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清明节分享辛亥、癸丑~丙辰共五年清明日习俗记述

黄永陵 原创 | 2022-04-05 09:58 | 收藏 | 投票

           辛亥(1971.4.5)清明习俗 天头记述。详图一: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斯时日行方十五度,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

景明万物皆显,故名。

今日俗亦称针刺日,忌作针线,用意在提倡妇女郊游踏青,使毋辜负此良辰美景也。

节届清明,桃蕊吐艳,柳丝垂金,正春光最妍丽之时。故古人于清明前后,类多提倡

社会公共娱乐,如上巳修褉,寒食戏秋千,清明踏青等皆是。尤以清明如值升平,游宴极

盛。 唐于今日,新进士开宴,集于曲江亭,既散馔,则移乐泛舟。

 

           癸丑(1973.4.5)清明习俗 天头记述。详图二:

    《唐书》开元廿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后至代宗大历十三年二月

十五日又下诏规定:“自今已后,寒食清明,休假五日。”再至德宗贞元六年三月九日,

敕加修订:“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准三日。”嗣后屡有补充规定给假办法。宋嘉泰

事类假宁格:“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古时交通不便,扫墓往返,

自三日增至七日,当为事实需要。今民族扫墓节订定虽久,但明令为国定假日,则系自去年始。

 

甲寅(1974.4.5)清明习俗 天头记述。详图三:

杜甫清明诗曰: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如眉,争道朱蹄骄

当年清明风光可见一斑。

       旧唐书太宗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白居易寒食各下宴游,赠冯

李二少尹云:“东郊踏青草,南园攀紫荆。”是时踏青即已成为郊游之代名词矣。故近代俗

于清明出游、上坟曰:踏青,盖取草色青青步而游之之义。

黑龙江人每当四、五月,青草初生,饮宴于江边林下号曰“耍青”,殆亦关内人踏青之

遗意。

①、邻□,费解,详原“词语注释”啮膝。经查找百度获(完整七言排律 清明下附。

 mao),疑系(ni)之误。

附(完整)七言排律                           杜 甫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乙卯(1975.4.5)清明习俗 天头记述。详图四:

《帝王世纪》载:“黄帝与蚩尤战,至漳河而不能渡,乃命其乐师伶伦作《渡漳之歌》。

于歌唱中,士气大振,勇往直前,渡漳杀敌,遂获大胜。”可见古代音乐乃为战斗之利器。

民国以来,音乐界人士鉴于音乐之重要,倡多作“渡漳之歌”,以鼓舞士气人心,培植

国民健康之身心。

对日抗战期间,音乐工作者对抗战建国大业, 颇多贡献,乃定本日为音乐节,以纪念

黄帝轩辕氏作乐教民之宏猷,并宣扬圣哲建国伟绩与黾勉音乐界同人努力。

 

              丁巳(1977.4.5)清明习俗 天头记述。详图五:

 

  图五

清明插柳戴柳之俗,起于唐朝。 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唐中宗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

圈,之可免虿毒。又《唐书·李适传》谓细柳圈辟疠。北平清明日儿童多戴柳枝编成之

帽圈,谣曰:“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南方若苏州、永嘉等处,亦人戴柳圈,小孩并

花其置头上,妇女结杨柳球戴鬓畔,云:“红颜不老”盖皆有所本也。

台省俗于清明前后备牲馔、红米粿。纸等扫墓祭祖,并分赠红粿予亲友谓“揖墓粿”,

亦有亲友分赠“鼠曲粿”者。

①、带,疑“”字误。

         ②、绽zhan),为“锭(ding)”字误。这里是指用纸折的金、银锭。

③、鼠曲(草),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其别名甚多,温州俗称“绵菜”“清明草儿”,用其

做馅的米饼,称“清明饼儿”,即异地称作“鼠曲粿”者。

  而今年今(4.5)日,清明暨寒食天气均晴朗,天气预报往后几日也没雨,应了

温州话:清明燥燥起”。

 

   黄永陵  于温州知省斋 谨上

 

 

 

 

 

个人简介
以研究“永嘉黄氏(明·黄淮)族系源流为主题兼及本家诸多文献资料之整理。
每日关注 更多
黄永陵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