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泡沫化发行”留隐患

曹中铭 原创 | 2009-08-05 08:07 | 收藏 | 投票

                      2009-08-04《新闻晨报》

    继中国建筑高市盈率发行,光大证券的高价发行再创新高。今天,光大证券以每股21 .08 元上网发行,其58 .56 倍的发行市盈率是6 月重启IPO 以来最高的,同时也是A 股历史第五高的发行市盈率。在《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实施之后,中国证监会大力推行的市场化发行,结果却是导致“泡沫化”的成果。


    截至目前,今年已经发行的新股中,除了四川成渝以20 倍的市盈率发行之外,其它的均在30 倍以上,而IPO 首单桂林三金以32 .89 倍的发行市盈率开启了高价发行的新时代。并且,在中国建筑发行市盈率飙升至51 .29 倍之后,光大证券却“当仁不让”地再次刷新了今年的“纪录”。


    毫无疑问,新股频频以高市盈率发行,折射出在监管层淡化了“窗口指导”之后的发行机制本身所隐藏着的弊端。询价机构的竞相报高价、保荐人的价格“指导”以及上市公司融资的“底线”,造就了市场化发行成为上市公司大肆“圈钱”的最好工具,尽管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高市盈率发行本质上亦是一种“泡沫化发行”,再经过二级市场的爆炒,其泡沫无形中被进一步放大了。像桂林三金、万马电缆等新股上市首日,盘中市盈率曾达到60 余倍,而中国建筑挂牌首日的最高市盈率更是高达百倍。试问,新股以如此之高的市盈率挂牌,还有什么投资价值?


    在常常演绎“新股不败”神话的A 股市场中,新股的高市盈率发行,实际上是在向二级市场“倾倒”泡沫。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而且可以想象的是,有了桂林三金、中国建筑、光大证券等的“前车之鉴”,今后新股在“市场化”发行的幌子下,创造出多高的发行盈率都是有可能的。而再高的股价也能发得出,再高价的新股也能爆炒翻番,新股如此,老股又将如何?二级市场的泡沫势必越加泛滥,其后果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事实上,在新股“泡沫化发行”的同时,监管层试图用发行提速来抑制泡沫,新股发行与上市有明显加速的态势。按照目前的速度,去年33 家已过会的“遗留问题”企业,要不了多久将全部被市场所消化。同样,在询价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其以泡沫之身亮相亦不会有什么疑问。更进一步说,在33家之后,诸如像红筹股的回归、中国农行以及其它大型企业跻身资本市场亦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果这些“巨无霸”像当年的中国石油一样高价发行并高价挂牌,A 股市场将有不堪承受之重。


    新股高价发行,然后以泡沫之身挂牌,继而推升了整个市场的泡沫化程度,最终泡沫破灭必将导致市场的巨幅调整,如果不及时进行纠偏,上一轮大牛市之后的暴跌将再次重演。


    从当前的市场看,即使经历了7 月29 日的暴跌“洗礼”,股指仍然顽强地向上拓展空间。尽管如此,风险也在聚集。随着今后更多新股带着巨大的泡沫上市,在几乎所有的板块均被疯炒了一遍之后,笔者以为,中期调整离市场已经越来越近了。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