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直接融资,化解银行风险

董登新 原创 | 2011-09-28 08:50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扩大直接融资,化解银行风险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资本市场可担重任

2011年09月28日 证券日报 记者夏青

  董登新语录:中国企业融资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甚至政府也口口声声要求“企业融资难——找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难——找银行”,这样一种融资格局直接导致中国银行业放贷压力过大、风险高度集中,一旦存款大量流失、资本充足率下降,上市银行除了向股市伸手再融资,别无他法,否则,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就会再次大幅攀升,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唯今之计:尽力扩大企业直接融资,为中国银行业减压、减负,分散银行信贷压力与风险,使企业融资结构趋向多元化、分散化。

  编者按: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瓶颈之一,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今年融资难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而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则被视作是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这一瓶颈的重要渠道。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上,还表现在其对企业进行筛选的市场机制上,起到了服务国家战略、改善经济布局的作用。

  新三板扩容将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董登新认为,中小板、创业板应该放低准入门槛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并多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紧缩政策货币政策环境下,最受伤的就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无门,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压力。近期不少消息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转向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中小企业难以负担,高利贷风险即将爆发。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并且,扩大直接融资是大势所趋。这样才能解决企业融资单一依赖银行造成的风险。

  “从资本市场融资,一个是股权融资,另一个是债券融资”,董登新说。

  他还表示,从目前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发展情况来看,股权融资在顺利的推进之中。尤其是将来“新三板”扩容之后,将成为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一个新的办法。

  9月22日,工信部正式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下称《规划》)。该规划为我国首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完善创业投资扶持政策,稳妥推进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扩大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探索发展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债务融资等创新产品。

  中小板、创业板应该放低门槛

  董登新认为,创业板放低准入门槛是大势所趋。需要向美国的纳斯达克借鉴学习。

  近年来,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发展,难以在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资本市场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深交所上市公司有1300多家,市值近8万亿,累计融资7000多亿元,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不仅如此,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财富效应,为创业投资构建了风险代偿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聚集。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小板576家上市公司中有126家企业得到创投机构的支持,创投投资总量为42.5亿元,创投资本的平均回报15倍;创业板209家上市公司中有75家企业得到创投机构支持,投资总量超过17.5亿元,首日上市回报为11.5倍。

  不过,值得提出的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层次的缺乏都集中在中小板块,而创业板还在起步时期,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创业板。从推出至今,“三高”问题引来众多非议,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引来众多诟病。

  对此,董登新表示,应该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不稳定,业绩下降都是正常的。虽然股民都希望上市公司业绩稳定,但以此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是不现实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定位是高成长,高成长的背后暗含着高风险,它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业绩稳定提升。

  “创业板有一个容错率,所谓容错率就是中小企业的死亡率高,包括高成长性的企业,死亡率也很高,失败率也很高,所以中小板、尤其是创业板公司出现业绩滑坡是正常的。”董登新如是表示。

  此外,董登新还表示,退市制度得完善是实现将来创业板市场的大进大出,高成长背后的高死亡率的基础。保证降低创业板的准入门槛后的健康发展。

  目前,主板市场的退市政策有很大的漏洞和不完善,几乎是形同虚设。创业板的退市制度会借鉴主板市场的教训。有较大的改进。

  董登新透露,目前深交所正在研究制定创业板的退市制度,估计10月30日,在创业板推出两周年的时候深交所会拿出创业板退市制度的草案出来。

  新三板扩容: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将来‘新三板’扩容之后,将成为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一个新的办法”,董登新表示。

他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还需要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除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继续扩容之外,“新三板”的扩容也非常重要。

  据了解,“新三板”是2006年1月启动的一个股份流通平台,实际上,它是深交所中关村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简称。主要目的是探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场外市场的建设模式,探索利用资本市场支持高新技术等创新性企业的具体途径。主要功能是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份报价转让服务,目前这个范围锁定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扩容制度的确定,这个范围将会逐步扩大。

  对中小企业融资而言,新三板不仅直接为企业融资提供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带动其他融资渠道。从开办之初新三板就坚持为高科技高成长企业提供投融资平台,试图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解决方案。

  有人认为,“新三板”将会是真正的“创业板”。新三板门槛不高,它的服务理念并不是过于严格的审批,而是备案,它更多的是对企业的一种扶持,如果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了,它不仅可以在新三板融资,在别的企业融资模式选择上,范围也会变得更广,再去做私募、信托、信贷,难度都降低了,它不仅本身是一个融资渠道,还能带动其他融资渠道,综合性地为企业做融资服务。

  据报道,修订后的“新三板”扩容试点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业界预期“新三板”有关政策会在国庆后出台,明年正式启动。其中备受注目的“转板”机制并非“新三板”挂牌公司无需审批直接上创业板或中小板,而是提供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业内人士指出,新三板作为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其扩容对于解决这类企业的融资问题将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方式,同时对国家扶持新兴技术产业的政策也是一个补充。

  企业债券发行:需要降低门槛

  董登新指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债券融资。这不仅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目前整个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都比较落后,即使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发债方面都受到诸多限制。今后,企业债券的发行需要降低门槛,而且需要进一步市场化。

  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之一,各类中小企业债券近两年来在各地被广泛探索,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通过债券融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发债信用不足,所以在国内目前采用的对策就是集合债券、集合信托。这也是为中小企业当中的相对成熟一些的企业融资。这种做法不能普遍推广。因为这要求有政府的贴息,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不能够惠及所有的中小企业。只能够满足部分的,尤其是中型企业的需要。

  这就有待于企业债券的发行需要降低门槛。债券的发行需要进一步市场化。让广大的中小企业有发债的可能性。但是这一方面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进行,现在中小企业普遍发债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

  “债券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难点,但也是一个有待发展的薄弱环节,但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债券还是大有可为的。”董登新说。他认为,靠银行贷款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不大可行的。银行的贷款主要针对规模以上的企业,中型企业,微型,小型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非常难。债券融资是比较好的一个出路。他预计,将来可能会发展到所谓的“垃圾债”,也就是降低中下企业发行债券的门槛。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董登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