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基金的机遇与挑战

汪棣 原创 | 2011-12-31 14:13 | 投票
  

  回归历史,中国最早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而直到4年后的2002年12月才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伴随着中国进入WTO十周年,中国合资基金也面临不少新的变化,本文试图分析合资基金运营情况与利弊。

  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的资料,至2011年8月份中国的基金管理公司总数已达到了67家,其中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共38家,占57%。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设立时就是由中方和外方股东共同发起,通常情况下外方股东对公司的运营有一定的话语权;另一种是外方股东收购已成立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一般情况下外方股东对公司的运营参与度较小。

  根据上海泽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9月的统计数据,在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10位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有2家,均为外资收购股权的“老十家” (中国在1998及1999年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共10家,通称老十家);在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11-30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有15家,其中外资收购股权的有4家;若不考虑2010年以后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最后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为5家。从上述数据来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第一梯队中比例不高,在第二梯队中处于优势地位,但在行业的末端比例也不低。

  进一步分析上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排名前10位的基金管理公司中老十家占了7家,而另3家中两家成立于2001年,一家成立于2003年;排名最后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全部5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均成立于2006年及以后。这说明中国基金行业的“先发优势”还是较为明显。

  相对于外资进入其他亚洲市场如香港、新加坡等地时明显的品牌效应,目前国内投资人在选择基金时并不大关心是合资公司还是内资公司的产品,部分外资收购股权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也继续沿用原有的品牌,在宣传上不凸显外方股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国市场并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根据我们的《合资基金公司在中国》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最为看重的增加管理资产规模,在最近两年没有明显的起色。于2010年年末,内资基金管理公司市场份额为53%(人民币1.321万亿元),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则占47%(人民币1.176万亿元)(2008年:45%)。

  笔者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背靠外方股东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国际化业务中有着先天的优势:

  首先将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境外投资业务。目前国内QDII基金还处于发展初期,大部分QDII基金投资品种范围较为专注,投资地域较为集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基金公司海外投资研究力量不足。虽然业内已有公司在不断增加对海外投资研究团队的投入,或通过香港子公司平台布局海外投资,毕竟见效较慢。而对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通过利用外方股东的投资研究和产品开发力量,能够更快的推出投资品种、地域更为全面的产品,加速积累基金公司海外投资经验。

  业内曾经发生过QDII基金解聘外方股东投资顾问的事件,其中原因包括基金公司和外方股东投资团队沟通不畅,或外方股东对那些基金主要投资的海外上市境内公司的研究力量不如基金公司自身。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景气的循环,国内投资人分散资金风险,寻求海外投资机会的需求将会促生各种投资策略、交易品种、区域多样的QDII基金。 这时作为投资顾问的外方股东将能发挥重大作用。

  其次,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境内投资咨询业务也值得关注。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的资料,截至2011年8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共116家,其中有一些是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方股东或其关联机构,近水楼台使得部分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QFII境内投资咨询业务上已经有了起跑优势。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QFII投资咨询业务规模已经超过人民币200亿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开放,境外资金对目前投资不足的中国权益类投资将持续加码。而对于已拥有QFII境内投资咨询业务历史业绩的基金公司而言,起跑优势也将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最后,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投资业务也存在极大空间。绝大部分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外方股东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一旦RQFII业务正式开展,外方股东培育多年的营销网络以及品牌效应可以对合资基金管理公司RQFII基金销售提供助力,而且外方股东对当地市场投资者的长期认识也有助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与此同时,作为立足于国内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也同样存在着独特的挑战。

  首先在于中外方股东的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股东在经营理念、战略目标、人事任命乃至商业惯例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各方股东以及管理层如何融合这些差异,避免公司资源内耗,形成协同效应始终是合资基金管理公司面临的重大课题。

  其次,则是投资业绩及投资者教育。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基金市场,有效提高资产管理规模的关键是投资业绩。与海外公募基金业绩更多看重与业绩基准的比较以及长期业绩不同,国内整体舆论氛围是追求绝对收益和短期业绩排名。受此影响,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出现了投资风格不明确、投资管理人员变动较快等不利于基金长期稳健投资的问题。面对相互矛盾的投资业绩评量标准,如何在引导投资者树立恰当的投资理念的同时,建立一支优秀稳定的投资研究队伍以稳健提高投资业绩将是中国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长期挑战。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