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的“变脸”

皮海洲 原创 | 2011-06-08 05:52 | 收藏 | 投票

   
    截止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217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0年年报,2176家公司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4988元。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上市公司总体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不过,也有两大不和谐的因素。一是创业板蜕变为成长性最差的市场;二是新股、次新股业绩变脸。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推出之日起,就贴上了“高成长板”的标签。市场对创业板公司的“高成长性”寄予厚望,并对创业板公司的新股发行给予了很高的溢价。新股发行市盈率少则50倍、60倍,70倍、80倍的溢价非常普遍,市盈率过百倍的也不少见,象新研股份的发行市盈率甚至达到了150.82倍。但高企的发行市盈率并没有让创业板成为高成长板。截至4月30日,深交所1270家上市公司披露完了2010年年报。主板485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率42.1%,576家中小板公司净利润增长率32.53%,209家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增长率31.2%。创业板不仅没有表现出传说中的高成长性,反而业绩垫底,让对创业板寄予厚望的管理层及投资者大失所望。

    与创业板由“高成长板”变脸为“业绩垫底板”一脉相承的是,新股、次新股业绩变脸。实际上,创业板由“高成长板”变脸为“业绩垫底板”,其原因就在于新股、次新股业绩的变脸。虽然象海普瑞这种业绩变脸的公司不属于创业板,但由于创业板汇集了众多类似于海普瑞这样的变脸公司,以至创业板很难表现出高成长性的特征出来。

    纵观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及2011年一季报,中小板上市公司海普瑞无疑是变脸的典型。海普瑞是2010年5月6日上市的一家新公司,其发行价高达148元,创下A股市场最高发行价纪录。资料显示,海普瑞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净利润8.09亿元,近3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72.56%和244.53%。然而就是这家上市前高成长的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下降,公司净利润1.5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同时该公司预计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为30%~50%。

    这种业绩变脸的公司,在创业板里有很多。如2010年宝德股份净利润同比下滑51.53%;南都电源净利润同比下滑49.25%;朗科科技净利润同比下降46.66%;恒信移动、梅泰诺、安诺其的下降幅度也均超过了40%。并且,在创业板中还有大量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出现了下降。如国民技术2009年净利润同比增速是384.83%,而2010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则仅有51.37%;鼎汉技术2009年的净利润同比上涨161.16%,到了2010年仅有14.9%;世纪鼎利、神州泰岳、科斯伍德的净利润增长幅度都出现了100%以上的缩减。除此之外,部分今年上市的新股,刚上市就业绩“变脸”,如安居宝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4.16%和77.2%。

    其实,不论是新股与次新股的“变脸”,还是整个创业板的“变脸”,这一切其实都在意料之中,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创业板新股的高溢价发行,不仅刺激了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的越发越高,而且也带动了中小板新股发行价的走高,以及主板新股发行价格的走高。而这种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为主要标志的新股“三高”发行,带给发行人的是赤裸裸的圈钱效应。同时也带给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大股东及原始股东们以巨大的利益诱惑。而为了获得新股发行上市成功后的巨大利益,包装上市甚至造假上市就成了发行人共同的选择。加上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同时创业板的保荐机构并不需要对新股变脸承担任何责任,中小板、主板的保荐机构所承担的责任也非常有限,这就使得保荐机构因此成了发行人包装上市的“高参”,为发行人包装上市出谋划策。如此一来,稻草最终也都被包装成了黄金,并推向市场,推给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而这些过度包装的公司,早就透支了公司未来的发展,上市后“变脸”也就在劫难逃了。如海普瑞为了高价发行,不仅将自己包装成一家高成长的公司,甚至还自称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同时引入高盛作为战略投资者来吸引投资者眼球,以至就连金牌基金经理王亚伟也表示“很少见到这样好的医药企业”。但包装终究只是包装,最终的原形毕露不可避免,于是在今年一季报,海普瑞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因此,面对创业板以及以海普瑞为代表的新股、次新股“变脸”现象,投资者务必要保持警惕,远离“三高”发行的股票,让“三高”发行最终回归到理性发行的轨道上来。而进入4月份之后,一些创业板股票明显遭到投资者的抛弃,部分股票盘中常常出现交投断档,这是一个好现象,是去泡沫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实际上,也只有挤掉了创业板股票的泡沫,新股、次新股“变脸”的现象才会逐步减少,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才会逐步地体现出来。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