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全球IPO最活跃国家并非是一种荣誉

曹中铭 原创 | 2010-01-20 08:35 | 收藏 | 投票

    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1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资本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方式融资1210亿美元,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IPO公司数量有所减少。其中,中国公司在IPO数量和融资总额方面都出现激增,令中国首次成为全球IPO最活跃的国家。

    去年187家中国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大约505亿美元,以融资额计算,2009年全球IPO十强中,中国大陆有四家公司跻身其中,分别为中国建筑、中国中冶、龙源电力和中国重工。像中国中冶、中国重工等的首发融资额均超过百亿(人民币,下同)规模,中国建筑则更是超过五百亿之巨。有了这些巨无霸,中国不成为全球IPO最活跃的国家都难。更何况,除了沪深股市之外,还有许多企业纷纷赴美国等境外市场上市。

    去年股市行情虽然没有2007年火爆,但在融资方面却丝毫不逊色。统计数据显示,沪深市场去年股票融资5056.15亿元,其中,仅仅沪市9家首发公司融资就高达1251.25亿元,挂牌不久的创业板亦融资204.09亿元。

    应该看到的是,去年IPO融资仅仅只有半年多的时间。而自去年6月19日桂林三金重启IPO之后,更多公司IPO便接踵而来。尽管中国去年成为全球IPO最活跃的国家,并且贡献最大的还是国内资本市场,但并非说明A股市场已经走到全球资本市场的前列。因此,中国成为全球IPO最活跃国家,并不是一种什么荣誉。

    而中国IPO处于全球前列,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首先,去年股市行情基本呈现出震荡盘升的格局。个中虽有波折,但向上的趋势基本没变。根据计算,上证指数2009年度涨幅高达八成左右。正是由于股指不断向上拓展,才为新股大量发行奠定了基础。否则,像2008年股市低迷时期,股市的融资功能根本上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其次,在中国证监会改革了新股发行制度之后,“窗口指导”被淡化,“市场化发行”走上前头。但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的“市场化发行”,却只有形式上的意义,而无本质上的内涵。由此,新股发行市盈率、新股发行价格才频频出现“惊人”的情形。而高价发行,意味着新股能融得更多的资金,此举无疑为新股IPO融资额增加了“份量”。

    其三,创业板的推出功不可没。去年创业板融资超过200亿元,特别是,在创业板光环下的新股发行,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几乎都产生了超募现象,有的甚至超过其欲融资额的一倍以上。毫无疑问,创业板新股的大量超募,也为中国成为全球IPO最活跃国家“奉献”了一份力量。

    必须指出,中国成为全球IPO最活跃国家的背后,是A股市场的投资者付出了更多的代价。高价发行意味着高风险,而新股的泡沫化发行,则将此风险演绎到极致。以创业板为例。虽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创业板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实属正常。投机之风的盛行,虽然其中不无风险,但创业板新股普遍以高市盈率发行的现象,却也不能不引起重视。某种程度上,创业板新股的高市盈率发行,已经折射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失败。因为,其中并没有多少“市场化”的影子,反倒是泡沫化横行。
 
    中国成为全球IPO最活跃国家,表面好象是一种荣耀,实则是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对广大投资者的一种掠夺。什么时候A股市场新股发行价格合理了,A股市场的IPO融资额同样能够居高不下,如果中国仍能成为全球IPO最活跃的国家,那才是真正的荣誉。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