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QDII清盘说明了什么?

曹中铭 原创 | 2008-04-01 11:21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近期的市场“故事”就是多。有上市公司的恶意“圈钱”、有股指的持续暴跌、有要求进行“救市”的呼声、也有民生银行QDII产品因触发相关条款遭遇清盘。

    民生银行在日前的终止公告中表示,由于3月18日该款产品基金净值为491.08,产品净值为49.89%,低于触发水平50%下限,因此于3月19日对产品进行终止。该“港基直通车”产品于2007年10月30日起息,产品期限1年,投资标的为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根据条款,当产品净值高于等于118%或者低于等于50%下限时,产品将会被清盘终止。该产品按照去年10月31日起息日后第一个工作日确定的基金净值为984.38。

    基金系、银行系QDII频频出海“翻船”,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特别是基金系QDII产品,相比于当初发行时的火爆场景,如今面临着如此尴尬的境地,确实给人一种天壤之别的感觉。去年在暂停了新基金发行之后,基金系QDII产品借助于基金的财富效应大肆“吸金”,“一日售馨”的不止一家。然而,当投资者纷纷挤上基金系QDII这班车时,没想到竟然落到如今的结局。

    但民生银行QDII产品显然更糟糕,直接以清盘“解决”了问题。然而,介入其中的投资者却不得不忍受50%的亏损,甚至超过了大盘的跌幅。

    今年1月2日,有着“中国私募教父”之称的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赵丹阳因为“就自己的投资能力已找不到既符合投资标准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股票”,而宣布其掌管的私募基金清盘,这是国内首次有机构选择主动清盘。与之不同的是,民生银行的QDII是在“被迫”状况下作出的无奈选择,民生银行当然不能“推卸责任”了。当初雄纠纠气昂昂地出海“淘金”,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民生银行QDII产品带给其投资者只有亏损与失望。

    高调“出海”、高额亏损、高度失望构成了民生银行QDII产品的“生命轨迹”。与发行时的美好远景相比,现实竟然是如此的残酷。

    包括基金系QDII、民生银行QDII等产品在内,都是在境外市场(主要是H股市场)处于高位时进入的。当然,为投资者实现收益最大化是资产管理方的目标,但是,如果仅仅中为了收益而置风险于不顾,至少是值得商榷的。

    事实上,从目前的结果看,国内QDII的“及时”出海成了境外市场的“救火队员”,尽管其能量并不大。问题是,为什么在其时国内市场一片火爆时,这些产品能够鱼贯而出?如果不是相关部门在一个错误的时间推出了错误的产品,投资者又怎么会出现亏损?

    从QDII出海的业绩看,笔者以为,国内QDII产品并不熟悉境外市场的“水性”,“呛水”是正常的,被“淹死”也是正常的。进一步讲,这些QDII产品在设计上、在风险控制以及投资决策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否则,就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即使目前的QDII产品出海后的业绩令人不满意,但今后更多的QDII产品问世应该不会有什么疑问。重要的是,再也不能重复类似的故事了。须知,在资本市场中,向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没有业绩作支撑,什么都将是“空中楼阁”。并且,还会打击国内投资者的信心与积极性。

    A股市场常常出现非理性,银行系QDII的清盘,至少也说明境外市场同样如此。尽管相对于A股市场来讲,其在制度建设、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走在了前头,但其高风险性则如出一辙,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国内投资者今后参与出海淘金,同样应该将防范风险置于首位。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