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创新须摆脱低端化和单一化

曹中铭 原创 | 2012-11-08 08:33 | 收藏 | 投票

       毫无疑问,创新成为近期各家券商最为关注的“主题”。继今年5月上旬召开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后,无论是9月底的山东威海会议、10月底广州的座谈会,还是本月初中登公司与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召开的座谈会,其核心内容无一不是券商创新。

        其实,券商创新亦是郭树清履职证监会主席之后诸多举措当中的重要一环。据统计,郭树清履职一年来,证监会正式出台的规则、制度等累计为65件。其中,涉及支持中介机构业务创新、培育壮大财富管理行业等的就达25件,占比高达38.46%,这也说明券商等中介机构在监管部门心中的地位。

        在召开相关会议之前,中国证监会曾多次就券商创新工作进行过调研与征求意见。来自券商的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希望推出更多满足需要的产品;允许券商从事更多的业务;对一些限制性的条款予以松绑。总体而言,券商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在业务、产品等方面适度松绑,为券商的创新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事实上,像转融通业务启动试点、《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的发布等,基本上均是顺应券商要求之举。

        根据监管部门的安排,11月政策重点将是落实与经纪业务相关的5-6项政策改革措施,12月着重梳理投行及发行业务,而参与广州座谈会的各与会券商则须在11月15日前上报创新书面材料,内容包括对行业创新具体建议,以及需要证监会帮忙解决的实际问题。

        各家券商到底会推出什么样的创新方案无疑颇受市场瞩目,具体而言,其创新方案必须符合券商自身的实际情况,能够革新券商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弊端与缺陷,能够为券商带来活力与动力,这也是对其方案最起码的要求。更重要的则在于,券商创新不能单纯地为了创新而创新,所有的创新举措,应该有利于提升券商的核心竞争能力与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客观上,国内券商普遍存在“天然性”的缺陷,那就是常常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其业绩与生存状况随股市行情的起伏而起伏,牛市时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一旦步入熊市,则频频深陷举步维艰的泥潭,而几乎所有的券商几乎都呈现出业务低端化的特点。但国内券商必须要去低端化、去单一化和去中介化,否则,又谈何提升竞争能力与走出国门,又谈何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去争夺定价权?

        国内诸多券商曾经因为不惜铤而走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像南方证券、华夏证券等老牌券商纷纷“翻船”,留给市场的只有那远去的记忆。历经整顿之后,券商的发展在慢慢步入正常的轨道。而在监管部门大力提倡券商创新的背景下,如何防范个中所产生的风险,如何避免“南方证券第二”再出现,显然是监管部门与相关券商应该考虑的问题。

        当然,在券商大举创新的同时,其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券商作为市场的中介,除了维护好自己与服务对象(如发行人)的利益之外,广大投资者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利益同样不应被其抛到九霄云外,实际上,这方面亦是券商的软肋。券商更不应该借创新之名,或通过创新的方式与手段,大肆从市场中窃取利益。显然,这也不是监管部门力挺券商创新的初衷。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