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速发展农村消费市场
2008年全州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比较快,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2008年我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45元,比2007年增长15.5%,而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比2007年增长了23.1%,比人均纯收入增幅多7.6百分点。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州农民在08年比07年更喜欢消费了,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力争让全州农民在09年比08年更喜欢消费。另外2008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23.1%的这个比例,也超过了全州县(市)城区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7%的这个比例,超过1.4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08年我州农民比城里人更喜欢消费,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消费增速缓慢的状况,这对扩大内需是个非常好的迹象。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农村消费增速缓慢,是因为农民收入增速缓慢,那就是说,只要农民收入增加,他的消费增速就会大于城市居民的消费增速,用我们经济学的一句行话来讲,就是农民消费的收入弹性要大于城市居民。为什么呢?因为好多农民他的生活条件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例如一家有台彩电是应该的吧,再如有架摩托、有台电脑也是应该的,因此他的收入如果增加几千元,就会马上购买这些物品。还有好多农民向往能够在路边上建一栋几十平米的平房,因此如果他的收入增加两万元,他就要马上盖房。而我们城市居民呢,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你给他增加几千万把块钱的收入,他不一定会马上用,他可能要把它存起来买第二套住房,或者买汽车,把住房、家具、汽车买了,他花钱的渠道就少了。但是你把这几千万把块钱拿给农民,它就会马上进入市场,变成现实的有效需求。这个情况告诉我们,增加农民收入比增加城市居民收入,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更大。
刚才我们是从农民消费的收入弹性比城市居民大,即农民比城市居民更喜欢消费这个角度来看农村消费市场。如果把人口因素考虑进去,农村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请大家设想一个问题,如果中国每户农民都来买一套商品房,这个需求的规模有多大?那就是全世界的商品房加起来,拿到中国销售都不够供应。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论假设,但它说明中国农民当中潜藏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开发潜力极大。我国人口70%在农村,如果农民购买力不提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所以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只要农村市场得到有效开发,完全可以抵消任何一种和任何巨大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并且中国农民还可能会救世界。同志们啊,中国一直有一个最大的国情,就是农民问题,忽视这个问题,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都不能算是懂得中国经济。搞革命也是这样,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农民,并且要依靠农民,结果来个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成功震惊了全世界。所以我们扩大内需,一定要记住中国农村潜藏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开发农村市场是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的绝招,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开发农村市场非常适时的重大国策。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今年我们州政府的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州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五个培育”为抓手,促进农民增收。
“五个培育”是我们黔西南州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政策品牌,具体内容——一是培育一批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农特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现在已经涌现出像晴隆草地畜牧开发公司、顶效鸿利肉联厂等60家省州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20.4亿元,年销售收入23.7亿元,上交税金2.27亿元,带动相关基地建设166万亩,带动农户29.9万户。二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掌握一定生产技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三是培育一批农特产品销售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现在已经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5个,畜群交易市场2个,从业人员2857人,年交易额约1.8亿元。以州农经网、电信平台为代表的无形市场,将我州农副产品资源、生产技术、购销信息等借助网络、电信多媒体公布于众,有效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四是培育一批农特产品经济合作中介组织,积极鼓励农民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现在已经涌现出以册亨县者楼镇蔬菜协会、贞丰县北盘江镇花椒经济协会为代表的230多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五是培育一批适宜本地种植、养殖、加工,顺应市场需求的农特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州已建成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327万亩,受益农户达50多万户。
大家看这“五个培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单一抓粮食生产。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好处就是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在市场经济社会有一个经济规律,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感到吃惊,就是粮食丰收会降低农民的收入。为什么?因为基本粮食作物作为生活必需品,它的需求缺乏弹性,不是说你粮食丰收了,价格下跌了,我本来一天吃一斤米,现在就多买点,一天吃它两三斤,你吃得下去吗?而且现在人们生活好了,油水足了,吃饭没有以前吃得了,以前吃四碗饭,现在吃两碗就够了,因为菜篮子丰富了,吃菜多了。所以粮食丰收带来的价格下跌,不会增加需求,而是直接减少农民的收入。可能你会说,唉——这个好办嘛,粮食丰收,国家就来收购超过市场需求的部分,防止谷贱伤农。这是不是好办法啊?就短期来看,就某个丰收的年头来看是好办法。可是在年景不好、欠收的年头,本来粮价应该上涨,让农民增加收入或者防止收入下滑,但在这个时候,国家却把以前收购的粮食拿出来平抑粮价,结果还是减少了农民的收入。所以我们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能走单一粮食生产这条路,而要走多种经营、走“五个培育”的路。
为加快发展农村消费市场,今年州政府工作报告提了四项具体的措施。
第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我州农民绝大部分依靠农业就业,农业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不发展好农业,农民收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但是传统农业对农民脱贫、致富、增收作用缓慢,传统农业的粮食生产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耕作习惯已经足以使他能够搞好粮食生产,你政府要重视粮食生产,它也不会增产到哪里去,你不重视它,也不会减产到哪里去,而且有人给基层的政府提意见,不要过多干预农民的粮食生产,减少扰农行为。第二个特点,就是我们前边讲的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农民即使种好粮食,也不会致富,这个不止是我们通常讲的增产不增收,而且增产还会减收。州政府要求“实施好粮食增产工程,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万吨以上”,这是基本要求,就是“无农不稳”,但是有农也不会富。在这个条件下,州政府提出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怎么发展?近两年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成功的路子,因此今年要大力推广“晴隆模式”、“坪上模式”、“顶坛模式”、“者楼模式”及桔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成功经验,抓好优质粮油、草地畜牧、烤烟、中药材、水产、蔬菜、甘蔗、茶叶、林果、花卉等产业发展。册亨的“者楼模式”,我4月下旬陪我们党校吴书记去参观过,据说者楼河畔种植的蔬菜,到4月下旬已经是第四季,贵阳、重庆、成都等地市场需求旺盛,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外地商贩正在公路边上的收购点大量收购。现在者楼河畔的农村小伙子,一到晚上就骑着摩托,带个姑娘到县城里边“OK”,有了收入,喜欢消费了。玩是极好的消费方式,一举两得,既快乐自己,又增加商品和服务销售。十年前我在册亨工作的时候,县城边上的者楼寨是一大片木瓦房或土瓦房,现在变成了平房,和县城连为一体,变成城市了,而且商贸繁荣,现在的农民他找了钱,不是像封建地主那样,把钱装在坛子里埋在墙角下,而是喜欢消费了,这就是现代农民。可以说如果不发展特色农业,只生产粮食,农民就没有出路。“现代”是什么意思?就是它这个特色农业的经营管理和产品销售都利用了现代工具诸如互联网等,更重要的是生产经营者都具有市场意识、科学生产、互助协作等现代经营理念。
州政府要求在畜牧业方面,要加强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建设,抓好晴隆、普安、兴仁、册亨、望谟5个生态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县的工作。烤烟方面要加快兴义万·鲁万亩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普安新店片区万亩优质烟叶示范基地、兴仁雨樟万亩特色烟叶示范基地、安龙新区烟叶开发基地建设,抓好全州28.9万亩烤烟种植,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做强做大烤烟产业。中药材方面要抓好以金银花、小花清风藤、石斛、余甘子、青刺果等为重点的中药材基地建设,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在产业化经营和服务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同时要加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第二项措施,是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州政府要求今年要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采取开发式、搬迁式、救助式扶贫三类措施,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三个重点,全面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扶贫政策。整村推进重点是抓好水、电、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是抓好实用技术、市场销售和就业转移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基本素质;产业化扶贫重点是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拓宽贫困群众增收门路。
第三项措施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州政府要求坚持以规划为先导,认真编制好以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规划,用规划促进农村科学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整合资金,加大投入,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庄整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继续抓好省、州新农村建设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村级建设,快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四项措施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州政府要求今年要全面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加大治理坡地过度开垦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实施珠江防护林、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1113”工程和“四沿”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3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加强幼林抚育和低质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抓好小水电代燃料等农村能源建设,建成沼气池1万口,积极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同时开拓农村市场的服务保障性工作也扎实推进,启动“家电下乡”工作,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便利农村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