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为市场带来了什么?

曹中铭 原创 | 2010-10-13 07:41 | 收藏 | 投票

        再过一个月的时间,创业板挂牌将满周岁。从挂牌之初到目前的近一年来,创业板无疑时刻吸引着市场的眼球。期间,对创业板褒的少,贬的多。尽管监管部门对创业板更多的是溢美之辞,但事实证明,中国的创业板市场,要想成为美国的纳斯达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头顶高成长性与创新“光环”的创业板,正在远离这一初衷。成长性严重不足,真正的创新型企业少之又少,是当前创业板市场的现实。只不过,与此前的中小板相比,创业板规模扩张的速度确实令市场感到惊讶。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板”并不少,沪深主板、B股市场、深市中小板、创业板、三板市场,还有据称将于明年问世的国际板。客观上看,无论哪一个板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B股市场,在2000年丧失了再融资功能之后,B股市场就如同一潭死水,虽然期间B股市场向增内投资者开放曾导致其一度出现“井喷”行情,但此后又重新归于沉寂。A股市场中的弊病则更多,上市公司的大肆“圈钱”,内幕交易、操纵股价横行、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紊乱、违规事件频频发生等,凸显出对于市场的监管还有待强化,以及完善制度建设的迫切性。

        创业板为市场带来了什么?对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回顾创业板近一年来的表现,我们却无法绕过以下的几个方面。

        首先,创业板是一个“圈钱”板。自去年IPO新政重新实施之后,新股高价高市盈率发行已成常态,这一点在创业板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截至国庆长假前,创业板挂牌的124家公司中,没有哪一家发行市盈率低于40倍的,更多的是以50倍、60倍甚至超过100倍的发行市盈率面世。而高价发行,意味着创业板公司从市场中“圈”走了更多的资金,也导致了市场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次,创业板是一个创富板。据统计,截至9月17日,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已从最初的28家公司迅速扩展到了120家。而在这120家上市公司中,有752位自然人出现在了这些公司的十大股东名单中,其中就至少有381位达到上亿元身家,比重占到了一半同,而像千万富翁级别的,更是数不胜数。因为企业上市,创业板上市公司一夜之间“乌鸦变凤凰”而身价倍增。

        其三,创业板也是一个投机板。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而投机则是其本性的表露。无论从首批28家公司的挂牌,还是其后吉峰农机的疯狂;无论是创业板成为高价股的“俱乐部”,还是从单只股票的走势以及估值上看,创业板市场的投机性可谓十足。

        另外,创业板还是一个“腐败板”。突击入股问题、PE腐败问题、用巨额超募资金改善办公条件问题等,在创业板中并不鲜见。另外,像苏州恒久的专利门事件,某些创业板公司疑似包装粉饰业绩上市问题,还有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为了自身利益不履行勤勉尽责的职责,视投资者与市场利益如儿戏等,都使创业板的“腐败”问题纷纷浮出水面。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