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和塔保佑东南平安
西安大雁塔祈福西北吉祥[散文]
[一]
我喜欢在文字的大海之中游泳,我也喜欢在文字组合而成的书籍里面行走.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一行又一行的文字,是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用一个又一个的汉字表达自己的心声,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新认识新观念,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观察思考的结果,是我喜欢做的一件事情.过去的时间里,已经写过一些文字,以后的时间,还要继续写.一个人,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是不会感觉劳累的.他能够感觉到的,只是进行过程之中的快乐以及取得成果之后的快乐.
很久以前,我去杭州游览,来到钱塘江大桥之上.放眼钱塘大江,波涛滚滚,不断地奔流向前.六和塔巍峨伟岸,傲视一片江水.净水映波,水缓缓地而向西流去.夕阳余辉在六合塔之上,金碧辉煌,宛如仙境.我在钱塘江大桥之上,漫步浏览,心情无比愉悦.这一幅钱塘江与六和塔共同交织的图画,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这种杭州印象,多少年之后,都难以在脑海中磨灭与消失.六和塔和钱塘江都是杭州的城市名片,二者共同组成的和谐的画面,令人难忘. 此时,我又联想到西安大雁塔.我以为:杭州六和塔和西安大雁塔极其相似,也略有不相同之处.此时,一篇文章的题目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杭州六和塔保佑东南平安.西安大雁塔祈福西北吉祥].我感觉,这个文章题目,有点像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篇目.按照我的一贯的写作习惯,先用题目做一首七言藏头诗,一共是二十二句,以此而作为写作的脉络.
杭都南宋临安城
州府治理称繁荣
六合天地风雅颂
和平契机迎客松
塔镇钱塘大江东
保护子民大潮涌
佑佐上下前后共
东方文明季风送
南北通航运河兴
平常生活白蛇情
安宁断桥许仙容
西京古代帝王封
安定炫耀大汉风
大佛本土唐僧功
雁行空降高墙中
塔基坚固稳坐宫
祈祷国民风骨硬
福寿圆满仓廪充
西方如来纳心经
北方佛学议茂盛
吉星意念仰大公
祥瑞气象响晨钟
[二]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 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如今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 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
六和塔气势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层, 塔内只有7层。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中国民间传说古代钱塘江里的龙王十分凶暴,经常兴风作浪,淹没家田,百姓遭殃。渔童六和的父亲也被江潮淹死,母亲被卷走,六和万分悲痛,整日投石镇江,震得水晶宫摇晃不定。龙王只好求饶,以金银财宝与六和讲和。六和提出:一.要放回母亲。二.不许潮水祸害百姓。龙王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从此,钱塘江潮水不再泛滥,人民过着安居的生活。人们为了感激六和,就在他投石的小山上建了一座塔,这就是六和塔。
相传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腊,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内,鲁智深与武松忽听得钱塘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没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鼓声,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方知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了。鲁智深死后,林冲在六和寺病死,武松在六和寺出家,封清忠祖师,直到八十岁善终。
六和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峰上。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是钱弘俶舍园所造,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六和塔塔身共九层,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陆俯看钱塘。塔的顶层装有明灯,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路。宣和三年,六和塔毁于兵火,如今保存的砖筑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重建的.乾道元年,六和塔全部竣工,修复时间经历十年。
今日之六和塔木檐十三层,乃是清光绪二十六年重新修建.六和塔的内部有六层是封闭的,七层与塔身的内部相通,自外及里,形成了内外两环。内环是塔心室,外环是厚壁,回廊夹在中间,楼梯置于回廊之间。外墙的外壁,在转角处装设有倚柱,并与塔的木檐相联结。六和塔所有壶门的造型,线条流畅,圆润美观,是南宋时期典型做法。六和塔中的须弥座上有二百多处砖雕,砖雕的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有斗奇争艳的石榴、荷花、宝相,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奔腾跳跃的狮子、麒麟,还有昂首起舞的飞仙等等。
清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弘历南巡到杭州,两次专游六和塔,还赋写诗章数篇。对钱塘江、月轮山一带的山河风光,这位以风雅自命的当朝皇上大加赞赏,发出了"壮观至是真空前,那更息心安四禅"的感叹。
六和塔历史悠久,初建于北宋开宝四年,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六和塔的建造缘由比较特殊,它并非因为单纯的佛教意义而建,六和塔最初是用来镇伏江潮的。六和塔建成之后,江潮果然不再荡溢迸流,而是沿着原先的江道平稳地流动.钱塘江潮从此被镇伏,沿岸百姓再也不受惊扰。此外,六和塔还兼具灯塔照引航向之功。巨塔高高耸峙,夜幕降临,江上往来船只,都凭塔顶明灯高照辨识行船方向.
六和塔是著名的观潮胜地。钱塘江潮汐,是自然造化的杰作,素有世界奇观之誉,一年四季天天都能领略,尤以中秋前后最为壮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道家学者庄子就曾折服于浙江潮的雄壮气势,自那时以后,观潮之风长盛不衰。六和塔是杭州著名的风景点之一,游人到此,既可欣赏古塔的雄姿 又能领略钱塘江的风光,所以历代有不少的文人墨客作诗咏叹,有诗云 "孤塔凌霄汉,天风面面来。江光秋练净,岚色晓屏开",真实地描绘了六和塔和钱塘江的风光。
[三]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大雁塔是一座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唐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和宝鸡的法门寺因塔建寺相反,大雁塔是因寺建塔。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希望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在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于唐永徽三年三月附图表上奏。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屠(佛塔)总高三十丈,唐高宗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新建佛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称为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称为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最初的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大雁塔之中,保存从天竺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塔内还存有舍利子万余颗。
大雁塔也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即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雁塔题名。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以至于后世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现存大量历代题记,仅明、清朝时期乡试举人效仿唐代进士留下的雁塔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规模。玄奘是大慈恩寺第一任住持方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玄奘于唐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他单人独骑沿着"丝绸之路",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和五万余里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拜戒贤长老为师。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在天竺佛国寻道,遍游全印众国。当返回那烂陀寺时,已位居这座佛教最高学府的主讲,仅次于恩师戒贤。唐贞观十九年,玄奘携经卷657部、佛像八尊和大量舍利,载誉回到长安。贞观二十三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任该寺首任主持,兴建大雁塔,用于收藏从天竺带回的舍利、佛像和经卷,并专心致力于佛经翻译事业。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整个大雁塔北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
笔者以为: 杭州六和塔与西安大雁塔,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是城市的标志性古代建筑. 杭州,是我所喜欢的一个城市.西安,也是我所喜欢的一个城市.杭州,我曾经多次地去游览,观看她的每一个美丽的景点.西安,我也是多次地前去游览,并且观看她的每一个美妙的景点. 杭州,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景点有:钱塘江六合塔,西湖苏堤,西湖断桥,西湖灵隐寺,西湖岳王庙.西安,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景点有:西安大雁塔小雁塔,西安秦兵马俑,西安乾陵;西安城墙,西安华山.美好的城市印象,让我记住这每一个美好的城市及其她的关于美妙的历史故事.我之所以用[她]字,是为了把这一个又一个的美好的城市,比喻成为一个女性的美人.她们的魅力就在于,她们用一个又一个的美妙的景点,给与人们永久的记忆和无尽的思念.我一定会再一次地去看她们的:杭州和西安.我的结论是,[ 杭州和西安:两个去了就不想离开的有魅力有内涵的城市].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