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政府为何不救市?(主)

黄志军 原创 | 2008-10-31 17:00 | 收藏 | 投票



业内预期东莞出台更大力度的降低税费政策可能性不大


    自去年9.27房贷新政出台后,全国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调整,市场交易量大幅下降,价格在各区域市场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幅度,最高高达30-40%。今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在此之前,中央人民银行也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已经有18个城市出台了房地产的利好政策。10月22日,财政部、央行快速反应,联合出台相关政策规定。
    2007年东莞房地产发展进入快车道,政府坐收着高额的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的税收也迅速纳入财政收入。9月27日房地产新政的出台以及货币紧缩的政策,给如日冲天的楼市重大打击,市场观望气氛浓重,2008年房地产市场交投逐渐减少,市场逐渐步入萧条,上海、杭州、西安等地方政府开始对房地产救市以稳定市场,东莞楼市住房均价从6000元/平米的水平快速回落到5000元/平米,市场的观望气氛依然浓重,东莞政府依然没有作出给予楼市信心的举措。媒体、开发商等纷纷发出要政府救市的呼声,政府仿佛无动于衷,究竟是什么在左右东莞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呢?
    一是东莞政府重心是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2008年东莞有近四成的企业出现了亏损,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危机,一些大型玩具厂、服装厂的倒闭届时引起了社会轰动,东莞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东莞政府对中小企业度过危机给予了更多的帮助,推出了4个10亿计划,其中从市财政拿出10亿元,帮扶面临困境的中小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东莞政府目前的重点就是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二是政府接触到的房地产市场信息是市场处于正常状态。根据东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额125.99亿元,同比增长35.9%,在珠三角9市中,总量排第四位,增速排第二位,市场整体情况依然比较乐观。但深入研究,统计局的数据带有较强的滞后性,与市场最新的真实数据相脱节,但统计局数据作为国家的权威数据,政府的决策更多参考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因此在目前阶段政府接收到的房地产市场情势仍然是较为乐观的形势。
    三是东莞房地产税收对财政贡献相比其他城市有限。房地产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收入的比例各地区目前已平均达到20%以上,是地方税收收入的主力,一些城市比例甚至高达30%左右,东莞房地产税收占地方税收收入约18%,占财政总收入约6%,是东莞市税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比较其他城市,东莞的房地产税收所占比例处于中下水平,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比其他城市小。
    四是房地产投资对GDP贡献低。来自东莞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734.5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75.09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为6.4%。而国内很多城市该指标高达10%以上甚至20%以上,这些城市视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因此当目前市场成交较为低迷的情况下,开发商给到政府的压力是很大的,因此这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救市措施。据各地2007年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为13.6%,杭州为12.64%,西安为22.3%、北京为15%、上海为10.9%等。东莞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的贡献相比这些城市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房地产业在东莞目前来说整体上并不是支柱产业。东莞制造业八大支柱产业的产值占总额的六成以上,东莞经济主要依靠的是这些优势产业,因此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不温不火的。
    总之,态度决定一切。这次中央政策不搞“一刀切”,给到了地方政府很大的调整空间。但东莞房地产业的行业地位决定了东莞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也就决定了落实中央新政的程度。除了执行中央的降低税费政策外,预期东莞政府出台更大力度的降低税费政策可能性不大。

(来源于:东莞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研究部)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blog.sina.com.cn/canghai515

 
联系方式QQ:121759585 邮箱:hzj211@163.com

 

自主创新是策划之根本
资源整合是策划之生命
核心价值是策划之灵魂
利润至上是策划之目标

品牌追求是策划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 + 方法 + 努力 + 心态 + 激情 = 成功!            
    ——携手共赢,共创辉煌——

个人简介
沧海:笔名文奎,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资深传媒人,已有消息、通讯、诗歌、小说和散文等几百万文字发表.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