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也要制订投资者收入倍增计划

皮海洲 原创 | 2012-11-12 06:43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而为实现到2020年国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无疑让国人为之振奋。但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似乎戳到了中国股市广大投资者的痛处。虽然财产性收入包括了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出租房屋收入、知识产权收入、保险收益、彩票收益等诸多内容,但对于股市里的投资者来说,最主要的财产性收入莫过于股票的投资收益了。但提起股票投资收益却总是让投资者感到惭愧,因为从总体来说,投资者在股票里的投资收益是负数。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不仅没有增加,相反投资者的财富还在股市里被蒸发了。有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五年里,A股市场有可比数据的市值从28.24万亿元缩水至14.26万亿元(剔除期间上市的新公司因素),蒸发了约14万亿元。逾八成的投资者因投资股票致贫、返贫。所以,投资者担心在未来的八年里,股市会成为我国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绊脚石,拖国民致富的后腿。

  当然,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表态可以让投资者得到些许的安慰。8日下午,郭树清在十八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团组讨论会上发言时表示,不讳言中国资本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但要对市场发展抱有充分信心,可以预见中国资本市场必将迎来持续、稳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必将为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必将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更稳定更丰厚的投资回报。

  但投资者如何能够得到一个“更稳定、更丰厚的投资回报”呢?如何让郭树清主席的表态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呢?参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在股市或在资本市场制订一个“投资者收入倍增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应该说中国股市并不缺少发展目标,但这些发展目标更多的是一种“融资目标”。如金融业的“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拟提高至15%以上。而郭树清主席更是在2012年第10期的《行政管理改革》上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成就、问题和前景予以总结和展望。明确提出了五大“十二五”规划及未来长远发展目标。其中在“十二五”规划及未来长远发展目标中,提出了一个很明确的融资目标。即社会融资结构全面优化。直接融资比重显著提高,争取“十二五”期末直接融资比重能够占到社会融资总量的30%-40%。至于投资者收入目标,基本上还没有纳入到管理层考虑的范畴。鉴于股市过去长期存在的让投资者致贫效应,因此,面对十八大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目标,以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要求,股市有必要提出投资者收入倍增计划,为国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至少不拖后腿,同时增加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不仅如此,制订一份投资者收入倍增计划,这也有利于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中国股市之所以带领投资者致贫、返贫,背离健康发展的道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股市是为国企脱贫解困服务的,是为融资者服务的。股市过于看重融资功能,而忽视了投资功能,重融资而轻回报。投资者的利益根本就得不到保障,更没有切实地考虑投资者收入增加的问题,而只是一味地向投资者索取。因此,在十八大提出国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大背景下,股市有必要制订一份投资者收入倍增计划,对股市进行正本清源,还源中国股市的本来面目,让股市回归到为投资者服务的正确轨道上来。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