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强的“大”与“强”的本质内涵

张海勤 原创 | 2009-09-09 19:0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五百强是一个国家企业的综合情况的反映,关注度很高,各有各的解读,每年不同解读。

  今年的解读离不开金融危机,经过金融危机的历练,有的企业更加凶猛,有的企业更加精炼,也有的黯然失色。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因为中国优越的社会主义体制,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更是逆市飘红!

  但是也有些沙子飞进眼睛,国有企业的树大招风和关注度提高,各种不同声音,甚至是个人要求都浮出水面。当然并不是不对,而是 来由不对。

  如果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私人企业的蓬勃发展、甚至是收购国有企业或者是壮大的比国有企业还大,那么从今以后,将是处于共同关注状态。

  做大做强都是好事,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500强就是坐井观天了,世界五百强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世界五百强将有很多的中国企业。

  【新闻背景】一年一度的世界500强公布两个月之后,中国的500强名单也在杭州出炉。只是这一次连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都承认:“客观地讲,500强更像500大。”

  此次评出的中国500强平均收入利润率为4.7%,世界企业500强的平均收入利润率为3.27%,中国企业第一次领先于世界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世界企业500强的净资产利润率为8.23%,中国企业也是第一次领先于世界企业500强。如此扬眉吐气的一次超越,为什么被我们称为仅是“500大”?

  表面的原因,是中国500强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净利润出现下降。2009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净利润1.21万亿,比上年下降13.23%,增速比上年徒降87.43个百分点。但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模式让我们大家都看不懂。中国500强的榜首是中国石化(12.05,0.11,0.92%)集团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1.46万亿元。这是自2005年以来,中石化连续5次蝉联冠军。中石化的市值已经高达1万亿元,其销售收入已经占中国GDP的5%,有学者称,按此趋势发展,中石化成为世界500强的冠军,也并不稀奇。

  就是这个让世界500强都不得不仰视的中石化,一方面被不断地宣称为“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之一”,2006—2008年向国家上缴了500多亿元的税收(另一个最赚钱的公司中石油(13.48,0.07,0.52%)上缴了1600亿元左右的税),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又要对其所谓的“炼油板块建设成本及亏损”进行上百亿元的补贴;一方面是宣称国内国际油价倒挂,所以,在国际原油价格仅仅只有历史高点一半的时候,国内油价就创造了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是1200万元的天价灯、企业内部进行三折团购房等新闻披露……如此500大,强在哪里?

  另一组数据也颇令人玩味:中石化目前总员工66万人、用工数为106.4万人;创造4429亿美元收入的全球500强第二名埃克森美孚,其员工只有8万人。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壳牌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率分别是9.8%、6.6%和5.7%,中石化是2%;500强排名前三的跨国公司营业利润率都在15%—17%,中石化仅为1.94%。这个问题如果也称500强,是不是可以说只强在为国家解决就业作出了贡献?

  如此倾中国国力支撑起来的垄断国有企业,牢牢占住中国企业500强的前位,拼命要冲上世界500强,意义究竟在哪里?此次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31家,占总数的66.2%,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占净利润的86.9%,比重仍然最大,继续保持着绝对主导的地位。而在钢铁、房地产甚至服务行业,国企的比重在进一步加大。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最近甚嚣尘上的“亏损国企强购赢利民企”案。效率低下、经营亏损的国有企业,仅仅因为背后站着有大地一般无尽资源与力量的大股东国资委,就可以轻易地活着,甚至可以强行并购优秀的民企。如巨亏139亿元的东方航空(5.63,-0.03,-0.53%)可以收购上海航空(6.12,-0.05,-0.81%),而亏损5亿元的民营东星航空则不得不宣布破产;新组建不久的山东钢铁今年上半年亏损达12.85亿元,同样可以强行接管上半年利润达20—30亿元的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日照钢铁……中国正在进一步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的市场化经营理念也正在深入人心。但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的目标从来不是规模,中国的国有垄断企业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行业收益、资源收益和政策收益,而不是管理收益、市场收益。长此以往,中国经济的未来和发展是不是让人担心太多?

  正是这“大”与“强”的本质内涵让我们越来越看不懂,用垄断方式保证的收益,用行政方式扩大规模,13年来这些企业却一直未见上缴利润数额,更别提给全体国民分红了。直到最近国资委才规定国企上缴最高比例10%。这样,我们就不能不说,这些企业的利润收益究竟是谁的,是企业员工的?是股东的?是国资委的?是当地政府的?这种企业利润收益后稀里糊涂的分配方式,国家真应该认真对待,不然,这样的企业再大、再强,与国家、与民众的关系也不大。

张海勤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海勤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