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更半夜」早餐油條
不巧,前天看書看到了“餐會”這個說法,今天這個“早餐會”就被“拍磚”。
看到桌子上擺的油條,感覺到北方人和南方人吃油條的不同。南方現在賣的油條都是紙包裝的了。想當年我在老家3塊錢一斤油條時來廣東打工第一天在去找工作的路上的一座橋頭上的一個流動的攤販買了一根油條5毛錢,難吃的要死,假油條。從那以後,我對油條再也找不到在老家那麽喜歡豆漿油條的感覺了。即使十多年後,在永旺吉之島超市吃到了比老家北方炸的更好的油條和現在我喜歡吃的大潤髮超市“天貓一小時”送達的“霸王”油條,4塊錢一條:好像180g,鬆軟,不脆化,非常好吃。但是,感覺依然是蕩然無存!
我這幾天,終於漸漸有了減肥的感覺。意識到了,自己這回可能會真的減下來?這幾天,吃飯之後,知道自己吃多了,以前不知道,吃飯是給社會關係吃的或給自己的慾望吃的。二十年前,就時有天天自然自語狠狠地喊幾遍:減肥減肥減肥。另外一個呢最近看到別人給我拍的照片,確實太肥。然而自己卻從來不知道自己什麼樣子。
我最近幾年也嘗試用手機拍自己的頭髮,看看到底有多少白頭髮?因為會反光,拍了自己看看不清楚。理髮的時候,理髮師說不多,不知道是會說話,還是相比所有理髮人來說不多?總之,坐地鐵時,習慣性看看其他人白頭髮多不多?因為坐地鐵大都是年輕人,當然,很多比我年輕的白頭髮比我多。僅僅三五年就從無到有白了頭,而今且還說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白頭髮,就像驚呼自己怎麼突然有了白頭髮一樣,直到今天,還無法自知。
“餐會”一般是高級別官員交流的次級會談。這個地方的“早餐會”就像我在老家吃油條是“論斤”稱賣的,到了南方發現只能是接受是“論根”賣的一樣,不知深淺,也不知道這一根跟一斤什麼關係?無法比價。
另外又不會因此而懷疑,因為初來乍到!也許可以上綱上線而談論好幾次了,但是,就像我要減肥一樣?始終無法戒掉那種大吃大喝的習慣。最近有瞭解人類學的熱門話題“具身性”,我還不熟悉,但是,今天又聯想到另外一個問題,費孝通的“差序格局”which is a幾十年的詞卻熠熠生輝。“要減肥”和“差序格局”的社會關係是什麼關係?就像當初把頭髮剪成平頭希望像個老闆一樣,後來,又想把頭髮留長,結果我給理髮師說了幾年了,始終留不長!長不出來了。
我們相信了費孝通的“差序格局”就意味著潛移默化的一體化。即使突然長出白頭髮,你還覺得我沒變,不相信身體的變化,也許說的時候說的都有道理。一個老師說,最近成立了“三教局”,有人說以後不要再說56個民族如何如何?而要說我們是一個民族,而考古學家則說,我們肯定不止56民族,起碼有模有樣的200多個民族?
因為鄧麗君的一句歌詞“美酒加咖啡”,就把堂堂的茅台酒攬入西方藍領渴望的一杯咖啡而名聲鵲起的連鎖咖啡店的懷抱裏來。“早餐會”也許就是這樣一種被被感覺依然不自知的慾望所導致。“早餐油條”和“西方咖啡”是一對of東西方,中產階級或工人階級曾經的幸福標配。
早餐必不可少,油條無罪。不管論斤還是論根。要減肥?需科學認知,並行動起來。費孝通的“差序格局”可以讓人產生科學的思維,但是這個詞卻是在他翻譯費思的《人文類型》中提出的。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馬林諾夫斯基的人類學代表作,也是費孝通取經的導師,費思的同門師兄弟。費孝通練就了不用參考文獻的本領,而美酒加咖啡,豆漿油條的早餐生活依然覺得很親切。反反複復中,由含糖成就的豆漿好喝,即使現在你不喜歡甜豆漿?還有老油條搭配,生活如意。
早餐會是如何形成的,人文類型?豆漿油條如何形成的,差序格局?
~~Chamheiquen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