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向基本面投资过渡的逻辑精选资源品

欧国峰 原创 | 2009-10-13 21:43 | 收藏 | 投票

     “国庆节”前,笔者提出节后将有“补涨行情”、建议6成仓位之下,买进有色金属、银行股和指数基金;节后行情如约而至,贵金属和普通有色表现突出。

      对于大盘走势,笔者不敢妄言。在“怎样看待10月开门红”中提出:与9月相比,最大变数来自于解禁股,宜保持密切关注,一旦与预期相悖就及时调整http://changed.blog.hexun.com/38377231_a.html)。从最近三个交易日的成交量来看,两市持续不足1500亿,显然观望情绪仍然浓重。

     但是,资源品板块是例外,目前已到至少了用中线眼光来投资的阶段了;更重要的是,资源品已经告别无基本面投资的阶段,正转向由真实需求复苏所驱动。并且,这是跨市场、跨地域的大联动。

    而在具体投资中,笔者看好两大类、三种资源类品种(无论在期市还是股市)。所谓两大类,一是指处于绝对上游、作为资源品的开采和供应商,典型如石油开采企业、煤矿采掘业、农业种植业;二是指处于工业链条的上端或中端,对资源品进行深度初加工、又是下游厂商的原料供应商,典型如化工业。

     而对众多资源品种,看好的是与经济和工业、消费复苏联系密切,并且供应弹性非常小的品种。即有色金属(含贵金属)、煤炭石油和橡胶。农业股、糖业股也有交易性机会,但考虑到供应端周期比较短、并且供应能力弹性大,不作为重点持仓品种。据此,笔者今日初步建立如何持仓组合(http://mymoney.hexun.com/stock/2009/Account.shtml?id=228178)。

     对于不掌握开采环节、纯粹原材料消费厂商,笔者一个半月前是主张回避的:(见“宏观经济演化中的分段投资逻辑”,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8/28/187606.html)。此期间的走势也基本符合判断。但现在,转变观点的原因是: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已很小、澳洲加息更强化了市场的这种预期。事实上,真实需求的复苏,也使得这类企业逐渐获得成本转移的能力。作为先导指标,BDI指数更可作为重要考虑指标(相关前期研究是“三项指标研判大宗商品走势”,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0/25/140959.html)。

    但从近日的盘面来看,不少朋友仍然抱着短线思维看待这个板块,盘中出现剧烈振荡。事实上,这正是逢低买入良机,有充足时间和兴趣的朋友,也可在过渡阶段尝试“T+0”波段操作,15分钟线是不错的参考指标。

个人简介
200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近4年专职投资,此前任《华商报》记者、经济日报社《经济》杂志高级记者、《投资者报》高级编辑、银河证券投资顾问。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