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被忽视的年报“包装”现象

曹中铭 原创 | 2012-02-17 08:34 | 收藏 | 投票

       2011年度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已告一段落,首份年报也已于1月10日亮相。统计数据显示,成长性曾经广受非议的创业板竟然有七成公司报喜,而在发布了业绩预告的1535家上市公司中,预计增长超过50%的达546家,约占35.57%。表面上看,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在某些上市公司高增长的背后,却存在年报“被包装”的不和谐现象。

        包装造假粉饰等现象对于投资者而言并不陌生。在A股市场短暂的历史中,像大庆联谊、江苏三友、绿大地等都是通过包装造假最终达到了“混”进资本市场的目的,而像苏州恒久、胜景山河等则因为其包装造假行为被曝光而被挡在大门之外。近几年来,随着新股次新股业绩大幅甚至是快速“变脸”现象的频频出现,表明通过包装粉饰之后成功挂牌的上市公司已越来越多。

        有的企业为了上市而进行包装,也有的上市成功后也要进行包装。如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持续督导期间,如果公开发行证券并在主板上市的发行人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中国证监会将根据情节轻重,对相关保代进行处罚。曾经有发行人上市后预告当年净利润下降将超过50%,然而,年报出来之后却让市场大吃一惊,其净利润下滑幅度被“精确”到49.89%,距50%的红线就差那么一点点。这样的年报,存在明显的“被包装”的迹象。

        上市公司年报被包装的另一种现象,即为通过资产重组、卖家产、地方政府部门的补贴或奖励等来扮靓业绩,或是将自己包装成“美女”。事实上,上述方式也是诸多披“星”戴“帽”簇摆脱暂停上市或被退市命运的一大“法宝”。其中,地方政府部门的补贴成为最主要的方式。有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共有1454家上市公司获得补助,覆盖面高达92.61%。另有媒体报道称,截至去年11月28日,共有90家上市公司获得了政府的财政补贴,涉及补贴金额达39亿元,平均每家获得补助金额为4500万元。

        一些濒临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因为有地方部门的强力支持,纷纷实现“咸鱼翻身”,也从可能被退市的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是,虽然通过补贴等手段使上市公司暂时避免了暂停上市或被退市的风险,但由于其主业不振,这些上市公司只存在“壳资源”的价值,如果不实施重大实质性的资产重组成功转型,今后靠地方政府部门的补贴才能避免被摘牌,这样的上市公司让其继续挂牌显然已没有任何的意义。

        连续两年亏损,然后第三年“实现”盈利(甚至是微利),早已成为股市“不死鸟”的生存法则。这其中,通过补贴等扭亏为盈是一个方面,也有的是通过报表重组或人为操纵实现的。为什么某些上市公司在巨亏之后的第二年能够实现盈利呢?答案就在于其年报“被包装”了。

        上市公司年报被包装的现象在市场中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引起市场的重视,特别是对股市“不死鸟”而言更是如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应该加强制度建议,对于年报以及定期报告中存在包装粉饰行为的,一经发现立即进行严惩;另一方面,对于形同虚设的退市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以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益作为考核的基本依据,并以此设定退市的相关条件。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