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让“菜鸟”打理还能怎样

余以为 原创 | 2012-04-18 10:37 | 收藏 | 投票

  据报载,目前国内公募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时间不到两年半,四分之一不足一年,你甘心把财富交给“菜鸟”基金经理们打理吗?

  公募基金充斥着“菜鸟”经理,与其说是基金业过度繁荣,不如说公募基金公司之间竞争不够激烈。连资格老一点的基金经理都请不到,还能把基金发出去,可见发行特权有多严重。与发行优势相伴的是管理上的制约。私募基金经理薪酬水平远比公募基金高,而且管理制度灵活,所以大量公募基金经理流向了私募。

  基金经理个人水平在决定基金盈亏能力的诸多因素中最为突出,不像其他行业取决于公司管理水平。基金管理与律师行业最为接近,所以私募基金公司的结构也跟律师事务所类似,往往采取合伙人制,很多明星基金经理都是私募基金的合伙人,主要收入来自利润分红。私募基金具有人才优势,却打不败公募基金,因为公募基金具有发行优势,而私募基金投资门槛被设定得非常高。换个角度来看,那就是小基民得不到明星基金经理的服务。都是用人民币购买股票,刻板地区分公募、私募其实有点无聊。只有放松管制,让公募、私募直接火拼,增加公募基金的竞争激烈程度,基民才能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公募基金不光基金经理人从业经验不足,而且“老鼠仓”现象高发,基民的钱不光是被人拿去练手艺,而且是被拿去抬轿子了。只有让“老鼠仓”危及基金公司生死存亡,让一批公募基金公司在竞争中关门大吉,才能根本上刹住“老鼠仓”歪风。私募基金经理的业绩与收入相关性高于公募基金,所以“老鼠仓”现象相对少些。引入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直接竞争,也有助于治理“老鼠仓”现象。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达不到私募门槛的基民,可以选择被动型公募基金,比如各种指数基金,它的盈利能力与基金经理的水平关系不大。根据国外的经验,被动型基金总体盈利水平高于主动型基金。如果嫌指数基金波动太大,根据各人的风险偏好,可以分一部分资金去买债券类基金,这跟混合型基金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个人简介
广东人文学会副秘书长,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约稿邮箱ptolomy@gmail.com 推特:matthew0705
每日关注 更多
余以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