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报价理性 上帝笑了

皮海洲 原创 | 2012-01-17 06:4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证监会有关部门官员12日在某论坛基金经理人年会上表示,基金公司在新股询价过程中,报价比较理性的,没有明显高于其他机构,也没有帮忙报价。该官员的这番表态,再次把基金公司参与新股询价的是非之争推向风口浪尖。

  新股询价制度自2004年12月份推出以来,基金公司就一直都是网下询价的主力。特别是在新股市场化定价发行制度推出之后,投资基金更是成了发行人与保荐机构争取的重点对象,近几年新股发行沦为“三高”发行,投资基金功不可没。也正因如此,投资基金参与网下询价一直受到市场的非议,被投资者称为是“基金贵族”。所以,证监会有关官员的表态,是对市场对投资基金参与新股询价行为认知的一种颠覆。

  不过,要改变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印象,仅凭该官员的表态是不够的。毕竟,投资者对基金公司参与新股询价的表现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该官员认为基金报价比较理性,但该官员并没有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出来。虽然该官员专门跟踪了2011年沪深两市发行的250只新股情况,因此认为基金公司报价比较理性,没有明显高于其他机构。但该官员并没有把基金公司的具体报价情况详细地公布出来,所以基金公司报价比较理性的结论得不到数据的支持,也很难让投资者信服。至少从目前媒体报道出来的有关内容来看,该官员认为基金报价比较理性,是难以说服投资者的。

  投资基金被称为是“基金贵族”显然不是空穴来风。据权威媒体统计,在2010年7月1日到10月15日发行的41家创业板公司中,有39家公司公布了机构报价区间,其中,25家公司最高报价来自基金,占创业板公司数的64.1%,基金对部分公司的报价明显高于其他机构。“基金贵族”的美称也因此而来,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以至去年12月2日在深圳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沪深交易所两位总经理纷纷向投资基金“开炮”,炮轰投资基金在新股询价中报高价。根据深交所的宋丽萍总经理介绍,深交所内部研究报告分析显示,基金公司在询价时的报价位于主承销商估值区间的只有26%,高于或低于主承销商估值区间的比例分别为41%和31%。另外,在每单IPO报价最高的前十家询价对象中,基金公司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发行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25%和32%。“创业板新股报价最高的十家机构,根据频次统计排名显示,就有三家是基金公司。”宋丽萍总经理再次用事实表明了投资基金推高新股发行价格的事实。但面对这样铁一般的事实,有关官员却表示基金报价比较理性,只怕上帝听了也会发笑。

  所以,在投资基金参与新股询价这件事情上,作为证监会有关部门的官员来说,与其发表“基金报价比较理性”这样的观点来“护短”,还不如正视投资基金在新股询价中的报高价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比如,规定询价机构按实际报价参与网下配售,投资基金因此出现亏损的,冲抵基金管理费用。如此这般,也许还有可能重塑投资基金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如果还是一味包庇投资基金的报高价行为,那么投资者将会离投资基金越来越远。这恐怕不是有关官员与基金公司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吧?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