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技巧之结构
曹秀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社会都在阅读,走到车站,到处是看书的人。我也一样,每天都换一部小说,有人说你这样看书行吗?我告诉他,我研究一下结构。后来发现一个问题,长篇小说的结构很重要,可是很多人并不重视结构,幸运的是我早早研究了。更幸运的是,当网络小说风声水起时,我也随声附和写了很多,有人问我为什么写了这样多,我说我有底气。原因是我对长篇小说有研究,这就是结构,这是长篇小说的关键。为什么我写小说敢一气呵成,经常没有构思成熟想写什么马上写,一直写到最后,如果有时间写一年也没问题。其实好小说不好写,灵感可遇不可求,初学者不要总想出名,要看看自己写了多少作品,我们不能被名利所害,文不好写,钱不好挣,说多都是苦难。经常有人说我没名,我承认没名,该发稿时不发稿,该成名时不成名,我也没办法谁让我写长篇小说呢。愤恨出诗人,我总不能因为不发稿砸了文坛,也不是我恼火的地方呀。别说在大报大刊发作品了,即使小报小刊发的也不多,写了几十年,发的作品廖廖无几。
可是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并不是我个人的事,所有人都这样。一个人凭什么有名,这是所有人必须面对的,人生总有自己不会做的事,不会做不是不想做,是因为没有机会做,只要有机会不会做也会做了,久而久之,什么事都会做了,名气也有了,这就是成熟的人生。
凭关系也会有名,随便找一家报社找编辑写稿子宣传,报上马上有名了。可是接下来怎么办,写不出来难受不难受?看看八十年代的著名作家,很多人写不动了,一是老了,二是江郎才尽,由此可见,名不算什么,作品才是关键。还有专业作家也不算什么,很多专业作家没有建树,水平不如业余作家,数量更不如业余作家。所以不在作家在哪里工作,关键是不是写出文学作品,是不是研究了文学创作。
我从小爱看绘画,对画家羡慕,可是我就是不会画。几十年后,我忽然画了,也是一发不可收。初学绘画的人总想多沾墨,用大笔,三五下画完,真正画家并不是这样,而是一笔一笔慢慢画。小说如同绘画,一字一字笔慢慢写,急急忙忙写下的未必是好作品,只有慢慢下功夫,等着艺术的到来。有些作品是等来的。艺人不是谁家的,应该是大众的,人民的,世界的。山水画讲究的是用心经营,会不会画不重要,关键是经营,用心经营,如同写景作文,也是用心经营,用心良苦。有人说多看多写,可是我的理解不一样:多看不只是看书,还要看景色,看生活,看社会,只有看到的多,写起来才会顺利,如果在写作中遇到了什么,而又是看到的,写起来不卡壳。几万字一个小高潮,十万字一个大高潮,只有这样,章章有钩子,节节有看点,人与人交往关系简单化是最美的时光,小说是写生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都有一种方式,一种精神。有一句话是: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写小说和吃是同理,小说写不好必须寻找根源,关键是人。可是有人越来越好,有人越来越坏,与人交往如同狗狼相觑,这样的事怎么得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最感动的亮点,他们的笑容如灿烂的花温暖所有人。写作也是这样,尤其是小说,有人物,必须写好人物形象,写不好小说是失败。
小说的技巧重在结构,又不全是结构,涉及到方方面面,如同现在的经济看着繁荣昌盛,其实已经千疮百孔。好了先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