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不再火爆未必是件坏事

曹中铭 原创 | 2007-11-30 11:36 | 收藏 | 投票

    曾经的“一日售罄”、比例配售等基金发行时的火爆场面没有再次重演。

    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颁布之后,市场曾认为监管层对基金的拆分、申购、“封转开”等将更加谨慎。但人算不如天算,由于股指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证监会近期又不得不打开了基金的闸门。

    自本月16日开始,包括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在内,共有10只基金将陆续展开集中申购或恢复申购,如果这些基金的规模能够达到上限,将为市场带来超过1000亿元的新增资金。然而,预期归预期,事实归事实。国泰沪深300指数基金募集上限为150亿元,目前还远未达到目标;工银核心价值基金、东方精选基金销售情况也差强人意;即使是在市场中口碑较好的南方基金公司,其旗下基金南方隆元“封转开”第一天也只卖了60亿元,不到其募集规模130亿元的一半。

    今年可谓是基金的高速“发展年”。统计资料显示,截至10月底,我国59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基金341只,基金总规模为20553.38亿份,基金资产净值达33120.02亿元,分别为年初的2.8倍和3.8倍。数据表明,无论是基金的发展速度,还是目前的规模,与原来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

    基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基金的财富效应。今年下半年,权重股、蓝筹股大幅上涨,基金净值也是水涨船高,基民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场外资金加盟,并且亦有为数不少的老股民纷纷弃“股”转“基”,成为基民中的一员。基金市场最火爆的时候无疑是今年的8月份,当月基民开户数高达511.8万户,基金一天的新增开户数曾经超过60万户大关,确实令人不敢想象。

    但随着股指的不断上涨,蓝筹股亦出现泡沫,在市场风险日益加大的背景下,监管层对于基金采取了“紧缩银根”的举措,基金热也慢慢退潮。期间除了四只基金系QDII产品发行出现短暂的高潮外,基金开户数呈江河日下的趋势,上周基金新增开户数就创下了最近三个月来的新低。

    不容忽视的是,在今年基金发行火爆的背后,新基民的非理性、盲目性等问题同样突出。一些只看到基金的财富效应,而对于基金知识一无所知,对基金本身所蕴藏着的风险毫无防范意识的投资者纷纷介入,其实在无形中放大了市场的风险,也将自己置身于风险之中。一旦市场遭遇下跌或调整,这些投资者的大量赎回将不可避免,并进而导致市场更大的震荡,今年“5·30”期间以及近期某些基金遭到投资者的巨量赎回就是最好的例证。

    证监会在《通知》中要求基金有效控制规模与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其实质是缘于基金规模扩张太快,并且基金因受契约的限制容易吹大市场的泡沫。因此,笔者以为基金发行不再火爆未必会是坏事,反而是件好事。在股指经历了调整之后,包括四只基金QDII产品在内,跌破面值的基金高达30余只,一方面是由于市场行情的影响,另一方面某些基金也有拆分、大比例分红后的因素在内。而基金跌破面值,本身就说明了投资基金存在风险。

    投资基金获取收益不可能立竿见影,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这就要求基民拥有一份长线投资的心态。至少在笔者看来,这些在基金新政出台后申购基金的投资者,不再像火爆时那么盲目与非理性,也有利于保持基金份额的稳定性,导致市场波动的概率也要小得多。而且,基金发行不再火爆,也有利于抑制基金公司盲目扩张的冲动以及由此引起的负面反应。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