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半年报”不乐观的警示

余丰慧 原创 | 2011-06-12 10:18 | 收藏 | 投票

  住建部负责人日前说,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1月底前全部开工(原先是10月底)。但从部分城市今年以来保障房开工情况来看,成绩并不乐观,一些城市开工率不到三成。

  保障性住房建设被寄予厚望。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看,加快速度建设保障性住房不仅仅关系到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有所居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正在痛苦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问题和中国住房体系建设之大计。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为通胀高企和经济出现减速迹象,已经显露滞胀苗头。以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是在调整、转型传统增长模式时期,新的增长模式和经济引擎没有接力上。投资显然已经不可持续并且过去大举投资带来的负作用正在消化;出口受制于人民币升值已经下滑,当前出口企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消费受制于收入增长、社会保障等因素启动尚需时日。

  同时,汽车、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拉动力受调控政策打压和环保、能源压力都已经大幅下滑。拿什么来弥补上房地产下滑对经济的拉动力,加快建设保证性住房是最佳选择。据测算,如果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按时开工,基本上可以抵上商品房销售下滑对经济的影响。再者,上个世纪末期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大缺陷是一股脑将所有百姓推向了市场。造成今天的畸高房价和大多数普通百姓买不起房的现状。也就是说住房体制缺了一条腿—政府政策性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大力推进就是要补上这条腿,呈现一个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的住房制度体系。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保障性住房这几年年年规划、年年有任务,但几乎是年年完不成、年年放空炮。今年中央政府下决心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并且规划未来五年包括今年保障性住房将要建设3600万套,住房覆盖率达到20%。而今年是开局之年,上半年更是最为重要的时间点。住建部要求今天(6月 6日)各地方公布保障房的项目进程,包括年度保障房计划、开工项目以及竣工项目信息等。但最新数据显示,成绩并不乐观,一些城市开工率不到三成。距中央要求的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仅剩不到四个月。

  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落实难是首要原因;审批程序多、时间长大大拖了后腿;土地落实不到位,关键是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没有内生动力;条件太过苛刻,开发商认为不赚钱甚至赔钱等,影响落实工作。

  作为中央层面应该尽可能将保障房建设任务细化、落实细化,而不只是仅仅分配一个任务数了之,然后泛泛要求强调多,真正有效督促落实不够。比如,资金落实上,必须要求根据各地保障性住房任务数,具体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多少财政资金、土地出让金、公积金贷款和盈余投入资金、商业银行配套贷款多少、其他融资渠道多少等。再比如:土地供应问题,根据各地保障性住房任务数,完全能够准确计算出土地供应多少,把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落实到每套住房上,同时,土地供应保障房建设应该有明确的优惠政策,政府就是依靠优惠土地政策来吸引开发商建设、来落实保障房价格低廉的保障属性。再比如:开发商仅《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这四证办下来就至少需要四个月,这种审批程度太多、时间太长,中央应该出台政策统一规定保障性住房要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完全可以缩短到一个月以内。

  目前,从中央层面到地方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去,已经认识到是“完不成任务就要摘乌纱帽的指标”。但是,精细化还不够,一些政策缺乏具体操作性,政策不具体、落实难度大。希望尽快出台土地供应、资金落实、审批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性住房操作性强、便于落实、能够明确监督检查的精细化政策措施。

  保障房“半年报”不乐观警示我们,房地产调控和住房制度改革已经进入博弈的深水区,调控政策不进则退。假如保障性住房建设打退堂鼓、不能如期完成进度将预示这轮楼市调控、住房制度改革最少失败一半。距离11月底前全部开工要求还有一段时间,希望各地尽快理顺各项政策,快马加鞭,按时开工,确保这项被广泛寄予厚望的“工程”不辜负于人民群众。

个人简介
一个在金融战线奋斗20余年的资深金融工作者。在从事商业银行管理的同时,酷爱进行金融研究,各经济、金融报刊文章也一直不断。在做好这些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曾经尝试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新闻时评写作,这一尝试可不得了了,竟然苦…
每日关注 更多
余丰慧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