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股还有多少“剩余价值”?

曹中铭 原创 | 2007-07-18 11:05 | 收藏 | 投票

    自2003年下半年基金倡导价值投资理念以来,蓝筹股就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首选。作为市场的中流砥柱,蓝筹股在近年来的表现可圈可点,涨时遥遥领先,股指下跌时明显抗跌。并且,投资于蓝筹,相对而言,风险小,但收益大。

    由股改引爆的牛市行情无疑又一次给予蓝筹股表现的机会。先是在国际金属市场价格猛涨的背景下,去年年初,有色金属类股票涨势凶猛,曾经市场的“弃儿”,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香饽饽”,股价从最初的几元到目前的几十元,已经翻了数番,而且,多数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有色金属类股票的“热情”过后,众多“大象”便纷纷起舞了。随着中行、工行的上市和计入相关指数,这些“大象”的挥舞,对股指的影响极大。也正是因为众多“大象”的起舞,上证指数才一路过关斩将,并进而影响到其它蓝筹股。而在市场炒作效应下,蓝筹股的价格已经迈上了高高的台阶。

    应该说,在蓝筹股股价高高在上的态势下,今年春节后低价股行情的风起云涌并非没有原因。去年,低价股、垃圾股等几乎没有表现的机会。当市场都将目光锁定蓝筹股的时候,低价股、垃圾股的机会也就悄悄地来临了。正如股谚所说:人取我弃,人弃我取。

    但是,低价股、题材股的上涨没有得到监管层的认同。而在节后低价股的上涨过程中,蓝筹股表现则相对逊色,与低价股相比,明显“抗涨”。

    出现如此局面,并非没有原因。一来,节后低价股、题材股的机会远远大于蓝筹股,尽管蓝筹股上涨的也不在少数,但整体而言则表现不佳;二来,经过一年多的上涨,蓝筹股的股价已经不低,市盈率、市净率亦处于高位,对投资者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而且,低价股的赚钱效应更能获得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投资者的青睐。

    但5月30日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消息,使“低价股革命”就此划上休止符。在监管层打击市场投机行为、挤压市场泡沫的大势下,低价股出现暴跌,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的比比皆是,四五个交易日跌停的也为数不少。而此时,那些股价高高在上的蓝筹股则相对抗跌,也一时成为市场风险的“避风港”。

    也是在此时,关于投资蓝筹股的呼声又起。并且,某些蓝筹股趁势创出新高,很是吸引市场的“眼球”。即使如此,这些所谓的蓝筹股到底还有多少“剩余价值”呢?

    以贵州茅台为例。在5月末6月初,贵州茅台与许多蓝筹股一样遭遇下跌,但其跌幅较小,随后便创出了131.44元的年内新高,以其时股价测算,贵州茅台的静态市盈率为82倍,大大高于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即使是以动态市盈率计算,亦高达58倍。在经过5月30日的暴跌之后,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已大幅下降,也就是说,贵州茅台无论是静态市盈率还是动态市盈率都不低,况且,其绝对股价超过百元,上升空间十分有限,亦即没有多少“剩余价值”可“榨取”,无法得到市场的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一方面,自5月30日之后,股市的政策面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CPI逐步走高,加息的预期日益浓厚,取消利息税或许只是迟早的事情;基金券商QDII开闸放行;红筹股回归箭在弦上;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大非”解禁扑面而来等等,无不对市场形成重压。在政策的高压之下,股指出现大幅下跌,投资者人气涣散,此时再谈什么投资蓝筹,如同给人下套又有什么两样?

    客观地说,蓝筹股是投资者的首选,但也要看什么时机。当蓝筹股股价高高在上之时,其蓝筹的光环早已褪色。没有多少“剩余价值”的蓝筹,还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蓝筹吗?

    至少笔者表示怀疑。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