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该什么时候打击股市泡沫?

曹中铭 原创 | 2007-10-28 11:35 | 收藏 | 投票

                        监管层该什么时候打击股市泡沫?

                                 曹中铭

    报载,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相关报告中表示,到今年年底CPI指数升幅将至少回落至同比5%-5.5%,同时监管层将开始打击股市泡沫。

    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在接受采访时更是表示,在市场活跃的时候,各种潜在的风险更不容忽视。当前投资者教育的重心就是风险教育。当市场条件不够完善,市场机制扭曲形成,市场失灵时,政府的宏观调控都不可避免,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做必要的调控,能有效减少系统性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屠光绍的话表明,如果市场“活跃”到了另一个极端,为了“减少系统性风险”,“政策大棒”将随时祭出。

    防范市场风险不仅为投资者所关注,监管层同样责无旁贷。今年上半年,当低价股投机日益猖獗时,5月份证监会曾罕见地两次警示投资者“买者自负”,并最终引来了财政部的“半夜鸡叫”。监管层此次行政大棒的挥舞,导致为数不少的低价股连续四五个跌停,并且绝大多数至今还没有实现“咸鱼翻身”,而这却是在股指出现大幅上涨的背景下。

    上证指数冲上5000点之后,关于泡沫的争论又一次出现在市场上,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将矛头对准了蓝筹股。

    监管层“买者自负”的风险警示及其后低价股暴跌,显然又侧面起到了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的效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上半年遭遇集体郁闷的基金开始大放异彩。权重股、蓝筹股大幅上涨,基金净值亦水涨船高,新基民大举入市,一部分老股民也弃“股”投“基”,基金发展呈现出一片火爆的格局。由于基金一般都扎堆于蓝筹股。大量资金进入基金,反过来又进一步推高了蓝筹股。而蓝筹股的上涨,又加剧了蓝筹泡沫的产生。

    继续“享受”泡沫还是规避泡沫所带来的风险,是投资者面临着的抉择。事实上,在股指攀上5000点之后,市场上“二八现象”的重演以及“只赚指数不赚钱”情形的发生,加大了投资者操作上的难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蓝筹股股价高高在上,市盈率同样不低,此时介入蓝筹股,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

    而且,特别是国庆长假过后,中行、工行等权重股的大幅飙升,导致股指的大幅走高,此时,市场风险程度加剧。进,没有多大的上升空间;退,将导致市场的调整。市场何去何从,不仅考验着每一位投资者,也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于是乎,几大主流证券吹响了风险的号角,监管层也在不同场合重提投资者风险教育。这些事实说明,监管层已经注意到了市场的风险。

    只要存在证券市场,就会存在泡沫,只不过泡沫的大小程度不一罢了。让笔者有所怀疑的是,监管层在暂停基金发行之后,为什么没有在股指处于5000点时警示风险,而当股指创出6124点新高之后,又开始重视“投资者风险教育”了?相比而言,如果在5000点时重提风险教育,股指运行的格局也许就会改变。此时,市场的风险相对而言也要小些。但股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之后,整个市场的风险无疑增加了不少。如果说监管层最终还是要运用相关手段打击泡沫的话,那么这5000点之后所产生的泡沫,显然与监管层不无关系。

    股指越高,市场风险就越大。在股指更高的点位打击泡沫,受到伤害的显然更多的是中小投资者。作为监管层来讲,既然要打击泡沫,为什么不早点行动,而非要等到泡沫越来越膨胀之时?

    难以想象!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