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前准备 理财钱规划

赵志敏 原创 | 2011-03-02 16:30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规划】移民前准备 理财钱规划

【案例】王小姐10年前赴加拿大多伦多留学攻读硕士,随后又继续深造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学校从事研究工作,顺利地入了加拿大籍。在学校时,王小姐结识了一位同是移民至加拿大的男士刘先生,两人于3年前喜结连理。刘先生目前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供职,借着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加拿大楼市一并下跌的机会,小两口去年年初购置了一套自己的房子,现在小俩口正在期待今年10月份两人第一个宝宝的诞生。

长年身在异乡的王小姐一直非常惦记远在上海的父母,前几年就为父母办理了担保移民申请手续,今年年初终于获批拿到了签证。王小姐希望父母能妥善处理好上海的一些事情,尽快飞赴加拿大一家团聚,也方便照顾自己还有即将出世的孩子。王小姐的父母一想到终于可以和女儿一家团圆、而且即将升级做外公外婆,就欣喜万分。不过,老两口也有一点儿迷茫,移民毕竟是件大事,他俩毫无经验,不知道出国之前究竟应该做好哪些安排和规划?

移民前准备  理财钱规划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更进一步地开放以及老百姓家庭财富的不断增长,很多精英阶层都萌生了走出国门、寻求更纵深发展的新需求,移民已经越来越成为他们最青睐的选择。不论是移民到哪个国家,不论是技术移民还是投资移民,这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开支。或许有些欧洲小国家的移民条件较为宽松、门槛也较低,但实际上这些国家政策变化频繁、福利待遇朝不保夕,移民风险较高,而一些大国家尽管移民条件较为严格、门槛也较高,但移民之后的后顾之忧也少了很多。因此,诸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是移民最炙手可热的地方。

王小姐及其父母所移民的加拿大就是一个主要移民的目的地国家,多伦多也是一个华人聚集的城市。在漫长的移民申请手续办下来之后,王小姐的父母确实应该认真梳理一下各种形式的家庭资产,并根据不同资产的特性确定不同的对策。

房产该如何处置?

在很多中国家庭中,房产都占据着绝对的财产比重。移民意味着更换国籍,常住地址不再是国内的家庭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出国移民前如何处置境内房产就放在了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上。通常来说无外乎三种方式:一种是作价出售变现,另一种是出租收取租金,第三种是既不卖也不租、大门一锁空关了事。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还要视不同情况。

比如案例中的王小姐父母,如果老两口就只有王小姐一个孩子,在上海也没有更加直系的亲属,那么不妨选择第一种方案将房子作价出售。出售房产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留出充分的余量时间,房产的流动性较差,不是任何时候想要变现就立刻能够找到合适的下家成交的,尤其是在国家密集出台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之时,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更需要预留充分的售房时间;其次要和交易下家以及银行确定流程时间表,移民往往不等人,而房产交易时间往往受到下家首付筹集、过户抵押登记、银行贷款放款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需要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再有要寻找一家规模较大、口碑较好的二手房中介机构进行代理,一些小中介容易产生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如果王小姐父母在上海有亲戚可以协助打理房产,那么可以考虑选择第二种方案继续保留房产、出租收取租金,但是这必须基于王小姐父母非常信任他们的前提。曾经发生过一宗案件,北京某女士移民之后将房产交由她的朋友代理打点出租,谁知她的朋友见利忘义,伪造了大量的授权委托书、身份证件等材料,在她毫不知情地情况下将房产出售、获利潜逃,待这位女士探亲回国之时方才发现自己的房产早已易主。因此,如果准备出租房产更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妥善保管好房产证,万不可交予其他人;其次最好经由正规的房产中介办理出租手续,明确权利义务,通过银行卡转账方式缴付租金,境内的亲戚朋友可以起到一些协助日常管理的作用;再有就是甄选房客,最好选择那些租期较长、有正当稳定工作、生活习惯良好的租房客,即便租金略收低一些也可以接受,至少可以省却很多后顾之忧。

至于第三种方式既不卖也不出租,这对于移民前安排来说无疑是最不经济的方式。中国的住宅类房产都是70年的产权,暂且不说70年后房主人是不是会在国内,房子如果长期没有人住那么安全性就会受到影响,即使被洗劫一空也无从而知,如果由于没有人打理而漏缴了物业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可能会引起滞纳金或是其他一些不良影响。

财产该如何变现?

解决了房产问题之后,移民之前还要逐一梳理清楚其他资产,并且根据具体情况逐一制定对策,是继续维持现状还是尽快变现,是以人民币形式继续留在境内还是换汇后转移至境外。

这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量:一是移民之后的境外生活是否宽裕,如果生活无忧的话,不妨可以留一部分资产在国内,跨境的多元化资产配置可以有效降低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是较为理想的结构;二是新兴市场的成长性投资机会,中国毕竟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新兴市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很多外资都千方百计想挤进来,从中国市场的成长机会中分得一杯羹,但是新兴市场的发展也存在着结构性风险,因此留什么类型的资产、留多少比例需要酌情考量;三是汇率变动因素,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NDF近年来的走势判断,人民币保持小幅稳步升值恐怕是今后若干年的长期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持有人民币资产是较好的选择,尤其是相对一些非商品货币而言;四是利率水平因素,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是有差异的,要看移民目的国家的利率水平与人民币利率水平的比较,由于抑制通胀等因素人民币可能会在近两年内持续加息、保持较高利率,假使移民去日本等极低利率国家,那么显然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更好机会在国内。

对于案例中的王小姐父母,女儿女婿都在加拿大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移民过去之后,即便多了老两口也不会使生活品质骤然下降,因此王小姐父母可以有选择性地将境内资产变现和转移,主要从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几个维度来决定。在比例方面,可以将国内人民币资产比例控制在总资产的20%以内。

移民之后,在国内叙做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是比较鸡肋的选择,除非产品收益高到足以覆盖维护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对于一些尚未到期的银行存款、债券或其他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如果提前支取对收益损失不大的话,可以考虑移民前尽快变现、换成外汇后转移至境外。如果有些固定收益的信托产品不允许提前支取,可以考虑折让一些收益以后转让给其他投资者。当然如果是收益较高的固定收益产品,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但需要确认好到期后本金和收益会否自动转入银行账户。

对于一些股票类资产,建议移民之前尽量清仓,尤其是估值水平较高的题材类小盘股,如果是一些估值较低、业绩稳定的蓝筹股则可以适当持有。尽管互联网能够抹去国界的限制,但移民之后毕竟长年身在海外,对于国内市场的动态和信息掌握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滞后,而股票又是前瞻性的一种投资,因此稳妥起见移民后不适宜做中短线炒作,而应改变风格为长期投资。选择一些质地较好、长期业绩稳定、波动性较小的基金持有是可选的方案,由于国内基金的业绩表现大多不太稳定,因此移民之后需要经常关注基金净值动态,适时做一些基金品种之间的轮换。

如果王小姐的父母持有实物黄金或是黄金饰品,则必须变现,因为国家对携带黄金出境有严格的规定,总重量不能超过100克,老两口可以找一些信誉较好的金店卖出变现、换成外汇。另外,如果有家庭汽车的话,也需要尽快售出变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移民之前要将所有资产尽量集中到一张银行卡上,为方便今后的操作这张银行卡必须有完善的网银功能,除了转账等基本结算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助理财、买卖基金、三方存管等理财功能,如果手续费能低一些则更佳。另外还要考虑网银的认证操作模式,尽量选择境外适用且使用期限较长的方式,手机动态密码显然不再适合,应该改用USBKey认证方式。

保障该如何准备?

移民至境外,必须要考虑的是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老年人。每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机制都不尽相同,尤其是对于新移民的群体来说,更有不同的细则,有些国家可能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享受公民保障待遇,这些情况在移民之前就应该充分了解、做足功课。

对于王小姐的父母来说,移民之前首先要妥善处理好国内的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的账户支取和销户事宜。老两口移民后如果入了加拿大籍,就必须先注销境内居民身份证以及户籍,然后才能去公积金管理中心、养老保险中心、医保中心等机构办理相关手续。一旦将这些账户中的剩余资金支取出来并且销户之后,就意味着不再享受中国境内的相应保障待遇。

如果不入海外居住国国籍、仅仅是持有中国护照去海外定居的话,那么户籍关系并没有注销,基本养老关系还是可以在国内继续保留,养老金仍然由中国国内的相关机构发放。但是对于公积金账户,因为有特定的使用用途限制,可以考虑申请一次性提取并销户。

移民之后,最重要的是需要确保各种保障的延续性,尤其是像王小姐父母这样的中老年群体,医疗保障是必不可缺的。通常在海外的医疗费用都十分昂贵,如果不能享受医保的话,有可能很小的一次感冒就不得不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因此,王小姐的父母应该在出国之前就请女儿女婿协助在加拿大购买医疗保险计划,从购买到保单生效之间会有一定的时差,提前购买保险可以更加安心获得保障,万一出现索赔流程也会更加顺畅。也有的保险公司会要求满足一定时间的疾病受保等待期,以防被保险人生病之后再买保险,这些具体都要视不同保险公司的相关产品条款而定。

移民后对于国内购买的一些保险,也要视不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如果在保险合同上注明被保险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那么如果移民的话,就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交申请,如果保险公司同意续保则可以重签合同,否则只能办理退保,退保后只能拿到保单的现金价值,可能会有一些损失。对于一些缴费期满开始领取红利的保险,通常只要不涉及到理赔就没有必要退保,具体情况还是要咨询相关的保险公司。

生活该如何适应?

对于年轻人来说,移民之后更多要考虑如何奋斗的问题;而对于老年人来说,移民之后面对的更大挑战则是适应全新环境、调整生活习惯。

首先是气候环境的适应。尽管说国外空气质量较好,但是像加拿大或是北欧一些国家,老年人就需要去适应那里寒冷的天气,包括和国内空气湿度的差异也会给他们在移民初期带来一些不适应。

其次是语言环境的差异。老年人通常外语水平都比较低,而且不如年轻人那样接受力强。移民之后,出去逛街、买东西、周边人交谈、甚至是看电视听广播,扑面而来的都是外语,面对这样的全外语环境,他们可能会觉得寸步难行很难适应。近年来新加坡移民异常火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太大的语言障碍。建议老年人可以学学上网了解一些国内信息,家中有线电视也可以申请开通华语台,或是结识一些同是国内移民过去的老年人圈子,这样可以排遣一些语言方面的压力。

此外,还有饮食、社交、生活习惯、育儿理念等方面的差异。老年人移民到国外通常都是和子女同住,像王小姐夫妇,已经在加拿大生活了10来年,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已经基本西化了,再加上即将出生的孩子更是对国内生活毫无概念,这样老少同堂生活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一些文化理念方面的冲突。老年人在这方面不妨开明一些、放弃一些老观念,做晚辈的也不妨多陪陪老人、和老人加强交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换一个地方,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文化。移民不仅是对家庭财务的重新规划,更是对下一阶段人生的重新规划。移民不是一时冲动的产物,一旦作出决定,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的问题。也许国外生活是一双看上去十分华美的鞋子,但究竟合不合自己的脚只有自己穿上了才知道。

 

本文供稿于东方早报《理财一周》规划专栏(2011年3月4日)

个人简介
同济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香港金融工程师协会注册会员,CFP上海地区会员组织名誉理事,全国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特约专栏作者和嘉宾。14年丰富的个人金融领域从业经验,精通财富管理、银行卡等个人金融领域,长期负责理财业务的建设…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志敏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