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狂热申新、一边准备破发,是怪还是妙?

袁太辉 原创 | 2006-07-30 11:13 | 收藏 | 投票

一边狂热申新、一边准备破发,是怪还是妙?

当管理层认定的股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三分之二市值实现了股改、大部分个股实现了翻番之际,开始了发新股的工作。

从全流通第一股中工国际、到中国银行再到德润电子,总体上来说这些新股首日高点,都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高点。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禁不住想问,那么新股上市首日又是谁制造了这个高点,又是谁在此后的时间内买入这些新股而逐渐步入被套境地?

中工国际不用说已经从高点50元跌至14·9元,累计跌幅达70%;而最被我们广大劳苦大众看好的超级大盘股中国银行也从高点4·05元跌至3·43元,跌幅达15·3%

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谁买这些新股都有被套的份儿?

你说怪不怪?

而这些新股毫无例外地就是首日开盘价与发行价都具有一定或较大的升幅,就是超级大盘股中国银行也实现了从发行价到最高价4·05元,实现了31·49%的升幅。

如果原始持有者凭自身筹码比较多而拉抬这些新股,但你再多,也不可能在用现金申购的情况下持有三分之二的首日可以流通的筹码啊?但为何还要实现这样大的升幅?难道自己太有钱了太想尝尝被套的感觉?

如果再从炒作角度出发,由于这些新股首日形成的高点加之大盘位于高位区,那么新股首日一步到位行情,决定了这些新股从此后只有步入比较漫长的下降通道?从而为这些新股破发创造了条件。

这种破发是由于这些新股虽然具有一定地下跌幅度,但还没有进入到严重超卖状态,也就是正如基金们等大机构所说的一样,其内在价值还存在严重高估的状态。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首先破发股可能就是中国银行、大同煤业等市值比较大的个股。

中国银行距发行价3·08元仅差11%;而大同煤业距发行价6·76元仅差33%

它们破发的可能性是源于基金们等大机构要去全力以赴地对炒高了的个股往往需要护盘或托盘而没有什么资金来关照这些盘比较大的个股,而资金量相对比较少的炒家由于资金资源有限往往无能力去关照这些大盘股,破发也就变得非常自然合理。

当然这与我们市场的分红能力差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分红能力很高不排除那些求稳的资金驻扎其中而等着分红?

但现实与理想往往还存在较大距离的情况下,选择破发就变得比较明智。

正如基金等大机构所言,这两支股盘比较大,而未来的成长性也存在问题。如中国银行净资产仅1·38元,而业绩也仅1毛多,显然未来不存在送转这样的炒作游戏;而大同煤业虽然业绩还比较好,但净资产才3·88元,送转游戏的可能性有但不是很大,但股价还不算低,难怪从高点12·98元跌至8·99元时还有人一口气抛出28·3万股,看样子在如此下跌的情况下还如此地看空,其恐慌心理难以言表啊!

不知这些持有这些新股者早干什么去了,为何不在首日高位区抛出,非要等到下跌了30%才抛出,你说怪不怪啊?

如果新股经过两到三个下跌浪后(每一个下跌浪后会存在一定幅度地反抽?)而进入到严重超卖区,实际上可能就是部分新股破发时,往往是我们炒新股的时代已经来临。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目前已经选择空仓的散户朋友是不是太妙了!

或许有太多的大机构总是喜欢鄙视我们的散户不会抄底或在抄底后还没有大涨,也就是突破低位均线前就跑了的散户朋友,这一次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等到那一天的来临而抄新股之底,在主升浪后才卖出。

看你这些大机构还敢嘲笑这些经过数年战斗在股票市场的散户朋友?最终赚得你死去活来?再让大机构们套死在狂拉后的高位区?

当然,由于新股不可能一天就跌到理想的买入价位,而炒家总会在跌至适当的时候实现反抽的,真到破发时你可能早已经满仓了,要不大机构敢嘲笑我们?

或许我们很快地想到我们用巨资申购的人们,它们那种狂热是基于新股上市首日的高溢价而变得狂热,而这些新股随后又逐渐走低到实现破发?

你中新股签了,而在首日高点或相对高点卖出,然后再去申购新股再次中签,如此往复,你不笑S都不可能了,因为你太兴奋了,天底下还有更S的人去买新被套直到破发?

在此并不推崇已经下跌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新股要卖出,就是想卖出也要等它反弹后才卖出,正如山东黄金、中金黄金涨幅如此巨大股价腰斩后还进行了比较大幅度地反弹。当然中工国际由于首日均价是18·31元,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该股此法也就不灵了。

 

 

个人简介
理财八卦:摆脱基本面、政策面纠缠,结合延长法、RSI法、常规波幅法八卦未来理财品种价位高低。 QQ332377473。
每日关注 更多
袁太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