现在不鼓励耕种粮食,来岁必有饥荒,役在其中,难以取给。况无官助,义无得成,若费官财,国库空虚,又尽人力误了农时,征兵征粮没有着落,当一隅有难,将用什么去救!”

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谏言,停止了兴建大佛象的工程。这年九月,狄仁杰因病去世。武则天为狄仁杰举行国丧,废朝三日。追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谥号为“文惠”。在我国古代谥号有“文”字的都是最高尊崇的谥号。

狄仁杰以举存贤才为自己重要的工作。他引荐提拔的贤才有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当上公卿职务的有几十人。桓彦范,字士则,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弘文馆学士桓法嗣之孙,官至侍中,封扶阳郡王爵位,死后追赠司徒。敬晖,字仲晔,今山西临汾市人,澄城县令敬山松之子,官至侍中,封平阳郡王爵位,死后追赠太尉。窦怀贞,又名窦从一 ,本姓纥豆陵氏,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人,隋朝西平太守窦彦之孙,左相窦德玄之子,官至侍中、殿中监、御史大夫、右仆射、同平章事,封魏国公爵位。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今河南省陕县人,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官至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中书令,封梁国公爵位。初,武则天经常询问狄仁杰说:“我想要一个好汉贤才任使职,有没有推荐的人选?”狄仁杰说道:“陛下需要人才任什么样的职务?”武则天回答说:“我想把这样的人才作为将相使用。”狄仁杰说:“我料道陛下如果想求文章写得好,有些资历的人,现今宰臣李峤、苏味道的水平足够称得上文吏。岂非文士龌龊,思得奇才用之,以成天下之务者乎?”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话非常高兴,她说:“这是我的心愿。”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说:“荆州长史张柬之,这个人年纪虽大,但却是真正的宰相人才,因太久怀才不遇,如果重用他,必将是为国尽忠尽节的好臣子。”武则天马上征召张柬之提拔为洛州司马。又过了一段日子,武则天又要求狄仁杰推荐人才。狄仁杰说:“我前面推荐的张柬之,陛下都没有重用。”武则天说:“我已经把张柬之晋升了呀。”狄仁杰说道:“我向陛下推荐的人才是当宰相的,现在晋升张柬之为洛州司马,不是在用人才。”武则天只好升迁张柬之为秋官侍郎,后又提拔他为宰相。张柬之为宰相,果然能兴复唐中宗,这是狄仁杰识才、荐才的眼光一流。李峤,字巨山,今河北赞皇县人,官至特进、中书令,封赵国公爵位。苏味道,字守真,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官至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因文章写得好,合称“文章四友”。张柬之,字孟将,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官至天官尚书、特进、同平章事,封汉阳郡王爵位,死后追赠中书令、司徒。

狄仁杰在任职魏州刺史时,当地吏民为他建立生祠。他离任后,他的儿子狄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性格贪婪暴虐,当地百姓非常厌恶狄景晖,于是有人毁掉了当地为狄仁杰建立的生祠。狄仁杰的长子狄光嗣在圣历年间任职司府丞,武则天命令宰相举荐尚书郎一人,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儿子狄光嗣,任职地官员外郎,工作称职。武则天夸奖狄仁杰说:“祁奚内举,果得其人。”祁奚,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祁奚举荐杀父仇人解狐任中军尉一职,解狐死后,祁奚举荐儿子祁午任中军尉一职。祁奚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典范。武则天夸奖狄仁杰像祁奚一样举贤不避亲。开元七年,狄光嗣从汴州刺史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一职,因犯贪污罪受到贬官处分,贬为歙州别驾去世。狄仁杰还有一个儿子叫狄光远,曾持狄仁杰所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官至州司马。狄仁杰三个儿子,两个不肖,一个仁义,所以,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当初,唐中宗李显在房陵,吉顼、李昭德都有匡复李唐江山的议论,但武则天并没有复辟李唐江山的意思,而狄仁杰进谏言,以母子亲情劝说武则天,才让武则天渐渐醒悟,竟然召回儿子李显,立为皇位继承人。狄仁杰为了匡复李唐江山,帮助唐中宗李显成为储君,前后给武则天上书几万字。开元中,北海太守李邕为狄仁杰写传记,书名《梁国公传》,详细记载了狄仁杰的言论与奏章内容。李邕,字泰和,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唐代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之子。唐中宗李显即位后,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李旦追赠狄仁杰为梁国公爵位。狄兼谟是狄仁杰的族曾孙,曾祖父狄仁续,祖父狄光友,父亲狄囗迈,狄兼谟官至御史中丞、工部尚书、河东节度使、尚书左丞、天平军节度使、东都留守。狄兼谟有族曾祖父狄仁杰的遗风。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作家。研究:历史、经济、管理。

李文武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顶尖学者。《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的作家。研究领域:历史、经济、管理。
每日关注 更多
李文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