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哲经》

李文武 原创 | 2023-01-23 16:17 | 收藏 | 投票

 

水不是构成万物的基础

 

古人在有限的条件下,对万事万物的构成的认知出现肤浅、简单、局限性,这是很正常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思考构成宇宙的基本材料时,认为水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他的宇宙观、自然观认为水对生命至关重要,水能够移动,水能够变化,水能够构成万物的元素。如果你生活在古希腊时代,听了泰勒斯的言论,你肯定会觉得这位古哲圣贤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在如今这个科学发达的时代,你还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那么你就会惹人耻笑了。地球人都知道,构成水的是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氢的单质形态是气态,氧的单质形态是气态,氢气态与氧气态相结合,合成了水这样的液态物质。但水这种物质又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又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态,水高于100摄氏度时会成为汽态水,低于零摄氏度会成为固体冰。对微观的科学研究的深入,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还有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夸克这样的更小的粒子物质。还有没有比夸克更小的物质?肯定还有比夸克更小的物质单位。从大的方面讲,以我们地球为中心,基准点是地球这样的星球,然后是太阳系,比太阳系更大的是银河系,比银河系更大的是银河外星系,比银河外星系大的是本宇宙,比本宇宙大的是宏宇宙,受限于我们的科学认知能力,宇宙再怎么大,总是有限度。而容纳宏宇宙的外部就是“虚空”。“虚空”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物质,又没有能量。“虚空”是无限的,是永恒的,不生不灭;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虚空”如同一个大容器,包含着“宏宇宙”,“宏宇宙”包含着多元宇宙,多元宇宙的物理法则都不一样。“本宇宙”就是“宏宇宙”内的一个小宇宙。宇宙有年龄,星球也有年龄。星球有生有死,星球经过若干亿年会消失殆尽;宇宙有生有死,宇宙经过若干亿年也会消失殆尽;只有“虚空”才不生不灭,没有死亡。

最大的不过“虚空”,那么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呢?应该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宇宙演变的法则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最大的“虚空”到最小的“虚无”,越接近它们,越接近真相,越不会遵守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切物理法则。例如,量子纠缠现象,它遵循的是何种物理法则?越接近“虚空”与“虚无”,一切我们现实中的物理法则都会失效。这些观点都是我自己思索出来的宇宙观。要科学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得依靠更加发达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也许你认为荒诞不经,但这个猜想说不定就是宇宙事实呢?没有更高层次的深入研究,谁又说得清呢?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没有相关仪器与设备,他通过冥思苦想提出“相对论”,现代科学家都公认“相对论”是正确的,那么你凭什么否认我的宇宙观不是接近宇宙事实,或者就是宇宙事实呢?哲学的本质是对宇宙、对自然、对人生,对万事万物的一种认知观。宇宙的物质演化是从“虚无”到基本微子与能量,再到基本粒子,到原子,到分子,到无机物,再进化到有机物。然后,从有机物进化到单细胞的生命体,从单细胞生命体进化到细菌。地球上的生物,也是从单细胞生命体进化到植物与细菌的。然后,植物从水生植物进化到陆生植物,细菌进化到水生生物,水生生物进化到陆生生物的。水生生物进化到鱼类,鱼类进化到两栖动物类,两栖类动物类进化到鸟类与哺乳动物类。哺乳动物进化到人类。人类进化到半机械半人类、能量体人类、意识体人类。所以,泰勒斯认为水生万物,因为水跟生物进化息息相关,由此而来。地球的生物进化环境的确如此。但是地球上的生物演化史只是宇宙生物演化史的一个部分,不是全部。因为,这个宇宙生物演化顺序是变动的,不是按地球生物演化规律进行的。例如,有的星球无机物一样进化成有意识的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有机物一样进化成有意识的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单细胞的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细菌类的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水生生物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植物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两栖类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机械人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昆虫类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能量形态智慧生命体,有的星球存在意识形态智慧生命体。宇宙的高级智慧生命体各种各样,形态各异,全然跟地球不是一个样。宇宙智慧生命体的形态多样性,进化与演化路径各不相同,那些生存在各种星球环境的生命体,都需要跟地球上的生物一样,需要氧气、水、阳光吗?肯定是不一样的的。地球的生物是地球演化的结果,所以这些生物存活需要氧气、水、阳光。但是地球上仍然存在着不需要氧气、水、阳光的生物。例如,已知的月形单胞菌、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菌在氧气中暴露就会死亡。细菌与真菌没有叶绿体,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不需要阳光。在陨石中生存的细菌是不需要水的。因此,在一些与地球环境完全不同的其他星球上,不需要氧气、水、阳光而生存得很好的生物很多,它们进化的路径跟地球生物演化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不需要遵守地球的生物进化规律。水生万物是对地球而言的,在宇宙中生存万物不需要水的比比皆是。宇宙那么大,存在跟人类一样智慧的生物是很正常的,我们地球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单。

 

道可道,非常道

 

在中国古代排在第一位的圣人是“老子”,他的真实姓名叫“李耳”,字伯明。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拜老子为老师。而且儒家学派思想与法家学派思想都是受到道家学派思想的熏陶,才创造新的学派思想出来的。老子曾担任守藏史这一官职,这个守藏史是藏书室室长。当时,读书是贵族们的特权,平民百姓是读不起书,读不了书的。所以,只有国王家才会有图书馆,而老子就是皇家图书馆的馆长。老子利用图书馆馆长的便利条件,一心钻研学问,遍览群书,于是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他一生著作稀少,唯一的一部著作《道德经》,总共5000多字,字数不多,但内涵丰富。《道德经》包含了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老子的粉丝,任职函谷关的最高长官尹喜,在函谷关见到想要出关隐居的老子,尹喜对老子说,你要去当隐士,你得著作一部书作为纪念。于是,老子写下了惊世著作《道德经》。正是《道德经》这部著作让老子名垂青史。如果没有《道德经》流传于世,老子也就不会那么声名卓著。史料记载,老子除了著作了《道德经》外,再没有其他著作流传于后世了,可见,老子书读多了,已经看破红尘了,什么功名利禄已经放下了,他逍遥自在地过他的隐士生活去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也没有著过什么书,他的著作都是他的学生总结他的言论记录下来成书的。所以说,文不在多,精深则行;章不在华,明理则道。

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之源,是万物之根本。而“道”的实现在于在冥想和反思中过隐士生活,在于行为受思考而非本能的控制,在于简单、平静、祥和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态度,在于与自然和谐归一。最后的结果就是要达到“无为”的境界。很多宗教都主张通过冥想来大彻大悟,来思考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例如,印度教的“圣人”,佛教的打坐、参禅,道教的修行等,这与老子的冥想与反思同出一辙。当然,是否能修行成神仙,真实的答案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能领悟出新的哲学道理,或者在思考出新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出来,这是可行的。明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得罪了权宦刘瑾,被贬官到贵州龙场当驿丞。驿丞是未入流的小官,在九品之下,相当于现在的正科或副科。王阳明在龙场进行冥想与反思,通过“龙场悟道”,创立了“心学”这门哲学学科。

老子主张的“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思想。人能够改造自然,也能够毁灭自然。人破坏了自然,毁灭了自然,最后就是毁灭了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自然提供人类生活的一切东西。大自然给人类提供植物与动物,部分植物与动物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氧气,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空气;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水,人们口渴的时候,可以饮用水;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各种矿产资源,人们可以开采这些资源,通过冶炼,制成各种生活、工作所需物品。大自然提供的各种东西,都可以给人类利用。大自然好比母亲,人类好比儿女,母亲养育了儿女,而儿女却害母亲,这既是忘恩负义,也是违反伦理道德的,更会遭到报应的。例如,人类把树林砍光了,那么肥沃的土地不见了,取代的是沙漠与沙尘暴侵袭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把废气排放在空气中,保护我们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消失了,“温室效应”致使南极与北极冰川融化淹没了很多靠近海洋的国家,一些岛屿也被淹掉了,而且一部分人们会生活在雾霾中。人类把污染物倒在江河湖海里,这些江河湖海的水又脏又臭,人们饮用这些被污染的水导致各种疾病缠身,甚至于作为人类食物的鱼类大面积地死亡,人类的食物名单上又少了一道鲜美的佳肴。所以,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人类毁灭大自然,就是自掘坟墓。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人类才生生不息。

无为,而无不为。此无为,并非听之任之,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按照宇宙运行法则、自然规律、人类文明的伦理道德来行事。个人、组织、社会、国家的一切行为符合宇宙运行法则、自然规律、人类文明的伦理道德。不要逆自然而行,不要逆天理而行,不要逆人伦而行。我们只能利用宇宙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只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科学文明还没达到创造自然的地步,现在我们人类还不能离开太阳系,更别提什么星际旅行了。所以,目前为止,爱护地球、爱惜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不做,而是要维护世界的平衡与和谐,维护大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与天地相谐就是“道”,与世界相谐也是“道”,与社会相谐更是“道中道”、“非常道”。在不偏移“道”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为”。我认为老子“道”的真正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数字是宇宙的统治者

 

在人类文明史,上古时代因为没有发明文字,古人以“结绳记事”来记录事情,数字就这样诞生了。使数字发扬光大的是文字的出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包括:1.距今有7762年历史的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2.距今有7000年历史的安徽省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3.距今有6000年历史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4.距今有5000年历史的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青墩村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5.距今有5000年历史的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庄桥坟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6.距今有4000年到5000年历史的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刻符。7.距今有3900年到4300年历史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朱文。8.距今有3500年到3750年历史的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二里头村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上的水书。9.距今有3900年历史的山东省潍坊至济南一带和关中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及淮河流域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上的骨刻文。10.距今有3600年历史的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殷墟出土的文物上的甲骨文。除中国外,世界其他文明最早的文字:1.距今有5000历史的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2.距今有5000年历史的非洲东北部的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3.距今3000年历史的阿拉米文字是阿拉伯语的前身,印度人与波斯人使用过阿拉米文字。阿拉伯语形成的时间是公元7世纪。4.希腊字母来源于腓基尼字母,而拉丁字母来源于希腊字母,拉丁字母诞生于公元前7世纪与公元前6世纪。拉丁文成为罗马文字。英语诞生于公元449年,用拉丁字母拼写。数学起源于数字,数字起源于文字。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阿拉伯数字符号是1234567890。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阿拉伯数字为数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世界数学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所创立的逻辑演绎体系;二是中国西汉丞相、北平侯爵张苍辑撰的《九章算术》所创立的机械化算法体系。《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1世纪,前后由西汉数学家张苍增订、删补,西汉京兆尹、红休侯爵刘歆整理、分类,三国中的魏国数学家刘徽作注,唐朝太史令、昌乐县男爵李淳风作注,南宋数学家杨辉著《详解九章算法》,清朝兵部左侍郎李潢著《九章算术细草图说》,现代数学教育家钱宝琮校点。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数字规则与比例,因此如果我们理解了数字与数学的关系,我们就能理解宇宙的结构,数学是哲学思考的核心模型。由于有数字存在,现代科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以数学为代表的经济理论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数字为王,数学统治万物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什么云计算、大数据等跟数字、数学有关的时髦的概念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时间、物质、能量等都可以用数学定理中数字、数学来衡量、度量、测量。每一种宇宙规则都跟数学有关系、有关联,宇宙整体必须受数学定理的支配。计算机的发明,就是根据开、关的现象,以“0”与“1”来表达,这种二进制的运用,促进了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计算机的二进制的进一步应用,促使电脑的升级,使得人工智能的普及有了可能。用数学比例与数学公式可以解释很多宇宙结构与宇宙现象。“0”与“1”还可以解释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可以表示“阴”与“阳”,可以表示“正”与“反”,可以表示“明”与“暗”,可以表示“善”与“恶”,可以表示“实”与“虚”,可以表示“雄”与“雌”等。例如,我们现在科学发现的正物质与反物质、明物质与暗物质、正电子与反电子等,其实也遵循着“0”与“1”的数学规则。数字的统治思想与统治形式,在宇宙法则中显而易见。我认同万物是可以数字、数学来测量的。比例与比率是数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于衡量宇宙万物。科学的作用在于发现宇宙万物遵循的运行规律、数学定理、数字比例与比率。我认为自然规律是遵循各种数学法则的,形态与比例也是由数学法则所控制的,由此推导出宇宙万物都是可以计算的,都可以演算的,都可以测量的,关键在于是否发现相关数学定理来指导、来演绎。万物的根本关系就是数量关系,找到数量关系,找到数学定理,就能发现万物的本质与规律。数字与数学是揭开万物神秘面纱的钥匙。例如,元素周期表的一些已知元素,只要改变其内部原子、分子、粒子等数量关系,就会变成另外一种元素。已知的事物是可以根据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定律等经过演算和逻辑推理而得出的结论,未知的事物是没有发现相关公理、定义、定理、定律等演算和逻辑推理而得不出的结论。数字、数学将会在人工智能、宇宙航行、星际探索、星际开发中大放异彩。

 

诸法无我

 

悉达多.乔达摩,又叫释迦牟尼,更是世俗人口中的“如来佛”。“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是“觉者、知者、觉”的意思。觉者,是救世主的意思。知者,是有见识的人、有智慧的人意思。所以,“佛”并不是世俗人眼中的神仙,而是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的人。世人好利,因此把“佛”等同于神仙,或者称呼为神仙,通过“求神拜佛”来获得神佛的庇佑,从而得到各种利益与好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释迦牟尼只能算一个哲学家与思想家,跟神仙这样超自然能力的人相比,是“八杆子打不着”的,没有任何相关联的关系。只是后世弟子为了引诱“善男信女”加入佛教,而编造一种“神佛”系统,供人们膜拜。释迦牟尼出生在尼泊尔一个部落首领家,家境富裕,他过着奢华的生活与享受高贵的社会地位。总的说来,佛教是一个“多神教”,偶像崇拜为“佛”、“菩萨”、“罗汉”等佛教意识统治阶层。这个佛教意识统治阶层,就像一个金字塔的权力机构,“如来佛”就是国王,其他“佛”、“菩萨”、“罗汉”等就像高级官员、中级官员、低级官员。也就是说,悉达多.乔达摩既不是救世主,也非先知,由于受到佛教徒们的一致推荐,一个哲学家、思想家被一些信徒人为地捧上了神坛。有人认为佛教是由秦始皇时代传入中国。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要西汉、东汉、三国时期处于全盛时期。例如,大家熟悉的东汉未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其孙张鲁投降曹操,被曹操任命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爵。曹操安排儿子曹宇娶张鲁的女儿为妻,两人结为亲家。在中国,三国被晋朝统一后,佛教在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兴盛起来,当时的西晋朝京城洛阳就修建有大量的佛教寺院。悉达多.乔达摩认为人生有“四谛”:一是“苦谛”,众生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二是“集谛”,苦从何来,众生有执,有分别相,有执则有往,有往则有灭,五蕴缠身而不知,故此种种因缘生,一切无常起;三是“灭谛”,灭者,断除执念,无有分别,灭除烦恼,而增菩提;四是“道谛”,明心见性,得证菩提,观大涅槃,得无上果,无生无灭,不增不减,寂静无为,即得大圆满正果。悉达多.乔达摩的这种哲学,其实是对自身内心的审视,从而追求内心的安祥与平和,自己认为是幸福的就是幸福,自己认为是痛苦的就是痛苦的,通过消除执着的欲望与欲望得不到满足所感受的烦恼与痛苦,来使自己没有欲念,没有执着,没有追求,从而让自己快乐与幸福。悉达多.乔达摩比较关注人精神上的痛苦来源于对欲望的执着追求,放下这种追求就不痛苦了。他指出欲望附属品产生的根源是人类自私的天性,这种自私绝非单纯指人类追求满足感的本能。欲望是苦海,灭欲可脱苦海。宇宙万物皆非自因,而是某些前因种下的果。

悉达多.乔达摩的哲学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人在世间,为了生存下去,必须要有欲望。作为一名学者,我认为这种生存的欲望是人们活下去的勇气,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正常的欲望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因个人的欲望而去损害他人的欲望、人民的意愿、国家的意思、人类的幸福。没有性欲望,人类就不能繁衍后代,就不能生生不息;没有快乐的欲望,就不会去追求幸福的生活;没有求知的欲望,就不想去探索宇宙与星空的奥秘。人的欲望是要有的,但是这种欲望必须理性与自控。灭欲会使人如同朽木,对生活毫无兴趣可言,这种精神麻醉剂是不可取的。人的自私是天性,但是要让大家大公无私,必须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与理想教育,让人摒弃自私,以“天下为公”为己任,才是正途。悉达多.乔达摩提出“八正道”,正思想、正行为、正意念、正职业、正精进、正语言、正禅定。他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在于终结苦难的轮回,回到生命的原点。这是轮回是指生、死、重生。我认为,宇宙的生,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从自然创造到人类创造;从无知到有知,再到操控。宇宙的死,就是宇宙终结,终结的目的就是回归起点。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起源。宇宙的重生不是过去的重生,而是新的面目、新的形态、新的方式重生,跟过去不是一个样的。人类生命的重生,不是自己个体的复活,而是通过繁衍后代与基因遗传的方式把生活传递下去,而获得新的重生,会以新的面目、新的形态、新的方式重生。这个跟佛教悉达多.乔达摩所认为的重生不是一个意思,不是一种概念,不是一个层次。悉达多.乔达摩认为的重生的意思是个体通过“八正道”的修身养性使自己的思想转变,性格转变,行为转变,就如同从生到死,再涅槃重生一样。或者他还认为,灵魂投胎转世与成为神祇,从而重生。当然,这是宗教迷信,不要信。总的说来,悉达多.乔达摩的哲学思想有些有道理,但是又有其局限性。作为人类这种高等智慧生物,是宇宙发展规律的恩赐,我们不要停留在无休止的心灵自省上,而应该展望未来,把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只有科学技术才能让我们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才能让我们发现宇宙的奥秘,才能掌控宇宙万物为人类所用,我们人类才是自己的神祇,才是自己的上帝。一切的幸福都会来源于是科学技术,我们人类所受过的痛苦,都会在科技的支持下消亡。科技才是我们解决苦难,走上幸福征程的钥匙。

 

主忠信

 

在探讨孔子哲学思想之前,得先了解孔子这个人。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是山东省曲阜市。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父亲叔梁纥,官职是陬邑大夫。所以,孔子是个“官二代”。孔子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当时人称赞他“博学好礼”。他从事的职业是公务员,任职过“委吏”、“乘田”、“中都宰”、

“司空”、“大司寇”、“摄相事”。“摄相事”,是指代理宰相。他是从基层公务员一步步晋升为当时的鲁国总理。由于他政治上政绩杰出,使得当君主嫉贤妒能排挤他,他只好周游列国,从事教师职业,有三千学生,杰出的学生有“七十二贤”。他死后,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爵”;北周静帝追封孔子为“邹国公爵”;唐高宗追赠孔子“太师”官职;武周武则天追封孔子为“隆道公爵”;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爵位;西夏仁宗追封孔子为“文宣帝”;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孔子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虚心向他人请教,曾求教于郯子、老子、苌弘。孔子的原创作品极少,他的《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是其收集与整理的著作,不是他写的,他还为《易经》作注,并且整理修订了《春秋》,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是他的学生们根据其言论总结写成的。也就是说孔子是个编者,而非作者。孔子的大部分学说思想与哲学都在《论语》这部由其弟子把他的碎片化的经典语录收集整理而成的作品里。

孔子主张忠信的伦理体系,他认为忠信出现在传统宗教和祭奠中,在宗教和祭奠的背景下允许彰显美德,他人受到美德的感召,他人可以看到你的美德,美德传播四方,忠信成为改造世界的力量。孔子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是用道德秩序建立世界大同。“世界大同”是人人向往的社会,大家遵守社会公德,以真、善、美为荣,以假、丑、恶为耻,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获,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犯罪,没有阶级之分,没有贫富差距,没有战争,人人幸福,个个快乐。“世界大同”不是乌托邦的社会,不是理想化的社会,而是可以绝对、百分之百、非常肯定能实现的社会,只要机器人完全替代人类劳动,由机器人供养全部人类,对人类实行按需分配,人类从事科学研究,这个世界大同就会得以实现。大同社会跟共产主义社会同出一辙、殊途同归。孔子的世界大同思想是让他被后世奉为圣人、崇为圣贤的理论依据。孔子还认为道德不是上天赋予统治阶层的,而是可以在任何人身上传播与培育的。道德标准的行为规范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孔子主张“忠”与“礼制”。他强调臣子要对君主忠诚,这是政治忠诚;人要对家庭和族人忠诚,这是家族忠诚;人要对朋友与陌生人忠诚,这是社交忠诚。当然,孔子主张的臣子要对君主政治忠诚有其局限性的,因为君主有可能是个昏庸无能、腐败透顶、残暴不仁、草菅人命的君,臣子对这样的君主愚忠,反而成了祸害人民的帮凶,很不可取。孔子受到历代帝王吹捧与尊崇,主要是他的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的稳固,他主张的政治忠诚应该是其中之一。孔子主张的人臣对君主愚忠,害人不浅,中国历代开国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外,都有滥杀功臣的行为。“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句成语就指出了臣子对君主愚忠,免不了落个悲惨的下场。我认为忠诚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公民要“三忠”,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宪法。忠君主要放在一边。“三忠”,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宪法,代表了一个人的政治忠诚。

柏杨先生在其所著《中国人史纲》一书对孔子比较批判,称其为“礼教专家”,他还认为儒家思想是复古的,比较保守,批判儒家思想守旧,拘泥于礼教,特别是守孝制度闹出不少笑话。孔子的思想并没有主张过复古,也没有提倡过守孝三年,有些思想与规范是他的弟子或者是后世继承儒家学说的人自己主张的。孔子崇拜三皇五帝时代,是因为那个年代战争少、杀戮少、剥削压迫少,跟复古与思想保守没有多大联系。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是沿习周礼与继承周礼,通过改进而创造出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会规范,所以,他比较重视礼制,这跟他所受到的周礼方面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孔子主张的“礼制”包括婚丧祭祀仪式、待客礼仪、送礼、日常行为的礼貌等。“三纲五常”是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来的,而非孔子提出的。孔子主君臣之间,君主施仁政,臣民效忠;父子之间,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夫妻之间,夫婿优秀公正,妻室体贴温良;兄弟之间,兄友弟恭;朋友之间,老友需体谅,新友需尊重。每一个人最重要的关系是亲情、爱情、友情。同事之情、同学之情、同乡之情是包括在友情里的。我主张对亲情、爱情、友情要有“三善”,对亲情要“亲善”,对爱情要“情善”,对友情要“友善”。这“三善”跟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相比更符合现代标准,脱离了愚忠的范畴。孔子主张的“孝道”跟祖先崇拜与上下级关系有关,并不局限于对父母与长者尽孝道。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为人子女者,孝敬父母天经地义,赡养父母更是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子女孝顺父母,要在父母在世时,让其吃好、穿好、住好、身体好、心情好,要多回家看看他们,多陪陪他们。生前对父母不好,在他们死后风光大葬,花再多的钱也绝非是孝顺,而是演戏给世人看“假孝”。孝顺并不是什么都顺从父母的意思,恋爱、婚姻嫁娶、读书就业选择、事业志向、社会公德、法律,这些都不要顺从父母的意愿而丧失了自我。除了恋爱、婚姻嫁娶、读书就业选择、事业志向、社会公德、法律外,可视情况顺从父母。以婚姻嫁娶为例,父母要求你娶不喜欢的女性为妻,要你嫁不喜欢的男性为夫,你的婚姻权利被父母剥夺,你想满足父母的喜好而顺从吗?以法律为例,父母要你违法犯罪,你会有牢狱之灾,你想满足父母的喜好而顺从吗?孝顺父母,要孝而敬,视情况而顺。天天在家啃老,不去找工作养活自己,肯定是不孝顺父母的。

孔子的碎片化的思想还包括“真诚”,真诚是待人以诚,尊重他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要人承认自己的不足,实事求是,不夸大、不吹嘘、不饰伪。“推己及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换位思考,不把不好的东西强加于人的体现。孔子还提倡“自省”,他的学生曾子进一步提出“吾日三省其身”,这是一种谦逊的品格,突出自我克制。总的说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忠信”,其他的碎片化的思想是其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孔子绝大部分的儒家思想都在《论语》里,他的人生哲学、伦理哲学都包含在他的经典语录里。所以说,孔子的一些哲学思想有很多可取之处,他能够被后世尊为圣贤,是实至名归的。

 

万物皆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本是王位继承人,可以继承父业当国王的,但是他放弃了这一权利,把王位交给了他的兄弟,他自己隐居起来钻研他的哲学思想。所以讲金钱、权力、地位对真正的学者来说,是不重要的。他著有《论自然》一书。他认为宇宙是由神圣逻各斯所掌管的。赫拉克利特相信,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处在永恒的变动之中的。变是永恒,不变是晢时。我认为这要一分为二地去思考。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如果放在没有时间的框架里,这万事万物是静止的,是没有变动的,是永恒的;但是放在有时间的框架里,这万事万物是变动,也是永恒的。正是由于宇宙存在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万事万物会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时间变动的永恒性使得万事万物也永恒地变动。构成宇宙中的一切,是因为有时间、空间、物质的缘故,能量、射线等也是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时间的表现为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无始无终,代表着永恒。时间有快有慢,总是处于变动中的。万事万物普遍性的时间规律是永恒地变动,万事万物也是随着时间永恒地变动着的。有普遍性就有特殊性,有必然性就有偶然性。在宇宙中时间一样存在着特殊性,也就是说时间在宇宙中某一空间,或者在宇宙某一区域,或者在另外的某一宇宙,时间会有特殊性,时间不是变动的,而是停滞的,既不向前,也不向后,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时间在某一的空间维度加速,可以到达未来,就是我们所说的穿越未来,但这种穿越未来的时空维度是不在我们所处宇宙、所处空间的范畴内,而是在另外的宇宙、另外的空间的范畴内。时间在某一的空间维度减速,可以到达过去,就是我们所说的穿越过去,但这种穿越过去的时空维度不在我们所处的宇宙、所处的空间的范畴内,而是在另外的宇宙、另外的空间的范畴内。时间的加速与减速也是时间的特殊性所致的。向前和向后的道路其实是同一条,时间的运行规律就是这样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人每一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是因为时间、河水的流动、人的行走在那一刻定格在那里,如同在那一瞬间拍下人走进一条河流的照片,所有的情景都定格在一瞬间。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是因为人第一次走进一条河流后,人、时间、河流正好在某一瞬间定格,但是人再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时,人已经有了变化,整个人已经跟过去的人不同了,身体细胞不同了、重量不同了、精神状态不同了,情绪不同了等不同了。人再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时,时间不同了,河水的流速不同了,河水的体积、容积、河水的清澈度不同了等不同了。就是这种不同了的变化,才使得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人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是因为变动是永恒的,变动不会停留在那里不变。是时间导致的变动,时间的永恒造成了永恒的变动。

万事万物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但由于是时间的向前、向后,时间就决定了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万事万物会随时间而变动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但变动又是永恒的。时间对宇宙的影响,决定了过去的宇宙不同,现在的宇宙不同,未来宇宙又不同。把宇宙的诞生时的“奇点”理解为正在点燃的爆竹,那么没有爆炸的宇宙是一个样子,而点燃爆炸后的宇宙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并且现在科学家观测到宇宙正在膨胀,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一直在变动,一直在膨胀。爆竹的爆炸时会产生膨胀的气流,宇宙爆炸也是如些,宇宙的膨胀并不是无止境的,而是会在未来某个时间停止膨胀,如同爆竹爆炸后烟消雾散的样子。宇宙的星云如同爆竹爆炸后产生的纸屑一般,凌乱与无规则地停在那里。我曾经提出个“多元宇宙理论”,容纳宇宙的“虚空”如同一个大瓶子,宇宙大爆炸如同在瓶子里扔一个点燃的爆竹,宇宙大爆炸后就形成了爆竹爆炸后的场景,但是“虚空”太大了,所以,可以向这个瓶子里面扔点燃的爆竹不止一个,而是可以多个。宇宙奇点如同未点燃的爆竹,宇宙奇点爆炸有时间顺序之分的,因此不同的宇宙诞生的时间不同。结论是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在我们这个宇宙来讲,有宇宙就有时间,但对多元宇宙来说,时间是永恒的。

 

一切即一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不可能出现万物皆不存在,即虚无状态。万物是什么?万物是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等一切存在于宇宙中的所有集合体。物质包括有形的物质,例如原子、粒子、星球、生物等;还包括无形的物质,例如光线、射线、能量、磁场、时间、空间等。在宇宙中,虚无状态是不存在的。“虚无”就是没有任何物质。但是“虚空”是存在的,因为“虚空”是容纳宇宙这样无垠大的容器。“虚空”是一种极限空间与极限时间,宇宙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所以说,“虚空”并不是“虚无”的,而是拥有宇宙这样的物质世界。在最大限的角度来看,“虚空”就是一切,一切即一。如果视“虚空”为一,那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同细胞分裂一样,由“一”衍化为“万物”,那就是成立的。“虚空”诞生了宇宙,并不仅仅是诞生了一个宇宙,而是诞生了多个宇宙,每一个宇宙在“虚空”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对一个宇宙而言,奇点就是“一”,然后奇点发生大爆炸,于是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不管宇宙包含有什么样的物质,或包括所有的物质,宇宙对于万物而言,宇宙就是“一”。

“奇点”在宏观上来说,是最大的极限物质。宇宙中除了“虚空”能容纳“奇点”,就再也没有比“奇点”更大的物质。“奇点”是宇宙的极限。这样最巨大的物质,可称之为“宏奇点”。对于微观粒子世界来说,也有一个最小的极限,它是比微观粒子更小的物质单位,这样最极小的物质,可称之为“微奇点”。宇宙中的物质世界,最大不过“宏奇点”,最小不过“微奇点”,物质上下限,到达奇点临界值后,再不可分,于是奇点为“一”。如果“奇点”只有一个,那么就不会存在“虚空”,也就不会产生宇宙大爆炸,因为没有时间与空间容纳奇点与宇宙大爆炸后产生的宇宙膨胀。要有时间与空间容纳宇宙膨胀,所以这个时间与空间就是能容纳奇点爆炸的“虚空”。 “虚空”可以容纳一个“奇点”,那么一样能容纳多个“奇点”。“奇点”产生宇宙大爆炸,就可以推理出“虚空”能容纳多个宇宙。当然,每一个“奇点”所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不同,所以“虚空”不但能容纳没有发生宇宙大爆炸的“奇点”,而且还容纳有已经发生过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宇宙。“奇点”包含有宇宙中所有物质,只不过是达到最大极限,到了临界值,最后忍不住发生爆炸,释放出宇宙中万物出来。能量遵循的是能量守恒定理,能量只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所以,物质也遵循物质守恒定理,因为宇宙中无法无中生有,无中无法生有。万物会发生转移,在宇宙这个地方消失了,在另外一个地方又存在,就算在这个宇宙不存在,就算在这个时间与空间不存在,但会在另外一个宇宙存在,在另外一个时间与空间存在,因为物质它在守恒。结论是,物质与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变换了一种存在形式或者变成了另外一种存在形态。物质守恒定理:相同物质或者不同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物质的某种形式与某种形态的减少,一定会有其他形式或形态的物质增加,且物质的减少量与增加量相等;物质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或形态转化为别的形式或形态,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总而言之,“虚空”容纳“奇点”,“奇点”爆炸产生宇宙,宇宙容纳万物,而万物遵循物质守恒定理与能量守恒定理。“虚空”既容纳“奇点”,又容纳“奇点”爆炸后产生的宇宙,“虚空”间接地容纳万物,“虚空”是万物的母体,这是一个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可以视宇宙为一个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可视“虚空”是一个永恒不变,不可分割的整体,“虚空”就是一切物质的“一”,一切即一。

 

人不是万物的尺度

 

 希腊著名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职业是一名法律顾问,他曾是雅典首席将军伯利克里的谏言者。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观点是这样的:“这是一个雅典城的春日,埃及来的游客认为天气寒冷,瑞典来的游客认为天气温暖,两名不同地区的游客说的都是事实,真理取决于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具有相对性,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在雅典城春天的日子里的温度在那一天是恒定的,之所以来自瑞典的游客与来自埃及的游客对这一当时恒定的温度有感觉上的差异,这是因为埃及南部常年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常年处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埃及很热,所以埃及游客到了雅典后,感觉雅典春天的气温比埃及冷是正常的,因为这名游客适应了埃及炎热的气候,对雅典的气候不适应,所以感觉冷;而瑞典大部分地区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瑞典很冷,所以瑞典游客到了雅典后,感觉雅典春天的气温比瑞典热是正常的,因为这名游客适应了瑞典寒冷的气候,对雅典的气候不适应,所以感觉热。但当时雅典的气候没有变化,变化了的是不同地区的游客的心理反应与情绪感受。

瑞典春日的气温不会随着埃及游客与瑞典游客的不同感受而改变,所以,人不是万物的尺度。正如宇宙万事万物就存在于宇宙之中,并不会因为人的想法、感受、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改变,既然宇宙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想法、主观感受、主观好恶而进行改变,那么人就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人可以设置衡量宇宙万事万物的标准,去认识、了解、观察它,但却无法创造它与湮灭它。宇宙万事万物不会随着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人对宇宙万事万物看待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得出的认知结果不同,但这只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一种结果,而宇宙万事万物还是在那里,并且没有随着人的意志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人的想法变了,宇宙万事万物却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成不了万物的尺度。 人对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设置衡量的标准,只是有助于认识它,却无法改变它。

同一事物,每个人对其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对事物的认知、观点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是每个人主观意识中的,而非符合真理与符合自然规律的。主观的与客观的是相对的。每个人评判事物价值的标准,来源于他个人所持有的观点与看法。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意识能影响微观粒子的活动,从科学上来讲,人的意识可以改变微观物质的运动,但这种物质作用是难以观测到的,难以察觉的。人是由有机物与无机物构成的,人的物质性细化到量子状态时,一样会有“量子纠缠效应”,当人用意识对自身量子进行改变时,所对应的量子也会受到影响发生改变。人体的物理现象跟人是万事的尺度不是同一个地平线上的概念。以前很多哲学观点认为意识是一种精神,精神与物质是相对应的一种关系,然而,我认为人的意识是物质的最终表现形式,但还是由于物质的物理特性与遵循某种物理法则所导致的。所以,人的意识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形式,非要把它与物质割裂开来,进行区分,单独划为精神范畴,这是跟宇宙规律相违背的,是不符合宇宙的物质性的。

宇宙从诞生的那一天,已经注定了它的物质性。宇宙的物质性的意思,就是所有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人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不过是物质的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物质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只是我们的科学技术还未研究与探索到它的另外不为人知的奥秘。我们人类生活在宇宙中,所接触、所认识的都是物质特性的万事万物,没有能够独自于物质而存在的事物。看似精神性的东西,不过是物质的特殊表现形式,还是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一切离开物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万物有其物质的尺度,人只能遵循物质的尺度,而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物质诞生一切,一切都是物质。自然现象是物质遵循某种运行规律而发生物质改变的现象,超自然现象也是物质遵循某种运行规律而发生物质改变的现象。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离不开物质与物质运行规律。了解与掌握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运行规律,就能利用物质,改善人们的生活。地球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了解与掌握物质的特性与物质运行规律,利用物质服务于我们人类的历史。没有物质,就没有我们人类,没有物质,宇宙就不会存在。宇宙的物质性是其根本属性,宇宙的物质性就是万物的尺度。

 

世间唯有原子与虚空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与著名思想家留基伯在思考宇宙的基本物质组成这一问题上,提出了万物都是由细微的、不可分割的、不变的原子组成的。在古代能提出物质由原子组成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在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原子可以分为分子,分子可以分为电子、质子,1932年又发现中子,确认为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随着科学研究对微观世界的深入,现在共发现各种粒子累积几百种,例如有介子、强子、轻子、重力子、玻色子等等。在未来,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的粒子。所以,科学研究推翻了德谟克利特与留基伯的“原子理论”。

对于宇宙的认知,我认为宇宙是物质性的,不管是什么粒子也好,还是能量、光线、射线、力场等,甚至于存在于人类身上,由人类物质体衍生出的意识,这些都是物质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们本身是物质,发生作用离不开物质,所以物质性是很明显的。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出这个宇宙的构成,最无限大的是“虚空”,“虚空”容纳了众多的“奇点”与“宏宇宙”,“宏宇宙”又包含有“本宇宙”,“本宇宙”包含有众多星系,我们人类所处的地球是银河星系中的太阳系其中的一颗星球。“虚空”因为包容,容纳了“奇点”与“宇宙”,所以“虚空”也是物质性的。最无限小的就是“虚无”,随着物质的微观细分,物质从原子到分子,再到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还没有到不可分的终点。“虚无”容纳了各种各样的微观粒子,又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虚无”才是不可分的最无限小的终点。物质从是最无限大的“虚空”开始,到最无限小的“虚无”结束。万物其本质还是有始有终,有大有小,只是我们现在科学达不到那种终极的程度,所以无法一窥究竟。

物质遵循物质守恒定律,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守恒的意思就是不管怎么样变化,总量保持不变。以人类为例,人每天吸进空气就是每天获得氧原子、分子、粒子等,然后在人身体内发生化学反应呼出二氧化碳等。这一呼一吸之间的物质是守恒的。人每天吃饭,各种食物原子、分子、粒子变成人身体能量、细胞、血液等大部分,这大部分使得人能够生机勃勃,保持着生命活力,少部分排泄出体外。不管食物原子、分子、粒子变成人身体的部分,还是排泄出体外,物质是守恒的,不会增加与减少,只是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形态。人的身体构成是微观粒子,这些物质粒子不会消亡, 人死后,这些物质粒子又会回归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人类需要空气、水、衣食住行等物质,都是来自大自然,都是对大自然的利用。所以,人是来自大自然,然后回归大自然。

人是如此,万物也是如此,都离不开物质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原子能够被切分成更小的粒子,当切分到无限小时,就是物质最小的终点“虚无”,在扩大到无限大时,就是物质最大的终点“虚空”。我们人类在宇宙是渺小的,把人放在宇宙中来观察,人类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何其渺小。但是人类不要妄自菲薄,应该利用宇宙赐予我们的智慧,大力研究与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对宇宙的认知能力,有效地利用宇宙中的万物与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统治宇宙,从人进化成神一样存在的高智慧物种。不大力研究与发展科学技术,我们就会像几亿年生活在地球的庞然大物恐龙一样灭绝。宇宙给了我们人类时间与机会,所以,我们人类要好好利用,大力发展科技来武装人类自己,来保护人类自己,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有强劲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任何可以灭绝人类的大灾难,我们人类都可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存自己。

 

投桃报李

 

   在学习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之前,先了解一下墨子这个人。墨子,姓墨,名翟,宋国人,战国初年学者、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职业是个农民,这个农民肯定是读过很多书的,而且他还任职过宋国大夫官职。大字不识的人,是不可能提出一个影响深远的学说的。他没有著书,存世的《墨子》一书,是由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著成书。他的情况跟孔子一样,都没有亲自著书,存世的书,是由其弟子根据其的语录收集后编成书的。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人类应该摒弃地位与偏见,平等地关爱每一个人。这种“兼爱”是大爱无疆,是大公无私的爱,是普照天下的爱。也就是说,不管是谁,都要关爱彼此。只有“大爱”才能消除人的纷争、矛盾、不满、不平、分歧、偏见。只有“兼爱”,才会使得人世间,人与人互敬互爱、人与人和谐共处,没有打架、斗争、战争等对抗,没有欺压、欺凌、压迫、剥削等不平。“兼爱”能让人的自私自利无所遁形,转变为大公无私、天下为公。自爱是自私,兼爱是无私。自爱是先天的,兼爱是后天的。用“兼爱”能用无私战胜自私。犯罪行为是自爱的表现,战争行为是自爱到极点的表现,兼爱能消除部分违法犯罪,更能消除人类无休止的战争。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争斗?这是因为不平等引起的。心中不平,会产生怨恨,怨恨积久了总会爆发,情绪一爆发,就会产生言语上的攻击,进而产生行为上的攻击,最后演变为斗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斗争,演变为打架斗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演变为军事战争。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如果所处社会环境不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那么“兼爱非攻”会是一种理想化的主张,难以消弭人的争斗与战争。但是如果所处环境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那么“兼爱非攻”就可以大行其道,造福天下。

虽说古往今来有人主张“人人平等”,但并不尽如人意。人类文明至今仍然存在很多不平等现象,存在贫富差距悬殊、存在种族歧视、存在民族歧视、存在性别歧视等不平等现象。举例说明一下阶层不平等:一,中国的夏、商、周朝奴隶制社会,有贵族、平民、奴隶阶层,这是不平等的。二,中国的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朝存在着奴仆、婢女等,这是不平等的。三,中国元朝的“四等人制”把人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阶层,这是不平等的。四,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大范围地用黑人作种植园奴隶,这是不平等的。五,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这是不平等的。六,18世纪,法国社会分为贵族、教士、平民三个阶层,这是不平等的。这只是举了部分阶层不平等的例子,全世界还有其他不平等现象的例子举不胜举。连美国这样的世界第一经济体,美国政客中竟然有人抛出“文明冲突论”,可见不平等的思想的残渣仍然停留在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却思想守旧的人头脑中。

我提出新“人人平等”观点。我主张:只要是一个体人类,不管是谁,都要人人平等。地球所有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民族上是平等的,在种族上是平等的,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职业上是平等的,在性别上是平等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地球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平等。只要是人类就没有贵贱之分。我们同住地球村,我们是一个地球大家庭,我们地球所有人都是“智人”祖先的后代。没有哪一个民族比另一个民族优越,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一个种族比另一个种族优越,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优越,都是平等的。国不分大小,民不分贫富,人不分肤色,地球所有人一律平等。人人平等不等于人人平均。平均不是平等的代名词。在人类未来时代,如果我们的宇航技术先进,发现了其他星球高智慧生命,我们人类跟外星人还是平等的关系。人类发明的智能机器人具备了跟人类一样的智慧时,我们跟这些类人智能机器人也是平等的关系。当我们人类进化到半人半机械人类、能量体人类、意识体人类时,我们跟他们的关系总是平等的关系。因为如果我们跟外星人、跟人类同智慧的智能机器人、进化为半人半机械人、进化为能量体人、进化为意识体人不平等的话,就会因不平等而产生冲突,宇宙这么巨大,总能够让跟人类一样有智慧的生命体有生存空间,只有众生平等,我们才能携手探索宇宙、利用宇宙、统治宇宙,生命才会生生不息。在宇宙中,只要是跟人类一样的智慧生命体,都要人人平等。这个宇宙需要文明宽容、文化宽容、智慧生命宽容、星际宽容等,从而构成了宇宙宽容。宇宙宽容加上人人平等,我们就能和谐生存在这个宇宙当中。宇宙能容纳多元化的星际文明,能容纳多元化的智慧生命体,能容纳各种文化习俗,这个宇宙因多元化而异彩纷呈、绚丽多彩。

我们地球人共同的祖先“智人”起源于非洲,后来智人的足迹遍布近东地区、欧洲、西亚、亚洲南部、东南亚、澳洲,智人又在冰河时期,踏过俄罗斯与阿拉斯加的白令冰陆桥到达北美洲、南美洲。智人是在人类史上唯一幸存的人族,而且成了我们不论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棕色人种、黑色人种的祖先,地球所有人都是智人的后代,都是一家人,都是基因关系的兄弟姐妹,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你要说你优越与优秀,都是共同祖先繁衍下来的,你的优越感与自认为优秀从何而来?所以,我们要像爱家人一样爱每一个人,和平共处,和谐共处。

墨子主张,人类的行为总是相互作用的,你对他人好,他人会回报你的善;你对他人不好,他人会回报你的恶;你对他人施加的是爱,他人会回报你的爱;这就是“投桃报李”的内涵所在。当治理国家的人,用兼爱非攻与人人平等来对待公民,那么冲突与战争就可以避免;当世间每一个人用兼爱非攻与人人平等来对待其他人,那么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伟人毛泽东尊称墨子是真正属于人民的哲学家。墨子“兼爱非攻”思想,到了现代仍然焕发出生机,可以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人类陷入文明冲突中,使无休止的战争从此停止,让和平之鸽在蔚蓝的天空自由飞翔。

 

未加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出身于平民家庭,父亲是个雕刻匠,母亲是个助产妇,他自学成才,并且当过兵,还任职过陪审官。他的学生是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这三个人对希腊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乃至对欧洲社会科学有深远的影响力。后人把苏格拉底崇为西方哲学的创始人。他跟孔子一样没有什么著作,又不像孔子一样建立什么思想学派。他甚至于没有提出过什么著名的哲学理论。他最大爱好就是对一些哲学问题不停地发问。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成果是他的弟子柏拉图根据他的言论,记录下来,写进了《对话录》著作里,这样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成果才得以保存下来,并且影响后世。

苏格拉底认为好生活才是唯一值得过的生活,只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才能过上好日子;“好”与“坏”不是相对的,它们是只能在发问和推理的过程中找到的绝对概念;不加质疑的人生是无知和无道德的;通过这种途径,道德和知识被联系到一起;未加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好生活谁都想要,谁都要过。什么是好生活,什么是坏生活,如何区别,如何判断?好生活我认为有五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衣食无忧。有饭吃,有衣穿,这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需求与基本需要保障。这是生存的基础。连食物都没有着落,算什么好生活,饥饿而死是好生活吗?人要死了,奢谈什么好生活,这不是精神有问题吗?解决个人的衣食无忧是好生活的第一个层次。可称之为“生存好生活标准”。第二个特点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行有所车、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人需要学习、需要医疗、需要出行方便、需要老有依靠、需要有遮风挡雨的住所。这需要社会对个人的物质进行保障。这是好生活的第二个层次。可称之为“物质好生活标准”。第三个特点是有爱情、亲情、友情。爱情让我们心情愉悦,有异性伴侣喜欢自己,自己也很喜欢对方,双方相互爱慕、相互依恋、相互关心,让孤单寂寞远离自身。亲情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港湾,这世上真正不求回报,关心与重视你、体贴你、温暖你的人是你的亲人。只有亲人才会对你不离不弃。没有亲人,人活在这世上也没多大的意思。所以,亲情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亲人是跟我们有血缘关系,基因相同的人。朋友是欣赏我们的人,是跟我们志同道合的人,是跟我们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并且相互帮助的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友情是我们除了爱情、亲情外,最重要的情感。这是好生活的第三个层次。可称之为“情感好生活标准”。第四个特点是每天情绪稳定、快乐、无忧无虑。物质满足后,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好生活的另一重要指标。健康是最大的财富,精神快乐是最大的满足。所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很重要,这是我们好生活的精神动力。消极、悲观的心态不可取。怨天尤人、杞人忧天,自己给自己找难受、找不痛快,跟自己过不去,真的不可取。快乐是幸福的源泉。这是好生活的第四个层次。可称之为“精神好生活标准”。第五个特点是个人的成就、业绩、能力、学识、贡献等受到社会的公共认同与个人的品质、行为等受社会的公共尊敬。历史名人、伟人、圣人、社会名流等受社会认同与社会尊敬,这让他们有成就感、荣誉感,精神达到极大满足。这是好生活的第五个层次。可称之为“成功好生活标准”。

缺衣少食,这是坏生活。没有学习,没有受教育,自己无知;有疾病没有钱医治;连坐车、坐高铁、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交通费都出不起;人老了没有生活保障,没有子女与其他亲人陪伴;一辈子没有自己的房子,这也是坏生活。没有过真正的爱情,没有人喜欢,身边的亲人都离世或者跟自己疏远,没有一个朋友,这还是坏生活。每天萎靡不振、唉声叹气、情绪低落,抱怨这个,埋怨那个,身体有病,心理变态,这更是坏生活。一辈子一事无成、庸庸碌碌,亲人与朋友没有一个人认同你、欣赏你、尊重你,在单位领导、同事瞧不起你,对家庭没贡献、对社会没贡献、对国家没贡献,这一样是坏生活。

我主张的好生活标准与苏格拉底的好生活的概念截然不同。好生活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能得到满足,而坏生活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不到满足。苏格拉底认为“好”与“坏”不是相对的,我认为“好”与“坏”是相对的。人生有些需要质疑,但是过什么样的生活不需要质疑。谁都想过好生活,无可厚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趋利避害。这些都是人想要过好生活的欲望使然。不管审不审视生活,人总要生存,总要过日子,为了追求好生活,必须不停地奋斗、不停地努力。不可能因为审视过的生活差,就不生活了。知识的获得需要人们去学习,去思考;道德的效应,需要人们去做,去遵守。道德属于伦理与人行为规范的范畴。知识属于认知与科学范畴。虽然有一部分知识阐述道德与宣传道德,但道德与知识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内容,没有必要硬是绑在一起。当然,道德与知识相联系,就成了道德知识、伦理知识。知识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并不只是有道德知识这一种。

我不赞同苏格拉底把好生活、坏生活跟需要进行审视联系在一起,但我赞同他认为的“唯一好的是知识,唯一坏的是无知”。有知识比无知好。无知使人愚蠢,知识使人聪慧。多学点知识,总是好事,没有坏处。无知的人才会无畏,才会无法无天。我赞同他的“获得知识比获得财富,或者比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才是生活的终极目标”这一观点。知识是精神财富。知识对过美好生活,还是有一定的实际作用。例如,你的知识渊博,可以去应聘大学教师,工资待遇福利好,这样就是为美好生活铺路了。你某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丰富,别人做不来的,你能做好,你可以拿高薪,这样也为美好生活铺了路。你是科学家,你的发明创造很有价值,这一样是为美好生活铺了路。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会专心致致的地学习,去获得知识。生有涯而知无涯。学无止境。我认为人除了过美好生活外,还应该把获得知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当成一种幸福的选择。

 

世俗的知识不过是影子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作为“希腊三贤”之一的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出生于雅典一个富裕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他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对话录》、《理想国》。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描绘了自己对理想城邦的构想,是第一个提出理想社会的哲学家。

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世界是理型的世界,它包含了万物的理想形式,从出生开始,人们的思维中就带有这些完美形式的概念;人类所生活的虚幻世界一感官的世界,则涵盖了这些完美形式的瑕疵复制品;人类对世间万物,诸如狗的理解,不过是对思维中这些概念的下次复制品的认识罢了,世间万物都是思想世界中其理型形式的缩影。对拍拉图这一观点,我跟他的观点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世界是理型的世界,我认为世界是按照宇宙的基本规律的演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按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是千变万化的,不是固定模式演化的,至于是否是理想形式,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对立与统一的规律在起作用。对立状态下,肯定不是理想形式,统一状态下,才是理想形式。万事万物的演化是一直存在的,更是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思维方式所左右,在人类诞生前就一直存在,甚至于人类灭绝,它照样存在。所以,万物不是人的思想世界的产物,但人却是万物演化出来的产物。先有物,才有人,人只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而寄生于人身体的思想、意识等精神世界都是物质的最终表现形式,并且依附于物质,离不开物质。物质决定精神,绝不是精神决定物质,人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创造活动,并不意味着精神决定物质,只不过是人在利用、应用物质的特征、形态、功能、物理规则等作用罢了。人对物质的认识,只不过是对物质的特征、特点设置一个标准与概念,以便于识别、分辨、理解、认识。物质还是物质,不因人对其的称呼与应用的不同而变成不是物质的东西。物质也不会因为人的感官世界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消失,它一直就存在那里。

物质世界构成现实世界。虚幻的世界只是存在于人的头脑里、想象中,并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然而,任何虚构的世界、想象中的世界,总有现实世界的影子与痕迹。虚幻、虚拟的东西,并不是凭空而降生的,而是现实世界另类的反映与投射。虚幻的世界与虚拟的事物,总是物质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于物质参与其中,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结论是:人类的一切都来源于物质,生于物质,终于物质,脱离物质的人类是不存在的。现实世界绝不是人类可以想象出来的。表象世界是来源于人的思维、想象、感官,表象世界不过是现实世界的缩影或者投射,表象世界中总能找到现实世界的影子,不管是显露出来的,还是隐藏于深处的。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说的学习不过是一种回忆的过程,这个观点我比较赞同。学习其实质就是记忆知识、思考问题、增进思维的一个过程,其中记忆知识是占据学习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记忆知识外,思考问题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专家学者来说,最主要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总结规律,研究对策,为国家、社会、他人出谋划策,解决好当前碰到的现实难题与困境。专家学者只有自己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深刻的认识、理解,才能提出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知识渊博与深厚的知识底蕴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专家学者提出一些违背常识与科学的观点,那么肯定,要不就是不学无术,要不就是没有经过大脑深思熟虑。专家学者属于智慧范畴,以“知识与智慧”为专长,提高公民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水平,也是一个专家学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柏拉图认为人被分成了两个部分:肉身与灵魂。其中身体控制感官知觉,通过这些感觉人类得以理解物质世界;而灵魂掌管理智,通过理智人类得以理解思想。人有没有灵魂?我可以非常肯定、绝对的、百分之百地认为人没有灵魂。但人有思想,有意识。而思想与意识是一种精神范畴,并不是灵魂。人是物质的,而人的思想、意识是物质的终极表现形式而已,离开了人的肉体,思想、意识也不会存在。人的身体如同存储盘,而思想、意识如同文件,思想、意识保存在存储盘里,没有“人”这个存储盘,“思想、意识”这个文件是不能保存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之不存,思想、意识如何焉附?人的肉体来自大自然,由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的原子、分子、粒子等微观子构成,人死亡后,又分解为原子、分子、粒子等微观子。肉体不存,灵魂将焉附?这宇宙没有超越物质的强大精神力量存在,更没有超自然的精神主宰存在。一切看起来像神话,不可思议的现象,不过是宇宙规律与物质特性的作用而已,并不奇怪。可以说人类的思想、观点、知识是永恒不朽的,但不能说人类的灵魂永恒不朽。思想、意识这样的由有机物质产生的“文件”,在未来科学技术发达时,意识可以存储,甚至于备份,但是人的灵魂是根本不存在的,没有超越肉体的灵魂,没有超越物质的灵魂。灵魂之说,无稽之谈,是哄骗一些善男信女的托辞而已。思想、意识不是灵魂,不要混为一谈,这世界也没有超越物质的思想、意识。

 

真理存在我们周围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三贤”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出生于宫廷御医的家庭,他从十八岁开始到三十八岁,跟随老师柏拉图学习哲学有二十年。后来,他从事皇家教师的职业,培养了雄才大略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统一了希腊,灭亡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垮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帝国,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排第一亚历山大大帝、排第二汉尼拔、排第三恺撒大帝、排第四拿破仑。亚历山大是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很不简单,他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写作范围涉及到了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等。柏拉图强调质疑自己的感觉,而亚里士多德则依靠感觉收集到的证据支持自己的理论。

唯理主义者相信人类生而拥有知识,经验主义者坚称一切知识皆来自于人生经历。我的主张属于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中间路线主义。为什么说我的观点是中间路线主义?因为我认为人类生而拥有少部分知识,其他绝大部分知识来自于人生经历。人类生而拥有的少部分知识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例如婴儿吮吸母亲的奶汁,对父母亲疏的认知,喜怒哀乐的表情,繁衍后代的行为等少量知识是与生俱来,是生物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是不需要后天的经历与后天学习的。人类的绝大部分知识都需要感官知觉的学习与经历才能够获得,这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除了基因的遗传外,人类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张白纸”,不存在“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未期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职祭酒、兰陵县令官职,他提倡“性恶论”。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世封为邹国公公爵,尊为“亚圣”,他提倡“性善论”。我认为人天生本无善恶,天生是“一张白纸”,人的善恶是后天教育、背景、环境、知识、伦理、价值观、人生经历、经验等“大染缸”把人的行为塑造成的善恶之分,后天习得让人有了善恶之别。所以,人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很重要,对人的行为起了关键的作用。注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是对人的行为起关键作用,但教育不是万能的,人的行为还会受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的影响,再加上受情景、环境、情绪、心理等这些因素的影响所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可以这样说,人先天无善恶,人后天的善恶是由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周围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狗”,我们找出了狗的共同特征,我们通过感官和理智理解狗的本质,我们从周围世界收集到的证据中发现了真理。他的这种观点为博物学的物种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共性是同一种类的统一表现,个性是同一种类中的独特分支的特征、特点。我认为由感官感知的世界是真实的,是物质的;而试图通过精神、意识幻想出来的世界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人类天性渴望求知。后天习得的知识是我们的感官所感受、知觉的,眼睛这种视觉感官,可以阅读与观察真实世界以及文字、图片、影像等;耳朵这种听觉感官,可以倾听声音、音乐等;鼻子这种嗅觉感官,可以通过闻气味来辨别不同的气体;舌头这种味觉感官,可以品尝出酸、甜、苦、辣、咸、麻等不同味道;大脑这种思维感官,可以思考、想象、分析判断、辨识、逻辑推理等。我们后天习得的知识通过我们的大脑、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感官的作用来获得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得到知识。这些感官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世界的反映,是物质属性的内涵。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是可以用人的感官感受的世界,它不是头脑里胡思乱想出的来,不以我们人类的意志的转移而诞生、湮灭、改变。亚里士多德认为,世间万物都能通过四个成因解释其存在,这四个成因分别是质料因,即事物的构成材料;形式因,即事物的形态或组成方式;动力因,即事物成形的过程;终极因,即事物的功能或产生目的。我比较赞同亚里士多德的“四个成因论”。

亚里士多德最著名是他的“三段论”。这种逻辑推理形式是,即从两个前提推导出结论的一种简单演绎法,构成了第一套逻辑思维体系。“三段论”:所有人都会死(第一个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第二个前提),苏格拉底会死(推导出结论)。“三段论”等,人天生而具有的逻辑推理,是使人类能够区分于其他一切生物的决定性特征。我认为正是由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人能够成为高等智慧生物,使之站立于生物链最顶端的最重要的特征。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会利用大脑进行逻辑推理,进行思考。人通过感官感知世界万物后,再通过大脑思维思考,就获得了知识,从而获得了认知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

 

死亡与我们无关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当过两年士兵,后来一直学习哲学,再然后,他买了一座花园,办了一所学校,收了男与女、贵族、平民、奴隶当学生。他创立的这一哲学派别,又称为花园学派。伊壁鸠鲁认为,欢乐和痛苦是善恶之源,包括美德和公正在内的品性便是由这一根源衍生而来。我比较认同伊壁鸠鲁这一主张。我曾经思考过,人活在这世上,到底追求什么?追求金钱?我看那些亿万富翁虽拥有万贯家财,也没有几个真正快乐幸福的。追求权力?那些外国总统经常陷入了权力争斗之中,又何来快乐幸福?追求名气?明星们、名人们都各有各难念的经,各有各的苦,他们的幸福快乐在哪里?追求玩乐?真正一天到晚玩的人,有时他们自己觉得虚度光阴,枉自嗟叹,快乐幸福又从何而来?人生几十年,一眨眼的工夫,一晃而过,快乐与幸福又在哪里?

我一直在思索人活在这世上的价值与意义。后来通过冥思苦想我明白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那就是人存在这个世上,就是个人的价值与意义,活在这世上的目的,就是体验生、老、病、死的;就是感受爱情、亲情、友情温暖的;就是通过学习、工作、生活,繁衍后代等人类行为,才不枉在人世走一遭的。一句话可以总结为:“人存在这世上,就是快乐与幸福,就是价值与意义”。从几十亿精子中的一颗精子与卵子结合而孕育的你,不该好好活着吗?几十亿分之一概率的生存竞争中活下来的你,不是上天的眷顾与宇宙的恩赐吗?人来自大自然,由大自然中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死后又回归大自然,分解为原子、分子、粒子等。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逃不掉。追求长寿,未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做到让人长寿。科技越进步,人类越长寿。但是真正一个人活了几百年、几千年后,又会觉得活得不耐烦了,什么都经历过了,什么都体验过了,活得太久又会觉得没意思了,反而希望自己死去。连星球过了若干亿年会终结,宇宙过了若干亿年会终结,何况人呢?我们人类延长寿命有四种方式:一种是现在的方式,通过繁衍后代,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子孙后代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一种是通过科学技术使得人的细胞缓慢地衰老,延长寿命;一种是把人的意识像软件一样下载在各种存储器里,来延续生命;一种是把人的意识与某种可以储存意识的能量结合在一起,形成能量体人类来延续生命。这四种方式,可以延续人的生命,但绝不可能永生,连宇宙都没有永生的可能,何况人呢?人总是会死亡的,绝不会像神话故事一样有灵魂,灵魂脱离肉体而永生那是宗教迷信,如果有人用所谓科学来证明人有灵魂那绝对是“伪科学”。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一次性的生命,就永无可能再生。这宇宙哪有什么灵魂?灵魂之说只不过是妖言惑众,骗人而已。伊壁鸠鲁认为,人类在死亡之时是没有意识的,因为人类的意识在死亡之时就已破灭。我不同意伊壁鸠鲁把意识同灵魂混为一谈的观点,但我同意他认为人类在死亡之时是没有意识的观点,因为肉体是“硬件”与“存储器”,意识是“软件”,没有“硬件”的储存与保护,“软件”是无法存在的;肉体是“皮”,意识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如果解决了“硬件”问题,就解决了“软件”问题,人的意识就可以下载与储存,就能延续生命了。

伊壁鸠鲁认为生命的追求在于幸福,恐惧造成不幸,对死亡的恐惧则是其中的主因。如果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就能收获到幸福;感官知觉会随着死亡消逝,因此死亡时身体不会感到痛苦,意识会随着死亡消逝,因此死亡时情感上也不会感到痛苦,无须惧怕死亡,如果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就能收获到幸福。我赞同伊壁鸠鲁的观点,每个人都会死亡,所以无须恐惧。人生活在世上,就要过好每一天,多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多做些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事情,追求真、善、美这样的正能量,能使自己精神愉悦与满足。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比做个坏人、恶人,精神快乐。把有限的生命用在为人民服务、为人类服务上面,对这个社会、国家、人民、人类文明有杰出贡献,生命就会变得无限,才会永恒,青史留名才不枉在人世间走一遭,才不辜负自己的一生。

 

 

知足者最富有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出生于银行家家庭,属于“富二代”,但他除了追求知识,却把自己弄得像个乞丐。他的房子是一个破旧大木桶,他流落在大街之上,吃别人的残羹剩饭,身体用破烂不堪的布蔽体。“希腊三贤”之一的柏拉图称第欧根尼为“疯了的苏格拉底”。

第欧根尼认为,如果能够顺从理智与本能,能不加羞愧地拒绝世俗传统,放弃对财富和享乐的欲望,安于过上一种简单的生活的话,生活就能变得美好而有意义。对第欧根尼的观点我是处于赞同部分与反对部分兼有状态。他说幸福的人是“最富有的人”,是那些能够摆脱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的限制,顺从自然规律生活的人,即“知足常乐之人”。我反对人摆脱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的限制,我赞同顺从自然规律生活的人,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

为什么要反对第欧根尼主张的“摆脱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的限制”?因为单个的人脱离了文明社会,就失去社会成员的帮助与支援,我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自己去做才会有。因为你脱离了文明社会,没有人去帮你种田,没有人去帮你饲养动物,没有人给你织布做衣,没有人帮你生产生活器具,没有人给你制造交通工具等等。你饿了,没有人给你食物;你病了,没有人给你治病;你冷了,没有人给你衣物穿。离开文明社会,你找不到伴侣,你不能繁衍后代,就算你有儿女,也没有人教育他们。第欧根尼真的脱离了文明社会吗?没有。他所乞讨来的食物与饮水都是文明社会供给的,第欧根尼真要离开了文明社会,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生活,他不是早就饿死了,就会是早就冻死了,死了的人还会知足常乐吗?人类都学第欧根尼一样不去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生活物品,那么人类社会如何进步?人类如何进行生存保障?人类都学第欧根尼一样不找伴侣,如何繁衍后代,延续生命?真要像第欧根尼一样,人类早就灭绝了。人都死了,还奢谈幸福、最富有、知足常乐,那是很可笑又很可怜的事情。

人类个体为什么要组成部落、村庄、乡镇、城市、国家?人类为什么要聚集生活在一起?道理很简单,为了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团结协助而进行生存与繁衍。一个人要生存下去的机率很小,但是一群人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生存机率就非常高。食物短缺、酷热与寒冷、疾病、水灾、火灾、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泥石流、雷电等等都会要了人的性命。但是人类组织成集体后,建立国家后,传播知识,发展科技,研究应对之策,举全国之力与全民之力就能解决人的各种忧愁与困苦,人更加健康了,不愁衣食住行了,寿命更长了。以前原始社会的人们寿命极短,三四十岁就死了,如今人类平均寿命有近八十岁了。既然我们人类离不开群体,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那么就要遵守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因为这些习俗与价值观是所有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调节人际关系,缓和人与人矛盾的规则与规范。如果没有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那么人们就会无止境地斗争、相互伤害、战争;如果没有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社会就会有尖锐的矛盾,社会不稳定,人们难以安居乐业;如果没有文明社会的习俗和价值观,那么人类也迟早灭绝。一种让所有人都遵守的文明社会的习俗和共同的价值观,就能群策群力,集中所有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所有的资源,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建设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人是社会之人,人活在这世上离不开这个社会,所以每个人要遵守文明社会的习俗和共同的价值观。

我认为人都有欲望、需要、需求,都想满足这些欲望、需要、需求,这是人性所致,无可厚非。只是人在满足这些欲望、需要、需求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不要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需要、需求,而去损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更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人的欲望、需要、需求要有底线,要有限度。没有底线、没有限度,人就会不满足,从而不知足,不知足的人就会被欲望、需要、需求所控制、所驱使,从而做出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从而做出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最后自己终究会被自己的没有满足的欲望、需要、需求所吞噬、所毁灭。人的痛苦根源来源于没有满足的欲望、需要、需求,人性是贪婪的,贪婪无止境,人心不足蛇吞象,满足了一部分欲望、需要、需求后,又会有更大的欲望、需要、需求要满足,步步升级,永远没有停歇的意思。于是,人被这些欲望、需要、需求所左右、所控制,很难保持内心的平静、安宁、祥和,人总是处于痛苦煎熬中,很难快乐起来。

“顺从自然规律生活的人,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的意思是指人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情,有多少钱财就买多少东西,量力而行,量能而为。不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不做超越自己经济实力的事情,当每一点欲望、需要、需求满足时,要静下心来,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并且感到幸福与快乐,知足常乐。不要刻意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不要执着去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这一生,尽人事,听天命,知足常乐就是最大的富有,就是最大的幸福。

 

上帝并非罪恶之源

 

这一讲的主题是跟宗教哲学有关的内容。哲学体系包含有宗教哲学,而宗教哲学除有糟粕外,也有其益处部分。对任何思想成果,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人类所用。先声明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坚信科学技术能在未来,使人类比所谓虚幻的“神”更加强大。科技决定人类未来。“神之说”只是人们对未来的迷茫与未知事物的恐惧而想象出来的东西。宇宙有其运行法则与科学规律,不会因“神之说”而改变。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是古罗马时斯天主教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母亲是一个基督徒,父亲是一个异教徒。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曾经信仰摩尼教,后改为信仰基督教,其后一直从事基督教的著作创作工作。他担任过北非的希波大主教。

对于善恶问题,基督教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上帝无所不能,那么为什么有恶呢?上帝这么大的能力为什么不能消灭恶?如果不能消灭恶,怎么证明上帝无所不能?上帝是善的代表,如果这世上存在恶,恶与善抗衡,那么可推理出上帝并非是无所不能的。除了人有善恶外,世间其余万物并无善恶。按照上帝的“创世说”,是上帝创造了人,人有善恶,善恶都源于上帝,那么上帝是善的还是恶的,或者善恶共存呢?信仰上帝是一神论,难以解决“恶的难题”。二元论可以解决善与恶的难题,可分为善神与恶神。但二元论却解决不了“法则的难题”。如果世上就是有善与恶两股力量在拉扯,他们拉扯的基础是什么法则?善神与恶神在斗争,有什么法则来规范?这些法则又是谁订出来的?所以不管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碰上“恶的难题”与“法则的难题”如果想解释清楚,往往很难自圆其说。人类的信仰体系从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崇拜,到“祖先崇拜”,再到“多神教” 崇拜,然后演化成“二神教”崇拜,最后是“一神教”崇拜。信仰上帝,其实是“一神教”崇拜。人类信仰从神话进化宗教。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神话体系,“创世说”与“造人说”,大同小异。

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认为,人类有理性,为了保持理性,人类必须拥有自由的意志,这意味着人类必须有能力在善与恶中做出选择,因此人类能够行善,也能作恶,上帝并非罪恶之源。我认同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的人类有理性。理性是人客观地分析与判断,并且作出基于事实的选择。真理的本性叫理性,人对真理的探求结果产生理性。理性是诞生于真理基础上的。无真理,无理性;有真理,有理性。理性是客观的,是现实的,是真实的。理性与感性对立,是两种相反的哲学范畴。感性是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感性跟个人感情有关,跟真理无关。感性是主观的,是自我感受的,是个人想法与观念的。我还认同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的人类必须拥有自由的意志。人生而自由,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宪法保护与保障公民的各种合法自由权利。但是,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是有底线的,这个自由权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行使。超过法律允许的自由权是非法的,是罪恶的,是不允许的。因为,每个人的自由权无限扩张后,就会超过法律允许的边界,从而对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造成损害,会侵犯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的自由权。不能因为你的个人自由而损害与侵犯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的自由权。国家是一个整体,国家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人组合成家庭,家庭组合成家族,家族组合成组织,组织组合成国家。国家是最大的家庭,是最大的组织。国家保护与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个人履行热爱国家、维护国家、遵守国家法律制度的义务。自由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没有义务,哪来的权利?你连国家都不要了,国家哪有义务保护与保障你的自由权利?履行义务,才能享受权利,这其实也是一种国家与公民的法律契约关系。结论是,公民在享受国家保障的个人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的自由权利与利益。对于那种借自由之名,行犯罪之实的个人与组织,要给予严惩,因为他们不是在维护自由,而是在破坏人民公认的自由,是在严重侵犯其他公民、组织、社会、国家的自由权。我认同奥列里乌斯.奥古斯丁的人类能够行善,也能作恶的观点。善与恶有时在一念之间。善是利他、利组织、利社会、利国家。恶是损人利己与损人不利己,是损他人、损组织、损社会、损国家。伦理学中“善”的意思是共同满足为善,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出于自愿或不拒绝的情况下,主动方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介入,皆为善。哲学中“善”的意思是具体事物运动组成的完好状态。善是好的行为,恶是坏的行为。人一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情景诱发、情绪好坏、价值观等决定了一个人是行善还是作恶。总的说来,这世上好人多,善良的人居多;坏人少,邪恶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人们的天性向善,厌恶为恶。主张真、善、美,这世界才会美好,光明一片;主张假、丑、恶,这世界就会沉沦,黑暗一片。

宗教是人类思想进化的一部分,从神话体系到宗教体系,最后随着人类对万事万物的认知能力的提升,随着人类用科学技术揭开宇宙真相的面纱时,人类思想会把神话体系与宗教体系渐渐遗忘,回归到科学体系。

 

灵魂有别于肉体

 

神话、宗教、迷信、伪科学一直认为人有灵魂,甚至于万物皆有灵魂。灵魂是个什么东西?既没有人见到,也没有人了解,更不存在。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分子、原子、粒子等构成了万物的一切。人的身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粒子等构成的。不可能人的身体是由物质构成的,而所谓灵魂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以中国为例,晋朝秘书监、给事中孙盛一生酷爱读书,学识渊博,秉持无神之论,反对神鬼迷信,并书之于史。你迷信有神仙,就必会相信有鬼。有神则有鬼,无神则无鬼,鬼神之说本来就是虚妄之谈。灵魂有另一个名称就是鬼。在无神论者看来,人类是随机概率的产物,人类是进化的结果。无神论者的代表人物有:达尔文、爱因斯坦、马克思、毛泽东、伯特兰·罗素、尼采等。人的意识不等同于“灵魂”,意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灵魂之说是人对大自然不了解的产物,对未知事物恐惧产生的结果,是无知愚昧的表现,是对科学的认知能力缺失的体现。

中亚著名哲学家阿维森纳是税务官的儿子,他因为出色的医学知识治好了了萨曼王朝的努赫·伊本·曼苏尔亲王的病,有幸担任皇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阅读大量书籍从而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他的职业是医生,后来进入公务员队伍任职政府官员。他的著述颇丰,共有著作200多本。他很出名的著作是《哲学、科学大全》、《医典》。《哲学、科学大全》是一部高水平的百科全书,而《医典》不亚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阿维森纳认为:如果我被蒙住眼睛,飘浮在空中,无所触碰,我将无从了解自己的身体,但此时,我会清楚地感知自身一“本我”或灵魂的存在,因此,我的灵魂不属于身体,与身体完全不同,灵魂有别于肉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身体不是两不同的事物,而是一个整体;而阿维森纳则认为肉身与思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质。亚里士多德与阿维森纳两位哲学大师都认为思维是物质,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对于思维、意识是物质我是比较赞同的,思维、意识是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与肉体是一个整体,而阿维森纳则认为思维与肉体是不同的物质,不是一个整体,这是他们之间思维与肉体“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我的观点是思维、意识是依附于肉体而存在的,没有肉体就不存在人的思维与意识,肉体的功能的运转才有了思维与意识。所以,思维、意识与肉体就是一个整体,一体两面。人死亡后,则思维、意识失去载体,也就不复存在。阿维森纳把思维、意识比作“灵魂”。我不赞同阿维森纳的当肉体死亡时思维不会消失思维是不朽的观点。我认为人的思维、意识是“软件”,人的肉体是“硬件”,人死亡后,没有“硬件”存储与保存“软件”,那么,“软件”也会不复存在。如果人类能通过科学研究,了解人的大脑的全部功能原理,就能把思维、意识这样的“软件”保存下来,转移到其他“硬件”上,这样的思维、意识不会消失,才会真得能够不朽。但是把思维、意识等同于鬼神灵魂之类的歪理邪说,这是对科学与自然规律的亵渎与藐视,纯属无稽之谈。世界一些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最后在信徒的传播下,渐渐推上了神坛,成为了人们想象出来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人格化的神。还有些宗教创始人假借神仙之名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产生的教义。以基督教创始人耶稣为例,教徒把他写进《圣经》里说他是上帝耶和华的儿子。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为例,他建立了阿拉伯帝国,他创建了伊斯兰教,教徒尊他为伊斯兰先知,认为他是神安拉派到人间的最后一个使者。以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为例,他创建了佛教,本来他是无神论者与反神论者,被信徒尊为佛陀。以道教为例,道教尊奉的道祖是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后来神化他为“太上老君”,还被尊为“三清”(玉清圣境无上开化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之一的“道德天尊”。所以,宗教所尊奉的神,都是把创始人神化的结果,都是人格化的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哲学思想成果能传播开来,遗留后世,也算是不朽的。哲学思想的不朽导致了人的不朽。世上无鬼神,但是哲学思想有教化人们行善积德,以真、善、美为崇高、为神圣,以假、丑、恶为低贱、为邪恶,这是宗教对人世间的一种益处,不能把宗教全盘否定。

 

别灰心,有失必有得

 

波斯著名诗人贾拉鲁丁·迪穆哈迈德·鲁米是一位有学识的神学家的儿子。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在神学、哲学、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在父亲去世后,继承父业,成了一名伊斯兰教学者。他有个称号“穆罕默德·贾拉鲁丁”,意思是“宗教圣人”。后来的人们尊称他为“莫拉维”,意思是大师、长老。他著有《玛斯纳维》一书可与《古兰经》相媲美。他一生写了成千上万首诗篇。

贾拉鲁丁·迪穆哈迈德·鲁米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生命长河永恒的一部分,任何以某种形态终止的事物都将以另一种形态获得重生,过去连接现在,现在串联未来,永无止息。他的这个观点我只认同一部分。认同的部分是不管是什么物质,不管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或者生物,都是生命长河永恒的一部分。因为宇宙万物都会遵循物质守恒定理、能量守恒定理、质量守恒定理。正因为宇宙遵守这亘古不变的真理,所有的物质就是永恒的,不会消失,不会湮灭,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形态。以水为例,水被蒸发后,就形成了水蒸汽,水蒸汽上升到空中就形成了云,云遇冷空气,又化为雨降落下来,周而复始地循环这一过程。所以,物质是永恒的,只是换了个新的形态而已。以人为例,人在生长时,呼吸空气,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原子、粒子等气体分子、原子、粒子吸入体内,变成身体的部分;喝水把水分子、原子、粒子等吸收到体内,变成身体的部分;饮食把植物与动物分子、原子、粒子吸收变成身体的部分,于是人能生机勃勃地活下去,身体不断成长,细胞每天都在更新。等到人死亡后,人的身体化为分子、原子、粒子就成万物的一部分,人体分子、原子、粒子被植物吸收后,变成植物的一部分,植物被动物吃了以后又变成动物的一部分,人吃了植物与动物,这些分子、原子、粒子又回到人体变成人的一部分,这个循环过程周而复始,没有穷尽。所以,任何物质都是生命长河的一部分,任何以某种形态终止的事物都将以另一种形态获得重生。任何物质不会消失,不会湮灭,只是分子、原子、粒子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形态的变化。过去连接现在,现在串联未来,永无止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尘埃聚集形成了星球,地球也如此,然后从宇宙尘埃的分子、原子、粒子通过物理、化学等作用构成不同形态的无机物,然后无机物有部分进化为有机物,有机物进化为细菌等原始生物,原始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包括植物与动物),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陆地生物进化为爬行动物,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哺乳动物进化为人类。我们地球人类就是遵循这一进化过程而存在下来的。当然,宇宙中的其他高等智慧生物并不会都遵循人类的进化过程,他们可能存在跳跃似的进化过程或者突变型的进化过程。人类的过去是宇宙中的尘埃,过去连接到现在,成了繁衍兴盛、生生不息的人类,并且人类发展出了人类文明,虽说不算是高级文明,但也算是中级文明。人类的继续发展可以发展到高级文明,在高级文明里,人类可以自由穿梭于宇宙之中,可以生活在不同星系与不同星球上,每个体人类寿命可以存活上千年,人的意识可以自由存储,人可以成为半机械半人类、意识体人类、能量体人类,并且可以统治宇宙,像神一样的存在。现在我们重视科学技术,特别重视宇航科技,于是我们人类串联未来,永无止息,除非宇宙再来一次大爆炸。我不认同贾拉鲁丁·迪穆哈迈德·鲁米的认为上帝是永恒的存在。因为人类才是永恒的存在。而上帝及其神魔鬼怪是人们头脑想象出来的超自然力量。

人类的生、死与重生这一个连续过程其实就是万物中的分子、原子、粒子发生改变的一个连续过程,人的重生并不是说人又复活了,而是说人体中的分子、原子、粒子又成为另外一种物质的部分。人的重生就是变化为另外一种物质形态的存在。生老病死是生命长河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与部分。生有何欢,死又何惧?人生在世,就是体验生死病死这一过程的,好好活着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

贾拉鲁丁·迪穆哈迈德·鲁米说过:“我作为一颗矿石陨落,随后化为植物;我作为一棵植物死亡,随后化为动物;我作为一只动物逝去,随后重生为人类。”

 

宇宙并非恒久存在

 

   对宇宙认识的观点,分为二种,一种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另一种认为宇宙是并非恒久存在的,以意大利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但是只要宇宙是有起源的,那么就会有终结。有始就有终,无始就无终。有开始就会有结果,这个意义上是宇宙并非恒久存在;无始就无终,这个意义上是宇宙就是永恒存在的。我们所处的宇宙叫“本宇宙”,只是多元宇宙中的其中一个,是“宏宇宙”中所包含的一个而已。多元宇宙构成了“宏宇宙”,而“宏宇宙”的诞生时间远比我们所处宇宙诞生时间要早,时间在几千亿年、几万亿年、甚至于时间更加久远。而我们人类所处的“本宇宙”,从诞生到现在,按科学家估算为138.2亿年。“本宇宙”直径为大约1600亿光年,密度为1*10^-28 千克/立方米,平均温度为-270.15。“宏宇宙”是母,“本宇宙”是子。“宏宇宙”起源于“大奇点”爆炸,“宏宇宙”包含有已经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大小不一的宇宙,还包含有尚未爆炸形成宇宙的“小奇点”。总的说来,不管是“宏宇宙”,还是“本宇宙”,或者其他宇宙,都是有起源的,就会有终结,有起点就会有终点,都无一例外,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宇宙处在永恒的变化和运动中,在这个意义中,宇宙又是永恒的。宇宙从诞生到死亡,又形成新的“奇点”,然后又爆炸形成新的宇宙,周而复始,如此循环,没有穷尽,这就是宇宙的永恒之处。

无限是指没有边界和局限。宇宙是不是无限的?答案肯定不是无限的,以“本宇宙”为例,她的直径为1600亿光年,1600亿光年就是她的边界与局限,而“本宇宙”的外界就是“虚空”与其它宇宙。包含“本宇宙”的“宏宇宙”也不是无限的,只是限于我们人类现在科技无法测量与计算她的直径。人类不是无限的,因为人类从诞生到终结是有时间限制的。连宇宙到了一定时间也会终结,何况人类呢?人类在宇宙中生存,科学技术能帮助人类生存得时间更久,可以生存几千万年,甚至于几亿年,但人类跟宇宙一样总会有终结的一天,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生物是永恒的。

人类是宇宙创造的。人类不能创造宇宙。人类是宇宙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上帝是并不存在的。上帝只是人类想象中的产物,一个人类想象中的产物,怎么能够创造宇宙与人类?这本身就是很荒谬的。既然上帝是不存在的,那么,人类头脑里的神魔鬼怪都是不存在的,想象中的产物是虚体,而宇宙万物都是物质的都是实体,实体都遵循物质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虚体是不能遵循物质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所以,虚体不是物质的,没有质量、没有能量,不会有超自然能力存在,更没有能力创造宇宙与人类。宇宙背景的辐射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证据。“大爆炸”理论的提出,宇宙是由一个温度极高的高密度物质扩张而来的。这个温度极高的高密度物质就是“奇点”。“宏宇宙”起源于“大奇点”爆炸,宇宙终结后又归于“大奇点”,我们人类所处的“本宇宙”起源于“小奇点”爆炸,终结后又归于“小奇点”,在这个意义上,宇宙周而复始,没有穷尽,所以,又体现出了宇宙的永恒性。

知识是人类认知宇宙与万物规律的结果。宇宙万物发生的一切,当人类去认识、去了解、去掌握就构成了知识。是先有宇宙万物,再有人类认知,就构成了知识。没有宇宙万物,没有人类去观察、发现、体验、思考,就不会形成知识。知识在宇宙万物的层面上是无限的,受限于人类的认知能力,知识在人类认知层面上又是有限的。永恒与非恒久,有限与无限,放在不同的层面上、不同的角度的结果是不同的。永恒与非恒久,有限与无限都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

 

无知的人生最幸福

 

德西德流斯·伊拉斯谟是荷兰的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他出生于荷兰鹿特丹一个神甫家庭,他后来任职过主教秘书、剑桥大学教授。他的成名作是《愚人颂》。

      伊拉斯谟认为愚蠢是天真无知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是为人类带来最大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根本原因,他还认为知识对人类来说则是一种负担,只能带来麻烦,让人过上苦闷的生活。对于伊拉斯谟的观点我并不认同,且持有反对意见。真的是无知的人生最幸福吗?无知愚蠢的人肯定不是最幸福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只有珍惜现有生活,懂得知足常乐的人幸福。还有为了实现人类的价值,为全人类谋生存、谋发展、谋未来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因为这样的人把自己放在全人类的先知与救世主的地位上,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他所做的一切是全心全意为了整个人类幸福未来,这样有崇高目标而去实现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伟大人格的最幸福的人。而要为整个人类谋幸福未来,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远大崇高的目标,没有持之以恒地实干是做不到的。这个最幸福的人,是最有知识的,才能成为人类的先知与救世主,无知的人是不能成为人类的先知与救世主。这个最幸福的人,已经超脱了个人私利,超脱了个人幸福与满足,他的个人幸福是建立在整个人类幸福基础上的,他的思想与行为是崇高无私的,所以,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他的人生最幸福,没有人比得上。

无知导致愚昧。愚蠢的人没有知识,智商不高,缺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能创造科学技术服务人类,往往自己的性命被毒虫猛兽、自然灾害、饥饿战争等等夺去了,生命都没有了,哪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无知愚蠢的人所谓最幸福,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人感觉不到幸福,或者感受到人生很痛苦,是因为人有太多贪婪的欲望、需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感觉不到幸福。幸福是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双满足”体现。人的贪婪的欲望层出不穷,没有止境,这个欲望满足了,又会生出其他的没有满足的欲望,于是欲望一步步升级,实现欲望的能力不能相匹配的话,人就会烦恼、苦恼、痛苦。大家仔细想一想,你这一辈子,你能实行你所有的梦想、理想、目标,或者满足你所有欲望、需要、需求吗?肯定不能。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能如意的只有十之一二。你是女性,你喜欢的男人不喜欢你,不爱你,不能跟你生活在一起,你如意吗?你幸福吗?你是男性,你喜欢的女人不喜欢你,不爱你,不能跟你生活在一起,你如意吗?你幸福吗?你想要谋一份轻松并且高薪的工作,却难如愿,你幸福吗?你想晋升到一定的职位,结果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目的,你幸福吗?你想赚几十亿,结果累死累活几十年,只赚了几百万,你幸福吗?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就是要证明一下,人的幸福与否跟自己的欲望是否满足是成正比的关系。欲望越多,人越不幸福。欲望满足的少,人越不幸福。无知的人不会无欲,有知的人不会多欲。懂得珍惜,知道满足的人会克制欲望,自我约束贪婪,所以,知足常乐的人最幸福。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是不幸福的根源。

知识是人类认知与改造我们所处世界的智慧的结晶,是科学发展与进步的源泉。没有知识,就没有科技,就无法发明创造去改变我们人类的世界,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物质的满足,都是知识所衍生出来的科学技术创造的,我们人类衣食住行的改善,都是科学技术的功劳,都是知识的功劳,人类离开了知识就会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人类连吃饱饭与保持温暖都困难,寿命非常短,这样无知识无科技的社会怎么能让我们人类幸福? 我们想要获得幸福,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财富改善物质条件,让自己的物质方面的欲望、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同时,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生活,并且不断创新,提高科学技术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并且在现阶段知足常乐,保持精神愉悦,开心过好每一天,这样我们才会很幸福。幸福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更不是不劳而获而得到的,而是我们通过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幸福是不求无妄之财,不谋无妄之福,不贪无妄之欲。有知比无知幸福,求知比求欲幸福。宗教信仰是人类对宇宙认知欠缺的表现,更是无知的体现。信仰宗教不如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上帝、神仙不如信仰我们人类自己。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可让我们人类在未来比想象中的神更厉害。我们人类是自己的上帝,是自己的神。人生短暂,时间如白驹过隙,做些对他人、社会、国家、人类有用、有益处、有贡献的事,这样的人生才最幸福。

 

名望与心灵的宁静永远无法共存

 

米歇尔·德·蒙田是法国的思想家、作家。他的母亲是西班牙人,父亲是法国人。他任职过波尔多最高法院的法官,当过议员, 由于他的父亲是小贵族兼富商,所以他得以继承父亲的爵位与财产,他过上了隐居的生活,除了埋头做学问外,他还潜心写作。后来,任职波尔多市市长。他的代表作品是《随笔集》。

米歇尔·德·蒙田认为心灵的宁静取决于是否能不再介意他人的看法,如若追求名望,在他人看来名望即是一种荣耀,我们必须令别人对自己留下好的印象,如果追寻名望,就无法超然自若,名望与心灵的宁静永远无法共存。对于能否介意他人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人生存在这世上,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所以有时不得不介意他人的看法,但是不能完全介意他人的看法,因为太介意他人的看法,会活得好累。人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人的一生是自己的,肯定要为自己而活。对是否介意他人的看法,要看情况而定。当自己坐得端、行得正、走得稳,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那么不需要介意别人的看法,因为你是对他人、社会、国家是无害的。无害的人为什么要介意他人的看法?世人对人的评价,并不都是公允的,每个人都会对跟自己观点相同、相近、相似的人评价要高些,因为有共同点;对跟自己意见相左、相悖的人评价要低些。你做好事,好人会讲你好话,坏人会讲你坏话;你做坏事,坏人会讲你好话,好人会讲你坏话。你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就不要介意性格奸诈、内心邪恶的人对你的看法与评价,因为你的言行跟他们是相反的,他们肯定会侮辱诽谤你。太介意他人的看法,要不就会同流合污,要不就会随波逐流。只要自己的行为是符合真、善、美,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公序良俗,那么就要坚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介意他人的看法。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做得再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与其取悦他人,不如做真实的自己。只要自己不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那么就要坚持自我,做回自己,也不要怕别人误会误解,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很多人活在世上,所争取无非“名利”二字。把名利分为二个维度进行划分,可以得出四种类型名利观。一种是好名好利类型,二种是不好名好利类型,三种是好名不好利类型,四种是不好名不好利类型。世人都难以跳出这四种类型的名利观。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名望既是荣耀,又是面子,还是尊重,更是认同。名望不是靠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欺世盗名而来的。名望代表着社会认同、全民认可、世人尊重、粉丝崇拜、后人景仰。一个人的才华、能力、品行、学识、财富、地位、社会贡献得到社会认同,才会拥有名望。靠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得来的名望都是假的,都是昙花一现。靠吹牛皮、说谎欺骗、舆论炒作得来的名望都是空的,都是黄粱一梦。只有根植于人民之中,根植于艰苦奋斗,根植于真才实学,根植于社会贡献的名望才是真实的,才是终生的。只有人民对你的才华、能力、品行、学识、财富、地位、社会贡献的社会认同得来的名望才是永恒的。只有人民的认可,才能让你永垂不朽,离开了人民,你什么都不是。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名望是人民认可给予的,个人的名利来自于人民的恩赐。只有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杰出贡献人才配拥有名望,才会受到人们景仰与崇拜。名望要不要追寻?我认为要追寻。人生在世,草木一春。人生存的意义是体验人的生老病死,是经历学习、生活、工作、恋爱婚姻、生儿育女等这一历程,是享受每一天所发生事情的乐趣。但是,人生存最大的意义是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对人类有杰出贡献。为人民而活的理想、信念与行动、成就,才是意义非凡的。不是为了人民的名望,不要也罢,还不如超然自若,保持心灵的宁静。

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这是名;追求财富,这是利。超脱名利,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有的人一生在追求财富,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等到两眼一瞪,万贯家财,亿万财富,不过是换了一个主人而已,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千辛万苦赚了一辈子用不完的金银,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人总要有所追求,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多赚合法的钱财,不赚违法的钱财。不要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违法乱纪,这就失去追求财富的意义了。合法赚钱,晚上睡得踏实,有人敲门,也不会心惊肉跳。钱多就多用些,钱少就少用些,够用就好。不要因为对金钱的贪婪,而去违法犯罪;不要因为要满足个人的欲望,而去损人利己。更不能因为贪欲,而去损害他人、社会、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国谋名者,是真人杰,为民谋利者,是真英雄。

 

知识就是力量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出身于伦敦新贵族家庭。他自小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任职过英国驻法大使、国会议员、法院书记员、詹姆斯顾问、副检察长、首席检察官、枢密院顾问、掌玺大臣、英格兰大陆官、上议院大法官职务。他授封为维鲁兰男爵,后来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他的代表著作有:《新工具》、《学术的进步》、《新大西岛》、《培根随笔》。培根对哲学最大贡献是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

培根认为科学知识建筑于自身之上,它稳固发展,不断累积,挖掘着新的科学法则,尽可能做出创新;有了科学知识,人们能实现以前无法做到的事情,知识就是力量。我比较认同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人类的知识是靠人类在大自然生存中,通过探索、实践、思考、总结出各种自然规律的科学认知。知识根生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思考人生的过程,并且一代一代的积累,形成了人类文明的智慧的结晶。没有科学知识,就没有我们现在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就没有改造未来的力量。人类文明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与传承,那么我们还会处于原始社会茹毛饮血的时代,碰到自然灾害、饥饿、疾病等威胁人类生存的因素时,只有灭绝的份。没有知识,我们就没有智能手机、电视、空调、汽车、飞机、电脑等使用;没有知识,我们没有各种治疗手段与药物治愈我们的疾病;没有知识,我们不能认知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产生的原因;没有知识,我们不能利用大自然各种资源为人类服务;没有知识,我们不能探索地球与宇宙。正是因为如此,知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兴起是反智主义在作祟。读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汲取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无用论”的目的是以极少数不读书人的成功来否定大部分人读书的成功,以偏概全、一孔之见、以管窥天、一叶障目、一概而论,以局部替代全部,来全面否定读书与学习知识的作用。如果学习知识真的无用,那么还需要小学、中学、大学干什么?那么还需要家长们把自己的小孩送入小学、中学、大学进行学校教育干什么?古人讲“学而优则仕”,是因为古代需要知识精英进入公务员队伍来治理国家。今人讲“学习改变命运”,是因为现在需要知识精英进入工商企业界来管理企业。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都需要知识的作用,都需要知识分子应用知识来为其服务。但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当官、发财,而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分子替其效劳。现代社会不学习知识,就无法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未来社会是机器人员工的科技社会,如果你不读书,不学习知识,连机器人都不能操作与管理,那么如何工作?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都会用机器人作为员工工作,你不读书,你不学习知识,就会被淘汰,连工作都找不到,如何养活自己?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知识都帮助你找到工作,获得薪酬,让你具有养家糊口的能力,让你可以晋升到高级的管理职位,获得社会地位与社会认同,于是知识改变了你的命运。科学的基础是知识,知识产生科技,未来人类的生存都需要“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我们人类发明创造,探索宇宙,利用资源,开发宇宙都需要科学知识,我们人类的美好生活都需要科技来创造,于是知识改变了人类的未来。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托·因哲伦德说过:“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达·芬奇说过:“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托马斯·富勒说过:“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第欧根尼说过:“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知识如此重要,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民的富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作用。喜欢炒作的,夸夸其谈的,说些反智与违反科学常识、社会常识的人被社会蔑称为“公知”、“砖家”等称呼的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与不学无术之徒。真正知识渊博、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是受整个社会尊崇与敬仰的,他们不会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他们言行不会违背常识与违反公序良俗。不要把悖论、谬论当成知识,奉为真理;悖逆真理,违背正义的人的言论百分百、十分肯定、绝对都是些不学无术之徒,对这些人要有慧眼进行甄别。真才实学的人不会悖逆真理,违背正义,不会把悖论、谬论奉为圭臬。

知识不仅包括书本知识,还包括经验知识。弗朗西斯·培根说:“到目前为止,经验是最有力的证据。”培根非常肯定经验是作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本知识是把经验知识与观察、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的成果。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经验知识都是人类对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认知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弥久而珍贵。知识就是力量,这力量能改天换地,能够让人类认识宇宙与统治宇宙。

 

人类是机器

 

托马斯·霍布斯是英国的哲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个牧师家庭。他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从事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的家庭教师这一职业,后来又担任威尔斯亲王查理斯的数学教师。他游历欧洲,一直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论公民》、《利维坦》、《论政体》、《论社会》。

物理主义的观点认为世间万物的本质都是物质,其他包括思维及超自然在内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世界万物都是物质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但物理主义认为思维是不存在,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思维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人的肉体是“硬件”,思维是“软件”,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人拥有高智慧。思维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成为高智慧生物的根本原因。人没有思维,只有肉体会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如同低等生物一般;人没有肉体,只有思维,思维是无法存储的,那么人是不存在的。思维需要“硬件”来存储,所以,在未来科技发达的时代,可以把思维这“软件”下载在其他机械或者生物有机体、能量中进行存储,意识体形态的人是可以保存与生存的。总而言之,思维是一种独特的物质形态,并且不能单独离开物质而存在。

在托马斯·霍布斯看来,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动物都不过是由血与肉组成的机器罢了。他认为没有实体的物质不可能存在,因此世间万物都具有物理属性,因此人类也是物理性的,人类是机器。生物是血与肉组成的机器,包括人也是一样由血与肉组成的机器,这个我认同。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碳氧化物、碳硫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碳硼烷、烷基金属、羰基金属、金属的有机配体配合物等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常见衍生物的总称。有机化合物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氢、氧、氮、氯、磷和硫等元素。碳、氢、氧、氮、氯、磷、硫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有机物。有机物是生命的基础,所有生命中都含有有机化合物。所以,生命是物质的。而物质的生命是由有机化合物构成人体的器官、血液、肌肉、体液、神经、骨骼、毛发等。这些人体的器官、血液、肌肉、体液、神经、骨骼、毛发等,形成人体的功能,于是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体。人类是机器人,一点都没错。人的大脑如同机器人的CPU(中央处理系统),人的血液、体液、腺体如同机器人需要的油、电力、机械动力,人的器官如同机器人的各种硬件。人类是机器人,唯一比机器人有优势的地方是思维、意识、情感、情绪方面,这也是机器人不如人的地方。现在人类比机器人优秀,但不能保证未来人类比机器人优秀。因为未来的科技发展,难以保证不让机器人产生自主意识,甚至于产生情感、情绪,那么未来机器人就会比人类更加像人了。人的发展,说不定会产生半机械半人类的人,或者仿生人,又或者是人类意识存储于机器的意识体人。人类既是物质的,又是物理性的,更是如同机器一样的人。宇宙万物皆由物质构成,构成物质的原子、粒子等微观粒子组合成各种元素,各种元素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形成生命,生命进化到高智慧生命的人,人的本原就是有机化合物、元素、原子、粒子等,因此说人是机器一点都不荒诞。

托马斯·霍布斯说过:“生命不过是一种躯干的运动过程罢了。”机器用久了会生锈,会发生故障,会停止运转。人活久了,人的器官会老化,功能会退化,呼吸会衰竭,等到没有呼吸的一天,人的生命就结束了。死亡的人,身体的各个部分腐烂、腐朽、渐渐分解成有机化合物,然后又回归成原子、粒子散落在大自然中。人与机器的唯一区别是人是有机体,机器是无机体;人是生物机器,机器是机械机器。随着仿生学、生物学、细胞学、基因学的科技兴起,人与机器的这种唯一区别在未来也会消除。

我不赞同托马斯·霍布斯的“物质的唯一形态便是实体,没有实体的物体不可能存在”的观点。因为物质的形态有多种表现形态。一种是实体形态,一种是寄生于实体而生的形态。如光、射线、辐射、能量、磁场、意识、粒子运动、言语、文字等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意识是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于世的物质表现形式,是必须寄生于实体而生的形态。意识离开了物质实体就会不存在,必须有物质来存储它,并且要持续给它提供能量才能运作起来。所以,没有实体的物体不可能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意识没有实体,但它可以寄生于实体中而运作,这就是意识作为物质的表现形式的特殊之处。

 

 想象力决定一切

 

 布莱兹·帕斯卡出生于法国多姆山省奥弗涅地区的克莱蒙费朗市的一个小贵族家庭,他是法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的早期教育专靠受过高等教育,任职过法官的数学家父亲艾基纳对他的家庭教育。他自学成才,专注于科学研究,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就是他发现的。他的哲学名著是《思想录》。

布莱兹·帕斯卡认为想象力是人类强大的能量,它能够推翻理性,但想象既能通往真理,也能导出谬误,我们可能看到一些并非真实存在的美丽、公正或幸福,想象力可能会令人步入歧途。想象力是人类强大的能量,这个我认同,毕竟我们人类最大区别于动物、植物的方面就是思维,而想象力是思维的最精华、最强大的力量,这是动物、植物无法比拟的。想象力使我们拥有发明创造的工具、文字、艺术、思想、理论、诗歌、电影、电视、科技等等动物、植物无法创造的东西。想象力是科学的源泉。我们人类想在天空翱翔,想象力帮助我们发明了飞机;我们想去月球、火星,想象力帮助我们登上了月球与火星。很多科学成果的发现,都跟想象力的假设有关,先想象,再假设,然后再寻找证据论证,并且进行科学实验,最后,形成科学成果。现代社会的每一件科技产品没有我们人类的想象力成分在里面?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敢于大胆想象,然后通过实验进行研究与论证,才有众多的科技产品让人类享用。离开了想象力,人类文明是难以进步的。人类生存在大自然中,每天要面对大自然各种现象,如果固步自封,束缚思想,不敢去大量想象,不敢去大量假设,那么我们人类还会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更没有能力抵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各种灾难,人类会像恐龙一样灭绝。但是人类拥有了想象力,就打开视野,扩宽了思路,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于是各种奇思妙想涌现出来,让人类认知了一些科学规律,解开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神秘面纱;于是就发明创造出各种科技为人类服务,让人类生存得更久,活得更好,并且可以探索宇宙的各种奥秘。

想象力并不代表着真理,也不代着谬误。向好的方面发展,想象力能帮助我们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向坏的方面发展,想象力也能让我们在谬误的路上越陷越深,错上加错。例如神话,人类利用想象力想出各种神仙与神仙的故事,当然这些神话能丰富我们人类的生活,添加生活的色彩,但一旦把神话当成了现实去膜拜与信仰时,就离科学越来越远,并且从神话沦为迷信,最终会限制人们的思想,让人类固步自封,停止文明的前进,长此以往,人类愚昧下去,终会有灭绝的一天。宗教的作用跟神话差不多。为什么近代我们人类只用几百年、几十年的时间就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各种高科技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是因为我们很多科学家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桎梏,才有现在如此之多的科学成就。而那些世界宗教存在了几千年了,这就是因为宗教思想束缚了人类的想象力,人类古代的几千年的发展还不如近代几百年、几十年的发展的缘故。当人类的想象力往唯物主义发展,那么肯定会有更多的科学理论、科学技术涌现,想象力帮助人类认知一个接一个的科学原理、自然规律,科技让人类的未来更美好。当人类的想象力往唯心主义发展,那么肯定一天到晚想着神仙赏赐各种金银财宝、美女帅哥、帝王将相的地位、无病无灾、美食、长生不老、永生等等,幻想着不劳而获,梦想着一夜暴富,结果人类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无能为力时,只有天天求神拜佛,哀求并不存在的超自然力量的神祇,于是各种物种灭绝把人类也加入其中了。

想象力是一种人类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向唯物主义发展,另一种是向唯心主义发展。向唯物主义发展的想象力让人类充满着美好生活的前景,向唯心主义发展会让人类导致文明的陨落。帕斯卡所说的“想象力决定一切”并不是真的想赞美人类的想象力,而是指出想象力可能会令人步入歧途。我的观点是要对想象力一分为二地看待,要分为唯物主义方向的想象力与唯心主义方向的想象力。令人步入歧途的是唯心主义方向的想象力,唯心主义方向的想象力能为人类提供一些娱乐方面的艺术作品,但不能够提供实际科学方面的判断依据。另外要注意的是个人想象力与群体想象力。个人想象力如果只是空想与每天做黄粱美梦,那么对社会影响力有限,属自娱自乐罢了,但是这种想象力形成文字等作品,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群体想象力代表着一群人都是这样想象的,形成一种共识想象,如果这种共识想象是善的,那么对这个社会有益;但如果这种共识想象是恶的,会导致群体行为失常,从而对社会无益,甚至于起破坏作用。人的想象力很重要,但要把握它的方向,要积极向唯物主义方向发展,要具有善的导向,这种想象力才是对这个社会有良好作用的。

 

 人类的知识无法超越经验

 

约翰·洛克是英国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他出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的威灵顿村。他的父亲是一个律师,母亲是制革工匠的女儿。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能够受到很好的教育,得益于他父亲的好朋友,一名国会议员的资助。他在伦敦就读于西敏中学,后来又从牛津大学毕业,有幸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任职过沙夫茨伯里伯爵的私人医师,任过秘书,他后来一边写作一边在政府部门担任各种职位。他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宗教宽容》 《政府论》 《人类理解论》等。

约翰·洛克认为唯理主义者相信人类生而具备一定的思想和概念,这些思想和概念是固有的;但由于这一事实,唯理主义者的观点并不可靠;人们无法在刚出生的婴儿身上发现真理,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所拥有的思想也不相同,没有完全一致的情况,人类所了解的一切全部来自于经验。对于约翰·洛克关于经验主义的观点,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经验。经验在哲学上的解释是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是认识的开端。也可以说经验是人直接接触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产生的认知。经验是离不开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经历、认知的。知识与经验都很重要。知识是一种记录、记载、推理演绎、逻辑思维、存储的信息,经验是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信息。知识与经验这两者都是信息,可以说经验是一种另类的知识,称为经验知识。经验与知识本是一个统一体,不分彼此的,但是哲学家约翰·洛克却把这两者割裂开来比较,出现了经验凌驾于知识之上的观点,对于知识与经验的孰优孰劣的这个探讨,真的没必要。因为在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情景下知识与经验的重要性各有轻重,很难一比高低、一较高下。再者,经验本属于知识的范畴之内,硬要让经验脱离知识的范畴,显示出经验主义的高高在上,这样做不科学。

一个人知识的获得,在婴儿时因为不存在学习与思考,所以,除了遗传基因所传递的本能外,不存在存储知识与获得经验,当人从婴儿一步步地成长时,随着心智的成熟与思维模式的建立,通过学习与对实践活动的经历,就逐步获得了知识与经验。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与经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和对科学规律的认知,就构成了真理。真理跟客观事物的实际与科学规律是密不可分的。真理不是主观意愿的反映,而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婴儿如同一张白纸,没有通过学习,没有进行思考,没有对实践活动的经历,就无法对这个客观世界进行认知,进行思考,更无法产生思想。没有与生俱来的思想。人的思想的产生,一是经过后天习得的,并且经过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得出的;二是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与物质世界打交道时,经历的各种过程所总结的。前者是知识,后者是另一种知识叫经验。约翰·洛克认为的人类刚出生时的思想就像一块白板,这跟我认为人在婴儿时是一张白纸的观点同出一辙。但他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只能来自于通过感官感知传递的经验,这个我不敢苟同。因为人类社会每天都有人诞生,也有人死去。人类所有的知识并不是都来自于感官感知传递的经验,人类知识的存在,是因为自从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先人通过思考、实践、传承就一代又一代地把知识通过文字、图画、艺术、口舌相传等方式就把知识继承与传承下来了,并不是每个人的经验构成了所有的知识。对于人类每个人来说,绝大部分知识已经存在,这需要我们进行学习与传承。而新的知识的产生,则需要每个人在实践中进行总结,然后通过把以前学习的知识与现在总结获得的经验相结合,加以推理利用,于是组成了新思想。人类的知识,就是靠我们人类学习、传承、实践、思考、总结,一点一滴汇聚而成。在这个意义上,知识远超于经验,而非经验超于知识。知识是星辰大海,而经验是这其中的一颗小星星与小水滴,不可同日而语。

婴儿是一张白纸,婴儿的思维是一张白板,没有任何特征与思想,我们让这张白纸与白板丰富起来,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让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学习,才能使其丰富起来。教育与学习是培养人理性思维和天才的基础的观点,这我跟约翰·洛克的想法一致。

 

世间存在两种真理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是德国的哲学家、数学家。他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莱比锡的一个公务员世家,祖父三代人都是公务员。他的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伦理学教授,在他6岁时去世,给予他留下了一座私人图书馆。于是,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自学图书中的知识,并且在14岁时进入莱比锡大学读书,20岁毕业。他拿到博士学位,拒绝了大学教师岗位的聘请,后来经一位男爵介绍,到美茵茨选帝侯大主教高等法庭工作。随后,他给汉诺威一位公爵担任法律顾问。后来,他说服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于柏林成立科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这一生中,他的主要职业是律师,并且一直在著书立说。他的代表作品是:《神义论》、《单子论》、《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认为世间万物皆有一个独特的概念,这一概念承载着包括该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联在内的有关该个体的所有真实信息,我们能够通过理性思考分析这些关系,当这种分析是有限的时候,我们便能获得最后的真相,这些真理是推理之真;当这种分析是无限的时候,我们便不能通过理性思考,而只能依靠经验获得最终的真理,这些真相是事实之真。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识来自于经验,唯理主义者认为知识可以单纯的理性思考获得,而我认为知识既可以通过经验获得,也可以通过理性思考获得。知识来源于实践中的经验与对事物的理性思考。知识是思考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两者割裂开来。真理的定性只有一个,那就是事实的真相与宇宙万事万物的规律。真理不能凭空猜测地创造出来,必须以事实与真相为依据。离开了万物统一于物质,离开了事实,离开了自然规律,所说、所想、所知、所行,皆非真理。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把真理简单地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推理之真,另一种是事实之真,这样的看法太片面、太狭隘、太简单。任何一种真理都是在事实之真的基础上对事实的正确认知与对事物的实践而获得的推理之真。事实之真是基,推理之真是顶;事实之真是根,推理之真是枝;事实之真是本,推理之真是末。真理包含有事实之真与推理之真,知识却包含着真理与谬论。事实之真中有推理之真,推理之真之中亦有事实之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构成了真理。对实践产生的结果和经历过实践活动,通过正确地思考,就会形成一种对客观律的认知,于是真理诞生了。不是一个人随便做了一件事就是真理,也不是一个人胡思乱想出的观点就是真理。真理必然以客观事实与正确思考为依据,否则,会产生谬论而非真理。真理具有唯物主义的科学属性,而谬论却是唯心主义的非科学属性。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所强调的似乎是一切真理都是推理之真,一旦人类能够完成自己的理性分析,就能够获得,这种观点我认为是错误的。宇宙万事万物一直存在这个世上,并不会因为人类的概念、理念、理性分析而存在或消失、或者发生改变。

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当然,对物质可以通过劳动进行改造,但是要头脑一想,物质就会发生改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你面对任何物质,凭大脑对其理性分析一下,看看物质有什么改变?肯定物质还是物质,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受限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我们无法完全撕开宇宙的神秘面纱,宇宙包含有万事万物的客观事实,这些客观事实就是真理,我们理性分析地思考与推理,可以得出一小部分推理之真的真理,但是宇宙太庞大了,所含的知识、真理并不是能够通过推理之真而完成认知与完全掌握的。推理之真只能是通过理性分析认知真理、了解真理,而非产生真理。人类所知晓的真理都是事实之真与推理之真有机统一结合起来的产物,凭空想象不出,任意创造不出,只能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过、体验过、观测过、思考过、总结而成。对宇宙科学的认知构成了真理,对宇宙错误的认知构成了谬论。脱离物质世界与科学规律的认知,肯定会沦为谬论。我们要追求真理,反对谬论,要用唯物主义辩正法来思考问题,要反对唯心主义把人类引向歧途。真理是具有物质性、科学性、规律性的,我们人类需要把推理之真与事实之真结合起来,通过用各种科学手段来认识万事万物的真理。

 

存在即是被感知

 

乔治·贝克莱是爱尔兰的哲学家,他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他很会读书,15考入都柏林三一学院,19岁获得学士学位,22岁获得硕士学位,他留校担任讲师,后来他担任神学教会的主教一职,他创建了“儿童之家”并且担任第一任“儿童之家”总执事人。他最后被任命为英格兰某地区执行主教一直到去世。他的代表作品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

乔治·贝克莱认为所有知识都来自于知觉,我们感知到的是观念而非物自身,因此世界都是由观念组成的,物自身必须超脱于经验之外,心灵能够感知这些观念,事物只能以理解者或被理解者的立场存在。我反对乔治·贝克莱关于“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观点。我认为万事万物本身就存在那里,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改变,随你胡思乱想,或者坚持不懈地思考,或者观点改变,事物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不管你的观念是什么,万事万物不会因你的观念改变而发生变化。人只能通过劳动实践与科学研究去认识、去了解、去探索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与本质,却不能凭借感知或者观念来创造与改变它们。存在的事物一部分能够被人类感知,但存在的事物还有很大一部分由于受限于人类现有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不能被人所感知。人类感知的事物只是一小部分,并不是全部。能够被人感知的事物是存在的,但不被人感知的事物依然存在,这种存在不会因为人的感知而是否存在,也不会因为人的感知而发生改变。存在的事物能够被人感知,也有不能够被人感知的存在,不存在的事物人是感知不到的,不存在的事物不会因为人的感知与否而存在。

人依靠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与思维、思考、逻辑、推理等知觉来感知这世上的一切。但如果按照乔治·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是被感知”会沦为唯心主义的论调,会被人认为这个宇宙存在都是人的感知所创造的,从而否定这个物质世界,继而以为这个世界是人头脑中思索出来的,并非真实的存在。但事实真相是在没有地球之前,宇宙存在其他星球;在没有人类之前,地球存在原始生物与海洋生物,甚至于恐龙曾经统治过地球。所以,怎么能说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人头脑中想出来的?怎么能否定这世间存在的万事万物的物质性?“存在即是被感知”否定宇宙的本质的物质性,从而沦为唯心主义的“上帝创世论”或者“超自然创世论”、“神决定论”的思想泥沼。对乔治·贝克莱而言,世间唯一成因,必须是由意志力行动创造出来的意志成因。乔治·贝克莱否定物理的物质世界,认为这世界是人头脑想象创造出来的,这是非常错误而又荒谬的观点。乔治·贝克莱还有极其荒谬的言论是“哲学家们所谓的物质实体并不存在”,如果真如他所说的,那乔治·贝克莱这个人的实体也会不存在。不知是哪个疯子头脑里把乔治·贝克莱这个实体想出来的,并不是他父母生育而出生的,还让他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书。按照乔治·贝克莱所说的,那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知,每个人的观念都不同,如果让一万个人画苹果,每个人面前都摆放了一个苹果,那么,一万人画作是不是画的苹果有天壤之别?有三头六臂的苹果,有会飞的苹果,有会吃人的苹果等等。怎么会这样?不是说物质实体都是人想出来的吗?真做这样的实验,一万个人画面前的苹果,画的苹果大同小异,没有较大的区别,可见物质实体并不是人头脑想象出来的,不是人感知出来的。

我们生存的世界,我们所处的宇宙是物质性的物理实体存在,不是上帝意志力创造出来的,也不是我们人类的感知与想象出来的。万物都是物质的,人也是物质的,不可能物质构成的人凭精神力量与意识创造出物质出来。这个世界先有物质,物质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物,无机物进化为低等生物,低等生物最后进化为高等智慧生物的人类,人类的基础是物质,人的本质是物质性的,人产生的意识也是物质性,意识不过是物质形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已。万事万物统一于物质,我们生活在一个活生生的物理的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不是虚构与虚拟的存在。只有宇宙的物理规律把人这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物种创造出来了,神话中、宗教中没有任何神祇、没有任何超自然力量能够把人创造出来。

 

疑惑并不使人愉快,但确信则更为荒谬

 

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笔名伏尔泰,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富裕的中层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后来任职审计院司务,他的母亲是普瓦图省的贵族家庭的女儿。他从小受到过很好的教育,他很好学。他第一份工作是任法国驻荷兰大使的秘书。他因写讽刺权贵的诗而坐牢。他后来任过宫庭史官、宫廷文学侍从工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他一生创作了50多部戏剧作品,大量哲理小说和历史著作。他的代表作品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

伏尔泰认为历史上的每个事实和理论都曾被人所修正,人类并非生而带有思想和概念,每个观念和理论都能为人所挑战,疑惑并不使人愉快,但确信则更为荒谬。对伏尔泰的观点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为什么?因为伏尔泰认为历史上的每个事实和理论都曾被人所修正这是错误的。人类历史的每个事实和理论有些被人所修正,但有些却是按照真实的情况记载的。修正的原因是因为君主为了给自己歌功颂德,或者美化自己执政,或者为了抹黑竞争对手与敌人,修改了历史这是有可能的。史官按照自己的偏见,对自己欣赏的人进行讴歌与美化,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进行贬低与抨击,这也是修正的原因之一。有些理论家在他人的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完善、补充、修改,这也是修正的原因之一。除了上述原因,历史上记载事实和理论的人不可能胡乱修正,任意篡改,更不可能对每一个事实与理论都进行修改。如果历史上的每个事实和理论都曾被人所修正,那么我们人类就会处于一个谎言的的世界,沦为历史虚无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伏尔泰以局部代替整体,以偏概全,从而全面否定历史与人类文明的真实性,所以他的观点太偏颇,太过于极端,因此是错误的。人类并非生而带有思想和概念,但是人类记载、记录、记忆下了思想和概念,把人类文明的思想成果传承下来了,并且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同时,人类通过思考、观察、领悟出新的思想和概念,又丰富了人类的思想文明成果。人有怀疑精神是正确的,但是这种怀疑超过限度就变质了。有些观念和理论能够怀疑,可以进行挑战,但是通过科学证实正确的科学原理、理论、定律等符合自然规律的内容不能怀疑与挑战。可以否定观念和理论,但是绝不能否定自然规律。如果对人类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怀疑,持否定态度,那么会浪费多少资源与精力,会走很多弯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一切都要重新验证,人累死了,而成果却并不显著。人可以怀疑,但不能怀疑一切;人可以否定,但不能否定一切。

可以挑战权威,但不能挑战已经验证正确的科学;可以挑战观念,但不能挑战被世界人民所公认的核心价值观,更不能挑战真、善、美;可以挑战谬论,但不能挑战真理。有怀疑精神是正确的,但不能把这种怀疑精神扩大化、全面化。宁可信一点,不可全信。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人不如无人。该信的一定要信,不该信的一定要怀疑。什么都怀疑,那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什么都轻信,那是无知的表现。人要有怀疑精神,这是纠正谬误与进步的源泉;人更要有信赖精神,这是增长学识、增进才干、增强信任的源泉。对什么样观念的人要持怀疑态度?对那些把谎言说过一千遍就是真理的人要持怀疑态度。对那些全面否定英雄的观点的人要持怀疑态度。对那些为反面人物翻案的人要持怀疑态度。对那些吹嘘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人要持怀疑态度。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不学无术之徒要持怀疑态度。对那些动不动就说为你好,从不计较自己的利益的人,显示自己道德高尚的人要持怀疑态度。对那些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言而无信,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要持怀疑态度。对那些不遵守法律法规,不遵守公共道德,破坏公序良俗的人要持怀疑态度。对那些动不动就说自己身价千万、亿万的人要持怀疑态度。对一些人的怀疑,可以避免上当受骗;对一些事的怀疑,可以避免出错。结论是人要有怀疑精神,但不能怀疑一切;人要有否定精神,但不能否定一切。 我们要怀疑假、丑、恶的事物,但不能怀疑真、善、美的事物;我们要否定假、丑、恶的事物;但不能否定真、善、美的事物。因为假、丑、恶,所以我们怀疑;因为真、善、美,所以我们肯定。

 

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大卫·休谟是苏格兰的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他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他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职业是商业职员。他在26岁的时候完成了《人性论》一书。他向爱丁堡大学申请担任“伦理学和精神哲学”系所的教授被拒绝。他后来做了安那代尔侯爵的家庭教师,他写了历史巨著《大不列颠史》,他还担任了圣克莱尔将军的秘书。他的职业生涯担任过图书管理员。他晚年从事的职业是哈特福伯爵的秘书。他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人性论》、《道德原则研究》、《人类理解研究》、《宗教的自然史》。

大卫·休谟的论断:每天早晨我都能看见太阳升起,我开始习惯于期盼每天早上升起的太阳,因此我开始断定“太阳每天早上都会升起”,这一判断并非逻辑真理,因为太阳不升起(无论这种情况在我们看来有多么难以置信)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因此我的这个看法没有任何合理的依据,但习惯又告诉我“太阳每天升起”,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这一判断也不会符合经验主义的观点,因为我无法观察未来太阳升起的情况,因为我的这个看法没有任何合理的依据,但习惯又告诉我“太阳每天升起”,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大卫·休谟认为“太阳每天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既不是逻辑真理,又不符合经验主义,是一种习惯。我认为客观事实是一种自然规律与宇宙运行法则,并不依靠逻辑推理而产生,也不会因为个人的经验主义而产生。逻辑所产生的知识与经验主义所产生的知识,有些是符合自然规律与宇宙运行法则的,但有些则不是。逻辑产生的知识肯定是知识,经验主义产生的知识也是知识,知识包含有真理,真理是知识的一种客观事实的反映。知识还包含有非真理的内容。逻辑所产生的知识与经验主义产生的知识,符合自然规律与宇宙运行法则的就是真理。反之,则不是真理。这就是我的论点与大卫·休谟的论点不同之处。

大卫·休谟提出在对事实进行推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判断依据,而智者只会凭借事实作出决定。对大卫·休谟这一观点我比较赞同,因为每个人的出生背景、受教育程度、学识的深浅、生活经历与阅历、个人价值观体系、受他人的影响的程度、性格与习惯、兴趣与爱好等不同,对事实推理与判断的结果也不同。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也不同。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愚者见愚,谬者见谬。一个人一个观点,十个人十个观点,百个人百个观点,都不见得相同。要不大同小异,要不谬之千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每个人的判断依据不同,产生的观点与想法也不同。

在大卫·休谟看来,世间唯有两种语句,一种是“说明”性质的,另一种则是“可能”性质的。“说明”性质的是说明性陈述,“可能”性质的是可能性陈述。能够被说明,证明已经了解该事物十之八九了,这样才能说明得让人明白,不至于含含糊糊,一知半解,不至于让人云里雾里越听越糊涂。不能够被说明的,只有用“可能性”来表述了,因为不能准确判断,或者没有真凭实据支持,所以用有选择余地含糊其词的的“可能性”较稳妥。

太阳每天升起。每个人需要呼吸。把球抛向天空,它会自然落下来。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路更快、更稳定、更安全。等等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也是自然规律,不依靠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是依靠逻辑推理与经验主义可以让其产生与消失的。可以按大卫·休谟的说法这是一种习惯,它们不过是人类条件作用成果,而条件作用才是令我们相信明天的世界会一如今日的的原因。自然规律不可改变,不可创造,但是可以利用。我们利用太阳每天升起,用太阳能来发电,这种自然规律就被人类利用了。海洋涨潮与落潮,我们人类利潮汐的自然规律来发电,这种自然规律就被人类利用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各种科技产品与生活用品,哪一件不是利用了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来制造?我们人类习惯了利用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来服务人类,所以,习惯就成了优秀的人生指南,让我们人类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还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让·雅克·卢梭出身于日内瓦共和国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去世,他由他的姑姑抚养。父亲因与人发生纠纷逃往里昂避难,他寄居在舅舅家,后来他跟表兄寄宿于一个牧师家里,学习语文、数学、绘图。他干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职业,他通过阅读杂乱的书籍自学成才。他后来成为尚贝里华伦夫人的情人,做她的管家,期间阅读各种书籍学习。他的代表作品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作为一名哲学家,让·雅克·卢梭认为“遵循天性而活“的人类在本质上是良善的,当私有财产的观念发展起来之后,社会需要发展出一套系统来保护它,这一体系从那些拥有私人财产对没有私人财产之人所创造的法律衍生而来,这些法律用不公正的方式对人类加以约束,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对于“自由”的学说,我的主张是人人生而自由,但这自由是有限度的,是有底限的,这个自由不能无限扩张。不然,个人自由无限扩张肯定会损害他人的、组织的、社会的、国家的自由。自由有边界,这个边界的标准是不损害他人的、组织的、社会的、国家的自由。人要不要自由?肯定需要自由,因为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使然。一个人的自由不能凌驾于绝大多数人的自由之上,不能以个人自由侵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过去的君主,如奴隶主、封建主、资本主他们利用手中掌控的权力,就喜欢把个人的自由凌驾于人民自由之上,把个人意志凌驾于人民意志之上,以少犯多,以寡欺众,以强凌弱,以贵压贱,让绝大多数人毫无自由可言。只有“人民至上”的政权与国家,才会用法律保障人民的自由,所制定的法律才是全民意志的体现。如果法律保护杀人犯的活命的自由,那么众多的受害人死者的活命的自由就会被剥夺了。如果法律保护盗窃犯、抢劫犯等侵犯财产的自由,那么众多的受害人的拥有个人财产的自由就被剥夺了。如果一个人讲言论自由,但他天天侮辱这个、诽谤那个,天天造谣生事,贬低他人,抹黑国家,从而制造矛盾、践踏法律、破坏他人与国家的形象,那么,他的这个言论自由就凌驾于他人自由、国家自由之上了,就凌驾于法律之上,就明显地超越自由的边界了。如果一家新闻机构讲新闻自由,但这个新闻机构天天播假新闻,天天造谣传谣,制造社会恐慌,引起社会撕裂,造成社会动荡,那么,他的这个新闻自由就凌驾于他人自由、社会自由、国家自由之上了,就凌驾于法律这上,很明显地超越了自由的边界了。所以说,当自由没有边界,个人自由就会侵犯他人的、组织的、社会的、国家的自由,自由的本质就变了,不是保护自由,而是侵犯自由了。

人人生而自由,这是人的天性,但是社会的天性是要保护绝大多数的人的自由,而不是保护极少数人的自由。当极少数的自由侵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时,那么就需要限制极少数人的自由,让极少数人的自由不会对绝大多数人的自由造成侵犯、损害。法律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意志的体现,反映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保护绝大多数人的自由,这样的法律才是良法、善法。每个人的自由都由体现绝大多数人意志的法律所保护,这样的自由才是合适的、科学的、良善的、正义的。法律保障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权利,保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但当有人把个人自由无限扩张到使他人的自由、组织的自由、社会的自由、国家的自由受到损害,那么就需要用法律来限制这个人的自由,让他在枷锁之内反省,警示世人。

人人都热爱自由,但不能破坏自由,侵犯他人的、组织的、社会的、国家的自由就是显而易见的破坏自由。只有在法律允许范围的自由才是合法的、合理的、合情的自由,法律才会保护人的自由。这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不存在,因为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必然与社会上的一些人发生联系,只要人有了绝对自由,那么肯定会侵犯他人的、组织的、社会的、国家的自由,那么肯定会破坏自由。

当一个人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就会享受到法律赋予的各种自由,包括言论自由、生活自由、衣食住行自由、学习自由、工作自由、娱乐自由、消费自由,支配财产自由、学术自由、劳动自由、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等等自由。人人生而自由,法律保障人人得享自由。每个人都需要自由,都喜欢自由,所以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就有“自由”两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人是会交易的动物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小镇寇克卡迪的海关公务员家庭,家庭条件优越。他的父亲的职业是律师、军队法官与海关监督,母亲是大地主的女儿。他聪明好学,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时转入牛津大学学习。他毕业后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主讲英国文学,过了几年后又开始讲授经济学课程。他后来回到母校格拉斯哥大学教授,主讲逻辑学和道德哲学。1787年,他应邀请为英国内阁成员讲授经济学,最后,他被推荐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的职位上工作三年左右后去世。他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的两本代表性著作是《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认为人们以个人利益为行动的指南,我们经常需要别人商品与服务,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交易双方都能受益的方式交换商品与金钱,人是会交易的动物。我比较认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这一观点。无利不起早,趋利避害,这是人的天性。人的行为大部分都受利益的驱使。当你需要驱使一个人做事时,你给予的利益等于他的期望预期或者大于他的预期,这时他就会愿意受你驱使。这就是当一百元、一千元不行的话,当你把价码提高到万元、百万元、亿万元的时候,肯定能驱使他人做某件事情。这不是拜金主义,更非金钱至上,这是人对自身价值的标价,待价而沽。个人利益非单纯的金钱物质利益,还包括荣誉名誉利益、人格尊严利益、政治利益、情感利益、性利益、繁衍后代利益等等。但对人类这一生来讲,“名利”两字的利益最重要,人非圣贤,大多数人都难以跳出“名利”两字的利益。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真能跳出“名利”两字的利益的人还是有的,但这是少数人,是大彻大悟的人,是具有圣贤光环的人,但他们是少数派,不具有人数的大比例。成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成语揭示了人类好利。不管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皆有利益的存在,关系特别好的是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满足,关系不睦的是双方都在损害对方的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皆是如此。双方获利,皆大欢喜。当你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帮助、合作,必须让他人看得到利益,这利益不单纯是金钱物质利益,还有其他方面的利益。

我按照“名利”两种价值观提出了一个“名利价值”偏好模型。把“名利”按名誉与利益两个维度的偏好进行划分,可得出四种结果,一种是爱名重利型,二种是不爱名重利型,三种是爱名轻利型,四种是不爱名轻利型。绝大多数人属于这四种名利价值偏好类型。人们的行为选择就是要不爱名,要不重利,而不爱名又不重利的人属于大彻大悟的圣贤之类的角色,不恋红尘,不染俗世。

人类之间的分工协作,也是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的。因为一个人无法完成所有的商品与服务,所以需要利用自己手中的商品与服务去交换别人手中的商品与服务,这个利益交换过程,就促进人类的大生产、大分工,也促进了文明的进步,使得社会物质财富丰富化。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人类之间的爱恨情仇,往往涉及到利益交换,没有利益交换这个基础,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爱恨情仇。

一个人生活在这世上,要吃饭、穿衣、学习、睡觉、工作、娱乐等,这些活动需要的物质与条件都要求人必须通过利益交换来获得。一个人出售劳动力、学识、智慧才干,通过工作获得工资的金钱,然后用工资收入去购买衣食住行的所需物品,人就是这样通过交易完成利益交换的。金钱货币是利益交换的媒介之一。

虽然我赞同亚当·斯密的观点,但我认为人不要成为利益的奴隶,要把精神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组织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换位思考,要能以他人、组织、社会、国家利益优先,做到“我将无我,不负国家、不负人民”。因为我们是人,比动物高级,这高级体现在我们的精神境界,人不能只会去交易,有些还要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牺牲自我,服务人民。人民最大,自我最小,以小护大,人民就最伟大。任何人在人民面前,都不能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惟利是图。

现代社会的大分工越来越细,大协作越来越广,这都是经济社会的有利的一面。生产力的大发展是由劳动力的大分工造成的,而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则需要我们人类之间进行大协作、大配合、大互助。全球化的经济与全球自由贸易化则需要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大协作、大配合、大互助,才能使得我们人类的经济大发展、大进步,任何反全球化经济与反全球自由贸易化的倾向与行为都是逆时代而行,逆大势而动,都不配成为人类大家族中的一员。

 

 世上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的身体,另一个是外在世界

 

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首府柯尼斯堡的一个家境贫寒的工匠家庭,他的父亲职业是马鞍匠。虽说家里穷,但是他还是8岁开始入学,长大以后进了柯尼斯堡大学读书,由于家里贫穷,他当时没有进行硕士毕业答辩,直到24岁才顺利从大学毕业。他开始的职业是柯尼斯堡的一个小镇的家庭教师。他的课讲得好,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他喜欢哲学,他拒绝了柯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因为他不想离开家乡。他的理想是在柯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后来在柯尼斯堡大学当无俸讲师授课哲学,最后他如愿以偿地任柯尼斯堡大学形而上学哲学教授一职。伊曼努尔·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的代表品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等。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感性是人类感觉事物的能力,我们无法通过经验了解时空,时空的概念来自于心灵的直观,因此出现在时空中事物都能被我们的心灵所感知,一个“自在之物”(存在于人类思维之物的物质)与时间、空间以及人类的概念无关,我们无法了解“自在之物”,世间存在两种世界,一个是能为人类身体所感知的经验世界,一个是自在世界;知性是人类思考事物的能力,概念只有在被我们的心灵所感知的前提下才能适用于事物之上,一个“自在之物”(存在于人类思维之物的物质)与时间、空间以及人类的概念无关,我们无法了解“自在之物”,世间存在两种世界,一个是能为人类身体所感知的经验世界,一个是自在世界。

我认为感性与知性都是人类的本能,心灵的直观是人认知事物所获得的感知,而“自在之物”受限于人类的认知水平,它虽说存在于宇宙中,但我们人类却不知道它的存在,并且不能认知它的所有的一切。人类毕竟是宇宙的沧海一粟,连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也不过是其中一粒尘埃,渺小得很,何况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呢?所以,人不能固步自封,不能把思维局限于太阳系,而应该跳出太阳系,向银河系,向宇宙的更深处进军,才能保存我们人类,才能让人类科学技术更加先进,并且寿命更长,甚至于成为宇宙的统治者,到那时,人类就不再渺小,不再微不足道,而是如同神级文明一样的存在。宇宙之大,无边无垠,人类真要认识宇宙,那么就必须发展宇航高科技向宇宙进军,必须建造接近光速或者超过光速的宇航器,才能让我们脱离太阳系,进入银河系,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采掘地球没有的矿藏,认识银河系其他高等智慧生命,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最后去认识、去了解人类以前不知道的“自在之物”。我认同伊曼努尔·康德的观点,这世间在两种世界,一个是能为人类身体所感知的世界,一个是自在世界。能为人类身体所感知的世界,是我们人类认识、思考、观测、体验、经历过的一切事物,但这只限于地球。因为我们人类在地球生存,所以,受限于地球的一切形式表现,离开了地球,会有更多跟地球不同的事物让我们去了解、去发现的“自在世界”。这个“自在世界”可以理解为外星球、外星文明,或者是区别于地球的宇宙的其他存在。这个“自在世界”不是神话中、宗教中的“天堂”、“极乐世界”、“神域”,而是众多我们人类从未认知过的世界。

唯理主义认为,理性而非经验才是令我们了解世事的媒介。经验主义者相信,了解世事的媒介只是来自于人类对世界事物的的经验,而非理性思维。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提出,若要理解世界,理性和经验缺一不可。而我的观点与唯理主义、经验主义、先验唯心主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我认为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不管是理性、知性,还是经验都是人类这一种生物物质特殊的表现形式而已,人是由物质构成的,人的思维、感觉、经验等都是附着于人类物质的基础之上的,都是物质的特殊的表现形式。离不了人,这种物质的特殊的表现形式也会不存在。因为人的理性也好,经验也好,并不能让物质突然出现与消失。当你面对一块木头时,随你怎么理性,随你怎么经验,木头还在那里,没有任何改变。物质不以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当然,你动手用化学的、物理的等方法去改变木头的的形态、位置、状态等时,人强加于木头的力会使木头发生化学的、物理的等变化,但木头还是物质,不会因人的意志凭空产生,也不会因人的意志凭空消失。并且木头这物质遵循物质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理性与经验可以让大家认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可以改造我们这个世界,但不会创造我们这个世界;可以认知我们感受到的物质,可以改造物质,但不会创造物质。一切都是物质的,脱离物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不管人类的头脑如何奇思妙想,总摆脱不了物质的影子,我们的感性、知性,还有经验世界与“自在世界”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产物。

 

社会确实是一份契约

 

     政治家、哲学家埃德蒙·伯克出生于爱尔兰明斯特地区一个宗教家庭,父亲是信仰爱尔兰圣公会的知名职业律师,母亲是信仰天主教的信徒。他小时候在都柏林贵格会学校读书,长大以后在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读书,后来他在伦敦就读法学院,但他对父亲安排的读法律不感兴趣,因此他放弃了法律事业,从事文学生涯。他任职过私人秘书、下议院议员、军队主计官、枢密院官员职业与职务。他的代表著作是:《与美国和解》、《为自然社会辩护:检视人类遭遇的痛苦和邪恶》、《论崇高与美丽概念起源的哲学探究》、《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

埃德蒙·伯克认为人类有物质、科学、艺术、和道德需求,人类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以上所有需求,一种是他们求助于由祖先建立起来的实现共同需求的最佳方式;另一种是他们同意互相帮助,因为这才是实现共同需求的最佳方式,结论是这两种最佳方式是实现共同需求的最佳方式。

人是生活在人类社会的人,不可能任何需求都能够自给自足。如果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在无人区独立生存,并且生存得很好,那肯定是一个强大的存在,这样与世隔绝的人,十分稀少,非常罕见。人类绝大多数人是不能够一个人独立生存的,必须与他人一起合作、协作、配合,甚至于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照顾才能生存、生活。人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合作,孤家寡人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由于得不到任何帮助,有点意外或者疾病只有死亡的份。别把个人脱离社会想象得很美好。人脱离了社会,脱离了他人的帮助,衣食住行生病受伤都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物质匮乏,其他科学、艺术、道德需求没有人为脱离社会的人提供,这样的人孤独寂寞,有时生不如死。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衣食住行的供应都是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分工协作的产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离不了这个社会,离不开他人的劳动生产。我们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都需要他人、社会来提供,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来满足所有需求。我的观点是人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离不开这个社会的帮助。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都是这个地球大家庭的一员,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我们人类千千万万个家庭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国家,所有国家集合在一起生活在地球,就构成了地球大家园。一个人离不开家庭,一个家庭离不开国家,一个国家离不开地球。众多的人构成了这个社会、国家、人类文明。我们所有的一切需求不可能是从天而降,而是人类分工协作进行大生产的结果,离开了其他人,就不存在人类文明。

人类的文明具有延续性,我们人类从古人猿进化成人类的祖先,然后,群居生活在一起,打猎、采集、繁衍后代等,进步到部落文明,后来又从部落文明进步农业文明,再进步到现代的工业文明,最后会进步到电子文明、机器人文明、星际文明,终极进步到人类的科技使人像神一样的存在,称之为神级文明。这个文明的延续性在于由祖先建立起来的知识与科技,以及文化的传承性。由祖先给我们人类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实现一部分人的共同需求。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前进,我们人类不可能还停留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晒太阳,而是应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把握现在,创造未来,为人类文明的前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人类将离开太阳系,向银河星系进军,去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去寻找更多人类所需的宜居星球,去开采人类尚未发现的稀有矿藏,去跟一些其他星球文明的智慧生物打交道,建立外交关系。而这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人类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来满足所有人类的共同需求。我们人类必须构建命运共同体,发展科技,为共同需求提供物质与精神成果。

既然人生存在这个社会,离不开这个社会,那么我们要遵守这个合作共赢、相互帮助的社会契约,做到“我为人人”,从而相互帮助成为“人人为我”。这个社会契约是一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上、伦理上、心灵上、法律上的合作契约。这种社会契约既是有形的存在,又是无形的存在,这在于人与人在社会中参与的合作程度有多少而定。我比较赞同埃德蒙·伯克认为社会是一份契约的观点。既然社会是一份契约的话,那么就需要遵守法律法规,需要遵守社会公德,更需要讲诚信。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要言而有信,信守承诺,不做言而无信、出尔反而的人。只有讲诚信,构建诚信社会,才能让社会契约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道德标准、伦理标准、法律标准,才能更好地服务这个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人类文明,并且体现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操。人人都自觉遵守社会契约,人人都是社会契约中的一部分,人人都能从社会契约中得到各种需求的满足,于是我们人类文明变得更加美好。

 

为绝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幸福

 

英国的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出生于英国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律师家庭。他从小是个神童,3岁便开始学习拉丁文。他长大后进入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就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他通过学习法律,从事的第一份职业是律师。后来,他边研究边写作,经常旅行,他父亲死后给予他留下一大笔遗产,所以,他的衣食不愁。他曾成为罗伯特·欧文在新拉纳克的企业的合股人,后又出资兴办《威斯敏斯特评论》期刊。他对伦敦大学的贡献,被公认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精神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有:《政府片论》、《道德和立法原则概述》、《赏罚原理》等。

杰里米·边沁认为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在两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是对痛苦的规避,一种则是对快乐的追求;一切社会和政治决策,应该以绝大多数人的获得最大幸福为最终目的。对于杰里米·边沁的观点,我是比较赞同的,因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人性,都有喜欢快乐,逃避痛苦的的人性。但我的观点比边沁的观点更加升华,更加有内涵。让人得利,让人快乐,这是人们感到幸福的根源。为什么要让人得利?让人得利是因为让人们获得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其所需求、需要,从而让其收获到幸福。为什么要让人快乐?让人快乐是因为让人们获得精神的东西来满足其所需求、需要,从而让其收获到幸福。物质是生存所需,精神是快乐所需,这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物质上的满足,衣食住行难以保障,生存难以为继,何来幸福?没有精神上的满足,就算有金山银山,广厦千间、良田万顷、粟米万石,时时感到痛苦、焦虑、悲伤,又有何幸福可言?所以人的幸福是建立在物质与精神两者皆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快乐乃幸福之本。相比较而言,精神上的满足比物质上的满足更让人感到幸福。人的痛苦来源是因为物质与精神的东西没有得到满足所导致的压力感、紧张感、焦虑感、无奈感、挫折感、沮丧感、无助感,所以人不快乐。为什么每逢佳节时,要祝福亲朋好友快乐?就是因为快乐才是人最大的幸福源泉。

一切社会和政治决策,应该以绝大多数人的获得最大幸福为最终目的,而让要绝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幸福必须让绝大多数人的物质与精神得到最大满足。首先,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物质需求、需要。其次,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精神需求、需要。第一,要建立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从一个人出生、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去世终其一生进行保障,还要对其的育儿照顾、受教育、劳动就业、休息、疾病、婚姻、生育、养老等终其一生进行保障,让人一辈子无忧无虑。第二,要建立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会没有剥削、奴役,才会实现按需分配,不会产生严重的贫富差距,更不会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人人平等,人也不会分为三六九等,没有阶级,人民当家作主,人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主人,人人都是这个社会的股东。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机器人在农田进行农业生产,机器人在工厂进行产品制造,机器人在家庭中服务人类,机器人供养着整个人类。机器人是人的劳动工具,不可能有人类去剥削、奴役劳动工具之说。第三,要建立和谐、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人类社会需要靠道德的约束与法律的约束才能让其遵守社会规则、社会秩序。法律与道德是社会的准绳,是衡量人类言行的标准,两者不可偏废。重道德轻法律,总有少数反社会的异端人士会挑战社会规则、社会秩序,而且专干“破窗效应”的事情,专干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的事情。所以,重道德轻法律,不能惩恶扬善,反而破坏了社会风气。重法律轻道德,那么想要改恶从善的人就没有出头之日。没有道德,就会没有引导社会向善、向好的正能量,就不能教化社会、教化众人,让人失去了是非善恶判断的标准,好的社会风气难以形成。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要一齐抓,齐头并进。无论是道德建设,还是法律建设,要以绝大多数的人利益、价值观、标准去建设。众人之德,服之众人;众人之法,用之众人。第四,人类要从事更加有意义的工作。共产主义社会,需要人类去学习、去研究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体力劳动与部分脑力劳动由机器人代劳,但人类还有更多有意义的工作要做,研究太阳系,探索太阳系;研究银河系,探索银河系;研究宇宙,探索整个宇宙。在研究与探索中,我们人类会发现很多未知的、有趣的、有用的东西,让我们人类陶醉不已,兴奋不已。在星际探索的过程中,人类百分百、十分肯定、绝对会发现其他星球的智慧生物,甚至于还能见识到不同于地球生命的新生命形态,见识到与我们人类文明的不同的星际文明。对这种研究与探索是不是感到快乐,是不是感到幸福,是不是感到有趣有意义?

我们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把绝大多数的人民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为人民谋幸福,是每一个公民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只有人民满意了,我们才能满意。只有人民快乐了,我们才能快乐,只有人民幸福了,我们才能幸福。我们的幸福是因人民之幸福而生。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收获到最大幸福,这种非常有人生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做,这让我们的觉悟提高、精神升华、品质高尚、灵魂纯洁,不枉活一世。

 

思维没有性别之分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英国的著名哲学家,她出生于伦敦东区的斯毕塔菲尔德一个地主贵族家庭,父亲投资失败,加上酗酒与重男轻女的思想,她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她靠的是自学成才。她与妹妹开设了一间学校,后来,她担任爱尔兰人金斯伯勒家的家庭教师,其后,她从事作家职业一直笔耕不辍。她的代表作品有:《人权辩护》、《女权辩护:关于政治与道德的问题批评》等。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提出如果男性与女性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力,那么他们将拥有同等的优秀品格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因为男性与女性的大脑以及思想是相似的。从人类起源来说,受教育权开始于贵族与政府公职人员,因为贵族要服务于统治阶级,而政府公职人员也要服务于统治阶级,因此,记录、公文、书面交流显得特别重要,所以,贵族与政府公职人员是受教育的重要群体,虽着科举制度的兴起,受教育权从士阀家族转移到骞门家族,只要有经济条件的男子都可以读书受教育。但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作用,使得女性无缘享受到与男性一样的受教育权。为什么历史上“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这是因为男性是农业经济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更是战争的主要兵源,正是由于男女身体构造的不同,承担的经济、军事方面的职能不同,再加上严重的男权思想才导致社会上普遍的“重男轻女”思想泛滥。包括现在,这种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依然严重,想要消除这种思想,任重而道远。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女权主义者,她主张男女平等的教育权利是正确的。我国从中华民国开始已经逐步让女性进入学堂读书,享受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现今,男女不但受教育权利平等,而且其他的就业权、同工同酬权、继承权等等权利都已经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女性的平等权。

我认为男性与女性应该平等,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由男性与女性各占一半构成的,在家庭中不过是因分工不同而已。一个家庭没有男性或者没有女性是不能够称之为“家”的。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半边天,都对家庭与社会有一半的功劳与功勋。男女平等,要克服三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在家族中赚钱多少的问题,不管男女赚钱多少,只要这赚的钱是为了家庭的日常开支,减轻家庭中经济压力都应该表示赞赏,不能在家庭中因谁赚得钱多钱少而使男女关系处于主次地位,忽视了男女平等。第二个误区分工不同的问题。不管谁主内还是谁主外,都只是为了家庭而进行分工协作。一人在外赚钱养家糊口,另一人在家抚养小孩、赡养老人、处理家务,都是为了这个家庭而奋斗,功劳是一样的,并不是赚钱的就高人一等,做家务的就低人一等,从而忽视了男女平等。第三个误区是关于勤俭持家问题。在家庭中要量力而行,夫妻不要盲目举债,购置一些不急需的奢侈品或者为了享受而给家庭借“房贷”、“车贷”、“消费贷”等,让家庭债务缠身,沦为“房奴”、“车奴”、“卡奴“,更使家庭成员还不起债务成为”老赖“。忽视了男女平等。钱多就多用些,钱少就少用些,量钱而消,量力而行,别给自己与家庭太大的经济压力。

男女平等是因为男女在这个世界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要坚决反对男女婚姻的低俗化、买卖化。现今一些地区的男女婚姻天价彩礼、结婚要房要车要存款,这些丑恶现象就是婚姻的低俗化、买卖化的表现。逼迫儿女及一方父母承担了巨额债务,最后结婚后儿女及父母为了还债,降低了生活质量,造成了婚后矛盾,从结婚自由就变成了买卖婚姻自由,使得婚恋市场上的社会风气堕落成商品化的婚姻风气,导致了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甚嚣尘上。这不是男女平等,这是金钱至上,所以,国家一定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止这些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让一些人想通过儿女婚姻发财的不劳而获的思想得到改善。

女性很重要,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说过,让女性拥有权力,她们便能拥有与男性一样的优点。今年,我国女足的优异成绩让男足汗颜。要给女性更多的机会去创造她们的功勋,要给予女性更多的权力去管理这个社会,要让女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男女平等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而应该是与男性有一样的社会担当。男女平等是指地位、职责、贡献、权利、权力、责任、担当、待遇等平等。男女平等,不能让女权重于男权,更不能让男权重于女权,平等相待,不分彼此,心态平和才能构建和谐的男女平等社会。

 

现实是一个历史过程

 

格奥尔格·黑格尔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的一个公务员家庭。他小时就读于斯图加特文科中学,18岁的黑格尔进入图宾根大学(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新教神学院学习,他拿到了杜宾根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后来他拿到新教神学博士学位,取得在大学神学院任教的资格。他的第一份职业是在将军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斯泰格尔的家里当家庭教师,接着,他在法兰克福的葡萄酒大盘商家里当家庭教师,又接着在法兰克福一个贵族家庭里担任家庭教师。他与谢林创办了《哲学评论》杂志,他来到耶拿大学哲学系,任编外讲师,他后来在歌德与席勒的推荐之下成为教授。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他晚年时在海德堡大学与柏林大学任哲学教授,最后任职柏林大学校长与政府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法哲学原理》等。

格奥尔格·黑格尔认为哲学必须始于不再做任何假设,我们决不能假设思想与意识的结构永不改变,这些结构本身都是精神的一部分,一切现实皆为精神,一切精神都会经历历史发展的过程,现实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决不能假设现实整体被分为精神以及精神的客体,思想及其客体都是精神的一部分,一切现实皆为精神,一切精神都会经历历史发展的过程,现实是一个历史过程。对格奥尔格·黑格尔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辩证地看待。我不认同一切现实皆为精神的观点,现实与精神这两者是母子关系,现实是母,精神是子,没有母,哪有子?没有现实,哪会产生思想与精神?现实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思想是精神的,是主观存在的,并且精神寄托于物质,思想诞生于物质。没有物质,何来精神?没有现实,怎会有思想?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物质是皮,精神是毛。因为历史过程是时间与空间的运动史、变化史,从宇宙的角度来看,历史过程就是宇宙演化史;从地球作为星球的角度来看,历史过程就是星球演化史;从人类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历史过程就是人类演化史与人类文明史,都涉及到时间与空间的运动、变化。现实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物质的宇宙史、星球史、人类史。现实是物质的,所以历史过程也是物质的,不可能现实是精神的,历史过程不可能是精神的。思想及其客体都是精神的一部分,但这精神的一部分在另一个方面来讲却是物质的一部分,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是物质的,思想及其客体隶属于精神,而精神隶属于物质,脱离物质的精神与思想是不存在的。物质与现实是硬件,精神与思想是软件,没有硬件的承载、存储,软件如何使用、应用?没有硬件,软件如何运作?

例如,一个观点、一段文字、一种思想这个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把一个观点、一段文字、一种思想记录在书本里时,书本、纸张、油墨这物质的东西就成为一个观点、一段文字、一种思想的载体、存储器,如果没有书本、纸张、油墨,,一个观点、一段文字、一种思想还会不会存在?有人会说,,一个观点、一段文字、一种思想会保存在人的头脑里,但你知不知道人的大脑也是物质的?人的大脑就是一个观点、一段文字、一种思想的存储器。如果没有物质的东西作为载体,,你说一个观点、一段文字、一种思想会不会存在?肯定不会存在。结论就是精神诞生于物质,来源于物质,精神不能独立于物质存在,只有物质与精神共同存在,精神才会存在,精神才有用武之地。物质可以脱离精神独自存在于世,但精神离开物质就会不存在。

精神不过是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宇宙刚开始没有生命,接着时间、空间运动,使得一些特殊环境的星球有了生命,然后从低等生命进化到高等生物,再然后高等生物进化到高等智慧生命体,这些高等智慧生命体通过对周围物质世界的了解、认识,经过思考,渐渐地产生了思想,然后发明了语言、文字等文明世界的东西,于是就有了精神。思想与精神是物质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思想的历史过程其实是现实的过程,精神的历史过程其实是物质的过程。没有精神的物质,只有物质的精神。

格奥尔格·黑格尔认为唯有理性才能理解哲学的本质及其使命。我认为哲学是人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认知观,也是一种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科学观,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在这世界中如何看待问题,如何处理问题,采用何种方式立世、处世。哲学是一种精神粮食,是人生指南与航灯,是黎明前的曙光。

 

 

选择何种哲学类型取决于做选择之人的类型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是一个哲学家,他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的拉梅诺的一个手工业家庭,家境贫寒。他在邻居的资助下读书。后来进入波尔塔贵族学校就读,长大后在耶拿大学读书,接着在莱比锡大学神学系就读,但因他经济困难弃学赴瑞士苏黎世当家庭教师,他因写了一篇《试评一切天启》的文章受到康德的赞赏,并被康德推荐到大学任教,后来被任命为耶拿大学的哲学教授。由于他倡议建立柏林大学,大学建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柏林大学校长。他的代表作品有:《自然法权基础》、《全部知识学基础》、《伦理学体系》等。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研究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类是如何存在的,而生存的本身似乎是被随意决定的,也就是说,永恒的自然法则,每个事件必须要紧随之前的事件或情况出现。对于人类如何存在的,我认为人类之所以存在,是宇宙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再加上环境的特殊孕育条件造成的。人类的进化过程遵循进化论的观点。宇宙的进化过程是从无机物进化到有机物,从有机物进化到低等生物,从低等生物进化到高等生物,从高等生物进化有高智慧的生物。人类作为高智慧生物,是完全按照这一进化过程而进化的。人类的进化过程是遵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漫长的岁月,还需要特殊的进化条件才能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特殊的进化条件也不可能进化为人类。从低等生物进化为高等生物这是一个必然过程,但从高等生物进化为人类又存在偶然,人类是必然与偶然相统一诞生的产物。生存的本身似乎是被随意决定的,我并不赞同,生存的本身是人类的自身选择与自然选择的结果。以人类繁衍后代为例,女性在远古时期选择男性,通常要寻找身体健壮,有保护妻儿老小能力的男性为配偶,这样繁殖的后代身体健康,存活率更高。男女交配过程中,女性的卵子只会对青睐的精子开放,只与偏爱的精子受孕成受精卵。不然为什么男性一次排放几亿甚至几十亿个精子,却只有一个精子才能成功与卵子结合成为新的人类生命?女性的卵子的选择中意的精子这一过程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有想法、有意识的。现今,女性择偶为什么大部分要选择经济条件好的男性,从繁衍学角度来说,也是为了给自己孕育的后代找到好的生活条件与好的基因,这一过程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有想法、有潜意识的行为。人类作为生存的本身,并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自己、他人、环境有条件限制决定的。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为生存而努力,衣食住行,学习、生活、工作、娱乐,恋爱婚姻抚育后代等。

     对于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认为的选择何种哲学类型取决于做选择之人的类型。我认为哲学类型在严格意义来说,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张一切都是物质,唯心主义主张一切都是精神世界与超自然力量造成的。唯物主义是物质主义,唯心主义是精神主义。我的观点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我否认这世间是由人的意识与精神所造成,否认有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存在。不是神创造人,因为人是从人猿通过特殊的条件进化而来,这一过程非常漫长,不然怎么会发现有那么多的几十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化石呢?既然地球有特殊的让人猿进化为人类的条件与环境,那么其他星球有没有进化为高等智慧生物的?肯定有。宇宙那么大,我们的科研人员观测到了一些类似地球环境的星球,这些类地星球具备生物进化的环境,而且还有不是类地星球一样具备生物进化的环境,只要有具备生物进化的环境,随时时间的推移,迟早有些生物会进化为高等智慧生物,从而形成这种生物的星球文明。我们地球生物包括人类都是以碳为基础的生物,称为碳基生物,那么宇宙肯定还会存在有硅基生物、氢基生物、氦基生物等等。有超越自然力量的神肯定是不存在的。神只是人类对未知世界恐惧的产生,再加上人类对宇宙的奥秘不了解所以误以为这宇宙是由神创造的,误以为人类是由神创造的,误以为万物是神创造的,其实所谓神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人类头脑中想象出的产物。甚至有些人还认为这个宇宙是人类头脑中精神与意识创造出来的。不管是认为宇宙是神创造出来的还是认为人创造出来的统统都是唯心主义哲学类型。

唯物主义能帮助人类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让我们认识宇宙,了解物质构成和遵循的各种规律,让人类发明科技以服务人类,让人类生存得更加久远,通过科技来改造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到人定胜天。唯心主义却只能帮助人类麻痹自己,自我安慰,不知努力进取,听天由命。

 

 缺乏主题比缺乏哲学观更可怕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是德国的哲学家,他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他长大后在格廷根学校学习法律,后来他在莱比锡学习艺术史、古典语文和哲学,深受柏拉图、温克尔曼的影响,随后在德累斯顿开始文学创作。他的第一份职业是作家。后来的职业是在柏林的学校与耶拿的学校当哲学讲师。他皈依天主教后,在法兰克福任奥地利公使馆参赞。他的代表作品有:《论现代史》、《古代与现代文学史》等。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将哲学视为一个整体,与其宽度的艺术和生活的浪漫主义背景相符合。这种观点把个人情感的地位置于理论思考之上,与大部分启蒙思想相悖。我的观点跟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观点不同,我认为哲学应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而非感性的表达。哲学应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论,应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而非主观情感的表现。哲学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万变不能离其宗,而应该是殊途同归。这个同归就是天人合一,大道归元,都是对同一客观事物的不同表述而已,都是对科学规律的各种不同解释而已,都是提高人类地所发现的的现象的认知能力而已。哲学不是从天而降,更不是玄之又玄、晦涩难懂的名词概念而已。主观表达的是情感,客观反映的是事实,偏向主观,一直走到底,会沦为唯心主义;而倾向客观,一直走到底,那就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对我个人而言,我是典型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表述需要主题,没有主题不好针对性下论断与表述观点。主题与哲学观不是谁主要谁次要的问题,也不是谁根本与枝叶的问题,而是在进行哲学表述需要主题来论述哲学观点的问题。这两者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缺乏主题与缺乏哲学观其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思想武器、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哲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与科学的真理、事实的认知,哲学研究要能为人类提供方向与指明道路,做人类的航灯,要成为人类强大的生存动力,而非屈服于命运,屈膝于神祗,等侍所谓末日审判的奴役。哲学要帮助人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克服一个接着一个的困难与挑战,让人类这个星际种族活得更好,在宇宙中生生不息。

 

人类总将自身眼光的局限视作世界的局限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是德国的哲学家,他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他长大后在格廷根学校学习法律,后来他在莱比锡学习艺术史、古典语文和哲学,深受柏拉图、温克尔曼的影响,随后在德累斯顿开始文学创作。他的第一份职业是作家。后来的职业是在柏林的学校与耶拿的学校当哲学讲师。他皈依天主教后,在法兰克福任奥地利公使馆参赞。他的代表作品有:《论现代史》、《古代与现代文学史》等。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将哲学视为一个整体,与其宽度的艺术和生活的浪漫主义背景相符合。这种观点把个人情感的地位置于理论思考之上,与大部分启蒙思想相悖。我的观点跟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观点不同,我认为哲学应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而非感性的表达。哲学应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论,应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而非主观情感的表现。哲学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万变不能离其宗,而应该是殊途同归。这个同归就是天人合一,大道归元,都是对同一客观事物的不同表述而已,都是对科学规律的各种不同解释而已,都是提高人类地所发现的的现象的认知能力而已。哲学不是从天而降,更不是玄之又玄、晦涩难懂的名词概念而已。主观表达的是情感,客观反映的是事实,偏向主观,一直走到底,会沦为唯心主义;而倾向客观,一直走到底,那就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对我个人而言,我是典型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表述需要主题,没有主题不好针对性下论断与表述观点。主题与哲学观不是谁主要谁次要的问题,也不是谁根本与枝叶的问题,而是在进行哲学表述需要主题来论述哲学观点的问题。这两者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缺乏主题与缺乏哲学观其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思想武器、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哲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与科学的真理、事实的认知,哲学研究要能为人类提供方向与指明道路,做人类的航灯,要成为人类强大的生存动力,而非屈服于命运,屈膝于神祗,等侍所谓末日审判的奴役。哲学要帮助人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克服一个接着一个的困难与挑战,让人类这个星际种族活得更好,在宇宙中生生不息。

 

人类总将自身眼光的局限视作世界的局限

 

     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的一个银行家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但由于发疯而自杀身亡,他的母亲是个作家,他与母亲的关系并不好。他是在英国与法国接受的小学与中学的教育,他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财产,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他对哲学特别感兴趣。他的第一位职业是作家,第二份职业是编外教授。由于他继承了父亲的财富使得他不需要工作来养家糊口,所以他一直搞学术研究与写作。后来,他移居法兰克福,因肺炎恶化去世。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

     亚瑟·叔本华认为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总是受到如下限制:一是我无法观察整个宏大的宇宙,我对世界的简介并不包括那些我无法理解的事情,也不包括我尚未体验过的普遍意志,我把自身眼光的局限视作世界的局限;二是我有限的关于宏大的普遍意志的经验,因为我的个人意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对世界的简介并不包括那些我无法理解的事情,也不包括我尚未体验过的普遍意志,我把自身眼光的局限视作世界的局限。瑟·叔本华认识到人的意志与看法的不足,潜意识中总想让个人的意志、看法代表普遍意志与宏大宇宙,这是个人的局限,并且把个人的局限拓展、延伸到普遍意志与宇宙,把个人意志与普遍意志等同起来,把个人看法与宇宙等同起来,所以就造成了对宇宙的认知局限。亚瑟·叔本华的这种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毕竟现实社会中的人类中,有这种自身眼光的局限性不在少数。体现了人类认识与思维上的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个人认知的局限性受限于人类思维的固步自封与短视,所以说思维的开放必定导致人类文明的觉醒,思维的进步必定导致人类文明的进步。禁锢人的思想会阻碍人类的发展。人类在这宇宙中是很渺小的存在,人类所知也只是冰山一角,宇宙有很多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宇宙有很多未知等待人类去发现。人类宇宙中并不孤单,这个宇宙并不只有人类一种高等智慧生物,还有许许多多的千奇百怪的拥有自身文明的星际生物种族。只是受限于飞船速度的影响不能到达地球。人类亦是如此受限飞船的速度的影响,至今不能离开太阳系。

     人类自身眼光的局限性使得地球有几十亿人信仰宗教,对科学持否定态度,认为人是神创造的,而非遵循宇宙法则的科学进化论进化的,把个人的一切幸福、痛苦归结于神的干预与操纵。并且通过宗教信仰来麻痹自己,来寻求安慰与拯救,导致人类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人类自身眼光的局限性使得一些人类把主观扩大化,误认为个人意志就是宇宙意志,以偏概全,以部分代表全部,以微不足道代表全能全知。所以,在一些人类个体眼中,主观凌驾于客观,意识凌驾于物质,胡思乱想凌驾于科学,神仙凌驾于宇宙。甚至还有人认为宇宙不过是人大脑想象出来的产物。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作家。研究:历史、经济、管理。

 

李文武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顶尖学者。《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的作家。研究领域:历史、经济、管理。
每日关注 更多
李文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