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如何面对87股灾?

肖乐义 原创 | 2008-08-26 12:48 | 收藏 | 投票

    1987年 10月19日,这个黑色的星期一,一天之内,道琼斯指数跌了508 点,跌幅高达 22.6%。而在此之前,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5年,累计涨幅2.46倍,道琼斯指数从不到1000点上涨到2258 点。

   由于股市突然暴跌,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也未能幸免。一天之内巴菲特财富损失了3.42亿美元。短短一周,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暴跌了25%。那么,巴菲特如何应对呢?暴跌的那一天,他根本无暇关注股市,因为他的办公室里既没有电脑,也没有股票行情机,原来他从来不看股市行情。整整一天,他和平常一样,安安静静地呆在办公室里,打电话与朋友聊天、研究年报,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后来,有位记者问巴菲特:这次股灾崩盘,意味着什么?巴菲特回答只有一句话,也许股市过去涨的太高了。此次暴跌,他并没有恐慌地加入抛售股票队伍中,面对市值的大幅缩水,他非常平静,若无其事。

    同样的这一天,彼得·林奇管理的100多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资产净值损失了18%,损失高达20亿美元。面对暴跌,林奇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他只有一个选择:把所有的股票都卖了,因为他必须应付巨额基金赎回。一年以后,他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后怕:“在那一时刻,我真的不能确定,到底是到了世界末日,还是我们即将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又或者是事情并没有变得那么糟糕,仅仅只是华尔街即将完蛋?”

    两位投资大师在这次暴跌中,一个根本置之不理,一个选择全部卖出,说明什么问题呢?对于巴菲特来说,因为他从来都是视股票为企业,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只要这个企业能够长期盈利,又能保持竞争优势,内在价值能够持续增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股价又未被严重高估,他就愿意无限期的持有公司的股票。有了这样的理念和前提,股市的涨跌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他早已说过,“我从不试图通过股市赚钱。我们购买股票是在假设他们次日关闭股市,或者在5年内不重开股市的基础上”。

  而林奇身为基金经理,为了应对巨额赎回,只能选择抛售股票。林奇本身也是价值投资的追随者,看起来他抛售股票,纯粹是因为基金这种商业模式有缺陷,否则一定他也愿意长期持有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取得年均29%的投资报酬率,13年增值29倍,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事后他总结道,“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即使1987年10月19日的行情让你对股市的走势感到惊恐不安,你也不必要这一天甚至也不必在第二天把股票抛出。你可以逐步减持你的股票投资组合,从而最终能够取得比那些由于恐慌全部抛出的投资人更高的投资回报。因为从11月份开始股市就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从反弹了400多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他认为暴跌是最好的投资机会,因为“股市大跌时人们纷纷低价抛出,就算我们的投资组合市值可能会损失30%,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要把这种股市大跌看做一场灾难,而要把股市大跌看做是一个趁机低价买入股票的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的”。

  所以,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不要把自己拥有的股票看作是一张每天价格都在变动的凭证,其实我们投资的是企业,而不是股市,更不是指数,这是应对股市暴跌的唯一办法。

 


  附网络经典文章:六抛辨别熊市底部!

  成功逃顶后的投资者,对熊市何时见底特别关注,因为它是抄底良机。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认为"股市下跌就像科罗拉多一月的暴风雨一样平常,如果你有准备,它并不能伤害你,下跌正是好机会,去捡那些慌忙逃离风暴的投资者丢下的廉价货"。笔者入市后,经历过1994年7月的325点和2005年6月的998点熊市底,现归纳熊市见底征兆,供股民投资参考。

  一、市场上:大盘调整,阴盛阳衰;跌幅巨大,新股破发,增发被套,个股破净;机构散户,惨遭屠戮,人人自危,谈股色变。

  二、心理上:惊弓之鸟,利空放大,心惊胆战,防线崩溃;看多人士,出言谨慎,军心动摇,一蹶不振;利好麻木,一反常态。

  三、资金上:成交清淡,抛盘加剧,买盘不济,量能萎缩;老基折价,频遭赎回,新基销售,接踵而来。

  四、个股上:股价低估,矫枉过正;先知先觉,单刀直入;领涨板块,崭露头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政策上:政策呵护,股市维稳,利好频出;抄底资金,蠢蠢欲动,聚沙成塔,量变质变;一触即发,重拾升势。

  六、技术上:海底月,三天中成交量温和放大;阳夹阴,二根阳线夹一根阴线;红三兵,三根低开高收小阳线;探底线,开盘均线下方尾盘收均线上方;平台底,三根K线平移向上。

个人简介
本人出售外汇精确交易图表,十万元一张,闲聊试探者免言!
每日关注 更多
肖乐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