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外农业投资尚属起步阶段

黄林 原创 | 2011-02-17 13:37 | 收藏 | 投票

  在全球农产品价格普涨的大环境下,农业投资成为近几年乃至未来全球资本的重点投资方向。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已有多年经验:50多年的农业对外援助历史和20多年的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历史,但发展至今,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仍未形成规模与体系,与发达国家的海外农业投资更是相距甚远。当下,政府层面的支持与资本的逐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海外农业投资跃跃欲试,然而盛宴来临的背后仍存在不少隐忧。

  “农产品价格的普涨使得去海外买地种粮的呼声再起,中国资本亦蠢蠢欲动。”安邦咨询研究员李浩对本报记者说。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农业及食品加工业对外投资的企业占行业企业总数的比例均超过30%。而在中国贸促会2009年的调查报告中,对外投资于农业和农产品企业的比例仅为6%。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海外农业并不是一时冲动,中国在这一领域已有多年经验:50多年的农业对外援助历史和20多年的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历史,但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发展至今仍未形成规模与体系,与发达国家的海外农业投资更是相距甚远。当下,政府层面的支持与资本的逐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海外农业投资跃跃欲试,然而盛宴来临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隐忧。

  机遇

  放在大背景下思考,很多问题都能有相对清晰的脉络。

  2010年年中,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曾联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全球粮食报告,警告未来10年全球粮价将有可能上升40%,粮食安全状况令人担忧。报告称,高粮价问题亦促使那些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如沙特和韩国),转为增加在外国“争夺农田”(海外农业投资),以确保粮食的长期供应。

  “在全球农产品价格普涨的大环境下,未来几年,农业投资将成为全球资本的重点投资方向。”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剑辉向记者表示。他认为,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伴随这种趋势,中国企业的海外农业投资也将逐渐增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在近日表示,在国内农业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农业企业应该寻求海外扩张,“中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专家认为,发展海外农业对于解决国内农产品供应短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起到一定作用。“进口国外的土地、水资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的大国的作用不言而喻,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没有必要只把眼光放在国内,海外还有着丰富的资源等着中国企业去开拓。”李浩认为,发展海外农业应成为一种国家战略,政府层面应当对于走出去发展农业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而当前,国家并没有成体系的政策,只是部分省份制定了一些相关的鼓励政策,但也缺乏系统性。“重庆市曾在去年表示,该市制定了一个60亿~80亿美元的海外收购计划,准备收购海外500万亩土地,到国外买地后拿来搞农业,把大豆资源拿回来。”李浩告诉记者。

  中国农业大学世贸农业专家田维明向记者表示,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投资区域,国家出台一刀切的优惠政策有很大难度。同时,政府如何把握好政策力度也是一大难题。“如果对国有企业政策力度太大,则容易被扣上有政治目的的帽子,而对于一些不规范的民营企业,扶持也不一定能带来收益。”田维明说。

  隆平高科国际教育培训学院副院长冯霞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政府先行,企业跟进的模式对海外农业投资非常有利。目前隆平高科的海外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公司在菲律宾和印尼分别设有两家和一家公司。冯霞辉认为,单个企业在海外进行农业项目很难引起对方的重视,项目进展难度较大。如果双方能在国家层面直接对话,建立良好的农业合作关系,企业再后续跟进,这样企业的运作将顺畅很多。目前,隆平高科的海外农业投资基本就是按照此模式进行的。“中国政府在菲律宾建立了农业示范中心,隆平高科有幸成为项目的实施者,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我们注册了公司,这是农业走出去很好的方式。”此外,杂交水稻在亚洲各个国家有着很高的声誉,杂交水稻发明人袁隆平本身也是隆平高科的创始人之一,这也为隆平高科在海外发展农业赢得了不少形象分。

  中非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部门总经理金顺荣告诉记者,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投资,农业投资在海外尤其是农业发展落后的非洲国家更受欢迎。“在当地发展农业可以帮助这些地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建立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比投资铜矿等自然资源更受欢迎。”金顺荣说。中非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在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收购了原中农垦的两家农业公司,准备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投资,形成规模效应。

  挑战

  无利不起早,中国企业热衷于海外农业投资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广阔的获利空间。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黄林对记者说,国外不少地区农业资源富余,土地使用、获取成本低,气候条件好,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产出。同时,因为国内土地资源的匮乏,扩大生产的空间有限,通过海外农业投资也为企业拓展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拓了可持续增长的空间。此外,在非洲等地区生产的农产品更容易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天然食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虽能带来诸多利益,但是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农业的道路却并不平坦。业内专家指出,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发展农业的路上面临着重重考验。目前中国海外农业投资项目规模不大,盈利能力不强,项目自身的可持续性不足,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

  澳大利亚工党政府日前表示,将严格审查外资对该国农村土地和农业食品生产的所有权,以回应一波收购热潮。该热潮已引发当地人们对失业的忧虑和对食品安全更广泛的担心。澳政府表示,已向澳统计局、农村产业研究与开发公司以及澳农业和资源经济局授权了一个研究项目,让它们“更好地说明外国投资状况”。另据《每日电讯报》报道,收购澳大利亚农业项目的国家主要是来自中国、中东和新加坡,具有政府背景或者国家所有的企业。而实际上,不止澳洲,此前联合国就曾经批评海外购地的行为。如果这股保护浪潮席卷全球,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计划。

  李浩说,政治风险是海外农业投资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在任何国家都颇具敏感性。粮食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命根子,对任何粮食产业的投资都会形成一定的警惕。在过去两年,全球粮价大涨的背景下,不少发展中国家对自身的农业也更加重视,对外部资金介入本国农业会有更多的考虑。由于中国企业进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有的地区政局不稳定,法律不健全,政策朝令夕改,这些都是企业所面临的政治风险。金顺荣告诉记者,在非洲投资时,经常会遇到当地优惠政策在落实时大打折扣的情况。“原来承诺农业机械设备从中国运过去不收关税,但机械运抵了又变卦了,惹了不少麻烦”。此外,当地工人的工作习惯与国内大不相同,一旦引导不好便会引起纠纷,这些都是企业需要注意的。

  李浩认为,除了政治方面的因素,当地民众的反应以及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的风险,经济方面如价格、汇率的变动也是海外农业投资企业需要综合考量的。此外,农业投资持续时间较长,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企业如何保证资金链顺畅也是考验。

  “国内农业出口政策中有关化肥、种子出口的配额也给企业发展海外农业带来了困难。”冯霞辉说。

个人简介
八年,全球知名IT企业从基层到本部的服务业务运营、管理经历,再转脚进入管理咨询行业,主要涉足公司战略、集团管理模式、管理提升、服务转型、创业企业管理等,希望我的观点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收益。
每日关注 更多
黄林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