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如何才会实现咸鱼翻身?

曹中铭 原创 | 2012-10-24 08:25 | 收藏 | 投票

        今年A股再次“熊霸全球”。不仅股指不断创出新低,甚至连2000点的整数关口也被击穿。上证指数重回“1”时代的事实,早已印证了股市的疲弱,投资者信心的丧失与人气的低迷。

        美国曾经是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欧洲又是欧债危机的策源地,但欧美股市的整体表现却明显好于A股。虽然今年国内GDP增速出现回落,但增长速度仍然处于全球领先行列,然而股市却与之形成明显的“背离”。如此事实说明,A股之所以频频上演“熊霸全球”的“杯具”,问题还是出在自身。

        市场信心丧失殆尽导致股指连创年内新低,而股市似乎仍然深不见“底”。虽然此前有业内人士抛出“钻石底”与“玫瑰底”,但事实证明都不过是“豆腐底”而已。目前的A股市场真的无药可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股市涨跌虽然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但内生性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样不应被忽视。美国股市在金融危机之后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地完成自我修复,这是建立在其制度建设完善、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到位、对市场违规行为的严厉惩罚等基础上的,而在A股市场,虽然郭树清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但个中值得完善的地方并不少。

        A股市场要摆脱目前的困境,除了监管部门进行救市以提振投资者信心之外,治市显然更重要。首先,要改变股市“重筹资轻回报”的“劣根性”,改变为融资者服务的错误定位。这是让A股走出泥潭的根本。如果这一点不能改变,A股“牛短熊长”的运行规律将被反复演绎,任何的救市举措都只能产生昙花一现的风景。

        其次,新股发行实施真正的市场化。目前的新股发行,因为有来自监管部门的审批与核准,“有形之手”的干预非常明显,也无法摆脱寻租的可能。在强化发行人信息披露的基础上,新股发行从核准制早日完成向注册制的过渡,让市场自身来调节新股发行的规模与节奏,才是发行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而不是笼罩在行政手段阴霾下的“市场化”。

        其三,严厉打击市场上的违规行为。违规成本低一直是市场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总是成为话题,因为这一市场弊端从来没有改变过。监管部门应该从保护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而不是保护融资者利益的角度,来制定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相关制度。特别是,对于包装粉饰与造假欺诈上市的公司,一经发现应责令其立即退市,并严惩相关责任人员。

        其四,切实保护好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没有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参与,A股市场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但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的利益却常常受到侵害,并且常常欲诉无门。建议监管部门推出集团诉讼制度,以更好地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此外,还须规范大小非的减持行为。大小非减持猛于虎,其减持行为亦导致市场有不堪承受之重。建议建立大小非减持的信息提前披露制度,让投资者有更多时间进行抉择。

        救市只能救一时,彻底的治市才能恢复投资者的信心,股市走出低迷才会产生内在动力。毕竟,只有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