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站长联盟

端午习俗: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陆少华 发表于 2008/6/8 15:10 1061次点击 | 收藏
 香包,古称香囊,亦称佩帏、容臭,以锦制作的也称锦囊锦香袋。香包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药,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也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最早的香包是在甘肃庆阳的双塔寺二号石造像塔体内发现的,距今至少有830多年了,其造型为荷叶盖,由黄褐色蚕织物缝制。香包选料考究,造型雅致,刺绣精细,色彩艳丽如新,被命名为“千岁香包”。
         香包起源于何时,无从查考, 但我们从
屈原的《离骚》中“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汉代《礼记》:“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三国魏朝繁钦《定情》诗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说明香包在战国时已成饰物了,汉代时主要为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而到了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演变成女性的专用品。唐朝同昌公主的步辇缀五色香囊,每出游芬香满路。由于奇特香料多来自外国的贡品,朝廷还把香囊作为赏赐之物。从此佩带香囊之分,更在民间盛行。榴花角黎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珠门。描述的当时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种种习俗。端午节前后,人们除了吃棕子、插艾叶以外,还要给孩子们带上香囊。至清代,香包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

从民间现存清代以来的香包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为主图,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比方,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而利用汉字的谐音做比喻者更是随处可见:送给新婚夫妇的“早生贵子”(枣儿、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图案);送给长寿老人的“耄耋童趣”(以猫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喻意老年生活非常有情趣);送给小孩的“福寿娃娃”(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寓意此子今生多福多寿)。

到了近现代香包则主要为小孩在端午节佩戴,取避邪驱瘟之意。随着民俗之风的传播,加上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香包更成为端午节老人和孩子以及年轻姑娘都喜欢的饰物。

说明:本文本人于2007-10-17 10:58:49  发表在价值中国(原创),也曾在本人的其他博客发表,值此端午,特转发于此。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陆少华2008-6-8

回复 发表回复
登录以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登录; 还不是价值中国用户?请点击这里注册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