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到底为谁服务?

曹中铭 原创 | 2009-01-08 13:19 | 收藏 | 投票

    开户成为股民,将自己的血汗钱投入股市,无非是为了获取收益。但是,这仅仅只是多数投资者的愿望而已。实际上,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真正能够获利的极少,正印证了“七亏二平一赚”的魔咒。

    而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 这一魔咒亦被颠覆。有调查结果表明,去年只有可怜的6%的投资者实现了盈利,更多的投资者则是出现了巨额亏损,甚至于高达60%的股民亏损幅度超过70%。因此,将去年的股市比喻为“绞肉机”一点也不为过。

    这就是我们的市场,一个不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场所。即使是考虑到A股市场诞生十几年来的现实,真正能够从市场中赚钱的投资者极少,更多的财富被极少数人与利益集团所瓜分。

    导致如此惨况,有市场诞生时间不长,基础性制度建设不完善有关,恐怕更与监管层对于市场的定位更有关联。中国证券市场在“坚决地试”之后迎来了大发展,其实却是以中小投资者的巨大付出为代价的。市场诞生之初,主要为国企解困服务,其后又为大型央企服务,也正因为如此,A股市场成为了“圈钱”的场所,而不是投资的场所。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市场上投机盛行,股指常常出现大起大落与暴涨暴跌。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由中小投资者来埋单的。

    因为股市定位上的偏差,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以曾经被称为“万恶之源”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为例。这一当初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所产生的遗留问题,在2005年实施了改革。尽管上市公司大股东支付了股改对价,但限售股解禁后上市流通,又是谁在买单呢?毫无疑问是整个市场,更确切地说是中小投资者(包括股民与基民)。毕竟,成本极低的大小非的套现,需要市场资金的支持。而且,股市一年多的趋势清楚地表明,即使没有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小非同样会让股指大跌。

    像搀扶盲人过马路一样保护中小投资者,这是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但在A股市场却看不到。事实上,除了常常有些空洞的口号之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像是一块“遮羞布”。

    短短的十八年时间,A股市场历经几次大牛与大熊,并且牛短熊长的特征非常明显,这些均与市场定位不当密切相关。也就出现了发生次债危机的美国市场,其跌幅竟然比处于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中的A股小得多这一奇怪的现象。话说回来,如果A股市场真的是一个适合投资的场所,又怎么会有这一怪现象?A股市场又怎么会暴涨暴跌?

    融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当然无可厚非。问题在于,A股市场却把融资当成了头等大事,而丝毫没有顾及到市场投资者的感受。关于这一点,在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上同样得到了体现。因为绝大部分股份被人为锁定,新股发行才能发出更高的价格来。一方面提升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放大了市场的风险,曾经站上48元高位的中石油已经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而且,由于股指的暴涨暴跌,市场的三大功能遭到扭曲不可避免。反过来讲,暴跌之后又会波及到其融资功能的发挥。尽管监管层不愿意看到如此的局面,但毕竟市场的承受力有限。

    只有从“圈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A股市场才有出路。也就是说,股市只有从重筹资的场所变身为投资的场所,A股市场才会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股市该为谁服务?不仅仅只是上市公司,更应该为中小投资者服务。退一步讲,如果失去了中小投资者的支持,如果市场中的投资者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股市,A股市场的发展壮大又从何谈起?又拿什么去与成熟市场接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消除市场上的诸多不公平,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