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来年春耕或是投资者最好的选择

韩和元 原创 | 2009-12-10 11:33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对于影响近期中国股市的因素,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固然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但我们认为影响中国股市的真正要素还是在于,中国股市本身扩容节奏的加速上,事实上真正削弱市场上涨动能的就是这一要素。

  让我们来看一组来自证监会发布的数据:09年前10个月,A股IPO融资规模为1118.23亿元,同时再融资规模更是高达1933亿元,共计融资3051亿元。另外,目前,累计已有66家公司的IPO批而未发,预计融资需求额度为346亿元;同时还有54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包括增发配股)批而未发,增发配股的数量亦高达204.86亿股及上千亿元的融资规模。就在这66家批而未发的公司里,今年9至11月通过证监会审核的公司数量分别是15家、14家和28家,11月“过会”的公司数量几乎是过去两个月的总和。还有4家公司正在等待“过会”表决结果;另外6家公司发行也已确定。还有,有54家公司的再融资要求已获证监会的批准,但尚未进入发行程序,这将为市场增加204.46亿股的筹码,即使按11月25日这些公司收盘价的50%计算,融资规模也超过1300亿元,几与创业板1397亿元的市值规模相当。

  市场近期冀望的银行,事实上我们一直认为其是中国股市近期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的源头,银行信贷未来要保持合理适度的增长,而以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以及风险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实施在即,这都将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近期上市商业银行已公布2982亿元的资本补充计划,其中557亿元为股权融资。在这方面我们固然可以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银行的融资,如某些研究者所认为的:假设上市银行2010年满足资本充足率紧迫线9%、2011年达到中长期资本目标(核心资本充足率7%和资本充足率10%)后计算,上市银行在2012年之前仍有715亿元资本补充需求,其中股权需求仅为205亿元,未来银行系统对资本的“饥渴”并不迫切,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合理解决,并非只有二级市场融资一条路。

  但问题却在于,为应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目前多家银行的规模扩张明显放缓,甚至有部分银行采取了出售存量贷款或利用表外方式等变通手段来发放贷款。在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信贷的发放,而更甚的是,有媒体报道9日银监会已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对当前面临的六大风险进行全面自查。六大风险具体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信贷风险、案件风险、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资本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些都直接、间接的在截断中国股市的增量资金的来源,中国股市近期的流动性显然不容太过乐观。

  而另外,按20年股市的惯例,当前市场已经进入一年一度的机构年终结账期。每年12月20日,是银行收贷的截止日;12月25日、26日,是上市公司收回委托理财资金和自营投资资金的截止日。在这样的背景下,只会加强机构利用利好出货套现将前期获利落袋为安的冲动,至于深耕怕只是机构炒作的词汇罢了。

  有鉴于此,我们的观点是,市场追随外围市场的表现,已经步入年末调整阶段。但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尤看好明年中国股市的行情,对于当前的调整我们认为当前行情,虽属C浪调整期,但从性质上来说,仍属于是波段回调。3080点、2950点位置均有较强支撑。我们亦不排除机构近期尤有利用各种可能的利多而制造反弹,但我们仍坚持认为,这充其量不过说明主力借助利好拉升指数出货而已,调整态势仍将继续。

  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的建议是,控制仓位,留存资金,等待明年的春耕怕是最好的选择了。当然我们又必须强调的是,我们描述的仅仅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必然,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韩和元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