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IPO真的不可怕吗?

曹中铭 原创 | 2009-03-18 08:2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无疑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两会”期间,包括证监会的负责人、政协委员等都对新股的发行问题表达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其实,在新股发行暂停了五个多月之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遭到严重的扭曲。不仅不利于新鲜血液的加盟,也不利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发挥出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

    按照监管层相关人员的表态,只有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完成的的情形下,才会启动新股的发行工作。因此,制度上如何进行改革,什么时候出台改革措施,才是重启新股IPO的关键。

    但是,对于重启新股IPO,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抽血效应,必然会给市场带来压力。显然,这已成市场的共识。然而,不同的声音亦出现了。

    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认为,不要把IPO看得那么可怕,市场恢复融资功能是有积极意义的。我想多数人都能够认同这一点:我们的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说,把发行制度改得更好、更完善,恢复IPO,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各方的信心。

    诚如其言,A股市场向来都不缺乏资金,倒是投资者常常缺乏信心。也正因为如此,股指的暴跌现象常常被演绎,并导致中小投资者产生重大损失。但不可忽视的是,市场的信心又来自哪里?笔者以为,在于制度建设的健全与不断完善,在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能够得到保护。

    经历了去年的暴跌之后,即使是在没有新股发行的状况下,上证指数同样于去年的10月28日创出了1664点的近几年新低。虽然有金融危机的因素,但更多的则是市场信心丧失的表现。重启新股IPO到底可怕与否,主要在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代表谁的利益。

    事实上,A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并非现在才提出来。从行政部门的审核定价,到询价制的出台;从资金申购制度到市值配售再回到“资金为王”的新股分配模式,都凸显出市场改革的方向。

    新股发行制度无论怎样改革,无疑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恢复资金申购制度之后,大机构、大资金是改革的大赢家,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很难分食新股的一杯羹。如此格局,导致欲投资新股的投资者只能到二级市场以较高的价格买入,在风险系数提高的同时,也意味着亏损的可能性在增大。

    因此,如果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在利益分配上倾向于中小投资者,重启IPO当然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监管层在权衡利益分配时,再次面向大机构与大资金。如果是如此的改革,必然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实际上,对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其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定价的合理问题,包括发行定价与上市时的定价;其二则是新股如何分配的问题。定价的合理,有利于倡导市场的价值投资,并进而影响到市场的波动。而分配上的合理,则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历经去年大小非的肆虐之后,市场对于大小非与大小限的“敬畏”之心不容置疑。重启新股IPO,同样意味着大小限数量的增多。在大小非的冲击过后,大小限的解禁期将逐步来临。至少在目前看来,大小非的大肆抛售,本质上是今后大小限的预演。如果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不能妥善地解决好大小限问题,重启新股IPO同样将是可怕的。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