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水论地震的预防

曾祥裕 原创 | 2008-05-24 22:58 | 收藏 | 投票


 天地宁,则人类宁
-----试论行龙和老龙是地震的多发区域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QQ175613195。电话13766307454)
   在中国灾难史上将永远留下惨痛一笔: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
现在,在国人同心同德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同时,人们又在反思:风水是讲天人合一的学问,是涉及到人和大自然协调的学问,为何不能从风水角度去预防地震的发生呢?
我作为风水研究者,认为地震准确预报,虽是迄今目前世界科学上的一道难题,但是世界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寻。我认为,风水中关于龙脉的论述可助于人们对地震的认识。 古人张衡发明地动仪来预报。他的前提也是哪个方向的龙脉有断裂产生地震,就有冲击波从地层下面的震心区域发出信号,地动仪所面对震源的方向的球也就有动感,显示出地震的方位。
地震自然现象,并不神秘。因其是龙脉的变异反应,就可从它的运动规律分析出蛛丝马迹。
      众所周知,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也就是龙脉的快速运动。它发源于龙脉的行龙过程中的某一节点,这一点正是老龙在剥换新生龙脉的地点区域。龙脉经过强烈的运动产生出新的龙脉或者改变原有龙脉。换言之,就是脱胎换骨,由此新生龙脉产生。它的变异直接带来的后果是人类灾难,要么是地震,要么是泥石流,要么是滑坡。
   为何有的地方老是发生地震?这不难理解,因为这个地带就是处于龙脉的断裂层,受地球运动的影响,它的运动的轨迹起伏不定,脆弱的很。如果这个区域的植被遇到破坏,或者受到诸如建设高速公路斩断龙脉的破坏,就极有可能缩短地震发生的周期。所以,地震的发生,取决于地球变迁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自然界环境保护越好,地震等级越小,地震周期越长;相反,自然界破坏越严重,地震等级越大,地震周期越短。
人类面对地震这种恶魔,不可消极应对,而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全方位筑起屏障。
一般而言, 密切关注行龙上有无地震带隐患。目前公认为世界有存在两大地震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像一个巨大的花环,把大陆与海洋分隔开来。
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和四川西部,西北—新疆和陕甘宁部分地区。这次四川汶川地震就是处于西南—青藏高原地震带。
为了预防地震,古人在选址时必然要进行龙脉考察。审龙的同时在于排除隐患,如分析所选之地是否有地震的前科,此龙脉是不是处于地壳薄弱区域。记得有一个地方把办公场所建在陡峭的高山坡面上,而这高山是处于龙气虚弱之域,懂得地质学的人一看就可从山骨的纹理和土质加以判断。
在建设高速公路和开发新区时,要善待有血有肉有情的龙脉,不可做所谓与天地斗的蠢事,其次要维护生态平衡,让其休生养息。再就是要有一叶知秋的敏感,龙脉变异反应时,剧烈运动会对栖身其间的动物产生剌激,必然破坏生活规律,而四处逃窜。
人类生存在天地之间,天地安宁,则人类宁。防患于未然,永远是人类不可少的忧患意识。

 

 
 
 
   
  
    

 

个人简介
自小深得祖传风水和中医薰陶,中医养生与杨公风水集于一身,与著名风水学者程建军结为学友,具有丰富的风水布局和中医内科经验,为帮助众人趋吉避凶不辞辛苦,奔波在祖国各地,希望用一技之长为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服务!
每日关注 更多
曾祥裕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