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协议与银行风险管理

程晓燕 原创 | 2010-08-06 10:03 | 收藏 | 投票

  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组织的金融家大讲堂上,招商银行总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办公室的文兵总经理就新资本协议下商业银行如何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生动的阐释。

文兵指出,新资本协议实质是在探讨银行资本和风险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核心作用在于覆盖非预期损失,同时,资本通 过承担风险,获得风险收益,为股东产生投资回报。但是,作为高风险行业,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银行承担风险的最大限度必须受到限制,这正是资本协议强调资 本充足率的原因。

文兵对新旧资本协议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两个资本协议,在对资本的定义以及保持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始终保持一致,但是计算风 险加权资产的具体标准和方法则具有很大的区别。旧资本协议在计量范围上仅考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且忽略了不同资产对应风险的差异性,并通过单一资本充足 率指标进行监管;而新资本协议,在计量范围上考虑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允许银行更为灵活和敏感的高级风险计量方法,提升银行的整体的风险管理 能力,同时,通过银行集团层面的参与和推动,通过市场的监督作用,实现银行、监管机构和市场三方共同参与的监管方式代替单一资本充足率指标。

新资本协议框架的基础是三大支柱,所谓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要求银行在考虑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基础上,实现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8%的标准。第二支柱─监督检查,提出资本监管的四大原则,要求银行建立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保持资本与承担风险的匹配。与之相对应,要求发挥监管机构 的职能,对银行战略及其内部资本充足与否进行评估和检测,以确保银行监管资本比率符合要求。第三支柱─市场披露,从市场监督角度,要求对银行集团与风险、 资本相关的信息进行公开披露,接受投资人监督,内容涉及资本结构、风险的测量和评估,资本充足性等问题。文兵表示,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对银行提出了风险计量 技术和管理能力提升的双重要求。

文兵表示,在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银行将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例如,因银行的数据范围、数据质量或数据长度不足给建立精确的内部风险计量模型带来难 度;由于银行的系统、数据质量不同、监管环境差异、具体业务执行标准差异等,导致集团层面各法人实体计量方法难以统一等。同时,文兵也根据亲身经历的新资 本协议实施实践,建议银行同业在实施和应用新资本协议方面,要充分重视风险文化和理念的建立和宣导,对实施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分步实施的策略,设立专 岗专职,并适当引进外援;对于部分中小银行,可以通过整合数据联合开发计量模型的方式,增加有效数据支持能力,降低模型开发成本,保证新资本协议的落地实 施,借新协议东风,全面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程晓燕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程晓燕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