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有与无

朱宁 原创 | 2012-05-29 11:22 | 投票
标签: 风险 金融危机 管理 
  

  近日,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被曝出在自家首席投资官办公室的直接管辖下,布鲁诺?伊克希尔(Bruno Iksil),一名地处伦敦的交易员,因利率互换交易给摩根大通银行带来二十亿美元的损失。消息传来,整个华尔街都为之一震。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金融机构的损失额,还是对冲基金和对冲基金经理的收入,都从过去以百万计算,迅速升级到了以十亿计算的规模;所以摩根大通这次的损失规模,在过去几年金融市场的潮落潮起中,并不能算是什么大事。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人关注,部分在于事件发生在摩根大通银行,这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中,几乎毫发无伤,并且一跃成为全美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该行的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不但在过去几年多次被各项媒体评为全美最成功的首席执行官,更是因为在过去几年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中少有的强势和反对沃尔克规则(Volcker’s Rule),而成为全美,乃至全球银行业高管心目中的英雄。

  在过去数年,戴蒙都试图用摩根大通的成功经验向全世界的监管层和投资者表明,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已经可以允许银行,至少是像摩根大通这样被成功管理的银行,在不伤及股东权益的同时,进行复杂的自营交易——用每次金融危机前大家常用的说法,就是“这一次真的不同了”(It is different this time).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绝好的攻击大银行们的机会。他在纽约时报撰文说“(摩根大通的交易)到底做错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此重要的系统性银行根本不应被允许进行如此高风险的交易,特别是不能用纳税人的钱”。

  笔者倒是认为,除了金融机构的贪婪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之外,摩根大通的这次损失还暴露出甚至有可能是更重大的风险管理中的问题,那就是管理者的盲目自信。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2007年的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全球阿尔法基金,次贷产品和全球房地产危机,最近的金融危机,哪一次不是由“天才”们创造的“天才想法”导致的呢?风险管理的最大敌人,有些时候恰恰是那些把全身心都投入到风险管理中的专家们。就在戴蒙“风险尽在掌握之中”话音未落之际,大洋彼岸就传来了二十亿美金巨亏的噩耗。日益精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有时会诱使聪明人承担他们原本不敢想象的巨大风险,甚至可能直接导致风险的积累和危机的爆发。

  由此想开,《论语·为政》早在几千年前就讲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其实是道出了当代金融风险管理里最大的挑战:越是成功的企业,管理层就越是自信。越是自信的高管,就越是想冒更大的风险以博取更高的收益。掷硬币的次数多了,难免幸运,连续掷出数次正面。重大公司决策,其实也有类似之处,一时的成功未必可以服人。正确地区分投资中的技能(skills)和运气(luck),也就接近于不可能的任务。投资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呢?如果公司高管或是首席风险官,都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风险的认知还存在哪些盲区或误区,他们又怎能放出“风险尽在掌握之中”这样的豪言壮语呢?

  反观国内很多企业,面临着风险管理中的另一种难题。国内很多企业在运营中,逐渐意识到自身受某种风险的影响巨大,因此开始进行不同方式的套期保值(hedging),以期达到掌控风险的目的。不幸的是,因对金融知识和实践缺乏了解,这其中不乏套保失败,导致巨额损失的案例。监管层则以此为例,终止企业的各种套期保值行为。殊不知风险管理可以叫停,风险却不会因此乖乖地偃旗息鼓。在风险管理上被束缚手脚的国内企业,是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和那些无拘无束的国际同行竞争的。因为从事套期保值而蒙受损失的企业确实不在少数,但那些更多的,没有从事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的企业,难道就因此成为他人学习的楷模吗?

  摩根大通以自己的损失又一次向世人表明,再成功的风险管理手段也不能抹平交易中的突发损失。与此同时,再初级和谨慎的风险管理实践,也不能完全规避风险。这本是由风险的本质所决定的,并不为几次成功的赌博或失败的风控操作所改变。

  所以,风险管理的专家们每每自问一个古老的问题:知道风险而不能控制,和根本不知道风险在何处,哪一个更有风险呢?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