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品投资为何“难产”

余丰慧 原创 | 2012-04-17 17:18 | 收藏 | 投票

  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收藏。按照这样的逻辑,今天的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本应是一片繁花似锦才对。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之前万众瞩目的全美联艺术品交易中心,开业当天即被叫停,这就让一直热情高涨的投资者犹如当头泼下一盆冷水。面对千万投资梦一朝化为泡影,人们不禁感慨:到底是执法部门过于苛刻,还是企业确实资质不足?大众艺术品投资缘何如此“难产”?

  回顾全美联事件始末,全美联在诞生之初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按照其官方说法,全美联签约300余名知名画家,称得上是实力雄厚;又兼有民生银行出具保函担保,也算得上是保障充足。

  既然是如此之好的投资模式,为何天津市的执法部门就不买账呢?笔者认为如果把视线仅仅聚焦在全美联上,恐怕不仅难以找出原因,而且还容易让整件事成为“阴谋论”滋生的温床。我们不妨跳出“停业”和“整顿”这些字眼的限制,把全美联事件放在中国艺术品投资这个大环境里来看,那么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或许就会渐渐清晰起来。

  提到全美联,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名字——天津文交所。同样植根在天津市地界之上,又都是经营书画交易,全美联和文交所自然免不了被人相提并论,而这也正是全美联“噩梦”的开始。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文交所和炒作已经成为同义词,它所运作的实际上就是一场永远不可能获得实物的虚拟资金的击鼓传花游戏。有了文交所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前辈,后来者自然少不了受到拖累。在经历过文交所的风波后,天津对于艺术品投资分外敏感,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全美联推出预售制和银行保函这些新型投资模式,自然就免不了遭到质疑。

  除了天津市有关部门谨小慎微的保守态度,普通消费者对于全美联的认可恐怕也很难一蹴而就。在西方国家,艺术品可以在银行进行担保、抵押和变现,很多国际投资银行甚至专门成立了相关的艺术顾问组,为客户提供买卖、收藏指导。而在中国,艺术投资领域的配套服务却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很多投资者进行书画交易与投资时,往往靠的就是眼力、运气和经验。这时候有人跳出来承诺“投资收益归投资者所有,贬值由企业承担”,投资者难免会觉得半信半疑。

  综上所述,全美联一事,其实不单是全美联一家企业的遭遇,在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艺术品投资行业的伤痛。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发展到今天,从小众到大众、从收藏到投资,已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笔者认为,对于全美联这样新模式的诞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与理解,而有关部门也不能因为害怕就拒绝创新,这样不仅违背市场发展规律,也等于扼杀了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命力。

个人简介
一个在金融战线奋斗20余年的资深金融工作者。在从事商业银行管理的同时,酷爱进行金融研究,各经济、金融报刊文章也一直不断。在做好这些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曾经尝试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新闻时评写作,这一尝试可不得了了,竟然苦…
每日关注 更多
余丰慧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