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期待是热切的 担忧是深沉的

傅子恒 转载自 第一财经日报 | 2009-10-29 15:23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创业板”大红的Logo中对应的英文名是“ChiNext”,寓意中国经济下一增长点,或者说是中国经济的未来。这份期待,何等热切。

  

  承载如此多的期待,也不能没有深沉的思考与担忧。对于创业板市场这一制度安排的臧否褒贬,都应从现实需要出发来权衡利弊,并不断修正,使之臻于完善。这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

  

  我们期待中国创业板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虽然从中国经济结构看,尚不具备纳斯达克初创时期的美国国民经济的那种“基本面”。即使经历过互联网泡沫,纳斯达克仍能找到众多高质量的创新型企业资源。不过,这并不妨碍中国创业板的成长性。在如此庞大的经济体中,通过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整合传统制造业、实现高效率的企业,依然会很出色。

  

  我们期待小公司成长为巨人。纳斯达克已不再自称“创业板”,在那里挂牌的微软、英特尔都已成长为巨人。中国创业板里走出巨人,或许还需假以时日。但在不久的将来,一些上市公司能够成为行业龙头,长成为小巨人,将见证创业板的成功。

  

  我们期待民间创业投资体系在这里发育成熟。这里的“体系”不是“热潮”。是热潮就有涨有落,但体系能让社会经济长久受益。金融的本质是融通资本,创业板是为民间投资找一个出口,从而使得从创业到融资再到退出满盘皆活。体系的成功搭建和高效运行,是创业板的深层次意义。

  

  而对于创业板,我们也有着许多的担忧,这些担忧短期是高溢价发行带给市场的泡沫。虽然,美国资本市场是在投机与泡沫中成长的,每一次泡沫都伴随着一次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但这不能掩盖泡沫化的破坏性。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仍在转型,泡沫化会加剧经济不平衡,而过度投机只能伤害成长中的资本市场。

  

  我们也担忧道德风险与监管过度。道德风险对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市场的威胁不言而喻。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参照境外创业板市场经验,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在此基础上减少对市场创新和自由度的干预,将考验监管层与市场各方的抉择能力。

  

  28家首批创业板股票周五即将面世,市场究竟作何反应?运行于小波段调整之中的A股市场在前一交易日以下跌表示了担忧。受益于鼓励性的产业政策导向,汽车及相关设备制造类股票以及医药股保持了强势,但主流的资金似乎在谨慎观察创业板的表现。反向观察,究竟创业板着陆后对A股产生何种具体影响?迷底即将揭开。我们也期待A股的回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创业板首日的投机氛围,但不管创业板着陆后如何运行,我们坚信的一点是,在创业板因素化解之后,A股仍将保持自身的运行逻辑。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会计师。目前从事证券研究工作,关注领域为证券投资、宏观经济与公共政策。著有《改革中国:风险、挑战与对策》、《经济能见度:财政政策与收入初次分配》、《证券分析师眼中的财务指标》、《股权分置…
每日关注 更多
傅子恒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