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憂傷

张海勤 原创 | 2023-01-31 02:45 | 收藏 | 投票

  【深更半夜】“家園”憂傷

        

  ​​“家園”,就這麽一個熟悉的詞,卻是必要的“憂傷”。

  提示我們,法國人給紀錄片起名為“家園”的浪漫與憂傷。不是騎士風,而是悲劇。

  ​何謂“家園”,憂傷?

  ​今晚,何亮亮還說起俄烏戰爭中的德國被美國脅迫給烏克蘭提供豹2坦克。斯基沒說感謝就說希望接下來繼續提供更多武器,並提出F-16戰鬥機——無底洞啊。

  美國又一次削弱了歐洲力量,並分化了歐盟。像美國打擊歐元一樣。與此同時,北約開始“調情”日本和韓國,涉足東亞(杜平)。

  去年北約邀請日韓領導人去西班牙參加北約峰會。今天,斯圖爾滕貝格到了韓國。北約滲透到東亞邊界線了,它來幹什麼?軍事集團根本不是為了防禦,完全是為了謀取利益。

        

  ​​“家園”源自過去的事情而非完全現在。它是一種饋贈和擁有的過程,並依此安家。“家園”可擴展,依然依賴“家園”的歷史,且不可分割,雖有差異。

  ​​北約本來是冷戰時西方國家以軍事手段對抗華約的一種精神“家園”,華約早就沒了,現如今它還活著,不斷擴張,就使得西方國家的精神“家園”自身有了很深的“憂傷”,也不明智,更不自知,不作不死。

  ​​又想起來“萬惡的資本主義”。“家園”就是被資本主義破壞的。資本主義沒有邊界,也是無底洞,地球根本就不夠它糟蹋的,它也沒有責任感,更沒有共同體理念。雖然“共同體”是個起源西方的理念。

  “家園”,是以人為本的土地性或區域性與擁有者的混合體。它應該是有模糊性的,有重要性也有差異性或異己性。它不應該是統一性和普遍性的,因為它被人擁有。當然,它也歷史性的,變動性的。

        

  資本主義是一根筋,那社會主義就應該是萬金油?“家園”應該有界限,但是不是固定的而是可變動性的。這種變動性不僅僅是內因決定外因,還有次要因素的激活與窺視及代表性的指引與透視。非主流的榮譽資格。

  當“家園”沒有界限,無限擴展,說個笑話吧,擴展到火星了,那“家園”還是你的家園嗎?北約還是北約嗎?馬克龍真的白說了。

  明天出元月了,正月初十了!

  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家園”是一種回望的鄉愁,也是來時的和擁有的或曾經擁有的自己的地盤:它是你的童年或過去或現在,也就是你的“家園”,永遠的依託或寄託。

  ~~Chamheiquen​​

        

      (以上圖片均來自法國紀錄片《家園》的截圖)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侵權必究】

 

       

张海勤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海勤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