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肆虐——集体无意识是怎样造成的?

欧国峰 原创 | 2008-11-22 11:29 | 投票
标签: 市场 影响 传闻 

欧国峰

       11月21日,在多部委将联合发布包括平准基金等重磅消息的传闻刺激下,港股和A股盘中先后上演大逆转,A股当天最大振幅超过6%。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传闻甚至谣言体现出来巨大的影响力,无论对整个市场还是对单个公司。近一段时间尤其显得频繁。而在以往,尽管已经有过多次传闻被确认为谣言的事实,但仍禁不住当下一个传闻爆出时,影响威力不减。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我看来,传闻有效的首要原因,仍是“有形之手”对市场的参与程度太深,并且其决策机制具有很强的“人治”特点,这就使得在多数市场经济体,可运用经验(含理论)、数据做先行预判,以此形成能被多数市场参与者接受的良性预期,难以在国内成为现实——没有规律、难以形成预期,自然走向反面。

        并且,由于从制度设计到实际运行中的不平等,造成市场对信息的获取完全不对称——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这种信息不对称被冠以“社会公益”的面纱正当化(如社保资金多次“先知先觉”但未有任何监管层面的调查)。顺应现实、趋利避害是市场参与者的基本动机,否则不仅难以盈利甚至不能生存。而在这种情况下,跟着“强庄”或“消息灵通人士”操作,也就成为既盲目、又不乏理性的集体无意识选择。

       除了上述情形,还有两股建立在上述基础之上的势力。一是希望掌握市场话语权、进而影响定价权的大机构(尤其是受约束较小的境外机构);二是被称为“黑嘴”的内地的正式或非正式投资咨询机构、个人。这两种势力,为达到自身目的,一方面利用了政府行为造成市场易于接受传闻的现实;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市场波动的影响,来“倒逼”监管部门出台某些措施。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前一种要“文明一些”、有些甚至仅仅表现为政策和策略“建议”的形式;后一种则要原始得多,譬如在网络匿名和批量散布。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身处这样的市场环境,可谓举步维艰——听从或不听从流言,都可能会加大损失、减少短线盈利的机会。唯一能够并应当给与救济的,显然仍是市场监管者。但身处一个庞大行政体系,部门监管者本身不能改变决策机制本身,其作为的空间也就仅限于惩处过头的散布流言行为、做一些正面的投资者教育了。

        造就传闻本身的土壤深厚,制造传闻者身段灵活,市场监护者相对“弱势”、甚至本身也是问题的一部分,使得这场游戏还将继续。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