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的根本原因和结果

张海勤 原创 | 2010-07-29 15:57 | 收藏 | 投票

  房地产调控的前奏是温家宝在今年两会上的表态,其后是国几条之类的政策出来。民间则有任志强的极力表态和享受总统待遇之类的花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批的农民工享受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提供的便利和目睹了城市对人发展的众多机遇。也确实有一部分人经过城市的洗礼成为新的城市居民。在东莞被美其名曰:新莞人。从城市原始人口来看,其在城市居住20年以上的,其后代都会弄到一套房子,也就是说:他们的子女的优越性还存在着。即使买不起房子,最起码他老爹老妈那里还有房子住。其实城市里买不起房子的(这里不包括改善房子居住的人)大多数还是那些从农村来的和大学毕业生们。也就是来到城市的10—20年这个年限的人,大概30—45岁这个年龄段的。而这部分成为购房的主力军,而且也是改革开放的积极成果的建设者们,他们的流动形成了改革开放的良好局面。同时,这个30—4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由于社会的自然发展和这部人的社会成熟度/社会影响力的增大、逐渐能够触动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结构而促使上层建筑必须做出回应这部分人的呐喊和要求。

  而房地产业的高价位是综合因素造成的。这种综合因素有的是地方政府炒作需要钱、有的是因为投资品的需求量大,投资利润高、还有就是需求量确实很大。政府需要钱调控可以容易解决;投资品形成的因素中央通过信贷政策和行政手段也可以间接解决;而需求量大依赖于共租房和廉租房、保障性住房来解决尚需时间。在极大需求下,房子的价格不可能下跌的让你随手捏来的程度,而处于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又是这个高房价的制造者,只不过你不觉得而已。共同的发展和个体的竞争绘制了房子必须是奢侈品的社会现实。

  房地产调控的目的是阻止房价过快上涨,并没有说保障你有房子住。而没有房子住的城市流动人口则就会选择性的流动去其他地方或者坚守。而工资的问题就必须提高,而工资又是留住人才的基本要素,因此大部分劳动者不能够随意流动而不得不提出工资的要求。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不失时机的一而再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工资水平提高了,临时性的给一些南下的打工者吃了定心丸。面临住房问题时,打工者辛勤的劳动给城市创造了财富,却不能享受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为自己的子孙留个好的基础,不甘心离开这个城市,他们逐渐成熟和参与政治的机会增多必定逐渐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

  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居住是民生的大事。房价高企是一个城市水平的标志之一。它的优点就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国际大公司的光临和参与。它的缺点就是不能够解决普通民众的居住生活需要。我们现在处于改革三十年后的综合调整阶段,如何分流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和形成良好素质的城市知识群体是未来发展的矛盾之一。西部大开发对于投资上来讲是政策的良机,对于生活习惯于、感官上习惯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流动者来说需要较高的政治素养才会选择去西部。能够有幸购买房子的,需要继续为城市贡献;买不起房子就只能是考虑后路,总不可能一辈子蜗居在出租屋里。希望这不是未来的城市生活。

  

张海勤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海勤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