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未到“走出去”时

梁学善 转载自 经济观察 | 2011-12-09 07:36 | 收藏 | 投票

二十多年前,它实在是一家太小的金融企业,矮矮的一个楼层的门面,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室,十几个员工。

“因为小,所以记忆犹新。”现任中国平安的副董事长孙建一就是那时放弃了体制内正厅级的头衔,1990年搬进了这家中国工商银行的大楼的一层,当时是租借的。

二十年过去,当平安身居保险业的龙头,坐拥2万亿的资产,他会回想些什么?会期待些什么?

入世十年,保险业显然是“得大于失”的一个行业。

展望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孙建一说:“这个行业仍有很大的空间,这一点从现在保险行业的广度和深度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就能看出来。”

但是这个空间会局限于国内,“走出去还不具备条件。”孙建一说。

被逼出来的创新

平安集团的诞生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深圳特区。

孙建一说:“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在不断地研讨平安的发展模式。用两个字来说,就是创新。”

当时最基本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引入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在行业内站住脚,生存下去。那时还没有“综合金融”的概念,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深圳毗邻香港,容易接收海外的同业信息。

孙建一说到香港、日本,包括中国台湾省一看,马上耳目一新,不要说深度和广度,单是保险业务的收入整个大陆加起来远远小于台湾。“所以我们感觉自己必须走他们的道路。”他说。“我们能提供的保险产品远远不足,包括用什么运作模式让国人相信或者逐步地提升对保险的概念。”

管理机制上,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这些东西当时在内地是接受不了的但是他能够创造活力,这样的一种机制,吸引了当时很多体制内的人才。“创新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是被逼出来的,因为你要生存。”孙建一说。

平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是1993年,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1994年,平安真正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保险公司。

也是在1994年元月,平安成为中国第一家引入外资的金融企业,这件事情在1993年筹划了一年。

通过五年的努力,平安迅速地把自己的业务规模做大,但金融行业的监管有一个要求,就是资本充足率。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叫做偿付能力。“我们只有成立之初三家国企给的5000万元,规模一大,偿付能力就严重不足。再伸手向这三家企业要,不太可能。人家都有自己的主业,不太可能给我们更多的钱。”孙建一诉说着平安当时的发展瓶颈。

这就要自己想办法,就是引进国外的战略投资者。1993年运作了一年,1994年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当时平安的两个外资股东,一个是高盛,一个是摩根斯坦利。“当时5%的股份,卖了5000万美金,那时的汇率是8.27,相当于将近5个亿人民币。当时由于政策的原因,一开始是没有董事席位的。”“这两家世界著名的投行以如此高的价格来买小小的平安,完全是看中了中国的这个市场。”孙建一说,“当然他们的眼光很好,2004年,平安在香港上市的时候,他们赚了差不多11倍离开。这还不包括历年的分红。”

“我们在主战场”

事实上,上个世纪90年代,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并不仅仅是高盛和摩根斯坦利。

1992年友邦(AIA)以独资身份进入中国,1996年加拿大宏利人寿保险与中化集团成立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承诺,中国保险业全面向外资保险业开放,包括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养老险、团险、健康险和企业年金等全部业务向外资洞开大门,这些开放政策似乎让外资保险公司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掀起了来华的高潮。2002年5家,2003年4家,2004年3家,2005年4家……这些外资相继进入中国。而到2006年仅有1家,2007年没有,2008年1家,2009年2家,2010年没有……

从2001年到2010年间,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收入和总资产规模的增速虽然较快,但在市场份额的表现上却走出了“凸字型”曲线。惊人的保费增速和开放的环境,并没有延续大量外资蜂拥而入的现象。“狼没有来”。

有人提出,中国相关的监管措施是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外资进入中国内地寿险市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设立合资公司,持股上限50%,这要求外资股东必须符合“5、3、2”这一硬指标,即资产50亿美元、30年经营历史、在内地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二是成为战略投资者,持股上限为20%,这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信誉良好并在本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孙建一认为,外资进入中国,要解决本土化的问题。平安董事长兼CEO马明哲曾提出,与主要对手竞争,平安靠的是国际化标准与本土化优势的结合。

孙建一说:“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服务等有很大的区别。”他说:“比如,我们是以服务为主导,因为中国是个新兴市场,对保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用一种更加本土化的服务不是简单的用某种产品去推进。”

所以刚入世的时候,大家都在喊“狼来了”,平安不怕。“因为九十年代我们已经较量过了”。

“1992年,友邦进入中国将主要市场放在上海,我们1994年开始在上海跟外资竞争,最后我们占到上海的半壁江山,他们的份额不到20%。”提到当年,孙建一颇为得意。

区别

入市十年来,中国保险业总资产由2001年的4591亿元猛增至2011年6月末的5.75万亿元,增长了11倍有余,资金运用渠道亦大为拓宽。

现在几乎没什么渠道保险资金不能投了,债券、基金、股票、PE、不动产、QDII都已为保险资金敞开大门。“但是保险的资本利润率不高。”孙建一说,“资产负债的匹配是决定保险公司生死存亡的一项工作。如果负债资产匹配没做好,这个公司走不远。”

他做了一个比喻:保险行业就像推着一个两轮车往前走。一边是保险融资,一边是投资,偏向哪一边,这个车都走不稳,一定要均衡。实际上,保险投资是一种负债资产的匹配。因为这边收的钱是有资金成本的,是负债行为。“所以另一边的投资实际上是一种负债资产的匹配,你要保证负债资产的不断增值能够盖住他的资金成本。”“现在中国跟国外保险业经营上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负债资产的管理层面。”孙建一说,“当然这个政策是不断在放开的。”

2001年中国入世时,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彼时的整体资产组合特征是银行存款过多,投资品种非常单一,这造成保险投资的利率风险过于集中,投资收益不高。”孙建一说。

从2004年12月,保监会、证监会联合颁布《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允许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到2010年9月,《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出台。

这期间,保险公司可投资股票市场的比例逐步放开,保险公司迎来了四次大的投资开放机遇期。

2010年,保监会再次发文打通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之间的界限,自主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增加至上季末总资产20%以内,投资股票、股票型基金加货币型基金合计不超过总资产的25%。

“现在,除了金融衍生品外,保险资金均可涉足。”孙建一说,但金融产品同质化趋势却不容忽视。

“保险如果在负债资产匹配方面收益率高不起来,你设计的产品就没有优势,做不过人家。”孙建一说。

“海外投资须谨慎”

面对下一个十年,大家都在热议“中国企业是一定要走出去的”。

孙建一的建议是:“海外投资须谨慎。”一笔并购富通的案子曾让中国平安为之兴奋,但首次“试水”走出去却称不上成功。

“那是另外一个战场,那个成熟的市场,主场优势是他们的。”孙建一说,“今后的5-10年,还没到保险业真正走出去的时刻,小打小闹还可以。其实整个金融业都是这个局面。”所以,下一个五年计划,乃至十年计划,平安的战略重点仍是在自己“大金融的梦想”。

2011年中期,至此,历时两年之久的中国金融业最大收购案完成了所需的所有监管审批,“深平恋”修成正果。

孙建一说:“现在还处于不断磨合阶段,综合金融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去做。我们会继续创新。”

个人简介
谷伊笙燕麦健康服务。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