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理论的历史地位:与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的对比
在人类对于商业、经济、投资市场的研究中,已经提出了成百上千种理论,用来解释商业的盛衰沉浮与市场的涨跌波动,也就是所谓的商业循环与市场循环;而用以研究货币供应、存货周转等对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的理论也比比皆是;此外的政治、法律、文化因素导致的世界贸易变化,消费者的心态,资本支出等理论更是层出不穷;最后甚至用星相学,比如太阳黑子和行星运行的相位变化等关系等,统称金融占星学,用它们来研究投资市场。最早的集大成者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它将所有的商业、投资市场的涨跌波动规律,一言以蔽之,称之为人类的均衡。皮古说,商业的上下摆动是由于人类的过度乐观及随后的过度悲观。摆朝一头走得太远就会有过剩;朝另一头走得太远就会有匮乏。一个方向上的过度会导致另一个方向上的过度,如此往复,舒张和收缩永不停息。
道琼斯是对美国股市运动造诣最深的学者之一,他注意到看似杂乱无章的市场运行中,存在某种重复与有序性的波动。尽管道氏还不能从时间与空间方面定量的研究市场运动,但他至少把握住了市场运动有有序性特征,因此道氏肯定如同皮古那样,深切地感悟到了控制市场运动秩序的那种人类与自然界的均衡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道氏理论的创始者——查理斯•道,声称其理论并不是用于预测股市,甚至不是用于指导投资者,而是一种反映市场总体趋势的晴雨表。大多数人将道氏理论当作一种技术分析手段——这是非常遗憾的一种观点。 其实,“道氏理论”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其宝贵的哲学思想,这是它全部的精髓。因此,道氏理论是一种技术,但在更高层次上,它是一种哲学思想或说原则,而不是具体的运用方法。道氏理论阐明了两个经受住历史考验的理论,并成为现代市场技术分析理论的基础。他的第一个理论是,市场在其主要上升趋势中以三次向上的摆动为特征。他将第一次摆动归结为从前面主要跌势的价格过度悲观开始的反弹;第二次向上摆动与企业和利润的改善联动;第三次,而且是最后一次摆动是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道的第二个理论是,在每个市场摆动—无论是上是下—的某一点,会有一个将这次摆动抵消3/8或更多的反向运动。尽管道并未有意将这些法则同人类因素的影响联系起来,但市场也是由人创造的,而且道曾经注意到的延续和重复必然源自于此。
3 c后来的艾略特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把道氏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了一步,提出了波浪理论,并运用了一些具体的如费氏数列、黄金分割理论等来定量研究市场运动,但这仍只能是一个初步的、大致的推演,在定性方面的成就更大于定量方面的成就。
江恩理论,它不仅象道氏一样,感觉到了自然界万物、人类社会、投资市场中有某种均衡或说平衡的规律,并将这种使市场趋于平衡的力量命名为市场波动背后的驱动力,对它进行数量化的研究。他还根据自己的研究,指出市场运动背后的秘密------这种控制市场运动趋势的驱动力本身也是在波动之中。江恩将这种驱动力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而且提出时间控制因素的理论,指出时间是市场运动趋势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波动率就是江恩对市场驱动力、市场运行规律进行量化研究的产物。他指出,每一个市场及其特定的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波动率。而波动率是什么呢?江恩未曾对此作明确的定义,实际上,他虽然没有说,其实是有所指的。波动率就是……(注:这里省略波动率定义的具体表述)……,江恩说,他对市场的准确分析预测,源自于他对市场运动特定品种的波动率的把握,据此,他能指出在某个特定时间的特定的价位。
江恩理论与波浪理论乃至道氏理论,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通的。他们都是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并且都有很高的成就。不过是他们观察研究的角度不同,所反映的规律有着层次的不同而已。如果说道氏是对自然与人类均衡的定性描述,艾略特是初步的推演,那么江恩就是对市场运动规律的精确的解析,就象疱丁解牛一样的境界。而事实上,江恩理论比波浪理论形成得更早些,而且极早就步入了成熟与实用的阶段,只是因为它是自然界的本质反映,或者说,它是上帝的语言,所以不可能被普罗大众轻易掌握,也不可能对大众进行传授,所以它也注定不能普及。
所有理论与技术体系,都是一种监测市场趋势的工具-------技术不可能决定一切,它只是一幅眼镜,你戴着它,就可以看得清楚明白。你戴着红外线眼镜,可以黑夜视物;如果戴着其它什么波的眼镜,就可以透视;同样道理,你用道氏理论,可以知道股市是存在基本趋势的;用波浪理论,可以知道趋势是分段运动,并且可以体察其大略形状;而你用江恩理论,则不仅知道市场的大致趋势,更知道趋势在哪个地方转变,“主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当然我们都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是每当风起于青萍之末,必然可预知形势,江恩理论分析市场,正如庖丁解牛一样,境界与波浪及道氏理论截然不同。如果能运用到大资金的操盘过程中,才能真正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